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土地资源现状,历年成都市土地利用情况

成都市土地资源现状,历年成都市土地利用情况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1 05:39:00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历年成都市土地利用情况

你要找成都市历年耕地、草地、林地等的面积啊,这个好说,这http://www.dsac.cn/DataProduct/Detail/20080425上面有的,只是上面只列出了某一年的数据,没有把全部的数据都列出来,这需要你咨询他们的客服要相关数据了。
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网站搜索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里面有更详细的县区规划。

历年成都市土地利用情况

2,探究课题家乡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舞台

(1)一般说来,耕地多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内地势平坦的平原、低缓的丘陵及盆地,北方地区多旱田,南方地区多水田,主要种植农作物。林地多分布于降水较多的山区,盛产木材、水果等。草地多分布于西北内陆地区,畜牧业发达,畜产品丰富。城市多为建设用地,难利用土地多分布于戈壁、沙漠、高山、石山等地。(根据具体情况作答)(2)由于不合理利用和人口的增加,常常出现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问题。(根据具体情况作答)(3)一般说来,东部季风区土地资源开发潜力小;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未开发土地相对较多,但土壤贫瘠,气候条件差。(根据具体情况作答)(4)本着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资源的原则,既充分利用,又保护生态平衡。(根据具体情况作答)
你说呢...

探究课题家乡土地资源的利用状况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舞台

3,成都将在一个月后尝试住宅竞自持土拍方式

近日,从成都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成都市或将在一个月后推出新的土地竞拍方式,将住宅自持比例高低作为开发商拍卖土地的竞价条件。成都市国土资源局局长表示,经营性土地出让经过了普通竞价、熔断、熔断后摇号、商业竞自持四个阶段。成都将尝试竞拍5.0,将自持住宅比例作为开发商土地竞拍条件。住宅竞自持土拍并非成都首创。2016年11月,北京首批竞自持试点地块出让,最终开发商自持住宅面积都竞报到了100%。而今年4月,天津的四个地块竞自持竞拍中,竞得者物业自持比例都在30%以内。对于土地竞拍,专业认为竞自持能否推行成功因城市而异,但住宅竞自持无疑将加快推进大中型城市住房租赁市场,而后者是房地产调控的新思路,也是解决大中型城市居住难的一大策略。目前,住建部已会同有关部门选取了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试点城市。看来未来有可能这种方法是个大趋势。

成都将在一个月后尝试住宅竞自持土拍方式

4,成都本地森林覆盖率和近年来植树造林的情况

根据2012年全市森林资源调查统计,成都市现有林业用地面积是648.4万亩,占全市幅员面积的35%,森林面积是623.9万亩,森林覆盖率是37.89%,在林业用地中,工业林地是258.1万亩,商品林地是379.3万亩,还有林业辅助生产用地是11万亩,合并之后的总蓄积量是2296万立方米。 -------------------------------------------------------------------- 随着市民环保意识的增强,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也很重视义务植树的基地建设,先后在郫县、金牛等地建有碳补偿等基地5个,树木成活率和保存率都超过了85%。 今年(2014年)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在全市的范围共选取12个点位,供市民选择参加义务植树和认建认养。其中金牛区、郫县、彭州、邛崃、都江堰、青白江、大邑、新都区为义务植树的点位,双流县、金堂县、成都市植物园都是认建认养的点位。
30.12

5,成都地形比较低平

成都市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低平。成都按地貌类型可分为平原、丘陵和山地;按土壤类型可分为水稻土、潮土、紫色土、黄壤、黄棕壤等11类;按土地利用现状类型可分为耕地、园林地、牧草地等8类。平原面积比重大,达4971.4平方公里,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40.1%,远远高于全国占12%和四川省占2.54%的水平;丘陵面积占27.6%,山地面积占32.3%。土地垦殖指数高,,可利用面积的比重可达94.2%,全市平均土地垦殖指数达38.22%,其中平原地区高达60%以上,远远高于全国10.4%和四川省11.5%的水平。(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方位 成都位于成都平原中部。介于东经102度54分至104度53分,北纬30度05分至31度26分之间。东北与德阳市、东南与资阳市毗邻,西南与雅安市相接,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眉山市相连。东西最大横距19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66公里,辖区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市区面积598平方公里。现辖成华区、武侯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双流县、郫县、温江区、大邑县、金堂县、蒲江县、新津县等9区6县,代管都江堰市、彭州市、崇州市、邛崃市4市。 地理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境内海拔387-5364米,东界龙泉山脉,西靠邛崃山。西部为纵贯南北的龙门山脉。平原面积占36.4%,丘陵面积占30.4%,山区面积占33.2%。平原地区西北高、东南低,平均坡降0.3%。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16.7℃。年平均日照时数1071小时,年平均降雨量945.6毫米。成都市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平均海拔约500米。成都平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平原。位于岷江干流上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其灌溉渠网呈扇形展开在广阔的成都平原上,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天府之国”。 气候 成都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早、夏热、秋凉、冬暖的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6摄氏度,年降雨量1000毫米左右。成都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多云雾,日照时间短。民间谚语中的“蜀犬吠日”正是这一气候特征的形象描述。成都气候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空气潮湿,因此,夏天虽然气温不高(最高温度一般不超过35摄氏度),却显得闷热;冬天气温平均在5摄氏度以上,但由于阴天多,空气潮,却显得很阴冷。成都的雨水集中在7、8两个月,冬春两季干旱少雨,极少冰雪。
成都市地质历史悠久,地层出露较全。全市地势差异显著,西北高,东南低,西部属于四川盆地边缘地区,以深丘和山地为主,海拔大多在1000—3000米之间,最高处大邑县双河乡海拔为5364米,相对高度在1000米左右;东部属于四川盆地盆底平原,是成都平原的腹心地带,主要由第四系冲击平原、台地和部分低山丘陵组成,土层深厚,土质肥沃,开发历史悠久,垦殖指数高,地势平坦,海拔一般在750米上下,最低处金堂县云台乡仅海拔387米。

6,成都市房地产现状

房屋价格日趋合理 和所有商品一样,价格依然是购买需求最敏感最有效的影响因素。大量的市场调查结果表明,成都消费者对单价2000元-3000元,总价15万元-30万元的房子最感兴趣,如果超过了这一范围,价格的上涨空间和销售速度会受到影响。 成都商品房新开工面积每年的增长速度都要高于销售面积的增长速度,空置面积遂年增加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然这种现象不仅在成都存在,在全国各地都存在。到底是房子太多还是市民的钱不多?为什么有些项目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点也没有购买力不足的迹象?而另一些项目一卖就是好几个年头,开发商该怪消费者没钱还是吝啬?空置的楼盘都存在着许多的缺陷,户型的致命缺陷导致打墙改造又增加成本使价格高升,容积率过高建筑过密影响采光和居住质量,或有些项目基本不存在社区环境,粗放型的开发模式使房屋品质与价格比差距太大,等等。这样的房子滞销不能怪市民钱不多。 消费者越来越理智,希望自己能买到品质和价格相一致的房子;发展商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在开发项目时越来越考虑未来,不希望自己建造的房子在两三年后就落伍。从长期来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公民财富的增加肯定会增强购买力,但目前,开发商应该考虑的是,在现有购买力基础上开发消费者买得起的好房子,只是感叹有效需求不足,无助房地产开发行业水平的提高。 市场调研渐受青睐 在一些房地产销售中,营销并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方向在质量、设计、管理、环境等环节上下工夫并有效地传递给消费者,而是比较简单地理解为宣传,甚至等同于促销或炒作。有些项目把楼盘搬到商场里卖或广告密度高得让消费者产生异议,热闹是热闹了,但消费者对此好像并不认同,销售也不尽人意。反而是一些热销项目,在平平淡淡中让消费者领悟了开发商的独具匠心,有些甚至在广告宣传力度不大的情况下,销售形势一路看好。 与炒作的没落相反,调查开始得到开发商的重视。国内开发功力比较深厚的深圳万科和中国海外两家公司,进入成都市场后,刻意保持低调,在不做过多宣扬的情况下,项目前期工作却做得细致入微。成都本地的开发商或已经在成都站稳脚跟的开发商,包括置信实业、成都金犀花园开发建设、华新国际、蓝光集团等,在项目的定位确定之前,都采用了市场调查先行的策略。成都报纸的房地产版面不可谓不多,但内容上新闻色彩比较浓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出来了一个“典型指数”,与其说是市场走势,不如说是功利的商业炒作;成都的房地产代理机构也不少,但局限于点而不是面,哪个项目有可能委托我代理,我就提些建议,反正前期的工作都是为了以后能接下项目。 设计理念需要创新 房地产也存在设计上的更新,并且速度有越来越快的趋势。成都开发商和消费者对外来的舶来品的接受速度比较快,有一点“兼容包并”的胸怀。沿海哪种设计类型(甚至是概念)的项目好卖,很短的时间内就会在成都出现。 但我们也注意到两个问题:第一是成都缺乏真正创新的开发产品。不论是闹市中居家办公两相宜的SOHO,还是迎合城市开发郊区化的TOWN-HOUSE,成都都是邯郸学步,人云亦云。我们的创新在哪里?川西名居是发扬传统,可影响好像不大,是不是成都消费者买房也是认定“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呢?某花园的户型设计申请了专利,但这个创新好像不太考虑房屋的实用性和消费者的购买取向。 第二是设计滞后于市场。有一个调查显示,受访问者只有12%认同成都本地的设计单位。但事实就是这样,澳大利亚的设计所进川不久已经承接了几个大规模项目,一些项目也是以国外或国内设计师的参与作为卖点。在这个“市场为王”的时代,开发商为了最大可能争取市场,不得不对设计单位提出种种限制和要求,设计者只是在实践开发商的意志。外地特别是国外的设计单位不大可能把第一手的创新带到成都来实践,带到成都的可能是经验(这和一些策划师在成都操盘中创新之处少之又少,大多数只是以往经验的延伸,其性质是一样的),而本地设计单位又缺乏创新的条件。这样一来,设计滞后于市场的现象还将延续下去。
成都现在的形式不不容乐观

7,峨眉山市土地资源现状调查报告

简介: 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专业队伍进行水保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指导,以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从我市现有水保行业技术力量来看,市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所足以为此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关键字:矿山 水土流失 对策   在2005年的全市矿业秩序整顿中,我作为市水土保持业务部门的一员,有幸参与了此项工作。我局依据《水土保持法》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的要求,对全市112家矿山企业进行了水土保持现场监督检查。通过检查,使我对现有矿山的水土流失现状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的一些想法。   一、 现状   1、 矿山分类   在我市的所有112家矿山企业中,除5家从事地下水抽取的水业公司外,其余企业从开采方式上可分为两种:露天开采和洞采。采用洞采方式的企业主要是煤矿、石膏矿、粘土矿等企业,全市共有59家。采取露天开采的主要是石灰石矿、石英石矿、玄武岩矿、页(砂)岩矿等企业,共有48家。从矿产品种类上主要又可分为以下七种:煤炭企业、石膏企业、粘土企业、石灰石企业、石英石企业、玄武岩企业、页(砂)岩企业。具体统计如下:煤矿34家,石膏矿10家,粘土矿16家,石灰石矿17家,石英石矿7家,玄武岩矿7家,页(砂)岩矿16家,至于其它分类方式,由于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在此不再赘述。   2、 矿山水土流失量   我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属水力侵蚀地区。虽然矿山企业种类较多,但分析其水土流失程度时主要还是应按开采方式作为衡量其产生水土流失量多少的主要因素。   洞采由于此种开采方式仅在洞内挖掘,除主井口及风井口对地表有所破坏外,部分还有临时生产用房占用部分地表。此种开采方式对地表破坏较小,产生的水土流失量相对较小。   露天开采露天开采方式对地表破坏最大。在采矿作业中为了获取表土下的矿产品,必须先清除表土,这样就必然毁坏地表的树木、灌木、草皮等地表附着物,对原生地表的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破坏,不同程度上加剧了水土流失程度。在破坏水保设施的同时,又会产生大量的弃土、弃渣。此种开采方式不仅对地表破坏严重,还将产生大量的水土流失。   3、 矿山水土流失的几种类型及造成危害   (1)、水体污染 有较大部分采取洞采方式的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往往出于降尘等目的人为喷洒水或洞内原本就有泉水。尽管水的来源可能不同,但在采矿中水质都极易受污染,主要存在悬浮物、色度等水质指标超标。由于基本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出洞外,汇入河沟,造成水污染。此类现象尤以煤炭、石膏企业发生最多。   (2)、植被破坏 在洞采方式的矿山企业生产过程中,主井及风井和临时生产用房建设中,必然要毁坏部分林草,降低受损地表的水土涵养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剧水土流失。而在露天开采的矿山企业生产中,由于要剥离表土,就必然毁坏地表的树木、灌木、草皮等地表附着物,对原生地表的水土保持设施造成破坏,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开采区内的水土流失程度。   (3)、弃渣   无论是洞采还是露天开采的矿山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都将产生的大量弃土、弃渣。而产生的弃土、弃渣又往往随意随坡就地堆放,堆放渣场下方既无挡土墙,上方又无截、排水沟,每遇大强度降雨,就成为产生水土流失的物源,同时弃渣堆积体在雨水渗透后其抗滑稳定性就大大降低,极易造成滑坡和泥石流,危及堆积体下方的建筑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我们在矿山水保执法检查中对各类矿山企业每年产渣量做了如下估算:   煤矿生产:以一座年产量3万吨的小煤矿为例,废弃矸石量按煤炭产量的20-30%计算,每年产生弃渣量在6000-9000吨之间。全市34家煤矿企业每年产渣量约在20.4-28.8万吨。   石膏和粘土生产:石膏生产均采用洞采,弃渣量较小,但据实步估算每年也在400-600吨之间,则全市26家石膏企业每年产渣量约在10400-15600吨。   石灰石、石英石、玄武岩、页(砂)岩生产:全市47家这四类矿山企业年生产规模为328.5万吨, 弃渣量以生产规模的20-30%计算,每年产生弃渣量约为65.7-98.55万吨。以峨眉山市金山石膏矿为例:该矿原系国营企业,在2002年转制为私营企业。计划年生产能力为15-20万吨。该故生产中弃渣来源于爆破开采石膏矿时开采出的废石及剥离浮土覆盖层所造成的大量弃土石,按地质部门提供的勘查资料剥采比为0.4:1,每年产生弃渣9.2万吨。   通过以上估算可以粗略得出全市矿山企业每年产生的弃土弃渣量约为87.14-128.91万吨。如此大的弃渣量、不规范的堆放方式,为水土流失的产生提供了大量的物源,极大的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二、 对策   1、 应对措施   针对不同的水土流失种类,应采取不同措施来加以治理。   水体污染 由于采矿过程中造成的污水主要呈现为悬浮物、色度等水质指标超标,此类问题的解决办法可采取不同处理方法分类处理。对水中悬浮物超标的的问题,可以建多组沉砂过滤池,池中过滤体采用不同粒径的砂和卵石。对色度超标的污染水,应采用简易的水处理设备加以净化,使处理过的水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要求,就是在排入GB-3838三类水域的污水经处理后要达到一级排放标准,在排入GB-3838四、五类水域的污水经处理后要达到二级排放标准。具体经处理后排放污水中悬浮物与色度指标标准如下:(GB8978-1996)   一级标准:色度<50mg/L   悬浮物(采矿、选矿、选煤)<100mg/L;   二级标准:色度<80mg/L   悬浮物(采矿、选矿、选煤)<300mg/L   植被恢复 对于采矿造成的地表植被的破坏,要视其情况处理。除了永久占用的土地外,临时生产用房占用的土地,应在占用结束后栽种树木或种草。对于废弃不用的开采工作面和堆放的弃土、弃渣表面,也应在覆盖20-30公分的土壤上栽种树木或种草。在检查中我们发现位于黄湾乡黑水村的江屋基煤矿在此方面成功的经验,该矿业主在废弃矸石堆上直接栽种杨树取得了成功,目前所栽杨树树径已在2-3公分,长势良好。这样做既绿化了弃渣,又增加了弃渣的稳定性,并且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可谓一举三得。 弃土、弃渣处理 如前所述,全市矿山每年产生的大量弃渣的处理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对于弃渣,我们建议采取以下两项措施:首先是运走。由于煤矿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矸石又是火力发电厂和矸砖厂生产中所用的原料,因此建议各煤矿业主将矸石运销到我市境内的岷江火力发电厂和川主矸砖厂。对于无法运走剩余的矸石在寻找合适地点规范堆放。由于堆放地点多在山坡上,因此建议业主要在堆积体下方修建挡土墙,墙上留排水孔。堆积体上方修建截、排水沟,及时将渣场上游集雨区内产生的降水排走,确保堆积体的稳定。此外弃渣堆积体上要覆土种草植树,提高表面涵养水土的功能。   2、 资金保障   要开展好矿山企业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必须要有充足的资金保障。从我市实际情况考虑,水土流失资金来源有以下两种:一是本着“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对有技术力量的矿山企业,由业主自筹资金在市水保部门的技术指导下自行开展治理;二是对不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无力治理的企业,由市水利局按照法律的规定,收取其水土流失防治费和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在全市征收的水保“两费”中按水土流失的严重程度,本着先急后缓的原则由市水利局组织进行有计划的治理。   3、 技术支持   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是一项综合性、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必须有一支专业队伍进行水保治理工程规划、设计技术指导,以确保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顺利进行。从我市现有水保行业技术力量来看,市水利水电建筑勘察设计所足以为此项工作提供技术支持。此外,市水利局计划每年对矿山有关人员进行针对性培训、组织矿山有关人员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好的区县交流学习,提高矿山企业治理水土流失的意识。市水利局将为全市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提供行业管理和技术指导,使我市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走上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
http://www.baidu.com/s?cl=3&wd=%CD%C1%B5%D8%D7%CA%D4%B4%CF%D6%D7%B4%B5%F7%B2%E9%B1%A8%B8%E6&fr=vid1000
文章TAG:成都市土地资源现状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