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化学成都市2018中考题,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化学成都市2018中考题,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5 01:02:55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多上图书馆转转,会有很多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38047424.html?fr=ala0山东的

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C是造成温室气体的主要气体。这是突破口。是CO2 黑色固体有CUO和C所以A为C。E为O2。 B为CuO D是Cu
上面的回答 的完全正确
ABCDE分别是碳,氧化铜,二氧化碳,铜,氧气。E的化学式O2。A与B反应的化学式可能是:2CuO+C=2Cu+CO2。条件高温。

已知ABCDE五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化合物它们相互转化的关

3,化学计算题 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CuSO45H2O恰好达

12.5gCuSO4·5H2O的物质的量 12.5/250=0.05mol 则CuSO4的物质的量也为0.05mol 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0.05*2=0.1mol 溶液的体积为 (27.5+12.5)/1.21=33.06ml 2 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0.05/33.06/1000=1.51mol/L
n(CuSO4*5H2O)= 12.5g/250g/mol= 0.05mol 1 该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总物质的量 CuSO4 电离出 Cu2+和SO42- 0.05mol *2= 0.1mol 2 该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 0.05mol/ [(27.5g+12.5g)/1210g/L ] =1.5125mol/L 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求解就可以 了。。一般把密度化成 g/L
过去上化学时,化学几乎没有及格的记录,化学确实不吸引人啊

化学计算题 常温下在275g水中溶解125gCuSO45H2O恰好达

4,化学推断题 下图中AG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为

根据紫红色固体单质入手,易知为Cu 故G为氧化铜 继而D为铜盐 B为强氧化性酸 硝酸或硫酸 若硝酸 带入后反应2不通 即可知B为硫酸 C二氧化硫 D硫酸铜 F亚硫酸 E氧气 (1)亚硫酸 (2)导线或合金材料等合理即可(3)铜+氧气=氧化铜 硫酸(稀)+氧化铜=硫酸铜
(1)H2SO3 (2)根据铜的性质可知: 导电性:可以用作电线,电路板 弹性:铜片用作制造钟表的发条,弹簧 导热性:冷却CPU的装置都是铜芯的,还有制造压缩机散热管也用铜管; (3)Cu+2H2SO4(浓)==CuSO4+SO2↑+2H2O(条件加热); CuO+2H+==Cu2+ +H2O.
F是H2SO3,A是Cu,B是H2SO4,C是SO2,D是CuSO4,E是O2 2:做导线 3:Cu+H2SO4(浓)=CuSO4+SO2+H2O;2H(+)+CuO=Cu(2+)+H2O

5,化学184g由NaOH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在密闭容器中加

解:假设NaOH和NaHCO3恰完全反应,且形成的质量差为18.4-16.6=1.8克 设NaOH和NaHCO3的质量和为m.则有NaOH+NaHCO3=Na2CO3 + H2O质量差 40+84 106 18 m 1.8g m=12.4g 12.4g<18.4g 经分析知NaOH过量才能使18.4克NaOH和NaHCO3的混合物反应时形成1.8克的质量差. 若NaHCO3过量,它受热分解将形成更大的质量差,NaOH不过量,混合物的质量仅为12,4克,又达不到18.4克. NaOH+NaHCO3=Na2CO3 + H2O质量差 84 18 x 1.8g x=8.4g NaOH的质量是18.4g-8.4g=10g 10g/18.4g *100%=54.3%
剩余固体相对于原固体减少的质量即为H20的质量,因为生成的CO2又被NaOH吸收了,总质量只减少了水蒸气的质量 设原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CO2↑+H2O(气态)↑ 168 18 x (18.4-16.6 )g x=16.8g m(NaOH)=18.4g-16.8g=1.6g ω(NaOH)=1.6g÷18.4g×100%=8.7% 不要考虑NaOH和NaHCO3反应的问题,他们只有在水中才会反应

6,一道初中化学中考题

ph=9,溶液是碱性,说明含有氢氧根,同时溶液是白色浑浊,说明有碳酸钡的沉淀,就说明废液里碳酸纳、氢氧化钠、硝酸钡都有,加盐酸后,氢氧化钠、碳酸钡都会和盐酸反应,而且都是复分解反应。硫酸钡在水中是不溶,碳酸钡是难溶,所以加硫酸后生成的是不溶的硫酸钡,钡离子就被完全消除
解:(1)因为PH=9,所以是碱性(PH>7的为碱性) (2)在HCl、Na2CO3、NaOH、Ba(NO3)2等溶液中,含有氢氧根的溶液是呈碱性的;所以初步推测,是NaOH;其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H2O+NaCl (3)打开化学书后面的“部分酸,碱和盐的溶解性表格”可以知道,Ba与SO4反应有沉淀生成,反应化学方程式为:Ba(NO3)2+H2SO4=BaSO4↓+HNO3
溶液里面原来就有碳酸根和钡离子,测得PH大于七啊,所以是碱性的。 开始的白色沉淀应该是碳酸钡,碳酸钡溶于盐酸。 钡离子要碰到硫酸根离子才生成什么酸都不会溶的硫酸钡。 (硫酸钡和氯化银是在任何酸里面都不溶的,这个你清楚吧?)
白色沉淀是Ba(CO)3这个东西是白色的。加入稀盐酸后发生了如答案的反应沉淀消失。。。盐酸中和了碱。因为提上的生成物都是碱性的。第二个小亮的做法把B a离子和So 固定成Ba(So)4这个沉淀是不会消失的。证因为不会消失所以Ba2+被固定了

7,初中化学题目啊aa

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碳导致瓶内压强减小,大气压把瓶子挤扁、把鸡蛋挤入 液体无明显现象 取反应后试液滴加稀盐酸,有气泡
第一题的共同原理是CO2能与氢氧化钠反应,造成瓶内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强,大气压将瓶子压扁,将鸡蛋压入瓶中。 第二题:1、没有明显的现象;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会造成瓶内压强减小。 第三题:取相同氢氧化钠溶液和CO2,待充分混合后,向瓶中滴加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则说明氢氧化钠要和二氧化碳反应。若无气泡产生,则说明是由于CO2溶于水造成的。 第四题:稀盐酸。 第五题:有气泡产生。 希望满意
第一问共同原理:二氧化碳能与碱性溶液反应 第二问理由: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能与水反应 第三问对照实验:条件不变,把氢氧化钠溶液换成水就行 第四问加入:盐酸 第五问观察到:溶液中有气泡冒出
,路过此处 对于前面的几位的回答没有多大的意见 就是最后一问可以是多种的答案,变相得看就是验证水中是否有碳酸根离子 这样你还可以向瓶子中加入适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有沉淀生成也可以说明CO2与NaOH已经发生了反应
1.CO2溶于NaOH溶液,瓶内气压降低 2.CO2可溶于水 3.将NaOH溶液换成水,进行实验 4.加入盐酸,有气泡产生
瓶内CO2气体被反应掉,气压减小 和上述一样,但是不通入CO2 CO2可能跟水发生反应,也可能氢氧化钠跟空气反应
文章TAG:化学成都市2018中考题化学成都成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