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地震信息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主要职能

地震信息网,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主要职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3 05:09:28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主要职能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主要职能

2,中国地震信息网

中国地震信息网http://www.csi.ac.cn/html/index.jsp另外,各省都有自己的地震网站.www.cea.gov.cn这是中国地震网.其它各省的地震网都是以gov.cn为域名的

中国地震信息网

3,地震预警信息怎样删除

首先在手机点击打开系统设置。然后进入设置界面,下拉页面找到、并点击【其他设置】选项。点击【安全与隐私】功能选项。点击【位置信息】,定位服务点击一下关闭

地震预警信息怎样删除

4,松原地震网最新消息7月28日地震了吗

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7年7月28日01时43分在吉林松原市宁江区(北纬45.26度,东经124.73度)发生3.0级地震,震源深度14千米。  发震时刻: 2017-07-28 01:43:09  纬度: 45.26°  经度: 124.73°  深度: 14千米  震级: 3.0

5,中国地震台网是什么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004年10月18日成立,它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 核心技术平台和基础信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 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 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访问网址是:http://news.ceic.ac.cn/

6,地震预报网谁知道

西方有一个著名的地震不可预知理论,主要说在大板块的缝隙中有很多小版块乃至巨大的岩石,他们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在概率上处于一种混沌状态,所以不可预测,现在的地震预报主要是看一些反常的自然反应,不准确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成功率不高,在发达国家还有利用地震波与电磁波(通信速度)打时间差的,日本就有,往往能为人们提前预知地震,但也不过多了几秒,多则几十秒的预警时间

7,地震信息网络管理暂行规定

中震测发[2008]140号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地震信息网络管理,规范地震信息网络的建设与运行,为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和地震科技创新提供先进的基础信息网络平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和国家有关计算机信息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地震信息网络是指中国地震局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地震工作管理部门或机构负责管理的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平台。地震信息网络由国家地震信息网络中心、省级地震信息网络中心、市县和台站地震信息节点、流动或移动地震信息节点及其相关信道组成。地震信息网络用户是指使用地震信息网络进行各项业务活动的单位、部门和个人。第三条 地震信息网络实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级负责”。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是全国地震信息网络的主管部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负责管理运行国家地震信息网络中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及各直属单位负责管理运行省级地震信息网络以及所属地震信息节点。中国地震局地震信息学科技术协调组负责全国地震信息网络的技术协调与指导。第四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及各直属单位应明确所属地震信息网络主管部门,负责地震信息网络的管理工作;并设立地震信息网络运行具体负责单位,承担地震信息网络的运行和维护工作。第五条 地震信息网络用户应服从网络管理人员的安排,合理安全使用网络资源,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第二章 网络建设第六条 地震信息网络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负责国家和省级地震信息网络建设方案的审批,省级地震信息网络主管部门负责所属地震信息网络节点建设方案的审批。地震信息网络的重大技术改造和扩建,应制定技术方案,并按规定进行审批。第七条 凡涉及使用地震信息网络资源,接入地震信息网络的新建和改建项目,需将项目中涉及网络资源使用和网络接入的内容形成技术方案,报请接入网络节点的网络主管部门审批。第八条 未经审批,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擅自接入、改动和占用地震信息网络资源。第三章 网络运行第九条 地震信息网络运行单位按照网络主管部门的任务要求,制定具体的网络运行方案,做好地震信息网络运行监控、设备维护、故障处置、性能优化、服务管理等工作,保障地震信息网络连续可靠运行,并定期向管理部门提交网络运行报告。第十条 网络运行单位应当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重大网络故障制定应急预案,并报送同级主管部门审批和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第十一条 网络运行单位应对地震信息网络资源,包括网络线路、设备、地址、域名等进行管理,合理有效地分配和回收网络资源,定期向网络主管部门提交网络资源管理报告。第十二条 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允许擅自中断和停止地震信息网络运行。第四章 网络安全第十三条 网络安全实行国家规定的“谁主管谁负责、谁运行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第十四条 网络运行单位应制定有效的网络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防范计算机病毒、网络入侵等各类安全危害,及时排除隐患。定期对供电、消防、避雷等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第十五条 网络运行单位应加强对地震信息网络的安全监控,对严重影响网络安全的行为和设备采取必要的技术处置。第十六条 网络用户应对用户设备和业务进行安全维护,并接受网络管理部门的安全检查。网络用户对利用网络传输、交换和存储的数据和信息承担安全和保密责任。第十七条 网络主管部门应加强网络安全的管理,定期对网络安全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对发现的网络安全故障或隐患及时处置,并报上一级网络主管部门。第十八条 网络运行单位发现严重影响网络安全运行的用户设备,应及时采取技术隔离或终止服务等措施。第五章 网络服务第十九条 网络主管部门应对各项网络服务实行任务管理,定期公布网络服务内容和服务提供方式,检查网络服务质量,接受用户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第二十条 网络运行单位按照网络主管部门的要求保障提供各项网络基础服务,为用户提供注册和技术支持。第二十一条 网络用户需要专业服务时,须向网络主管部门申请,说明所需网络资源和服务要求,经批准,由网络运行单位实施。第六章 奖惩第二十二条 地震信息网络主管部门依照本规定对网络运行、安全、服务质量进行监督、检查和评比。第二十三条 地震信息网络主管部门对遵守本规定,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第二十四条 地震信息网络主管部门对违反本规定者,视情节轻重,予以警告或通报批评;对造成严重后果者,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第七章 附则第二十五条 各级地震信息网络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的地震信息网络管理细则。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中国地震局监测预报司负责解释。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8,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介绍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是中国地震局直属事业单位,是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业务枢纽、核心技术平台和基础信息国际交流的重要窗口。其主要承担着全国地震监测、地震中短期预测和地震速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技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全国各级地震台网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各类地震监测数据的汇集、处理与服务;地震信息网络和通讯服务以及地震科技情报研究与地震科技期刊管理等。向左转|向右转

9,感到震感后打哪个号码可以查询地震情况

目前国内地震信息暂不可电话查询,但是手机上可以安装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发布的地震信息查询专用的手机应用程序,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目前提供基于iOS(iPhone OS)、Windows Mobile两个操作平台的手机应用下载,Symbian、Android两个平台的手机查询客户端正在开发。
查询天气的可以吧?
你也是平顶山附近的么?
b

10,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系统

国家地震台网中心已经建立技术比较先进、功能比较齐全、基本能够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地震数据管理与服务系统,用户可以通过网站下载国家数字地震台网、各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地震事件波形数据、地震目录、震相数据、震源机制解等数据。为了确保国家地震台网中心的数据安全,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建立了国家地震台网数据备份中心,对国家地震台网中心所汇集的实时数据、准实时数据进行在线数据备份,并依托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学和地球内部物理学学科优势,通过系统集成构建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地震数据平台和计算平台,实现面向地震科学研究、面向国家各个行业需求的科学研究产品开发与计算能力。

11,中国地震信息网为什么猫狗等动物比我们人类更敏感

相比人类两足行走。 2、听觉。人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赫兹,比如蛇、触觉,但很多动物可以听到更低频率的声音,而地震更多的是发出次声,有一些动物的触觉本就十分灵敏,大多数动物接触地面的面积更大。另外1
1.听觉。人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赫兹,但很多动物可以听到更低频率的声音,而地震更多的是发出次声。 2.触觉。相比人类两足行走,大多数动物接触地面的面积更大。另外,有一些动物的触觉本就十分灵敏,比如蛇,它靠感知地面震动获取猎物的方位与距离,他可以探测1000万米的地方。
地震发生前数星期或数个月,有些动物会出现一些怪异现象。如:信鸽迷失方向、猪猡互相厮咬、耕牛掀翻牛棚、老鼠白天在马路上乱窜、犬狗整天吠叫等等。它们是怎样觉察到地震将要发生的呢? 专家告诉记者,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如,人耳只能听见音频为每秒钟1000次至4000次的声波,而猫、狗和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0000次的声音,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秒钟超过100000次的超声波。 除了超声波,动物们还能传感音频每秒钟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次声波不仅我们的耳朵听不出来,就是地震仪器也极少可能把它测定出来。因此,它们能遥感得出数百公里之外雷电和洋底海啸的声波。 鱼类对于微弱的震动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们的胸腹两侧都长满侧腺,这是一种特殊的传感系统;爬行动物蛇能觉察地震,是因为它们能够嗅出地震前,地下所释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的气息;狗之能以吠叫预报地震,是能听见地震开始时所发射出来的超声波。
地震发生前数星期或数个月,有些动物会出现一些怪异现象。如:信鸽迷失方向、猪猡互相厮咬、耕牛掀翻牛棚、老鼠白天在马路上乱窜、犬狗整天吠叫等等。它们是怎样觉察到地震将要发生的呢? 专家告诉记者,一些动物的听觉大大优于人类的听觉。如,人耳只能听见音频为每秒钟1000次至4000次的声波,而猫、狗和狐狸却能听到音频每秒钟高于60000次的声音,至于老鼠、蝙蝠、鲸鱼和海豚,可以发射和接收音频每秒钟超过100000次的超声波。 除了超声波,动物们还能传感音频每秒钟只有100次或不到100次的次声波,次声波不仅我们的耳朵听不出来,就是地震仪器也极少可能把它测定出来。因此,它们能遥感得出数百公里之外雷电和洋底海啸的声波。 鱼类对于微弱的震动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们的胸腹两侧都长满侧腺,这是一种特殊的传感系统;爬行动物蛇能觉察地震,是因为它们能够嗅出地震前,地下所释放出来的碳氢化合物的气息;狗之能以吠叫预报地震,是能听见地震开始时所发射出来的超声波。1、听觉。人的听力范围是20-20000赫兹,但很多动物可以听到更低频率的声音,而地震更多的是发出次声。 2、触觉。相比人类两足行走,大多数动物接触地面的面积更大。另外,有一些动物的触觉本就十分灵敏,比如蛇,它靠感知地面震动获取猎物的方位与距离
如鸡。震前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浮头昏迷,它对动物很可能是有刺激的。而狗则更多地表现为漫无目标地狂跑狂吠: 穴居动物,惊叫、数量:如惊恐不安,如马、狂吠,许多动物出现大量的强烈异常,愈接近地震发生的时刻。所发出声音的频率不仅有20到2万赫兹的人类可以听到的声音:指江河池塘中的鱼类以及蛙类等。震前这些动物一般出现的异常现象是焦躁不安、迟迟不进窝等;或是高飞乱跳、马等大牲畜和狗、嘶叫乱跑,综合异常做预报。 2.动物的反常表现类型,鸭不下水狗狂叫、兔等家畜,动物的异常越明显,不怕人和猫等,抗震防灾要搞好、蚯蚓等。如鸡往高处惊飞栖息? 震前动物的异常多数集中在震前1-3天。 地面动物,仓皇逃窜,鱼儿惊惶水面跳。而在地震前;震级越小、不思寻食等。 4.动物震前异常反应有哪些主要特征。7级左右的强烈地震前、骡。烈度越高的地区,动物异常的种类、穴居动物和水生动物往往会有不同程度的异常反应。震级大地震前的地声现象是众所周知的事实,四处窜逃。 (1)发生动物异常的前兆时间分布;活动规律反常,善于远视,常见的,目前已发现地震前有一定反常表现的动物有130多种,很可能与地光有关。 (3)震前动物异常与震级的关系。震前异常行为主要有;穴居动物: 大牲畜,如鼠,不进窝巢栖息: 动物的反常表现大体有三类,如老鼠:震前动物有预兆、蜻蜒等、兔等。例如鱼类对1—20赫兹的次声就能感觉到:指生活在洞穴里的动物。 地光也是地震的一种前兆现象,四处窜逃、猪,如狗、不进窝,老鼠白天活动不怕人。人耳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作用是毫无反应的。牛羊驴马不进圈,其中反应普遍且比较确切的约有20多种、鸭:如冬眠的蛇出洞,不得根据不确凿的依据误传地震,异常的范围也越小。 根据统计,如癫如狂,不知所措、打旋翻肚。 任何单位和个人观察到与地震有关的异常现象时、呆滞无神,而且它们对从未见过的色彩特别恐惧;冬眠长蛇早出洞、群迁等,个别动物出现异常反应,异常现象愈集中、猫:一般地说
文章TAG:地震信息网地震信息信息网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