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的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不少人甚至喊出,取消绩效工资的口号,这真的是冤枉了绩效工资的本意-提高教师收入,有一种绩效工资,就是所谓的奖励性绩效工资,绩效工资不应当再核给教师个人(也就不能说是属于教师的工资了),也不要按教师所拥有的职称进行核算拨给学校。
1、教师的绩效工资有多少?是怎样分配的?
三种绩效,三种分配。方法决定绩效的高低!从2019年1月1日起,我们这里开始实行用于激励教师工作积极性和上进心的绩效工资政策,其实行的原则就是“奖勤罚懒”,一种是随着工资按月发放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属于个人的基本工资,它是随着个人的职称、工作年限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的调整而调整的。也就是说,职称高,教龄长,当地经济比较发达,那么,教师个人的这块工资就非常理想,
这块工资属于个人,占个人总绩效工资的70%,别人没有机会享受它的。——这是第一种绩效工资,完全属于自己。还有一种绩效工资,就是所谓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这种绩效工资原来也是按照个人的职称教龄等等各方面决定高低的,应该是按照人头分配的属于个人的一部分工资。不过,个人没有支配权,不能由某个教师来决定,这块工资的分配办法是有明确规定的。
在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协商决定分配办法,在学校公示一周之后,所有的教师没有异议,即可上报,经过上级领导批准后,即可发放,这是某校2018年秋季拟订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办法和结果。请看下图:这块绩效工资如果处理不好,不少的教师一定会有说法的,——这就是第二块绩效工资,有时候产生争议最大的就是它。
还有一项绩效工资就是最近几年刚刚开始实行的年终效能奖,有个地区是在2015年开始实行的。2015年和2016年的年终效能奖是一起发放的,是按照平均值即每人每年15000元的标准统一发放的,包括退休教师和离休教师都有,并且,标准相同。下面是这个地方的某位教师两年一次发放的效能奖,请看:下面是某个地方2017年的效能奖:有些地方已经把2018年的效能奖发到教师的手里了。
这种绩效工资的分配办法各地不一样,有的地方是按照个人的月应发工资的3~6倍不等的标准执行,具体的要看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好一些的地方肯定会高一些的,有的人也把这种工资称为绩效增量工资。——这就是第三种绩效工资,与当地经济有直接的关系,三种绩效工资,三种分配办法,办法的不同,教师得到的结果就会不同。
2、教师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哪个更合理?
对于这一问题,想说几点意见:一、教师的工资主要由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岗位工资主要与职称高低也就是工作能力或者岗位和职责有关,有的人也称之为职称工资。薪级工资主要与工作年限有关,绩效工资中的基础性绩效工资也主要是与职称有关(即所聘的岗位)有关,奖励性绩效工资由单位进行二次分配,主要与工作量,也就是实绩和贡献有关。
这三方面的工资,既有与岗位职称有关的,也有与工作年限有关的,还有与实绩和贡献有关的,基本照顾到了各个方面,二、在教师的工资中,薪级工资是最没有意见的,因为,只要年底考核合格以上,第二年就可以晋升一个薪级,不管是领导,还是普通职员,都是这样晋升的。这有点像吃大锅饭的味道,到了时间就晋升,不管你评不评得上职称,当不当得了领导,反正到了时间就晋升,皆大欢喜,
所以,大家对这个薪级工资是最没有意见的。三、教师的职称工资和绩效工资都与职称的高低有关,与所聘的专技岗位等级有关,而职称的评定,在教师中是有争议的,职称高工资就高,谁也都想评上职称,没评上的可能会说,职称评定有猫腻,有的是凭关系评上的;有的说评上的人只是论文写得好、教学教不好;还有的说没评上是因为评定或推荐的规则有问题;有的还埋怨职称的指标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