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怀远镇属于什么县,怀远镇的镇情概况

成都市怀远镇属于什么县,怀远镇的镇情概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30 15:23:20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怀远镇的镇情概况

怀远镇是崇州市区域中心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全镇幅员面积82.25平方公里,辖17个村,8个社区,283个村(居)民小组,总人口6万余人。怀远古镇位于崇州市以西20公里。从大邑到怀远,穿场过镇历定江桥近凤栖山景区,九龙沟景区,直到世界自然文化双遗产青城山、都江堰,南越灌口可至西岭雪山,鸡冠山快速通道穿镇而过,直至文锦江温泉、鞍子河自然保护区、鸡冠山森林公园。境内文井江横穿贯通,江水环绕上西街,西街、正东街穿场而过,江水入街,致使古镇四季流水淙淙、棠棣丛丛,从而为古镇平添几分风韵和生机。古镇历史悠久,迄今已有1700多年的建置历史,而其文物记录的历史可追溯到45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据载李雄在成都称王,建立大成国之后的晋怀帝永嘉六年(312年),分蜀郡江原县地置汉原郡,下辖汉原县,其郡治县治均设在今怀远。到唐代昭宗时(889年)又在蜀州境内置“怀州节度使”,成为剑南西川道的军事重镇。又据康熙州志《关梁》载:“崇地接壤吐番、唐时出没不常,高一关以御之,则怀远镇所由名也。”到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经总督孙士毅奏请拨守营一部,分防其地,设崇庆州分州治于此,遂成为巨镇。直到清末全崇庆州设二镇六乡,怀远即为两镇之一,有史以来,由于怀远地处军事要冲,历代皆于此设有布防,因而向有“蜀门”之称。怀远原名“横原”,两名谐音,但“怀远”更上口,更响亮。“横原”更名为怀远,取义于《中庸》“柔远人也,怀诸侯也……柔远人也则四方归之;怀诸侯也则天下畏之。”在清乾隆年间,古镇已有东南西北四条街道,并均设栅门,清光绪初年又增至八条街道,到解放初期,怀远街巷已有21条、后又陆续新建拓宽了不少街道,加上有庙宇、宗祠、会馆、教堂等古建筑,其规模在川西片区都堪称一流,及至今天,不少老街已然沉寂,行进其间,随意走进任何一处的街巷庭院,都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六街灯火连文井、汉原花影满琴堂”的盛世遗迹及古风。古镇建筑多为清代和民国年间建造,同时保持着四门四大街的格局,现存街道30余条,其中小北街、南街、下新街、正西街、临江街等10余条保存较为完好。建筑绝大部分都按《清代工部》法则建筑的多为穿木结构。临街摆柱,前殿后院,廊楼结合和四合院引巷子住家,是怀远古镇的基本风格,而其具体街巷但有许多不同特色。

怀远镇的镇情概况

2,崇州县怀远镇有多少人口

怀远镇位于崇州市西北部,西靠邛崃大山脉与万家镇连接,南傍无根山麓紧邻大邑县青霞乡,北与街子镇、三郎镇接壤,东与元通镇相连。辖8个社区、17个行政村。崇(阳)方(店子)、大(邑灌口)三(仁邡三河)公路过境。境内有始建于同治五年(1866)的回澜塔,塔身9层,高39米,每层6面开窗,塔内有螺旋形阶梯,每层塔心有一小孔,可于顶层一望到底。  代码 510184107:~005洄澜街社区 ~006大顺街社区 ~007定江桥社区 ~008泉水社区 ~009文井江社区 ~010安乐社区 ~011青峰岭社区 ~012天泉社区 ~202富丽村 ~205福桥村 ~206黎店村 ~207龙潭村 ~208前锋村 ~211宝峰村 ~213三官村 ~217黄鹤村 ~218德通村 ~221共和村 ~224玉圭村 ~225二江村 ~227富强村 ~229和平村 ~231石子村 ~234清江村 ~237枫南村  沿革 相传东晋十六国时期,李雄曾设汉原郡于此,至清乾隆置分州于境内。民国初沿袭旧置,1940年设怀远(Huaiyuan)镇,同时为区署所在地。1950年置怀远乡,1958年改公社,1963年镇社分设,1983年改社为乡,1985年撤乡并镇。1997年,面积78.9平方千米,人口5.2万,辖红星、富丽、定江、福寿、福桥、黎店、龙潭、前锋、泉水、枫香、宝峰、清和、三官、安南、文江、关渠、黄鹤、德通、泰安、天泉、共和、洪堰、安乐、富强、斑竹、和平、烂泥、石子、东山、正西、青江、华严、晴霞33个行政村和东区、南区、西区、北区4个居委会。  2000年,面积37.85平方千米,总人口29000人,辖红星、富丽、定江、福寿、福桥、黎店、龙潭、前峰、泉水、枫香、宝峰、清和、三官、安南、文江等15个村,及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4个居民委员会。镇政府驻怀远集镇。2004年,将原西山乡、何家乡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怀远镇;怀远镇政府驻洄澜街,距市区18千米  怀远镇是四川省崇州历史悠久的古镇,离成都69公里,规划面积约 0.9平方公里。镇区街道保留清代风格,四街口均设有栅子门。目前全镇近 30条街道都属规划范围,形成非常完善的网状道路体系,而小北街、上新街、下新街、上西街、棕绳街等将保存统一、完整的古朴历史风貌。  洄澜塔,始建于清同治五年,距今已有137年。为成都市重点保护文物。塔型六方,高九层约35公尺,坐南向北。塔中空,约10㎝垂直孔自塔底可直视顶端,上八层六个面有窗户,可眺望怀远远山近水,每层均有正反呈螺旋型阶梯,可拾级而登至塔顶,下三层有壁绘,多为释道两家经典记述,现全塔保护完好,至今巍然屹立。   天后宫,即今怀远文化中心站所在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建于清咸丰年间,座南向北,前后两个四合院均为砖木结构,进正门的左侧是万年台,供集会祭祀演戏用,台顶梁柱的彩绘,承建师及修建年代依稀可辨,台两侧各有一耳房约14平方米,可供化妆、乐师或会客用,台前为院坝,约亩余,两厢为对称转角楼,飞来椅,供看戏用,底楼均为仓库。万年台对面,穿过院坝是一通五间五柱二堂厅,雕梁画栋,灰泥粉壁、气势雄伟,厅后是供奉神祖厨和居室类一列小厅(现已拆除)。站内现完整地保留着天后圣母林默的神厨,纯楠木制高宽约3公尺见方,厚4公分,林默的事迹和清代列位皇帝对其敕封均记录于上,字迹约2公分大小,俊秀而刚劲,雕刻精美。   商业街门牌楼,位于怀远镇清平街,古镇段北侧,面文井江、牌楼高约三文,宽约五文,过道一丈,青石四柱,门楼上有泥塑雕花图案,顶端正中竖牌匾,内有“怀远镇”字样,匾下横书尺余大小“商业街”三字,字迹雄浑苍劲,门楼后为商业街道,全长140m,街宽4 m,两厢为对称木结构古建筑、小青瓦,均有楼廊,街两端有走马转角楼,古时楼上经营珠宝玉器,楼下经营绫罗绸缎,门牌楼后的转角楼为茶馆,生意十分兴旺。   十家院,位于商业街中段下侧,为典型清代古建筑,单进门,四合院,小青瓦房地板楼,飞来椅、美人靠,白粉泥壁,雕梁画栋,古色古香,现保存完好。   岳家龙洞与石马沟,镇南约2公里处,枫香村6组境内,原名横原洞,为青城八大洞天之一。清道光分州州同周宗跃所写:“横原洞口植佳茗,白云岭阴采摘频”诗句中的横原洞即指今岳家龙洞,据《崇庆县志》记载:“在怀远镇南五里有横原洞,洞门高丈余,中有大堂,高宽数丈,入里许洞渐窄,匍匐可行,有胆壮者直穷到底,从白塔山出,洞首尾相去数十里”,又载:“怀远镇东五里有石马洞,中广数亩,石马精灵夜出败稼,断一足焉”。大邑县八景诗亦云:“洞口烟霞石马嘶”。龙洞从怀远入大邑青霞乡出,现龙洞和石马依然如故,尚未开发利用。   马岱墓、汉墓群,位镇东4公里太平山,离古怀远镇遗址里许,今前锋村六组。据《三国志》记述三国名将:“子龙葬(大邑)银屏,马岱葬太平”。其墓室在太平山麓上端,从山脚挖隧道建造在山腹之中,至今具体位置难测,解放前有樊姓县佐官员领衙卒挖掘,均告失败,五十年代有里人曾获烧制有“马岱墓”字样汉砖。汉墓群位于马岱墓以下约一公里处,已被当地农民采土烧砖挖出6座,墓室分主室、耳室、主室内残存铁器、陶器、有一墓室存一盒五株钱约千枚,除极少数依稀可辨为刘秀五株钱外,余多已锈烂。墓室均为带花纹边的汉砖砌成,随墓之圆形而砖有异,花纹分回纹连环扣和叠浪多种,每砖约2寸厚,尺许宽,1.5尺长,重10余公斤。墓室外覆汉瓦,比汉砖大半,瓦厚约1.5公分,瓦弧背面有约公分左右线沟。现文化站内收藏残缺汉瓦片和几种规格各异的汉砖样品。出土的大量汉砖散落在当地村民家中,而未被效地利用其价值,等待有识之士去开发。   鼎沸泉,镇东泉水村境内,其泉自地底沸腾而出,如沸水,似珍珠,因此又叫“珍珠泉”。清冽甘爽,流量可冲碾磨米。以前曾因此泉而形成泉水沟,修泉水碾,以利乡民。据《崇庆县志》记载:“在怀远镇东一里,中宽二丈余,有泉自地如鼎初沸,不一里即可冲碾,下可灌田数千亩”。现泉水流量虽已减小,但“鼎沸”依旧,送检相关部门,认定其为理想优质甘泉,惜至今也未被开发。  怀远镇文物古迹甚多,以前仅寺庙就有30处,会馆有黄州、广东、江西、山西、湖广五个之多。 怀远三绝:冻糕,叶儿巴,豆腐帘子。 百花会每年的农历2月15日。

崇州县怀远镇有多少人口

文章TAG:成都市怀远镇属于什么县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