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民国历史地图演变
草鞋从原始人类到现在一直有人穿着。草鞋的编织材料各种各样,有稻草,有麦秸,玉米秸,东北有乌拉草,鞋有系绳的,也有拖鞋。
草鞋是中国山区居民自古以来的传统劳动用鞋,穿着普遍,相沿成习。无论男女老幼,凡下地干活,上山砍柴、伐木、采药、狩猎等,不分晴雨都穿草鞋。草鞋既利水,又透气,轻便,柔软,防滑,而且十分廉价,还有按摩保健作用。特别是夏天走长路,穿上草鞋清爽凉快,软硬适中,步履敏捷,两脚生风,给人一种惬意感;雨天穿着它,既透水,又防滑;冬雪天内穿一双棕袜子,外套满耳子草鞋,既保暖,又防滑,如遇冰溜子上路,再套上铁制的脚码子,就方保无事。草鞋已成为中国山区人装束的一个显著民俗特点。
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工农红军在陕北建立根据地,开展游击战,战士们穿着草鞋,翻山越岭,后扩军北上抗日,“打双草鞋送给郎,南征北战打胜仗”、“脚穿草鞋跟党走,刀山火海不回头。”
草鞋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可算是中国人的一项重要发明。它最早的名字叫“扉”,相传为黄帝的臣子不则所创造。由于以草作材料,非常经济,平民百姓都能自备。汉代称为“不借”,据《五总志》一书的解释是:“不借,草履也,谓其所用,人人均有,不待假借,故名不借。”
古代穿草鞋相当普遍。据史料记载,贵为天子的汉文帝刘恒也曾“履不借以视朝”。古代的侠客、隐士似乎以穿草鞋为时髦:“竹杖芝鞋轻胜马,一蓑风雨任平生。”电视剧中的大侠也大抵是如此装束,的确显得十分飘逸、洒脱、超然。《三国演义》中的刘皇叔就是卖草鞋出身。说明草鞋在古代不仅平民百姓普遍穿用,连皇帝、侠客们也穿草鞋。从文献和先后出土的西周遗址中的草鞋实物,以及汉墓陶俑脚上着草鞋的画像证实,可确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周时代就已出现了草鞋。
草鞋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形成了一种文化,那就是草鞋文化。它体现了勤劳和智慧,表现了勇气和奋斗,展示了中华民族一环又一环的团结在一起,坚不可摧;而现在它又寄予了新的文化内涵——环保和资源的再利用。
草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久的将来草鞋将会带着这种文化绑在你的脚上,让你享受这中华民族赐予的舒适和健康。
10. 民国历史地图演变视频
泰国本朝开国时,已经从缅甸的压迫中翻身了,广东人郑信统一泰国,并对缅甸,老挝,柬埔寨方向扩张,堪称东南亚小霸,于是在西方的英法叩关泰国前,它们的领土一度占了中南半岛的将近一半.
19世纪中叶以后,英国在西边占领了缅甸,法国在东边控制了越南和柬埔寨,于是泰国的噩梦开始了。
1863-1867年,法国在得到越南南部三省后尤不满足,又从泰国手中夺得属国柬埔寨。
法国占领安南后,法国人提出泰国在老挝的三个属邦在历史上也曾经向安南称臣纳贡,对其提出了领土要求。1886-1888年,暹罗被迫与法国签订关于安南与老挝地区边界的协约,规定暹罗将湄公河以东的全部领土转给法国,但河东岸的琅勃拉邦仍为暹罗所有。
1893年,法国又挑动边界摩擦,并指控泰王的英国顾问挑拨法暹关系。法国的军舰擅自驶入湄南河河口,暹罗守军被迫反抗,双方各有伤亡。由于法国此时和俄罗斯结盟,为暹罗撑腰的英国压力巨大,因为不想和法国关系更恶化,只好牺牲暹罗,和法国各割了暹罗一刀。泰国还赔偿了300万法郎给法国。
其实1893年泰国和法国也战过一场,不过过程很悲剧,就不再敖述。
其实1868年开始,泰国处于泰国最伟大的国王朱拉隆功(中文名郑隆)的统治下,虽然经常赔款失地,但是经过他的近代化改革,泰国还是获得了一些实力,不过形势不由人,1893年的失地使这位国王大病一场,他甚至拒绝治疗,1904年法国又迫使泰国割让湄公河以东的土地,近代的东南亚小国就是这么悲剧。
11. 民国历史地图演变史图馆
中国古代货币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五次极为重大的演变:
1、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
2、由杂乱形状向统一形状的演变。
3、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的演变。
4、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的演变 。
5、金属货币向纸币“交子”的演变。
中国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以后又经历了秦、唐、汉、魏晋南北朝,直到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并发行第一套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