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四川普贤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历史介绍

四川普贤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历史介绍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22 21:55:12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普贤菩萨道场在峨眉山哪里

00:00 / 03:35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普贤菩萨道场在峨眉山哪里

2,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历史介绍

峨眉山普贤菩萨的传说  峨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峨眉山供奉的菩萨是普贤菩萨,可你知道关于峨眉山普贤菩萨的传说吗?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峨眉山普贤菩萨的传说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峨眉山普贤菩萨的传说  峨眉山有着悠久的人文历史。据现有考古资料表明,早在1万年以前,这一区域内已有古代先民的活动。进入文明社会,有文献、史迹可考的人文历史已有二千多年。在如此漫长的历史时期,古代先民创造了光辉的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产。佛教的传入,寺庙的兴建和繁荣,又使峨眉山这座雄而秀的“蜀国仙山”增添了神奇的色彩;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礼仪、音乐、绘画等无不展示出自身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和鲜明色彩。  相传东汉永平年间,在峨眉山的华严顶下面,住着一个姓蒲的老人,大家都叫他蒲公。蒲公祖辈都是靠采药为生。他一年到头在峨眉山上到处采药,认识了宝掌峰下宝掌寺里的宝掌和尚。年长月久,两人交情慢慢好了起来。蒲公采药,常去宝掌和尚庙里歇脚,宝掌和尚也常到蒲公家里谈古论今。 一天,蒲公正在一个名叫云窝的地方采药,忽然听见天空中传来了音乐声音。他忙抬头一看,只见一群人马脚踏五彩祥云,直往金顶方向飘去。其中有一人,骑了一匹既不象鹿又不象马的座骑。蒲公心想,这些人能在天上驾云,不是神也是仙。于是跟着那片祥云,往金顶追去,想看看究竟是些啥子人。  蒲公来到金顶,见舍身岩下云海翻卷,彩虹万道。在一彩光环中,有一人头戴束发紫金冠,身披黄锦袈裟,骑了一匹六牙大象,头上有五彩祥光,脚下是白玉莲台。蒲公认不得是哪个,就赶着回来问宝掌和尚。刚到家里,就见宝掌和尚早已在等他。见他回来就问:“今天你到哪里采药去了?怎么一去就是半天?”蒲公把在金顶看到的事告诉了宝掌和尚。宝掌和尚一听大喜,忙说:“哎呀!那是普贤菩萨嘛!我早就想见普贤,求他指引佛法,走,我们再去一趟!”说罢,拉着蒲公就向金顶跑去。  走到洗象池,宝掌和尚指着池旁地上的一片湿象蹄印说:“你看,这不是普贤骑的白象在这里洗过澡吗!”说着更加快了脚步。不一会儿他们就到了金顶。宝掌和尚跑到舍身岩上往下一看,只见岩下一片茫茫云海中,有一团七色宝光,但是却不见普贤的金身。蒲公问宝掌和尚是什么原因?宝掌和尚说:“那七色宝光就是普贤的化身,叫做佛光。”  这时,蒲公忽然看见光环中又出现了普贤的金身,就忙叫宝掌和尚看。可是等宝掌和尚看时,光环中却只现出了自己的身影。蒲公感到很奇怪,就问宝掌和尚:“怎么光环中只现了你自己的影子?”宝掌和尚对他说:“你每天采药,救人苦难,为人们做了许多好事,所以感动菩萨,向你现了金身。我做的好事还不如你多,所以还不能看见菩萨的金身,只能看见菩萨头上的宝光。”  以后人们就把能看见佛光当作一种吉祥的象征。并且给它取个名字叫“金顶祥光”。依据信仰与传说,以后历代修建寺庙时,都以普贤菩萨为中心,并发展成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历史介绍

3,普贤菩萨道场在哪里

普贤菩萨道场在峨眉山。中国四大名山之一的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示现教化众生的道场。峨眉山在中国四川省,峨眉县之西南,与嶍山相对,宛如两眉,因名峨眉山。其山脉自岷山分出,蜿蜒南来,至县境突起三峰,故有大峨、中峨、小峨之称。宗教文化特别是佛教文化构成了峨眉山历史文化的主体,所有的建筑、造像、法器以及礼仪、音乐、绘画等都展示出宗教文化的浓郁气息。山上多古迹、寺庙,有报国寺、伏虎寺、洗象池、龙门洞、舍身崖、峨眉佛光等胜迹,是中国旅游、休养、避暑目的地之一。

普贤菩萨道场在哪里

4,普贤菩萨代表着什么

普贤菩萨代表实践,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穿衣吃饭、学习工作、待人接物,能够把孝敬、慈悲、智慧,应用、落实在其中,这叫做普贤菩萨。拜菩萨,就是学习知行合一、解行相应。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中国的普贤菩萨信仰:在《华严经》里,普贤菩萨劝人广修十大行愿,此即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随喜功德、请转法轮、请佛住世、常随佛学、恒顺众生、普皆回向等十项。普贤菩萨以此十愿为众生成就如来功德的主要法门。相传普贤菩萨的说法道场在四川峨眉山。主要事迹:按《悲华经》记载,当阿弥陀佛为转轮王时,第八王子名为泯图,在宝藏佛前发愿:要在不净世界修菩萨行;“修治庄严十千不净世界,令其严净,如青香光明无垢世界”;“教化无量菩萨,令心清净,皆趣大乘,悉使充满我之世界”。宝藏佛由此为泯图授记,改号为普贤。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普贤菩萨

5,普贤真人是道教还是佛教人物他有什么法宝

普贤真人属于道教人物,但是其实是从佛教里面移植的。这个人物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基本上是在《封神演义》里,他是武王伐纣的一大助力。传说他在修行了很久以后到了西天皈依了佛教,从此以后就有了佛教的普贤菩萨。他是一个很厉害的人,自身的悟性很高,而且功法深厚,不容小觑。01、普贤真人与普贤菩萨,到底是不是一个人是的,普贤真人就是普贤菩萨。其实大家多关注一下佛教和道教就会发现,佛教与道教其实有很多人物上的重合。普贤真人也是。古代的时候基本上从南北朝开始,统治者大力宣扬佛教,道教没有什么生存空间,所以道教就想了个办法,从佛教里面借用了很多形象到自己的体系里。02、普贤真人的弟子木吒,也是“借来的”很多人都看过哪吒的故事,自然知道他有一个哥哥叫木吒。这位哥哥也是大有来头,其实是观音菩萨的弟子,叫做木叉。这个人物形象借来以后,随着统治者的宣扬以及人们的传颂,作为军事家的李靖逐渐神化,木叉也叫做木吒成为了他的二儿子。包括哪吒也是印度佛教的舶来品。03、普贤菩萨的道场和信念,人间值得普贤菩萨的地盘是四川的峨眉山,这里也是一个风景比较优美的地方。普贤菩萨主张人生在世要学会忍耐。因为人生需要不断的成长,你不是一个一直能够得到上天眷顾的小破孩。但是这个忍也是说要有韧性,做事情要专注,不能三心二意。这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思考的。

6,普贤菩萨是什么来历

  普贤的身世有以下几种说法。  第一,普贤是诸佛之子。《华严经》说:“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  第二,阿弥陀佛的第八子。《第二菩萨经迹》和《悲华经》皆称:  往昔过恒河沙等阿僧祗劫,有世界名删提岚,劫名善持,有化佛号宝藏如来。时有转轮圣王,名无诤念(即阿弥陀佛,本名无诤念)。王有千子,第一太子名不旬,即观世音菩萨;第二王子名尼摩,即大势至菩萨;第三王子名王象,即文殊菩萨;第八王子名泯图,即普贤菩萨。  把释迦佛、弥陀佛的四位胁侍,说成是亲兄弟,都是弥陀的儿子,虽说一家人显得亲热,但部使人感到有“任人唯亲”之嫌。  第三,是妙庄王的二女儿。《小乘经》说;“妙庄王三女,长文殊,次普贤,次观音,一子即地藏。”这是中国化的说法。  第四,将来成佛。据《悲华经》说,在无量劫的删提岚世界,其主宰宝藏如来赐给无诤念王第八子泯图名字为“普贤”,并为其授记曰:  于未来世,过一恒河沙等阿僧祗劫,入第二恒河沙等僧祗劫末后分中,于北方界,去此世界过六十恒河沙等佛土,有世界名知水善净功德,如当于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号智刚吼自在相王如来。  就是说,在无量长的时间之后,在无量远的地方,普贤将成为智刚吼自在相如来。佛教理论中对无限时间和无限空间的的深刻认识,是其高明之处。  与文殊一样,“普贤身不可思议”(《华严经·清凉疏》)。照佛教说法,佛或菩萨是没有什么性别之分的。唐以前普贤多为男身女相,宋以后多为女身女相。《观无量寿佛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是说,佛为心作,佛便是心。佛、菩萨本由心生,自然可以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说法,对佛、菩萨的来历(除了历史人物释迦牟尼以外)根本不必也不可能有一种统一固定的的说法。佛门中一些最重要的佛菩萨,是抽象的佛教教理及教义的人格化和形象化。  普贤坐骑为六牙白象,但大自然中并没有什么六牙白象。佛教的六牙白象原为菩萨所化,以表威灵。《普曜经》说;“菩萨便从兜率天上垂降威灵,化作白象,口有六牙。”普贤所乘六牙白象,是表其大慈力的。《佛说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曰:“六牙表六度(六种到彼岸的方法,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四足表四如意(四种禅定)。”《止观》卷二谓:“言六牙白象者,是菩萨无漏六神通。牙有利用如通之捷疾;象有大力,表法身荷负;无漏无染,称之为白。”所以普贤所骑象,与自然界的象完全不同,也是一种象征。
文章TAG:四川普贤菩萨四川普贤菩萨峨眉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