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个人所得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3 07:41:58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个人所得税

到目前为止还是3500元为扣减数,如果你当月累计收到工资:6500元时:应纳个税所得额=6500-3500=3000;应交个税=3000*10%=300,速算扣除=105,实交个税=300-105=195,你的到手工资收入:6500-195=6305元。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 -“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的规定,个人取得下列所得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4.劳务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是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

2,求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法,只要全国人大才能更改和修改,所以,法是全国统一执行、统一标准,所以,四川执行的也是全国统一的个人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现在个税起征点执行的仍然是2000元,自2011年9月1日起,执行新的个税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所得额=(30000-2000)*(1-20%)/76% =29473.68应缴纳个人所得税=29473.68*30%-2000 =6842.1
应纳税所得额=30000*(1-20%) =24000应纳所得税=24000*30%-2000 =5200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但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畸高的,实行加成征收的办法,劳务报酬所得实际上适用20%、30%、40%的三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如下: 级数 含税级距 不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0000元的 不超过16000元的部分 20 0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超过16000元至37000元的部分 30 2000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超过37000元的部分 40 7000

求个人所得税

3,计算个人所得税

#include <stdio.h>void main ( ) float m,t; printf("Input\n"); scanf("%f",&m); if(m<=1600) t=0; if(1600<m&&m<=3000) t=(m-1600)*0.1; if(3000<m&&m<=4200) t=(3000-1600)*0.1+(m-3000)*0.15; if(4200<m&&m<=10000) t=(3000-1600)*0.1+(4200-3000)*0.15+(m-4200)*0.2; if(m>10000) t=(3000-1600)*0.1+(4200-3000)*0.15+(10000-4200)*0.2+(m-10000)*0.3; printf("Output\n%.2f\n",t);}
10000/(1-20%)=12500元,含税收入为12500元这个计算比较简单,未考虑累进税率哈哈! 楼上这两们真敢做。 人家说的是“税后”收入是10000元。 答案是: 10000/[1-(1-20%)×20%]=11904.76元说我们敢做,你就保证你的对?你的计算方法是按照复税制,即税后收入也按照20%的所得起征税,就是说你的税前收入提交税是你税后收入的20%。但中国个税不是如此计算的。你去看计税的依据时,正算反算,看有没哪个用你的方法的?
最新的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一、2000一下是不用交税的,二、薪资总额-2000小于500的,税率为5%,计算公式为:超出部分*5%三、薪资总额-2000大于500小于20000的,税率为10%,速扣税数为25,计算公式为:超出部分*10%-25四、薪资总额-2000大于2001小于5000的,税率为15%,速扣税数为125,计算公式为:超出部分*15%-125五、薪资总额-2000大于5001小于20000的,税率为20%,速扣税数为375,计算公式为:超出部分*20%-375六、薪资总额-2000大于20001小于40000的,税率为25%,速扣税数为1375,计算公式为:超出部分*25%-1375

计算个人所得税

4,个人所得税是怎样算的

首先要注意各个省的抵扣额不同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2000元/月。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 - 扣除标准20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至今)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五险一金-扣除标准2000元 ,注意五险一金可以税前扣除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五险一金的计算方法,以广东省中山市为例1、按职工申报工资的18%计算基本养老保险费,其中单位负担10%,个人负担8%2、按职工申报工资的1%计算工伤保险费,个人不需缴纳3、按职工申报工资的1%计算失业保险费,个人不需缴纳4、单位按每人每月16元为职工计算住院医疗保险费5、住房公积金按单位申报的每个月单位负担8%,个人负担8%注意,由于每个地方的政策都有点出入,五险一金的金额会有点偏差。月工资8000,按上面方法计算,你扣除五险一金后还有6704,即超过部分为6704-2000=4704,属于第三种情况,税率15%,扣除数125应纳个人所得税为4704*15%-125=580.6元

5,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劳务报酬所得,属于一次性收入的,以取得该项收入为一次;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以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劳务报酬所得应纳税额的适用税率表参见表2-4。 表2-4:劳务报酬所得适用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2万元的 20 0 2 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 30 2 000 3 超过5万元的部分 40 7 000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4 000元以内)=(劳务报酬-800)×20% 劳务报酬应纳税额(超过4 000元)=劳务报酬 ×(1-20%)×税率-速算扣除数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独立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独立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稿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 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 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稿酬应纳税额(4 000元以下)=(稿酬所得-800)×20%×(1-30%) 稿酬应纳税额(4 000元以上)=稿酬所得×(1-20%)×20%×(1-30%)所以张教授的个人缴纳的所得税应该是:0+(3000-800)*20%*+6000*(1-20%)*20%=440+960=1400元。按照计算方法算出是这个样子,不正确的麻烦指正。同时感谢队友们给我的帮助。
个税起征点是3500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扣除标准:个税按3500元/月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6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000—3500)×10%—105=145(元)。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一 不超过1500元 3 0二 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三 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四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五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六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七 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月工资总额外-2000(扣除基数)-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养老金个人缴纳部分=x 再套上税率就是了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看平时发的工资基数如何了,如果是年薪制在扣除月发工资后,作为年终奖发放,月工资一样计算 年终奖个税=年终奖/12=x 套上以上等及税率计算 比如年终发放3万奖金 30000/12=2500应适用15%的税率 个税=30000*15%-125=4375元

6,个人所得税怎样计算

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 悬赏分:0 | 提问时间:2005-11-29 00:14 | 提问者:houwang47 | 检举 推荐答案 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往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所得的个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适用税率:1、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5%-45%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税率5%一35% 3、稿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20%,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 ; 4、劳务报酬所得,税率20% ,对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先按规定计算应纳税额,然后加征五成(加征50%);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加征100%) ;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税率20% 。
个人所得税 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原来是1600,现在是2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 扣除标准:2008年3月份起,个税按2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 年终奖缴纳个税计算公式 (1)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的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且获取奖金当月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定的 费用扣除额的。 计算方法是:用全年一次性奖金减去“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后的余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为: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个人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费用扣除额的差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于上述计算纳税方法是一种优惠办法,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人,该计算纳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对于全年考核,分次发放奖金的,该办法也只能采用一次。 个体工商户,如果是经营增值税范围的商品,则主营税种为增值税,然后是个人所得税。这两者均不定额征收(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果建帐建制了,有可能 实行查帐征收。 个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如果是属于增值税范围的,主体税种仍然是增值税。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一般情况下是建帐的,则,依照查帐征收,如果建帐不全,则会实行定额核定征收。 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三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四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五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二、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二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解析:国家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元 5% 02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9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网上有个税计算器,输入金额旧自动得出税额。

7,国家个人所得税怎么计算

每月当市民取得工资、薪金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政府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880元/月(武汉市适用标准)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以在某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先生为例。王先生每月工资、薪金收入1500元,须缴纳的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300元,费用扣除额为88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300-880=32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320×5%-0=16元。全年一次性奖金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简化计算过程:以应纳税所得额为3000元为例,其应纳税额为:1000×15%+1500×10%+500×5%=325元,在对工资薪金计税时采用了超额累进办法,即对应税所得额处在不同级次的部分按照不同税率分别计算应纳税额  用全年一次性奖金总额除以12个月,按其商数对照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对应的速算扣除数,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个人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与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分别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例如:李某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14400元,当月工资为900元,就直接将一次性奖金额除以12,余额为1200元,适用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为25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14400× 10%-25= 1415元;当月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900- 800) ×5%-0= 5元;最后,李某合计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1415+ 5= 1420元。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 包括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经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其他所得。 个体工商户,如果是经营增值税范围的商品,则主营税种为增值税,然后是个人所得税。这两者均不定额征收(一般情况下如此),如果建帐建制了,有可能实行查帐征收。个人独资企业,经营范围如果是属于增值税范围的,主体税种仍然是增值税。个人独资企业依照《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只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一般情况下是建帐的,则,依照查帐征收,如果建帐不全,则会实行定额核定征收。 一、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级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一不超过15,000元的50二超过15,000元到30,000元的部分10750三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203,750四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309,750五超过100,000元的部分3514,750 二、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35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工薪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征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个税起征点2011年9月1日后是35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35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5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级数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元)一不超过20,000元的200二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302,000三超过50,000元的部分407,000解析:国家规定,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的,可以实行加成征收。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收入畸高,是指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其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对个人一次取得劳务报酬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0000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事业和其他公益事业捐赠的部分,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从应纳税所得中扣除。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请采纳答案,支持我一下。
文章TAG:个人所得所得税个人个人所得所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