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工伤,什么是工伤

工伤,什么是工伤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8 01:21:25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工伤

工伤,也称职业伤害,是指劳动者(职工)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意外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伤残或死亡。一般而言,意外事故必须与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的时间和地点相关;而职业病必须与劳动者从事的工作或职业的环境、接触有害有毒物质的标量和时间有关。以下几种情形都属于工伤中的伤害或职业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患职业病的;■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另外《工伤保险条例》还将以下几种情形视同为工伤:■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什么是工伤

2,工伤的定义是什么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00:00 / 01:04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工伤的定义是什么

3,什么是工伤

  工伤,又称为产业伤害、职业伤害、工业伤害、工作伤害,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或者与职业活动有关的活动时所遭受的不良因素的伤害和职业病伤害。  关于“工伤”的概念,1921年国际劳工大会通过的公约中对“工伤”的定义是:“由于工作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事故为工伤。”1964年第48届国际劳工大会也规定了工伤补偿应将职业病和上下班交通事故包括在内。因此,当前国际上比较规范的“工伤”定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由工作引起并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事故伤害和职业病伤害。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1、工伤一般可以分为显性工伤和隐性工伤。  1.1显性工伤,即在职业活动所涉及的区域内,由于工作中工作环境恶劣、条件不良、任务过重或突发性事故导致的对劳动者身体的伤害。 1.2隐性工伤,即因职业特有的工作环境危害造成的职业病。  2、职业病  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因接触到职业性有毒、有害因素而导致的疾病。 2.1广义职业病:所有因工作环境危害造成的疾苦都属于职业病。 注:这种范围很广,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把所有的职业病都纳入工伤保险范围内。 2.2狭义职业病:即法定职业病,是指在工伤保险中所称的职业病。  3、工伤与公伤  3.1工伤含义参见上面的叙述。 3.2公伤:相对于非因公负伤而言,是因公负伤的简称。当前我国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因工作原因负伤致残通常采用该术语,现在《工伤保险条例》已经适用于事业单位,工伤与公伤不再存在区别。 3.3两者实践中的差别已经消失,工伤认定依据主要是《工伤保险条例》及各省的相关实施办法。 注:工伤与公伤没有本质的区别,将其区别开来明显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

什么是工伤

文章TAG:工伤工伤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