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如此,身为河南人仍会思河南,忧河南,关注河南的发展,并对河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有河南各级政府的领导,有河南亿万人民的努力及对河南的热爱和眷恋,对河南的不离不弃,河南终将迎来她发展春天,恢复其应有的历史荣光,河南会利用自己中原腹地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的有利地位成为全国商品集散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让河南直通欧洲,航空港的建设更是拉进了河南和世界的距离。
1、河南的水质是怎么样的?
感谢邀请,河南的水质情况不容乐观,更为糟糕的是在2017年省环保厅普查了各地市的60条河流,结果有34条河流都是污水沟的状态,因此河南的整体水质并不好。在2017年的河流水质排名中,最好的是鹤壁市淇河,这主要与鹤壁的决心分不开,关闭了上游的造纸厂等工厂,经过不断改善水质变好,像许昌市的护城河和漯河的沙河同样也是在城市中间穿过,但在两侧都建立了绿化长廊,保护水质。
其中最差的信阳黑泥沟,与浉河形成了鲜明对比,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我觉得不仅河南的水质在整体变差,就连水量也在逐渐减少。像我小时候村边的溪流非常清澈,我们有时候还喝泉眼水,但是现在河水是万万不能再喝了,河流中漂浮着很多的塑料袋,城市河流的水质更是一片浑浊,甚至在个别农村地区干渠、河流俨然成了天然的垃圾场,
不过现在很多地方也在做着努力改善水质,农村开始清理河道,像郑州的七里河清淤治理效果也很明显,去年还传出有个地市的领导跳入河中洗澡来检验水质等等。总之,我觉得现在水质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山区了,山泉水受污染破坏较小,很多河流在中下流区域水质都很差,与十几年前没法比较,我是海域蓝豚,河南自媒体,持续更新更多本地问答,喜欢请点右上角加关注,欢迎评论点赞,谢谢!。
2、现在的河南是怎样的一个状态?
施一公教授老家是河南的,提到河南他是这样说的:河南之于全国就像中国之于世界。他给了河南一个粗略的定位,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展开和实施,上升期的河南,仍处在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虽然经济总量全国第五,但全国最低工资的头衔也让河南人汗颜,更让大多数河南人感受不到发展带来的雨露甘霖,我们甚至怀疑,亮眼的数据是不是某些人吹出的肥皂泡。
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河产业发展不充分,科技含量不高,利润率的特点,最主要的是地区发展的不均衡,其他各地相较于郑州,就像河南相较于东部强省。举全省之力发展的郑州,财政收入是其后面十地市的总和,下面各县更是面对动则上百亿外债压力,机构几乎不能运转,还谈何发展?即便如此,身为河南人仍会思河南,忧河南,关注河南的发展,并对河南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河南也会乘中部崛起的东风顺势启航,河南会利用自己中原腹地的区位优势,交通枢纽的有利地位成为全国商品集散地,欧亚大陆桥的开通让河南直通欧洲,航空港的建设更是拉进了河南和世界的距离。河南是人口大省,劳动力资源丰富,随着东,中,西部产业转移和对接,有可能让河南成为中国工厂,但河南农业大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定位也会对河南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土地资源瓶颈的制约。
所以河南的出路在第三产业,而衡量一个经济体是否强大正是取决于第三产业的比重,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这些年,河南不断加大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就在于夯实基础教育,做强高等教育,以期扭转河南教育薄弱的局面。2018年,河南两所高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项目建设,2019年河南率先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有河南各级政府的领导,有河南亿万人民的努力及对河南的热爱和眷恋,对河南的不离不弃,河南终将迎来她发展春天,恢复其应有的历史荣光!。
3、河南干旱,地下水位下降,需要多大的降雨才能实现水位回升?
关于河南的地下水位下降,不管是农业因素也好,工业因素也罢,底层原因还是因为降雨少,但关于地下水位的上升,不能用多大降雨来衡量,更要看全年总降雨量,以及降雨持续性,暴雨假设很多人可能更看好一场大暴雨,认为暴雨对缓解干旱帮助最大,从农业角度来讲,暴雨对地里的农作物确实有帮助,能快速缓解作物饥渴。但从提高地下水位角度来讲,一场暴雨作用微乎其微,暴雨的特点是量大且急促,短时间就可以形成地表径流,而形成径流意味着会汇入河道流往低处,降低地下水补充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