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7日有疑似病例27657人;2月8日有疑似病例28942人,达到新冠肺炎疫情疑似病例的最高点;2月9日首次开始大幅下降,疑似病例降为23589人,新型肺炎疑似病例大幅减少是否能说明拐点以至,这个春节,新型冠状病毒打乱了国人的一切,抗击疫情是头等大事,日常生活中,我们除了做好个人防护,戴口罩,勤洗手,同时还要掌握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如何识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就是一个比较现实且重要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叫新冠肺炎疑似病例。
1、为什么疑似病例还有不少?
现在除湖北以外的大部分地区疑似病例是很少的,现在还存在疑似病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存量消化(尤其是湖北地区),一般来说,两天前的疑似病例会在今天会被确定是否患病(核酸检测大约需要两三天时间),例如上海,截止3.1号,基本消化完2.28号的疑似病例,还剩下2.29以及今天新增的没有诊断完毕;二是每日新增病例,根据新冠肺炎诊断标准,就可以确定何种类型会被诊断为疑似,比如说你今天感冒,体温高于37.3,此时不会被确定为疑似,会进一步检查,当验血后,发现血液中白细胞数量升高(一般感冒白细胞数量会减少),这是会被确定为疑似病例,会进行核酸检测等确定是否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于中国人口众多,每天都会有符合诊断条件的疑似病例出现,会导致疑似病例增加。
2、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为什么还没清零?
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没有清零的原因很多,我个人认为之所以现在还存在疑似病例,主要还是我们的心里作用,以前有个头疼感冒吃点药也就没事了,现在可不行了,现在不光吃药,还得居家观察,同时还得进行血样化验,测试体温等等,有些病状现象不能完全确定的,就只能划归为疑似病例,等待进一步的检验确认,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人都是没有被感染的普通感冒患者,所以导致目前疑似患者的每天都还有的原因。
3、新冠状肺炎确诊已不是问题,为什么疑似病例还那么多?
新冠病毒爆发流行至今已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到目前为止国家卫健委办公厅联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一共发布了6个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每一版都有进一步的修改和完善,纵观这么多个版本的诊疗方案,对于确诊病例的诊断标准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是对于疑似病例,还是有较大的修改的,可以说诊断标准也越来越严谨。
那么为什么疑似病例还那么多呢?我想从以下几方面来解释一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多根据国家发布的新型肺炎诊疗方案,疑似病例的诊断分两种情况:其一是有流行病学史任何一条并符合3条临床表现中的2条;其二是没有明确流行病学史,但符合3条临床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专家最难准确把握的其实是3条临床表现:(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2)符合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在之前的版本当中,第三条临床表现在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前还多了一个“或”字,这样符合标准的范围更广。由于很多感染性疾病如流感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肺炎支原体感染都有上述临床表现,不像确诊病例那样有明确的定性标准,所以实际上符合疑似病例诊断标准的患者实在是太多了,很多地方只能让这部分人通过核酸检测来排除,
核酸检测排除问题虽然目前核酸检测的试剂盒供应充足,能让每一个疑似患者均能进行核酸检测。但之前由于用咽拭子标本进行核酸检测,后来发现假阴性较多,有些患者甚至做到第三、第四次才得到阳性结果,所以目前提倡尽可能留取下呼吸道标本做核酸检测,有专家还建议留取多个部位标本检测更加准确,包括咽拭子、下呼吸道和肛门,
而且,对于疑似病例的排除并不是仅一次核酸检测阴性就可以排除的,所以也需要时间,一方面符合疑似的多,另一方面排除较慢,所以才会导致看起来疑似病例越来越多。结语总之,疑似病例多并不是什么坏事,由于新冠病毒传播能力强,只有尽量避免与病毒接触我们才能保证不被感染,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发现得越多疑似病例,其实也是尽可能多的发现新冠病毒,漏网之鱼才会越少,这样对于我们早日战胜疫情是有很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