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22年恢复一次性补缴4万5每月领取1523是真的吗?
2013年下半年的时候,我婆婆一次性补缴养老保险2.8万元,刚开始不领钱,后来满了55岁开始,每个月领几百块钱。再后来,满了60岁之后,每个月就是一千几了。听说现在更多了,但作为儿媳妇的我,不太方便打听具体的金额,他们聊天的时候,我在一边听着不插话,也不随意打听。
当时,刚盖新房,手头钱不多,所以公公做主,就只给婆婆购买了这个。
后来,到2015年年初的时候,公公认为,还是得给他也买上,这样老了之后,万一动不了了,自己有钱,不给儿子们增加负担,同样的,自己有钱,过日子也有底气。
公公召开了一次家庭会议,经过商量之后,一共3万6的费用,我们出1万5,哥家出1万,公公自己出1万1。
就这样,公公拿着这笔钱,也给自己买上了养老保险。
公公买完第二个月就开始领钱了,刚开始是一二百,也是后来满了60岁之后,才开始多的。现在听说他俩每个月领的钱,加起来也有三四千的。总体来说,还挺不错。
那段时间,村里一个劲的提倡大家都买上,为自己的晚年买份保障。但是,很多村民怀疑天下不会掉馅饼,都持观望的态度。胆大点的,像我婆婆这种,是第一批购买的。再后来,我公公是倒数第二批购买的,他购买完之后,还购买了一批,之后就叫停了。
那些观望的人,现在看购买的确实领到钱了,天天纷纷后悔,去闹,也要买。但不可能了!也许这就是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吧!那些没购买的,现在肠子都悔青了,唉!
我公婆购买的这个,年龄越大,领取越多,万一去世,还能领到一笔安葬费,几万到十几万不等。
我婆婆的妈妈当时也是购买了,后来没几年,婆婆的妈妈去世了,婆婆的弟弟在办完后事之后,去把安葬费领了回来。
以上所说的,都是千真万确的事!
再说一下背景:我公婆村,是属于城西结合的地方,紧挨着县城。之所以推出这么一个一次性补缴多少钱到年龄之后按月领钱,是因为修高速高路,占用了村里的地,所以,属于这个村的村民,只有户口在这里,都能购买。
个人认为,这个政策是针对失地人员专门弄的。我打听了一下,我们这边,凡是有征收地,被修路、搞建设占用了地的村,那几年,都有这么一个“特殊照顾政策”。
但是,后来各村都叫停了。
今年,我婆婆村里又在征收地,用于修沿河大提,我婆婆家的两块地也被征收了。但这一次,只给金钱补偿了,不再推出什么养老保险政策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你所在的地方,遇到了这么好的事情,第一时间去确认真实性,真实的话,哪怕借钱,也得买。这可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啊!
2. 2020年一次性补缴9万
需不需要看你自己了,因为养老保险规定你在退休时缴纳满15年即可享受养老金,医疗保险则需满20年。所以,你可以补缴,也可以不补缴,因为是累计的。如果你个人缴纳,则按个人缴纳养老保险的基准是个人最低缴费基数*20%。而医疗基本上社保是不愿意给补的。
3. 2021年一次性补缴15万
退休时还差几年社保,通过核算一次补齐所欠社保的单位部分个人部分及利息,很多地方已经取消了这种方式
4. 2021年一次性补缴9万农民
宜春农民可以一次性补缴社保费十五就可以,这是根据国家社会劳动保险法的根关规定来办理的。只要按照国家劳动法的规定足额交微费用是可以享受退休费用的
5. 从2022年起 不让补缴了吗
国家不是不让养鸟,而是有一些保护类的鸟不能养,或者需要办理许可证。
新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以下简称《名录》)出台,增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鸟类仍有养殖。
经国务院批准后,2月5日,调整后的《名录》正式向公众发布。新版《名录》鸟纲新增了百余种鸟类,其中,画眉、红胁绣眼鸟、相思鸟、蒙古百灵、云雀等国内主要的笼养鸟种类都被列入其中。这意味着未经许可这些鸟类不能买卖和饲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胡运彪博士介绍,这些笼养鸟此前属于国家“三有”动物,此次保护级别升级后,从法律上来讲,没有办理许可证的个人饲养都涉嫌违法。
《名录》的调整是出于‘预防性原则’,防止因过度捕猎造成资源下降,甚至面临灭绝的风险。这几类鸟类市场需求非常大,而人工饲养的成功性并不高,如果大量猎捕野外个体进行交易,会对资源造成破坏。”
我国民间依然存在着不少养鸟爱好者,饲养者要与当地野生保护管理部门及时联系,凡是有饲养条件,要办理相关的饲养证件。如果没有,需移交给相关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