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初三二诊物理答案,初三物理解答

成都市初三二诊物理答案,初三物理解答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3 02:35:51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初三物理解答

水的内能大 0℃的水变成0℃的冰要放出热量,0℃的冰变成0℃的水要吸收热量 以分子势能的形式存在
零摄氏度的水内能大,因为冰吸热之后才可以化成零摄氏度的水,所以水内能大,这部分的能量以分子势能存在; 满意请采纳;谢谢

初三物理解答

2,初三物理问题 求答案

32g
因为漂浮所以平衡,所以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解设重为M,体积为V。 Mg=1/3vpg, mg+60*0.8/1000*g=5/6vpg 全部用ypg表示就可以了上下联立就可以得到铁桶的质量。即6/5(0.48+MG)=3mg,答案是0.032KG

初三物理问题 求答案

3,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1是使桌面产生形变2是使桌子的运动状态改变
不同,因为一个运动了,一个没有运动
对于这类问题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力作用在在物体上,但物体过于坚硬,与施加的力相比较来说,施加的力根本不足以使物体付出严重的形变,而只是轻微的形变,我们不足以察觉。

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4,初三物理 急要答案 急急急

3.D 35kg/m3=0.035×103kg/m3=0.035g/cm3,0.035g=3.5×0.01g
10.水平桌面、游码、平衡螺母、右
5.A 6.状态、形状、位置 9.托盘天平、左、镊子、右
2. V=0.05立方米  冰化成水 质量不变 ∵m=pv ∴V冰=450÷(0.9×1000)=0.5(立方米) V水=450÷1000=0.45(立方米) ∴V变化=0.5-0.45=0.05(立方米)
4.C 因为v=m/ρ,质量相等,所以密度越小,体积越大,铝的密度最小,所以它的体积最大,溢出的水最多。

5,2012成都二诊理综答案

BABDB BDCBD CABBC ACBD 最后的多选20.BD 21.CD 准确的我们有答案了。
22题.⑴0.2 ;2.5 ;3 。 ⑵①96.0 ;串联 ;404。 ②见图1.49(1.47—1.52);1.20(1.18—1.22) .23题.⑴由单摆周期公式T=2π√L/g解得g=4π2L/T2; ⑵小球在月球上做竖直上抛运动,上升时间为t/2由运动学规律u?=g月t/2解得g月=2υ?/t ⑶根据GMm/R2=mg 得GM=gR2 同理可知GM月=g月R2月 解得 R月=πR√2υ?tL / 9Tυ? .24题.⑴碰撞前,乙球处于平衡状态,有mg+qE=Fn解得Fn=0.2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小球乙对轨道的压力为0.2N,方向竖直向下; ⑵乙恰好能通过D点,由牛顿第二定律 解得υD=2m/s

6,2012成都中考物理答案

2012成都物理中考答案(回忆)A卷一、选择题1、属于光反的是(C) 水面上山的倒影2、最符合实际的是(B )一个鸡蛋50g3、正确的是 ( B)不容易导电的叫绝缘体4、(A)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5、正确的是(D) B超检查是超声波6、正确的(C)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各个方向压强相等7、冷热水(C)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8、安全用电(D)三脚插头的一个插头是与用电器金属外壳相连的9、神州飞船(B)对接完成,相对静止10、关于能源(C)核废料破坏环境,不能随意丢弃11、火箭离地升空(D)机械能的总量不变12、小蚂蚁托果实(A)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13、潜水艇(A)通过改变自身重力达到上浮和下沉的14、电磁感应甲和通电导线乙的两个图,选(B)甲是其他能转化为电能二、填空题15、船相反方向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力作用(相互)的16、家庭电压(220)V,用电器(并)联17、水制冷(比热容)较大,钻木取火(做功)18、石块质量(52)g,电流表示数(2.4)A19、密度较大是(甲),甲密度是(1.5)g/cm3。20、“蛟龙”潜水器下潜时,水的压强将(变大),5000米处压强为(5.15x107)Pa21、滑变P向左移动,电流表将(变大),电压表(变小)。20、并联的某热水器电路,断开S1,闭合S,处于(保温),烧水需要(2100)S。三、作图与计算23、略24、(1)小强重力为(600N) (2)双脚站立对地压强是(1.2x104Pa)25、局部短路电路,(1)闭合开关,功率是10W (2)断开S,电流时0.4A四、实验与探究26、(1)小聪采用的方法是(C 控制变量法) (2)凸透镜成像 28CM成(缩小)像,要成放大像,蜡烛向(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27、(1)连线时,开关(断开) (2 )将5欧换成10欧电阻,滑变向(右)移。 当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1.5)V时,记下电流值。 滑变移到最大,电压表大于1.5V,选(B)滑变最大值太小。 B卷一、选择1、热现象,正确选(D),夏天从冰柜取出矿泉水,表面先湿后干,是先液化后蒸发。2、光现象,正确选(A)矫正近视眼用凹透镜。3、海鸥飞机,选(D)飞行时,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与地面联系。4、摩擦力分析,选(A B)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对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5、电路滑轨,假滑变,选(B D ) 电压表为2V,物体向左移动5CM,测量前,P在电阻丝某点,可测量最大距离为30CM。二、综合题6、(1)滑变选(乙),50欧,1.5A(2)滑变P(由b至a) Rx=(50)欧 7、(1) 4-6秒,水平绳对A的拉力做的功是74 J (2) 2-4秒,Gb 做功的功率是25瓦(3) 0-2秒,A受摩擦力是15N 2-4秒,A受摩擦力是18.5N(此问对,一般就是满分了)

7,初三物理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物理总复习练习卷 物理试题(Ⅰ) (本试卷满分100分,答卷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1、全卷六大题,34小题。试卷6页。 2、答案一律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以0分计算。交卷时只交答卷纸,本卷由考场处理。 3、请在答案纸指定题目的答案区黑色矩形框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4、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画,待确定后再用铅字笔描清楚。 一、 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4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有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1. “嫦娥一号”靠近月球后,点燃发动机,向运动前方喷出火焰,进行太空刹车减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刹车过程中,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B.刹车过程中,其动能在增大 C.刹车过程中,受到的是平衡力 D.刹车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化学能 2. 明宗与安鹏同学一起坐在行驶的列车内,明宗说安鹏是静止的,他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在车内走动的乘客 C.车窗 D.铁路边与火车反向行驶的汽车 3.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日食现象 B.平静湖面上桥的倒影 C.通过放大镜查看地图 D.站在岸边看到清澈见底的湖水中的水草 4. 图1是控制噪声的几种措施,其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5. 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10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以3m/s的速度沿力的方向匀速运动了10s,则此过程中 A.重力做了3000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30W C.推力做了1000J的功 D.摩擦力为100N 6. 物理知识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下的安全警示语中涉及到惯性知识的是 A.景区水池边立有“水深危险” B.商场走廊过道标有“小心碰头” C.汽车的尾部标有“保持车距” D.输电铁塔下挂有“严禁攀爬” 7. 若行走在结冰的河面上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在下列采取的行动中最有可能脱离危险的措施是 A.立即迅速跑开 B.立即改用单脚跳开 C.双脚站立原地不动 D.趴在冰面上慢慢挪开 8、小华同学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做出了如图2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B.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C.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甲种物质的密度比乙种物质的密度大 9. 为了使厦门的交通更通畅,交警部门在重要的交叉路口都装上电子监控系统实施全天侯的监控,电子监控的工作原理是:光学系统将收集到的监控区域内的景物信息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输送到监控中心,从而实现监控。电子监控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A.平面镜成像 B.凸透镜成实像 C.凹透镜成虚像 D.凸透镜成虚像 10. 小刚同学为了比较两种液体的密度,将同一物块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的液体中。如图3所示,物块在甲杯处于悬浮状态,而在乙杯处于漂浮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大 B.甲杯液体的密度跟乙杯液体密度一样大 C.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 D.物块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跟乙杯中受到浮力一样大 11. 小华同学对于身边物理量的大小进行了估测,下列估测中接近实际的是( ) 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0kg 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21.5 mm 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8s D.成年人正常步行5min通过的路程约为360m 12. 如图4所示,建筑工人用一个滑轮组将重为600N的物体匀速提升2m所用的时间为40s,人所用的拉力是400N,则 A.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B.物体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总量不变 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2800J D.此人的功率为30W 二、 填空题(12小题,每空1分,共24分) 13.现代教学中常用到投影仪,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是一块焦距不变的凸透镜,当投影仪调清晰后,因教学需要,把屏幕移到更远的的地方,要在屏幕上重新得到清晰的象,投影仪的镜头要距投影片更 些;此时所成的像比原来的 些。 14.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在这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中,有“雾、露、雪、霜”,其中雪和霜的形成过程属于 现象;露和雾的形成过程要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5. 如图5,是某实验小组做“测平均速度”实验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数字钟的时间格式是“时:分:秒”。则小车全程中是 运动,它的平均速度是 m/s。 16. 用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铝块分别打制成形状不同的A、B二个容器,分别放入两个相同的装有同样多水的水缸中,都能浮在水面上,且水未溢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和FB,则FA________FB(选填“等于”、“小于”或“大于”,下同);若把两个容器都完全浸没在两个水缸中,两水缸的水面升高的高度分别为hA和hB,则hA______hB。 17.小宇为了测量雪的密度,他找来器材进行了测量,主要步骤有: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杯子重力为0.2N;②将杯子里装满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如图6为 N,③将杯子里装满雪的样品,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总重为1N。则雪的样品密度是 kg/m3。 18.将重为4N 的足球竖直向上踢出,如果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为1 N ;足球在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足球在竖直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则足球受到的合力大小为 N 。 19. 在汶川救灾中.医务人员所采取的措施和所用到的器材,包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其中注射器针头做得非常尖锐,目的是为了 夹取消毒棉擦伤口的镊子如图7所示是 杠杆(在费力、等力或省力中选填) 20. 攀岩运动是从登山运动中派生来的新项目,它集健身、娱乐、竞技于一体,以其独有的登临高处的征服感吸引了众多爱好者。小明想测量某运动员在一次攀岩比赛中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他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该运动员的登高高度、 和 。 21. 星期天,小明要尝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 (填“响度”或“音调”)。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他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22. 盈盈在弹奏古筝时,古筝的琴弦因为________而发声:登上月球的两宇航员不借助无线电听不到对方的讲话,这是由于声音_________的缘故。 23. 当我们向暖水壶内倒开水时,能听到从壶内发出的声音,天翔同学对此作了专门的探究。 (1)刚开始,瓶内传出低沉的轰鸣声,随着水越来越多,声音逐渐变得尖厉。请你用专业的物理语言来描述这个现象:随着瓶内水的增多,声音的 。 (2)天翔想:这个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发出来的呢?他猜想,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热水瓶引起热水瓶振动而产生的,也可能是水从高处落下时冲击热水瓶中的水引起水的振动产生的。你认为还有其它的可能吗?请把你认为可能的原因填在后面的空格处 (只填一种可能)。 24. 潜水艇两侧有压水舱,通过控制压水舱中水的多少,可控制潜水艇的沉浮;潜水艇静止悬浮时是处于________(填“平衡”、“不平衡”)状态;用压缩空气将压水舱里的水排出.潜水艇由悬浮开始上浮,潜水艇在上浮过程中(若未浮出水面)其所受的水的压强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设水的密度均匀)。 简答题(25题4分,共4分) 25.小轿车在寒冷的冬天行驶时,若紧闭轿车的门窗,车前档风玻璃常会出现一层小水珠,使玻璃变得模糊,影响司机的视线,请你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三、 实验探究(26题6分,27题8分,28题8分,共22分) 26.为了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金属块、木块、细线、水及其他简单辅助器材。 第一小组:探究金属块的下沉条件。实验中,他们用两种方法测量了物体受到的浮力: 方法1:称重法。测量过程及示数如图9(甲)所示,则金属块所受的浮力为 N。 方法2:阿基米德原理法。测量过程与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排开水的体积为 cm3,根据 F浮=G排=ρ水V排g可计算出浮力。 第二小组:探究木块上浮的条件。要测量木块浸没时的浮力,你准备选用上述两方法中的方法 (选填“1”或“2”),并简要说明操作中还应采取的措施: 。 27. 王刚同学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如图10所示是一次能得到清晰的象的情景: (1)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10cm时,光屏应 (选填“靠近”“离开”)凸透镜 cm才能承接到像,此时所成的像是 (选填“放大”“宿小”)、 (选填“倒立”、“正立”)的实像; (2)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是: ; (3)当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12cm时,此时该凸透镜将成一个 (选填“放大”“宿小”) (选填“倒立”、“正立”)的 (选填:“虚”“实”)像。 28. 小明去某古镇旅游时发现,米酒是当地的一种特产。小店卖米酒和卖酱油都用竹筒状的容器来量取,但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如图11所示。 ⑴请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对这种现象作出解释。 ⑵小明在古镇买了一瓶米酒。回家后,按图12所示A一B一C的顺序进行了实验,测出了米酒的密度。由图12所示数据求得米酒的密度为 kg/ m3。 ⑶按照小明的实验方案测出的米酒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如何改进他的实验方案可使测出的米酒密度更准确? 五、作图:(29题6分) 29. 一重为G的物体,随着传送带一起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请在画出物体A受力情况的示意图. 30. 请在图14中画出物体AB的像A′B′的大概位置。注:要能正确反映像的大小、正倒和虚实,但不需要画光路图。 31.在图15用右下图示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若拉力F将绳子的自由端移动1.5m时,重物升高0.5m,请你在图中用笔画出绳子绕法。 六、计算题(30题6分,31题7分,32题7分,共20分) 32. 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中,俄罗斯“米-26”直升机在2min内把12t的推土机匀速提高1000m(注:吊绳长度不变).己知直升机的质量是推土机的5倍.请解答下列问题: (1)若直升机三个着地轮的总触地面积是l.2m2,则直升机停在地面(螺旋桨未转动)时对地的压强有多大? (2)上述过程中,直升机对推土机做多少功? 33. 如图l7所示,小明在跑步机上锻炼身体.设他在跑步机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动30min,跑动的总动力为40N. 求:(1)他在这段时间内相当于跑了多少路程? (2)他在这段时间内做了多少功? (3)他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34. 如图18,要把一个质量是450kg的贵重物品A沿水平地面移动100m,工人把它放在一个质量是50kg的木板B上,然后用400N的水平拉力将木板B沿直线匀速拉动,直至终点。 (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1)在匀速拉动B的过程中,A、B之间的摩擦力是 N。 (2)计算拉力做的总功是多少焦耳? (3)在拉力做功的过程中,机械效率是多少? 参考答案: 1、A 2、C 3、B 4、A 5、B 6、C 7、D 8、C 9、B 10、D 11、D 12、A 13、近 大 14、凝华 放出 15、变速 7.5×103m/s 16、等于 小于 17、2.2N 0.4×103kg/m3 18、5 3 19、增大 费力 20、体重 登高所用时间 21、音调 音色 22、振动 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3、频率越来越高 空气振动而产生的 24、平衡 减小 25、轿车紧闭门窗后,由于人呼吸呼出大量的水蒸气,(1分)使车内空气的湿度增大,(1分)车内空气遇到玻璃时,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1分)使轿车玻璃内侧附上一层小水珠而变得模糊。(1分) 26.0.2 (1分) 20 (2分) 2 (1分) 用细针等使木块完全浸没(2分)(或选填1 用金属块将木块坠入水中;其他方法只要合理均可给分) 27、(1) 离开 10 放大 倒 (2) 15cm<20cm (3) 放大 正 虚 _ (每空1分) 28.答:⑴米酒的密度小于酱油的密度,质量相等的米酒的体积就要大于酱油的体积,所 以量取相同质量的米酒时所用的器具比量取酱油的要大一点-------------(2分)。 (2)0.95×103—0.96 ×103 范围内的数字都正确--------------------------(2分)。 ⑶偏大----------------------------------------------------------(2分); 可按B→C→A的顺序进行实验-------------------------------------(2分)。 29、 30. 31. 29题:每画对一力得1分; 30题:像的倒立对1分,虚实对1分; 31题:画对起点1分,绕绳画对1分。 32. 解:(1)∵m直=5×12×103kg=6×104kg-------------------------------------(1分) ∴G=mg=6×104kg×10N/kg==6×105N------------------------------------------(1分) 又∵F=G=6×105N----------------------------------------------------------(1分) ∴P=FS =600000N1.2m2 =5×105pa---------------------------------------------------(1分) (2)∵m推=1.2×104kg ∴F拉=G推= m推g=1.2×104N---------------------------------------------------(1分) ∴W= F拉H=1.2×104N×1000m=1.2×107J----------------------------------------(1分) 33:解: (1)由V=S/t 得:S=vt=5m/s×30×60s=9000m=9km-----------------------(2分) (2)W=Fs=40N×9000m=360000J--------------------------------------------------(2分) (3)P=W/t=360000J/1800s=200w---------------------------------------------------(2分) 34、(1)因为物体A、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A物体的运动状态未改变,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 0 N--------------------------------------------------------------------(2分) (2)W总=FS=400N×100m=4×104J ----------------------------------------------(2分) (3)水平拉力可以分成两个成分,即拉动A的拉力和拉动B的拉力 拉动A的拉力:FA= 9/10×400N = 360 N-----------------------------------(1分) 拉动A做有用功:W有用 = FA S = 360 N×100m = 3.6×104J-------------------(1分) 机械效率:η= W有用/ W总= 3.6×104J /(4×104J)=90%------------------------(2分) (其他解法参照给分)
文章TAG:成都市初三二诊物理答案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