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初二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成都市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初二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30 23:15:34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初二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没人知道,而且你这么做是作弊,没追究责任就不错了
生物是苏教版 英语是冀教版 思想品德是教育科学版 地理是湘教版

初二下册期中考试试题

2,初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与答案

你可以去中学学科网 http://www.zxxk.com/Html/Index.html,那有很多期中试题,因为我不知道你什么版本,因此只能你自己免费注册下载下了,呵呵,这里都是一线教师出的题目,相信会对你有帮助的

初二下学期物理期中考试卷与答案

3,初二下学期物理题

劣质的装修材料中含有甲醛等有毒的有机物,用它们装修房屋,会造成室内环境污染,这表明( 分子的热运动);用胶黏剂可以把装修板材粘在一起,这表明(分子的扩散现象和分子间有引力 )
建议你在书中相关章节找找答案。

初二下学期物理题

4,八年级物理中考卷子

http://www.zhaojiaoan.com/soft/sort044/sort093/index_1.html?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试题 ? 苏科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 ? 人教实验版八年级物理上期末复习综合测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汇编 ? 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附答案) ?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调研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物理总复习提纲(上下册)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期末试题及答案 ? 八年级(下)期末物理检测卷(附答案及试卷分析) ?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练习答案 ? 北师大版初二物理下学期期末练习 ? 08中考物理复习题 机械、机械能与内能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单元测试及答案 第一章 ? 人教版八年级英语下期末复习资料

5,初二期中考试题

去找参考资料 给你点物理,其它自己找吧 物理总结 一. 温度 1. 温度 ⑴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⑵常见的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 ⑶规定:把大气压为1.01×10^5时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在0度到100度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称为1摄氏度,表示为1℃。 ⑷温度计的测量范围:35℃——42℃。 ⑸温度的国际单位是:开尔文(K),单位是摄氏度(℃)。 2.熔化 ⑴熔化:物质用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 ⑵熔化的过程中吸热。 ⑶常见的晶体是:海波、冰、食盐和各种金属。 ⑷常见的非晶体是:蜂蜡、松青、沥青、玻璃。 ⑸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⑹同一晶体,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⑺熔化现象: ① 医生有时要对发高烧的病人做“冷敷”治疗,用胶袋装着质量相等的0℃的水或0℃的冰对病人进行冷敷,哪一种效果好些?为什么? 答:用0℃的冰效果好,因为0℃的冰在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比0℃的水多一个吸热的过程,可吸收更多的热量。 3.凝固 ⑴凝固: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⑵凝固的过程中放热。 ⑶晶体凝固过程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⑷凝固现象: ① 寒冷的地方,冬天贮藏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水在凝固时放出大量的热,可以加热窖内的空气,是菜窖内的空气温度不致降得太低,而把蔬菜冻坏。 ② 在寒冷的冬天,用手去摸室外的金属,有时会发生粘手的现象,好像金属表面有一层胶,而在同样的环境下,用手去摸木头,却不会发生粘手现象,这是为什么? 答:在寒冷的冬天,室外金属的温度很低,若手上比较潮湿,此时去摸金属,手上水分的热很快传递给金属,水温急剧下降,很快降到0℃而凝固,在手与金属之间形成极薄的一层冰,从而降手粘在金属上。而在同样的条件下用手去摸木头,则不会发生上述情况。当手接触木头时,虽然木头也要从手上吸热,但因木头是热的不良导体,吸收的热不会迅速传到木头的其他部分,手的温度不会明显降低,所以手上的水分就不会凝固了。 4.汽化 ⑴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 ⑵汽化的两种方式:①蒸发 ②沸腾 ⑶蒸发:蒸发是在液体表面上进行的汽化现象。 它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的表面越大,蒸发越快;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⑸沸腾:沸腾是一种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⑹沸腾的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液体表面上的气压越小,沸点越低;气压越大,沸点越高。 ⑻水的沸点:100℃ ⑼汽化现象: ①有些水果和蔬菜常用纸或塑料袋包装起来,并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中,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答:目的是为了减少水果和蔬菜中水分的蒸发。这是因为用纸或塑料包装起来后,减少了外面空气的接触面,使蒸发速度减慢;把水果或蔬菜放入冰箱或冷藏室使液体温度降低,可以使蒸发变慢。 ②盛暑季节,人们常在地上洒水,这样就感到凉爽了,为什么? 答:地面上的水蒸发时,要从周围空气吸收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所以人会感到凉爽。 ③ 用纸做的“锅”在火上给水加热,不一会,水就会沸腾了,而纸锅不会烧着,为什么? 答:当纸锅里放进水以后,蜡烛或酒精邓放出的热,主要被水吸走,这些热量使纸锅和水的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水的沸点时,水便沸腾了,水在沸腾时,还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些热使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但是没有使水的温度再升高,总保持在100℃,这样,水就保护了纸锅的燃点远高于水的沸点,温度达不到燃点,纸就不会燃烧。 ④ 为了确定风向,可以把手臂进入水中,然后向上举起手臂,手臂的哪一面感到凉,风就是从那一面吹来的,使说明理由。 解:风吹来的那一面,手臂上的水蒸发得快些,从手臂吸收的热量多,手臂的这一面就会感到凉,就知道风是从这一面吹来的。 ⑤ 能否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为什么? 解:如果酒精温度计的最大测量值低于100℃,不能用酒精温度计研究水的沸腾,因为在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是7

6,初二物理期中的卷子谁有啊

初二物理期中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全卷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1、物理是一门以 、 为基础的科学。在第一堂物理课上,老师把刚刚从火焰上拿开、水已停止沸腾的烧瓶塞好,倒过来,向瓶底浇冷水,看到的现象是 。 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 ,时间的主单位是 ,速度的主单位是 。 3、给下列测量结果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一个成年人的身高约为170 ;我校的旗杆高度是1.68×104 。 4、如图1所示,小孩是以 为参照物,司机是以 为参照物;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绕地心转动一周的时间是 。 5、速度是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 通过的路程。 54千米/时= 米/秒。 6、声音是由于物体的 而产生的,声音要靠 传播,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米/秒。 7、声音的高低叫音调,跟发声体的 有关; 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我们闭着眼睛也能听得出是哪一位熟人在讲话,是因为不同人的声音的 不同。 8、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规定:把 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9、物质在温度发生变化时状态的改变叫做 。固体分为晶体和 ,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 。 10、农民把谷物摊开来晒是采用了 的方法来加快蒸发;农作物盖上薄膜是为了 ;往高烧病人额头上擦酒精是因为 。 1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 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千米/秒。水中的倒影是 形成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下列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前的括号里。 1、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110毫米=110毫米×(1/1000)=0.11米=1.1×10-1米 B、360千米=360×1000=360 000米=3.6×105米 C、72千米/时=72千米/时×(1/3.6)米/秒=20米/秒 D、10米/秒=10×3.6千米/时=36千米/时 2、下列关于“测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测量的要求有关系,跟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 B、在记录测量的结果时,只写数值不写单位是毫无意义的 C、在记录测量的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的结果越准确 D、在记录测量的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 3、一人坐在小船上沿河顺流而下,河岸上有树,如果以树为参照物,人和船是运动的,如果用人作参照物,则船和树分别是( ) A、船是运动的,树是静止的 B、船是静止的,树是运动的 C、船和树都是运动的 D、船和树都是静止的 4、汽车沿一条笔直的公路从A站到B站,用40千米/时的速度通过前一半的路,接着用60千米/时的速度通过后一半路程,则汽车从A到B全部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 ) A、48千米/时 B、50千米/时 C、52千米/时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5、在有关声现象的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只要有声音发生,就一定能听到回声 C、回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慢 6、下列现象属于液化的是 ( ) A、烧开水时冒的“白气” B、冬天早上看到草上的霜 C、用久了的灯泡灯丝比新时细 D、吃冰棒解热 7、以下各组状态变化都吸热的是 ( ) A、熔化、液化、升华 B、熔化、汽化、升华 C、凝固、液化、凝华 D、凝固、汽化、凝华 8、以下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大量事实表面,降低温度是气体液化的唯一方法 B、蒸发是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的,只在液化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 C、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蒸发也吸热,可使液体或周围的温度降低 D、水的沸点是100℃ 9、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的 B、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且是倒立的虚像 D、汽车的观后镜是凸面镜,可扩大视野 10、把一只墨水瓶逐渐向平面镜靠近时,它的像将 (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11、一束光线垂直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而把平面镜转动15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 ) A、450 B、300 C、150 D、00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1、误差和错误都是采用不正确的测量方法产生的。 ( ) 2、空中加油机加油时与受油机相对静止。 ( ) 3、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应不超过90分贝。 ( ) 4、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 ) 5、把一块0℃的冰投入0℃的水里(周围气温也是0℃),过一段时间后,冰和水的数量都没变。 ( ) 6、茂密的树林里,地上重叠的圆形光斑是太阳的像。 ( ) 7、教室里的黑板应发生漫反射,才能保证每个方向的同学都看得清黑板上的字。 ( ) 8、在一块比人小的穿衣镜中能看到人的全身像,可见平面镜中的像比人小。 ( ) 四、实验、作图题:(共14分) 1、(3分)如图2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是 米。在方框中画图表示测乒乓球直径的方法。 2、(3分)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只,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和 ,所依据的公式是 。 3、(3分)下面是三个演示试验: 图3表明 ; 图4表明使用温度计读数时 ; 图5是研究 的实验。 4、(3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 (1)水加热的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不断 ; (2)达到沸腾时,有大量气泡冒出水面,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变 ,到水面再破裂(填大或小); (3)、沸腾时,水将继续吸热,水温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5、(1)图6中,根据成像特点,作出点光源S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1分) ? (2)完成图7的光路图。(1分) 五、计算题:(1题5分,2题7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计算式,代单位计算。 1、 汽车经过某车站时,旅客的手表指针恰在10时30分,经过下一站时,已是11时15分,在这段时间内汽车保持如图8速度计上的示数不变,则这两个车站相距多少千米? 2、一汽车以36千米/小时的速度行驶,前面有一座山,汽车喇叭响了一声,4秒后司机听到回声,这时,离山还有多远?

7,初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题

八年级下期期中物理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 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下面表格,否则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 B.电压就是电的压力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 D.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2.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3、当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闭合开关就是日常生活中讲的“关灯” C.开关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持续的电流 D.灯泡发光时消耗了电能 4、有关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B.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C.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D.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才能控制用电器 B.所有电源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不能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D.不能把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6、小明同学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在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A.小灯泡灯丝断了 B.电池没电 C.小灯泡接触不良 D.开关处出现短路 7、如图所示,在下列四个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正确的是 8、有几位同学将两只灯泡接入电路中,让它们同时工作,下面是它们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较亮的灯泡中通过的电流一定大 B.较亮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一定大 C.较亮的灯泡额定功率一定大 D.较亮的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9、对于右图中的各种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定为220V,电流一定为10A B.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C.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 D.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h,也就是“度” 10、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 A.千瓦时和焦耳 B.千瓦和瓦特 C.焦耳和瓦特 D.千瓦和千瓦时 11、有两个电阻R1、R2(已知R1<R2),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分别为W1、W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12、甲、乙两炉子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3,两端的电压比为1∶5,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A.10∶3 B.3∶10 C.2∶1 D.3∶5 二、多选题(每题4分,少选的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12分) 13、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都标有“3V 0.25A”字样,电源由2节1.5V的干电池串联而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闭合后,小灯泡L1、L2并联且都能发光 B.S 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a D.若将导线 c 从接线柱 B 改接到接线柱 A 上, 则电路发生短路 14、某同学家中有一个电炉,上面标有“220 V 1000 W”的字样,下面关于这个电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这个电炉时应通过额定电流为10 A B.这个电炉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484 Ω C.这个电炉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1000 W D.这个电炉正常工作0.5 h消耗的电能为1.8×106 J 15、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甲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乙的示数为0.8 A,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流之比是1∶3 B.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1∶9 C.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之比是3∶1 D.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9∶1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产生_______________,而_________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___________。 17、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___状态;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_____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18、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2A”,“10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A”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_______作用,把相同电压加在不同导体的两端,哪个导体通过的电流___________,表明它的电阻较大。 20、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灯泡变暗,导线的E端应接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_____接线柱上(选填“C”、“A”或“B”)。 21、1千瓦时等于________焦,右图为某同学家8月25日和10月25日电能表的示数,在这段时间他家用电______千瓦时。 22、在导体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其电阻是______,若在两端加2V的电压,则电阻为______Ω,若两端不加电压,则电流为________A。 23、有一只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接在9伏的电路中,_____(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工作。为使其正常工作,应在电路中____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____Ω的电阻,电阻此时的电功率是_____W。 四、实验探究题(15分) 24、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1小题3分,2-5小题没空2分,共15分) (1)在下面的左图中,已完成了一部分的电路连接,请你继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_____ 端。 (选填“左”或“右”)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上面的右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灯泡的电阻RL = ?。 (4)小方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电路除了可以测小灯泡的电阻外,还可以用来测量____________。 五、计算题(25题5分,26、27题各6分,共17分) 25、赵阳同学有一只电热器,他不知道这个电热器的功率,他想利用家中的电能表进行测量,他把家中其他电器都关闭,只让电热器工作,经过3分钟他观察到电能表转了12转,他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 V 5 A 300 r/kWh”的字样.请你帮他算出这个电热器的功率是多少? 26、如图所示,电阻R2=5Ω,电源电压保持4V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求:(1)电阻R1的阻值;(2)电阻R2的电功率。 27、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40Ω,R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1)电阻R1两端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4)电路的总电阻。(5)R1,R2各自的电功率;(6)电路的总功率。 初中八年级下期期中物理测试题 (考试时间70分钟,试卷总分100) 选择题答案必须填入下面表格,否则不得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D D A D D D D A C A B B ABC AC 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电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电源就一定有电压且有电流 B.电压就是电的压力 C.电压是形成电流的条件之一 D.有电压就一定能形成电流 2.根据欧姆定律可导出公式R=U/I,依此可测定导体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又与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D.导体的电阻与本身的材料和属性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3、当开关闭合后,灯泡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灯泡发光时,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B.闭合开关就是日常生活中讲的“关灯” C.开关的作用是给电路提供持续的电流 D.灯泡发光时消耗了电能 4、有关电路的串联和并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串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B.并联电路中只要有一个用电器断路所有电器也不工作 C.把用电器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并联电路 D.把用电器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叫做串联电路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开关必须接在电源正极和用电器之间才能控制用电器 B.所有电源都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不能把电压表直接接到电源两端 D.不能把电流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6、小明同学使用手电筒时发现小灯泡不亮,在进行检修前,他对造成该现象的直接原因进行了以下几种判断,其中不可能的是 A.小灯泡灯丝断了 B.电池没电 C.小灯泡接触不良 D.开关处出现短路 7、如图所示,在下列四个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使用正确的是 8、有几位同学将两只灯泡接入电路中,让它们同时工作,下面是它们的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较亮的灯泡中通过的电流一定大 B.较亮的灯泡两端的电压一定大 C.较亮的灯泡额定功率一定大 D.较亮的灯泡消耗的电能一定多 9、对于右图中的各种数据,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能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一定为220V,电流一定为10A B.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3000转 C.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2200W D.电能表读数的单位是KW?h,也就是“度” 10、电功和电功率的单位分别是 A.千瓦时和焦耳 B.千瓦和瓦特 C.焦耳和瓦特 D.千瓦和千瓦时 11、有两个电阻R1、R2(已知R1<R2),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分别为W1、W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W1<W2 B.W1>W2 C.W1=W2 D.无法判断 12、甲、乙两炉子通过的电流之比为2∶3,两端的电压比为1∶5,则它们的电阻之比为 A.10∶3 B.3∶10 C.2∶1 D.3∶5 二、多选题(每题4分,少选的3分,错选或不选得0分,共12分) 13、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L1和L2都标有“3V 0.25A”字样,电源由2节1.5V的干电池串联而成,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S闭合后,小灯泡L1、L2并联且都能发光 B.S 闭合后,电路将发生短路 C.要使小灯泡L1、L2串联,可去掉导线a D.若将导线 c 从接线柱 B 改接到接线柱 A 上, 则电路发生短路 14、某同学家中有一个电炉,上面标有“220 V 1000 W”的字样,下面关于这个电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这个电炉时应通过额定电流为10 A B.这个电炉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484 Ω C.这个电炉工作时消耗的电功率是1000 W D.这个电炉正常工作0.5 h消耗的电能为1.8×106 J 15、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下图所示,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甲的示数为0.2 A,电流表乙的示数为0.8 A,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阻R1与电阻R2的电流之比是1∶3 B.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1∶9 C.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之比是3∶1 D.电阻R1与电阻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是9∶1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导体两端有电压,导体中才会产生____电流_____,而___电源_____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压的国际单位制单位是___伏特_____。 17、如右图所示,当开关S1、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_断路__状态;当开关S1闭合,S2断开时,电路处于__通路_状态;当开关S1、S2都闭合,电路处于_短路_状态。(选填“通路”、“断路”或“短路”) 18、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10Ω,2A”,“10Ω”的意思是_变阻器最大电阻为10Ω_;“2A”的意思是_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2A_。 19、电阻是指导体对电流的_阻碍_作用,把相同电压加在不同导体的两端,哪个导体通过的电流___小__,表明它的电阻较大。 20、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如果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滑动时,灯泡变暗,导线的E端应接在滑动变阻器的____A____接线柱上(选填“C”、“A”或“B”)。 21、1千瓦时等于_3.6×106 J _焦,右图为某同学家8月25日和10月25日电能表的示数,在这段时间他家用电_54.9_千瓦时。 22、在导体两端加6V的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6A,其电阻是_10欧_,若在两端加2V的电压,则电阻为_10欧_Ω,若两端不加电压,则电流为__0__A。 23、有一只标有“6V 3W”字样的灯泡,接在9伏的电路中,_不能_(选填“能”或“不能”)正常工作。为使其正常工作,应在电路中_串_(选填“串”或“并”)联一个阻值_6_Ω的电阻,电阻此时的电功率是__1.5__W。 四、实验探究题(15分) 24、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1小题3分,2-5小题没空2分,共15分) (1)在下面的左图中,已完成了一部分的电路连接,请你继续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 (2)在闭合开关之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放在___左___ 端。 (选填“左”或“右”) (3)若某次测量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如上面的右图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2.2__V,电流表的示数为__0.2___A,灯泡的电阻RL = 11 ?。 (4)小方同学在做实验时,电路连接无误。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的指针明显偏转,而电压表的示数为零。该故障的原因可能是____电源短路______。 (5)这个电路除了可以测小灯泡的电阻外,还可以用来测量___小灯泡的电功率___。 五、计算题(25题5分,26、27题各6分,共17分) 25、赵阳同学有一只电热器,他不知道这个电热器的功率,他想利用家中的电能表进行测量,他把家中其他电器都关闭,只让电热器工作,经过3分钟他观察到电能表转了12转,他家的电能表上标有“220 V 5 A 300 r/kWh”的字样.请你帮他算出这个电热器的功率是多少? 解:W=(12/300)kW?h=0.04kW?h=1.44×105 J t=3min=180s P=W/t=1.44×105 J/180s=800W 26、如图所示,电阻R2=5Ω,电源电压保持4V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V,求:(1)电阻R1的阻值;(2)电阻R2的电功率。 解:(1)U1=1.5V,U=4V 因为R1和R2串联 所以U2=U-U1=4V-1.5V=2.5V I1=I2=U2/R2=2.5V/5Ω=0.5A R1=U1/I1=1.5V/0.5A=3Ω (2)P2=U2?I2=2.5V×0.5A=1.25W 27、如图所示电路中,已知R1=40Ω,R2=10Ω。当开关闭合后,通过电流表示数为0.3A。 求:(1)电阻R1两端电压;(2)通过电阻R2的电流;(3)通过电路的总电流;(4)电路的总电阻。(5)R1,R2各自的电功率;(6)电路的总功率。 解:(1)U1=I1?R1=0.3A×40Ω=12V (2)U=U1=U2=12V I2=U2/R2=12V/10Ω=1.2A (3)I=I1+I2=0.3A+1.2A=1.5A (4)R=U/I=12V/1.5A=8Ω (5)P1=U1?I1=12V×0.3A=3.6W P2=U2?I2=12V×1.2A=14.4W (6)P=P1+P2=3.6W+14.4W=18W
文章TAG:成都市初二下册物理期中考试卷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