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最新个税计算公式,个税计算公式

最新个税计算公式,个税计算公式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8 17:27:30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个税计算公式

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免征额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6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000—5000)×3%—0=60(元)。

个税计算公式

2,2022年个税计算方法

一、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7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7000—5000)×3%—0=60(元)。二、工资扣税标准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所得额=扣除三险一金后月收入-扣除标准

2022年个税计算方法

3,上海市最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扣除标准1600元/月(2008年3月1日起调高到2000元)。 不超过500元的,税率5%,速算扣除数为0;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税率10%,速算扣除数为25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税率15 %,速算扣除数为125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税率20 %,速算扣除数为37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税率25%,速算扣除数为1375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3375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35%,速算扣除数为6375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1037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税率45%,速算扣除数为15375

上海市最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4,月度工资个税计算公式

1、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执行7级超额累进税率:扣除数为5000元。一、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怎样的?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乘工资税税率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个人所得税税率标准:以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标准(居民个人所得综合所得,每一纳税年度收入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1级:不超过3.6万元的,3%2级:超过3.6万元至14.4万元的部分,10%3级:超过14.4万元至30万元的部分,20%4级:超过30万元至42万元的部分,25%5级:超过42万元至66万元的部分,30%6级:超过66万元至96万元的部分,35%7级:超过96万元的部分,45%工资个税的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工资薪金所得-“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个税起征点是5000,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1、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乘税率-速算扣除数2、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3、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扣除标准:个税按5000元/月的起征标准算如果某人的工资收入为5000元,他应纳个人所得税为:(6000—5000)×;3%—0=30(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劳务报酬所得;(三)稿酬所得;(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五)经营所得;(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七)财产租赁所得;(八)财产转让所得;(九)偶然所得。

5,现在个人所得税是按什么公式来算的

你好!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其中应纳税所得额通俗的理解为工资、薪金所得总额(如果基本工资按3000算的话,为3000+9000),(单位应该为你交了保险了吧)减去个人交纳部分的社会保险额和住房公积金(社保大概金额200,自行按实际数算),减去不征税部分(这一部分不知你是否涉及到了,包括1、.独生子女补贴; 2.执行公务员工资制度未纳入基本工资总额的补贴、津贴差额和家庭成员的副食补贴; 3.托儿补助费; 4.差旅费津贴、误餐补助)总的来说就是工资、薪金所得总额-个人交纳部分的社会保险额-不征税部分,起征点2000,超过2000的部分为应纳税所得额,所以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大概算算就是3000+9000-200-2000=9800,为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按20的税率扣除,速算扣除数 375 (参考楼上同胞的)=9800*20%-375=1585,

6,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举一个劳务报酬所得的:一、对劳务报酬所得,其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1、每次收入不足4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800)*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20% 3、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的: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 二、例:假设王某一次取得收入25000元,适用税率是多少?所得是25000*(1-20)=20000,还没有超过20000元,适用税率为20%。 假设王某一次取得收入25001.25元,适用税率是多少?所得是25001.25*(1-20%)=20001元,适用税率为30%。是全部所得适用30%吗?不是。只是所得超过20000元的部分适用税率为30%。 25001.25*(1-20%)*30%-2000=20001*30%-2000=4000.3 或 20000*20%+1*30%=4000.3 三、速算扣除数分段计算20000*20%+1*30%=4000.3不分段计算25001.25*(1-20%)*30%=6000.36000.3-4000.3=2000——这个“2000”就是“超过20000-50000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2000 ”。

7,2021年工资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实际上,很多人对于个税不太了解,不知道自己是否要交,怎么交,根据相关规定,只要你的工资每月超过5000,那就要交个人所得税了。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案例:公司员工张三:2021年1月工资15000元;2021年2月工资45000元;2021年3月工资15000元。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子女教育每月扣除1000元;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每月1000元;父母健在,且是独生子女,赡养老人支出每月可以扣除2000元。五险一金每月缴纳3000元。购买符合条件的商业健康保险每月200元。2021年1月应纳税所得额=15000-5000(累计减除费用)-3000(累计专项扣除)-4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2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2800元;应纳税额=2800*3%=84元。2021年2月应纳税所得额=60000(累计收入)-10000(累计减除费用)-6000(累计专项扣除)-8000(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400(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35600元;应纳税额=35600*3%=1068-84 (已预缴预扣税额)=984元。

8,最新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即超两千的部分就要交税。你工资为20000元,扣除2000元,即你工资超出起征点18000元,看下图表,对应图中的第四级别(5000元-20000元),那你的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375元,即你应交纳个人所得税=(20000-2000)*20%-375=3225。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级数 含税级距 税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个人所得税的起征额是2000元,当个人薪金超过2000元,以超过的部份按以下标准计税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工资 薪金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1 不超过500元的 5 02 超过500~2000元的部分 10 253 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 15 1254 超过5000~20000元的部分 20 3755 超过20000~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6 超过40000~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7 超过60000~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8 超过80000~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答案补充 应交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2000)×对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2000*10-25=175元

9,新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以总工资5105元为例,五险一金105为例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改革后税率表(9月1日开始执行):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3500) 税率 扣除数1 不超过1500元的 3% 0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10% 105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20% 555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25% 1005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30% 2755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5505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45% 13505计算公式: (月收入-3500)*税率-扣除额=应缴个调税 另外,我这里有一个3500元个税计算器,只要将扣除社保、公积金的月工资输入即可得出应缴的个税。如需要请告知邮箱。
从2011年9月1日起,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调至3500元。 2011年9月1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全月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500元 3% 0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10% 1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20% 5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25% 10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30% 275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35% 5505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超过80000元 45% 13505 9月1日实施的新个税法实施条例
=if(A-3500<1500,3%*(A-3500),if((A-3500)<4500,10%*(A-3500)-105,if((A-3500)<9000,20%*(A-3500)-555,if((A-3500)<35000,25%*(A-3500)-1005,if((A-3500)<55000,30%*(A-3500)-2755,if((A-3500)<80000,35%*(a-3500)-5505,45%*(A-3500)-13505))))))
具体看文件啊
文章TAG:最新个税计算公式最新个税计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