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1 07:55:31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火把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有火把节,赛衣节,三月花会,虎节

彝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2,彝族有什么节日

彝族的节日有:火把节、补年节、跳公节、花脸节、赛装节。1、火把节火把节是彝族最为盛大的传统节日,火把节是彝族百姓反抗暴虐土司而起义,为了庆祝胜利丹参的节日,火把节一共欢度三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两天还会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通宵达旦的篝火晚会。2、补年节补年节是居住在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的彝族居民,在新年后的农历二月初十和十一日,还要过一次年节,彝语称这个节为“麻龙火”。3、跳公节跳公节是彝族对击败外族侵略取得胜利的一种庆祝活动。庆祝活动历史至少有上千年,后人一直沿袭下来以示纪念。4、花脸节花脸节是云南省文山州丘北县彝族独有的传统节日,因远古先民用锅烟把脸部抹黑、驱魔除害而得名。“花脸节”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为普者黑一带最著名的节日。5、赛装节赛装节就是服装,服饰的比赛。这是一个充分显示彝族人民聪明,勤劳,能干的节日。也是一个爱美,选美,比美的日子。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彝族人民都要聚集在一起欢度赛装节。到彝族的赛装节会上观光,是一种赏心悦目的享受。

彝族有什么节日

3,彝族的节日有哪些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

彝族的节日有哪些

4,彝族苗族壮族各是什么节

彝族,火把节苗族,芦笙节壮族,三月三歌会节以上三个节日时最有民族代表性的节日。
大佛瞻仰节 藏族信仰佛教,不少节日均与宗教有关。西藏的日喀则僧俗民众每年藏历五月间在扎什伦布寺举行大佛瞻仰节。 苗族过去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祀奉祖先。节日较多,除传统年节、祭祀节日外,还有专门与吃有关的节日。如:吃鸭节、吃新节、杀鱼节、采茶节等。过节除备酒肉外,还要必备节令食品。 苗年 苗年一般先在正月第一个卯日,历时三、五天或十五天。年前,各家各户都要备丰盛的年食,除杀猪、宰羊(牛)外,还要备足糯米酒。年饭丰盛,讲究“七色皆备”、“五味俱全”,并用最好的糯米打“年粑”。互相宴请馈赠。 杀鱼节 多在江边,由妇女带上饭、腊肉、香肠等酒菜,只要捉到鱼,即燃起篝火,架锅煮鱼直到尽兴方归。 “祭鼓节” 苗族民间最大的祭祀活动。一般是七年一小祭,十三年一大祭。于农历十月至十一月的乙亥日进行,届时要杀一头牯子牛,跳芦笙舞,祭视先人。食时邀亲朋共聚一堂,以求增进感情,家庭和睦。 彝族:最看中摔跤运动 火把节为隆重盛大节日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 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年初一喝糯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整个春节才算结束。 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 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5,彝族的主要节日是什么

火把节  火把节——彝族的狂欢节:"火把节"一般在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六晚上举行,是彝族盛大的节日。届时要杀牛、杀羊,祭献祖先,有的地区也祭土主,相互宴饮,吃坨坨肉,共祝五谷丰登。火把节一般欢度3天,头一天全家欢聚,后2天举办摔跤、赛马、斗牛、竞舟、拔河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然后举行盛大的篝火晚会,彻夜狂欢。  当夜幕降临后,人们挥动火把,成群结队绕村串寨,翻山过田,互相往对方的火把上撒松香粉,打火把仗,满山遍野照耀得如同白昼。照彝族的习俗,在火把上撒松香粉,使火把“嘭”地腾起一团绚丽的火花,并扬起一股香气,是表示一种美好心愿:后辈对老辈撒,是尊敬,祝福长寿;长辈对晚辈撒,是爱抚,祝愿吉利;同辈互撒,是亲密友爱;青年男女互撒,则是恋爱的开始。  路南、圭山等地的彝族,节日期间,人们弹着大三弦,跳起“阿细跳月”,同时举行摔跤、斗牛等活动;楚雄、弥勒等地的彝族,也举行传统的“祭火”仪式。节日之夜,在彝族聚居的大山深处,到处是“火树银花不夜天”,景象十分壮观。
彝族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各地的节日与内容也不完全相同。在四川凉山一带,彝族的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并具有浓郁的民族文化特色。他们最主要的节日之一是过彝族年。 彝族人在过年前都要砍年柴、碾荞麦面粉、割烧猪草、清洗除尘。在过年的第一天,东方微亮,整个村寨就苏醒了。起床后,女人们干着烤制荞饼、煮鸡蛋、做米饭、用米汤喂年猪等工作。 男人们就忙着逐户杀年猪,杀年猪的次序是按寨中辈份的高低而定,从长到幼。若寨子里住着巫师“毕摩”,就要最先杀他家的年猪,以便他家的神先在自己的主人家享用,而不会到别人家去惹人生病,让大家都平安过年。 全寨的年猪杀完后,家家户户就开始欢欢喜喜地吃年饭。按彝族风俗,在过年的三天内,家人或来客都可以随时想吃就吃,不拘礼节。从除夕之夜开始的三天,火塘里不能熄火,晚上全家人都要坐在火塘边,等祖宗清点人数。 第二天的主要任务就是玩耍,男女老少都各有各的玩法。姑娘和小伙子在启明星升起的时候要去偷水、偷青菜和圆根,以不被人发现为光荣。偷东西时必须单独完成,因为这是凭胆量、谨慎、智慧、技巧而取胜的活动。它有几方面用意:一则水、青菜和圆根等过年后就进屋,意味财源不断;二则告诫年轻人只有无声不语地劳动,才有吃喝;三是老人对年轻人生活能力的测试。 男人们成群结队挨家挨户搜酒喝,直到烂醉如泥,不能随队而行才被送回家休息。寨子里有了这支喝酒队,过年气氛更加热闹。此俗称为“枯使指咛跛”,意为“过年搜酒”。 孩子们也有自己的玩法。他们一人背挎一形如手枪的煮熟弯猪脚,两边系两块荞饼,集中在暖和的墙角或坡脚、河边,把背来的东西集中,由一些老年人主持,用刀切成小块,肉和饼切成一堆,来者有份,光骨头则还给原主带回去。 到了第三天,天没亮彝家就要祭祖送年了。当然,和其他民族一样,过年的时间不局限为三天,在一个月左右,彝寨远近拜年的人络绎不绝,可以说天天都在过年。

6,彝族除了火把节还有什么节日

插花节: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是彝族的插花节,关于这个节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楚雄昙华山有下残暴荒淫的土官,修建了一座“天仙园”,欺骗彝族人民说里面有仙女在织布、绣花。强迫各村各寨把最漂亮的姑娘送到“天仙园”去供土官淫乐,逼死了许多彝族姐妹。有个咪依嗜的漂亮姑娘,为了拯救彝家姐妹,在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只身闯进“天仙园”,取下头上戴着的有剧毒的白色马樱花泡进酒里,与土官共饮,毒死了土官,牺牲了自己,人们为了纪念这位英勇献身的姑娘,便把农历二月初八这天定为插花节,这一大,人们把采摘来的杜鹃花插在门前、屋后,挂在牛羊角上,彝家男女老少,人人戴花,表示抗暴除恶、祈求吉祥幸福。青年男女更是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相好的青年男女如一方将杜鹃花插在另一方的头上,即表示对对方的爱情矢志不渝。 赛装节: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彝族的赛装节又叫服装节,每年农历三月二十八日举行,传说是纪念一位叫米波龙的彝族姑娘。她舍身除霸,死后变为美丽的小鸟。节日期间,当地彝族姑娘们身带数套花衣,齐聚在三台区跳歌场,围成圆圈,在小伙子的月琴、唢呐伴奏下挽手起舞。跳一会,退出跳舞场,换套新装,又来跳,以此比试姑娘的灵巧、富足和美丽。彝族妇女不光是在帽子、衣服、围腰上绣花,而且还在挎包、鞋子鞋垫上绣满了各种图案。并且各人的工艺、构图、用色都互不相同,各有千秋。风雨雷电,日夜星辰,山水木石,花鸟禽兽,各种人物都可以入绣。 虎节: 双柏县小麦地冲一代的彝族,农历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日过虎节,彝语称为“罗麻”。是日,全村成年男人于村后祭拜土主后,经巫师占卜择出8人。这8人披上画有虎斑纹的披毡,脸、脚、手上绘上虎纹,化妆为虎,在黑虎头率领下跳各种摩拟生产、生活、生殖的舞蹈,到全村为各家各户驱鬼除祟,彝族语称为“罗麻乃轰”。虎舞(又称老虎笙)从正月初八开始,每日增一虎(伊始为8虎)增至15虎,即到正月十五日。虎舞中以手执以“崩咚”铃的长者作前导(也称垛西)伴虎者都作全身虎纹,披虎皮。如一时难得众多虎皮,就用毡子代替。跳虎节时,前村户户敬香供“虎神”,每户从门前到屋里都要跳一场虎舞,以驱邪除祟,求虎神守卫。夜晚,田间村寨置起火堆,虎笙绕寨而舞。15只虎都出场后,雌雄老小一应俱全(喻后又来着)全村为来日的兴旺景象摆酒庆祝,狂欢一夜。
除了火把节最大的节日就是彝族年了!
我们还有自己的年,彝语称“库施””
于火把节的起源,有这么几种看法值得注意:一则是认为火把节习俗起源于彝族先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秋浦《火与火把节》);二则认为火把节实为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小年节(杨和森:《楚雄彝族概况》),而十月年则是大年节;三则认为火把节与彝族星月历有关,是通过所观测到的星相的变化而定的过年日(李世忠、孟之仁:《彝族星回节源流考》)。实际上,后两种看法不过是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而言的,其实质都是相同的,即都认为火把节的起源与彝族的历法纪年有密切关联。这三种看法其实有着共同的连结点,虽然一是强调其火崇拜的因素,一是强调其与年节的关系,但都不约而同地切中了火把节是通过火崇拜的一系列仪式活动来祭岁、除秽、祈年的。
文章TAG:彝族有什么节日彝族有什么什么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