关羽失荆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转折点,失了荆州,蜀汉等于少了半壁江山,其在全国影响力大降,关于荆州的失去,历来都被说成,关羽大意失荆州,之然而荆州之失,真的是关羽大意造成的吗。荆州之失是悲剧,综合关羽失荆州的原因,荆州之失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关羽个人,它是各种原因相互交叉和影响造成的。
1、三国演义中关羽为什么失了荆州?
关羽失荆州是三国时期蜀国的转折点,失了荆州,蜀汉等于少了半壁江山,其在全国影响力大降,关于荆州的失去,历来都被说成,关羽大意失荆州,之说,然而荆州之失,真的是关羽大意造成的吗?关羽失荆州,在外有孙权集团的叛盟出卖,在刘备集团内部没有发一兵一卒支援,关羽孤军作战,腹背受敌,荆州之失在所难免,建安二十四年的襄樊战役,关羽在前线接连胜利,关羽的胜利,严重地威胁着曹操、孙权两家,于是曹孙两家达成了两家共同的愿望,都想把关羽打败或消灭,而孙、刘的矛盾,乃是公开的秘密,予曹操可乘之隙,当时的东吴为了取得荆州,早已与曹操密谋,主动要求从后方袭击关羽的荆州成大本营,借曹操襄樊之围,孙曹一拍即合,关羽在曹、孙两军夹击下,进退失据,父子俱死,孙权多少年梦寐以求的荆州,如愿到手。
关于荆州的失去,蜀统治集团未能正确审时度势,未能正确认识到曹操从汉中撤兵有其战略意图,即避免双面受敌,而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来对付蜀汉,对孙权势力的危险性认识不足,最终导致关羽腹背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失去荆州,荆州之失是悲剧,综合关羽失荆州的原因,荆州之失不能简单地将责任归咎于关羽个人,它是各种原因相互交叉和影响造成的!。
2、《三国演义》周瑜聪明,为什么把荆州借给刘备?反齿不还?是什么来龙去脉?
答:之前有一个回答的问题,是关于孙权这个人到底有没有心机的,可以作为答案,附:孙权的原则性非常强!他不是那种听之任之的主儿,无论是对谁,都有自己的主见,绝不会一味地附和他的左右。同时,他又不是那种刚愎自用、自以为是的人,他能够权衡利弊,对战略性问题,做出正确的选择,周瑜与鲁肃就是最好的例子,他俩在对待刘备的问题意见相左,让我们来看看孙权是怎么对待他俩的:《三国志•周瑜传》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
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孙权是什么态度呢?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孙权没有采纳周瑜的意见,那么采纳谁的意见了,鲁肃!《汉晋春秋》:吕范劝留备,肃曰:“不可。将军虽神武命世,然曹公威力实重,初临荆州,恩信未洽,宜以借备,使抚安之,多操之敌,而自为树党,计之上也。”权即从之,孙权认为,鲁肃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对的!周瑜、吕范他们的意见不符合孙权的意愿。
鲁肃说是让曹操多一个强敌,我们多一个同党,这是上策,孙权马上顺从,把荆州的南郡借给了刘备赖以”生存”。话说回来了,孙权在这个问题上听鲁肃的,对不对?,这个还真不好说?!从曹操的反映来看是对的,曹操闻孙权借荆州给刘备的消息时,正在写信,震惊之下,落笔于地,但是结果呢?周瑜和吕范的话应验了吧,刘备羽翼丰满,孙权费了多大劲才把荆州收回来!没有曹操的帮忙,要收回荆州,更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