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所得税计算公式,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所得税计算公式,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来源:整理 时间:2022-09-10 13:33:13 编辑:成都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如果你是查账征收的,按照利润的25%征收,如果你的利润少有30万,可以申请微利,可以减免5%。我只是顺德的··不知道其他地方
我想....你是理解错了吧 ...你说的“实际上” 是说的是3月一次的季报吧~ 那是预缴 不是最终的清缴。书上说的 是理论上的计算方法 利润总额乘以税率25% 没问题。实际操作中的预缴 是这个季度的收入乘以税率 那个这个季度的收入 没有让你直接报7+8+9的收入 而是用本月利润减去累计到上个月为止的你所说的亏损 也就是比如累计到8月是亏损10万 9月赚了20万 那么你预缴789的时候 就是累计赚10万 你就填报累计10万 税务自然算出7+8+9的收入了....不知道说明白没...认真看看申报表应该能懂 我以前和你一样的想法...不知道我说的是不是你想问的意思 个人意见.....

关于企业所得税的计算方法

2,所得税计算公式

所得税计算公式是,所得税费用等于当期所得税加递延所得税。所得税是各地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个人应纳税收入的定义和征收的百分比不尽相同,有时还分稿费收入、工资收入以及偶然所得(例如彩票中奖)等情况分别纳税。所得税又称所得课税、收益税,指国家对法人、自然人和经济组织在一定时期内的各种所得征收的一类税收。《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二十八条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征收税款,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开征、停征、多征、少征、提前征收、延缓征收或者摊派税款。农业税应纳税额按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核定。第二十九条除税务机关、税务人员以及经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委托的单位和人员外,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行税款征收活动。

所得税计算公式

3,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你每个月末(如果季度预缴的话就是季末)要出财务报表,其中的利润表上有一个本年累计数,你看本年累计的利润,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润末本年利润累计为A,那么你这时候就要预缴A*25*%的企业所得税,第二季度还是看利润表,假如你的利润表利润累计额小于A*(为B),那么你这个月就不要交所得税,如果高于A,那就要补交(B-A)*0.25的企业所得税,第三和第四季度依此类推 也就是说从第一季度开始到后面几个季度,你就依次比较损益表的利润累计额,如果后面期的大于前期中大的那个,就要对差额按企业所得税率预交所得税,如果小于就不用交 所以你的情况,第四季度应该预交的企业所得税是10万减去第三季度缴纳的2万5以后的75000元
你每个月末(如果季度预缴的话就是季末)要出财务报表,其中的利润表上有一个本年累计数,你看本年累计的利润,假如你第一季度利润末本年利润累计为A,那么你这时候就要预缴A*25*%的企业所得税,第二季度还是看利润表,假如你的利润表利润累计额小于A*(为B),那么你这个月就不要交所得税,如果高于A,那就要补交(B-A)*0.25的企业所得税,第三和第四季度依此类推 也就是说从第一季度开始到后面几个季度,你就依次比较损益表的利润累计额,如果后面期的大于前期中大的那个,就要对差额按企业所得税率预交所得税,如果小于就不用交 所以你的情况,第四季度应该预交的企业所得税是10万减去第三季度缴纳的2万5以后的75000元
如果你第三季度的所得税已经缴纳的话,按照7500缴纳,如果没有缴纳,要按照10万交税
累计交所得税10万-已交所得税2.5万=本期应交所得税7.5万
按照75000纳税

企业所得税计算方法

4,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交所得税的公式:个人的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按会计准则规定核算时确认为费用或损失计入财务报表,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则不允许扣减。【【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温馨提示】以上回答,仅为当前信息结合本人对法律的理解做出,请您谨慎进行参考!如果您对该问题仍有疑问,建议您整理相关信息,同专业人士进行详细沟通。

5,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扣除标准﹚×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现行个税9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500元 税率为5%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00元至2000元 税率为10% 2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000元至5000元 税率为15% 12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税率为20% 37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税率为25% 137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税率为30% 337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637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 税率为40% 1037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00000元 税率为45% 15375 9月1日起7级超额累进税率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0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现行个税起征点为2000元,9月1日起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 例如下: 工资若是4000元,现在应交个税=(4000-2000)×10%﹣25=175元 9月1日起应交个税=(4000-3500)×3%=15元 工资若为5000元,现在应交个税=(5000-2000)×15%﹣125=325元 9月1日起应交个税=(5000-3500)×3%=45元

6,所得税税率计算公式是什么

付费内容限时免费查看 回答 1、增值税税率:小规模3%一般纳税人17%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X税率2、营业税税率:无资质5%有资质3%计算方法:销售收入(不含税)X税率3、附加税:(1)城建税:7%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7%(2)教育费附加:3%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3%(3)地方教育费附加:2%计算方法:增值税(营业税)税额X2%4、印花税:购销合同按购销金额的万分之三贴花;帐本按5元/本缴纳(每年启用时);年度按“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之和的万分之五缴纳(第一年按全额缴纳,以后按年度增加部分缴纳) 5、企业所得税:企业所得税要看企业是核定征收还是查账征收。(1)查账征收:税率20%25%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利润X适用税率(2)核定征收:税率20%25%核定税率是专管员根据企业具体情况而核定的税率:7%、10%计算方法: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X核定所得率X适用税率列:销售额为10万,核定税率为7%,适用税率25%,那么企业所得税就是:10万X7%X25%=1750元6、发放工资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可在网上查到,2018年8月31日,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 税率计算公式应交纳的增值税额=不含税价*税率 =X/(1+17%)*17% 更多1条 

7,个人所得税的公式

应缴税金=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三险一金<个人承担部分>)-3500
根据现行的计税规则,个税分为9个等级,税率分别为:5%,10%,15%,20%,25%,30%,35%,40%,45%,计算方法为: 应缴税=(税前工资-缴税基数)*税率-速算扣除数 由上面的计算方法可以推导出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再经过适当变化,即可得到税前工资。 一、根据税前工资计算个人所得税:(A1为税前工资) =ROUND(MAX((A1-2000)*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2) ========================================= 二、根据税前工资计算不含税工资:(A1为税前工资) =ROUND(A1,2)-ROUND(MAX((A1-2000)*0.05*{1,2,3,4,5,6,7,8,9}-25*{0,1,5,15,55,135,255,415,615},0),2) ========================================= 三、根据交税计算税前工资:(A1为个税) =ROUND(MIN((A1+25*{0,1,5,15,55,135,255,415,615})/(0.05*{1,2,3,4,5,6,7,8,9})+2000),2) ========================================= 四、根据税后工资计算税前工资:(A1为税后工资) =ROUND(MAX((A1-2000*{1,2,3,4,5,6,7,8,9}/20-25*{0,1,5,15,55,135,255,415,615})/(1-{1,2,3,4,5,6,7,8,9}/20),A1),2)

8,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

企业所得税是按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计算缴纳的。 1、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业务成本-主营业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支出-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应纳税所得额=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适用税率问题:应纳税所得额(纳税调整后的利润)在3万元(含)以内的适用18%,在3万元至10万元(含)的适用27%,在10万元以上的适用33%。所得税的征收方式一般分为以下两种:1、核定征收:按收入计算缴纳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收入总额X税务核定固定比例X所得税税率;2、查帐征收:按利润计算缴纳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利润总额X所得税税率;应交所得税的核算: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所得税税率:(1)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2)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3)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类型企业,减按15%的税率来征收企业所得税。

9,所得税怎么算

企业所得税额=本年利润*适用税率(一般为25%) 工资个人所得税 ,超过3500元的部分,按7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 工资个税计算公式,应交个税=(当月薪资收入-<由个人承担的三险一金>-350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附:新的个税税率表 (从2011年9月1日起实行)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55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 税率为3% 0 2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 税率为10% 105 3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 税率为20% 555 4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 税率为25% 1005 5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 税率为30% 2755 6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 税率为35% 5505 7 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元 税率为45% 13505
先计算利润=收入-成本-相关税费-当期费用,再用利润乘以25%税率即是所得税。
如果是个人所得税,上地税网下载个模版,输入数就自动出来了
企业所得税还是个人所得税? 那只有说个以不变应万变的计算公式了: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10,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计算方法:应缴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一、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二、适用税率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1、综合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2、经营所得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3、比例税率。对个人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扩展资料个人所得税征税对象:法定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11,个人所得税怎么算的

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免税额3500元,新标准2011年9月1日执行。需要缴税的金额=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税率-速算扣除数级数 月工资薪金收入 税率 速算扣除系数(元)1 <4500 5 02 4500-7500 10 253 7500-12000 20 5254 12000-38000 25 9755 38000-58000 30 27256 58000-83000 35 54757 >83000 45 13475故你的个税= (10000+1100-3500) = 7600 * 20%-525 = 995元
新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免税额3500元,新标准2011年9月1日执行。需要缴税的金额= (应发工资 - 五险一金 -起征额3500)*税率-速算扣除数附: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如下:  1,全月应纳税额不超过1500元的,税率为3%,速算扣除数0;  2,全月应纳税额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税率为10%。速算扣除数105元; 3,全月应纳税额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555元; 4,全月应纳税额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25%,速算扣除数1005元; 5,全月应纳税额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0%,速算扣除数2755元;  6,全月应纳税额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税率为35%。速算扣除数5505元; 7,全月应纳税额超过80000的部分,税率为45%。速算扣除数13505元。因此你的应纳税额应该是1100+提成-3500,再按照对应的税率算就可以了。这是我的个人见解,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哈!
月工资总额外-2000(扣除基数)-住房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养老金个人缴纳部分=x 再套上税率就是了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看平时发的工资基数如何了,如果是年薪制在扣除月发工资后,作为年终奖发放,月工资一样计算 年终奖个税=年终奖/12=x 套上以上等及税率计算 比如年终发放3万奖金 30000/12=2500应适用15%的税率 个税=30000*15%-125=4375元

12,个人所得税是怎么计算的

稿酬所得: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特许权使用费:(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对个人投资者从上市公司(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 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暂减按 50% 计入个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现行税法规定计征 个人所得税 财产租赁所得:(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800元—800(修缮费用 每次在限额800元内据实扣除)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额×(1-20%)800(修缮费用 每次在限额800元内据实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财产转让所得: 应纳税额=(收入额—财产原值—合理费用)×20% 偶然所得、其他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扣除保险 公积金超过2000元就上税
上述都合理。 但又一点不妥的是! 现在起征点不是2000是2600了! 所以,计税方法就不同样了。。 我是学会计的,税法老师刚和我们讲新的计税方法和新起征点……
缴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起征点2000元),使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 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2000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表 级数 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元 5 0 二 超过500元至2000元 10 25 三 超过2000元至5000元 15 125 四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 20 375 五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25 1375 六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30 3375 七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35 6375 八 超过80 000元至100000元 40 10375 九 超过100000元 45 15375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适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5,000元的 5 0 二 超过5,000元到10,000元的部分 10 250 三 超过10,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20 1,250 四 超过3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0 4,250 五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35 6,750 劳务报酬所得适用 级 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含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一 不超过20,000元的 20 0 二 超过20,000元到50,000元的部分 30 2,000 三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40 7,000
文章TAG:所得税计算公式所得所得税计算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