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发展规划,天府新区的建设

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发展规划,天府新区的建设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2 07:16:29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天府新区的建设

就是人烟稀少的原始森林 摇身一变就满山都是摇钱树

天府新区的建设

2,成都在汽车领域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大!新标准出台,加上成都生活休闲,是不是人都买个拓拓面包开,又不限制,未来还是不会变,车迟早还是会换!所说BIG!

成都在汽车领域的发展空间还有多大

3,成都天府新区的发展规划是

&具体分析如下: 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是四川天府新区内由都市直接管辖的区域,属于行政管理区和类似县级行政区,位于成都市南部,双流区东部,地处天府新区暨天府新区成都片区的中心区域,由成都市人民政府委托授权四川天府新区成都管理委员会管理,行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面托管天府新区直管区的经济、社会管理、 全成都的定位:成都市新区——城南高端产业聚集区。 目前包含的商圈板块为:华阳(天府新城核心区)、锦江生态带(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滨水宜居走廊)、锦江生态带(国际化现代化的都市滨水宜居走廊)、秦皇寺中央商务区(现代化、国际化和高端化的中央商务区)、创新科技城(天府智慧城 创新策园地)、麓山(中心打造高端居住走廊)、

成都天府新区的发展规划是

4,成都龙泉国际汽车城的未来规划

“百千万”规划:“百”亿企业集群,到2020年,培育一汽大众、一汽丰田、沃尔沃、吉利汽车、神钢集团等一批百亿企业,形成百亿企业集群;“千”亿产业支柱,到2020年,形成汽车整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汽车贸易娱乐四大千亿产业支柱;“万”亿产业基地,到2020年,汽车主导产业销售收入突破9000亿元,基本形成万亿产业基地。“三步走”战略:2015年前将力争整车产能达到100万辆,产量达到70万辆,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达到3900亿,GDP达1050亿元,占天府新区经济总量10%以上;2016年—2020年,力争整车产量达到125万辆,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达到9000亿元,GDP达2260亿元,占天府新区经济总量比重进一步上升;2021年后,成为中国重要的轿车产业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汽车电子产业基地、汽车服务业基地,进入国际汽车产业集群高端行列,最终建成世界知名、中国一流的成都国际汽车城和成渝经济区的重要增长极核。
2007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都设立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根据成都市产业布局规划,成都经开区被打造成为专业发展汽车整车、配套零部件的“成都汽车工业园”。 2009年8月4日,成都市政府确定龙泉驿区西河作为汽车零部件、用品等唯一集中发展区,并建设以整车设计和零部件研发为重点的汽车科技成果孵化、汽车零部件研发平台,并斥资123亿元打造的汽车产业总部基地,主攻汽车创意、汽车研发,为“成都造”汽车配备“大脑”,为各类相关汽车厂商提供直接便捷的服务。天府新区规划也显示,作为战略要地的龙泉,将打造成为汽车产业综合功能区。 2011年11月16日,四川省政府批准并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随后,天府新区进入启动建设阶段。 龙泉驿区是成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汽车产业早在天府新区规划之前就是这里的主导产业,其产业基础已具备相当规模。在天府新区总体规划中,龙泉片区又被列入“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空间布局中的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带和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其核心是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以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产值超过万亿元。

5,成都新都区的发展方向及潜力

15条轨道交通 联络全新都  记者5月5日从新都区规划局获悉,按照新都区分区规划修改(2014-2020),到2020年,新都区将规划有15条轨道线路,并形成“九横十七纵”的骨架路网结构。此外,到2030年,还将与青白江共同建设“新青中央生态公园”,面积605公顷(合6.05平方公里)。在产业上,将形成重要的商贸集聚区及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与青白江一起形成成都北部增长极核。  按照规划,新都将建设功能明确、级配合理,与成都中心城区、各乡镇和周边区县联系便捷顺畅的道路系统,加强公铁联运,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规划至2020年,公交分担率达到50%。  地铁1号线规划由成都中心城区延伸至大丰街道,沿北星大道设置;  地铁3号线规划由成都中心城区穿过新都城区红星村至龙虎大道,并沿龙虎大道北延至青白江区,e5a48de588b6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365656532沿大件路-新都大道-龙虎大道设置;  地铁3号线支线由红星村站沿围城路延至成绵乐客运专线新都站;  地铁5号线规划由成都中心城区穿过北部商贸城至青白江区,沿商贸城第二大道-香城大道-电子路-大件路北延线设置;  地铁8号线规划由成都中心城区穿过木兰镇和泰兴镇至青白江区,沿成青快速路设置;  地铁15号线规划由成都中心城区延伸穿过五龙山至青白江区,与3号线衔接,沿育英路设置;  地铁20号线规划由彭州市穿过新繁镇和北部商贸城至青白江区,沿新崇路-香城大道-兴城大道-海都路-龙虎大道东侧道路设置;  环城快线规划由郫县穿过新繁镇和马家镇至龙泉驿区,沿五环快速路设置。  轻轨L线规划由成都中心城区穿过龙潭寺和石板滩镇至青白江区,沿成赵快速路设置。  有轨电车1号线由新繁镇穿过新都城区及泰兴镇至石板滩镇,沿新崇路-香城大道-马超路东延线-新石路设置;  有轨电车2号线由龙桥镇沿毗河穿过成绵乐客运枢纽至青白江区,沿围城路-围城路北延线设置;  有轨电车3号线由成都中心城区穿过北部商贸城、锦水河及宝光寺至青白江区,沿北星大道-宝光大道设置;  有轨电车4号线由成都中心城区穿过新都城区至青白江区,沿货运大道设置;  有轨电车5号线由成都中心城区穿过北部商贸城至马家镇,沿万石路北延线设置。
第四十六回 用奇计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第四十七回 阚泽密献诈降书 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 宴长江曹操赋诗 锁战船北军用武
新都发展应该比其他区慢,感觉该区没有现代化建设主人翁精神,

6,成都北改是什么

【新蓝图】  1500亿元 今年拟启动200项目  195平方公里:东起新成华大道,西至西大街-金牛大道(老成灌路),南抵一环路(局部至府河),北至绕城高速金牛、成华北边界,总面积约195平方公里(含绕城高速内新都区部分区域),其中“四轴四片”中金牛、成华区重点区域约104平方公里  1500亿元:今年拟启动约20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四轴:金牛大道、沙西线、川陕路、新成华大道4条道路及两侧各200米的范围  四片:凤凰山片区、大熊猫生态片区、火车北站片区、曹家巷片区  以昨日北改工程工作汇报会为标志,备受关注的成都北部城区老旧城市形态和生产力布局改造工程大幕全面拉开。市建委的工作汇报显示,成都北改工程规划总面积为195平方公里,涉及金牛、成华、新都三个区,其中集中实施改造的范围约104平方公里。据初步统计,北改工程项目约360个,总投资约3300亿元,其中今年拟启动的项目约200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改造区域———  集中改造“四轴四片”  金牛区成华区是重点  据市建委介绍,北改工程的规划区域为:东起新成华大道,西至西大街-金牛大道(老成灌路),南抵一环路(局部至府河),北至绕城高速金牛...  【新蓝图】  1500亿元 今年拟启动200项目  195平方公里:东起新成华大道,西至西大街-金牛大道(老成灌路),南抵一环路(局部至府河),北至绕城高速金牛、成华北边界,总面积约195平方公里(含绕城高速内新都区部分区域),其中“四轴四片”中金牛、成华区重点区域约104平方公里  1500亿元:今年拟启动约200个项目,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四轴:金牛大道、沙西线、川陕路、新成华大道4条道路及两侧各200米的范围  四片:凤凰山片区、大熊猫生态片区、火车北站片区、曹家巷片区  以昨日北改工程工作汇报会为标志,备受关注的成都北部城区老旧城市形态和生产力布局改造工程大幕全面拉开。市建委的工作汇报显示,成都北改工程规划总面积为195平方公里,涉及金牛、成华、新都三个区,其中集中实施改造的范围约104平方公里。据初步统计,北改工程项目约360个,总投资约3300亿元,其中今年拟启动的项目约200个,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改造区域———  集中改造“四轴四片”  金牛区成华区是重点  据市建委介绍,北改工程的规划区域为:东起新成华大道,西至西大街-金牛大道(老成灌路),南抵一环路(局部至府河),北至绕城高速金牛、成华北边界,总面积约195平方公里(含绕城高速内新都区部分区域),其中要集中对总面积约104平方公里“四轴四片”中金牛、成华区的重点区域实施改造。涉及新都区的北改工程范围,由新都区按“统规自建”的方式进行改造。  “四轴”是指金牛大道(即老成灌路,一环路至绕城高速段)、沙西线(一环路至绕城高速段)、川陕路(新华路口至绕城高速段)、新成华大道(一环路至绕城高速段)4条道路及两侧各200米的范围;“四片”是指凤凰山片区、大熊猫生态片区、火车北站片区、曹家巷片区。  投资计划———  今年启动约200项目  总投资逾1500亿  初步统计,北改工程项目约360个,总投资约3300亿元。作为北改工程启动年,2012年成都市拟启动实施的项目约200个,总投资约1507.5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00多亿元。其中,交通基础设施43个,总投资约138.34亿元;旧城改造项目14个,总投资约472.07亿元;城中村项目4个,总投资约138.4亿元;棚户区项目1个,总投资约40亿元;公建配套项目50个,总投资约104.34亿元;生态景观项目8个,总投资约28.46亿元;新建项目6个,总投资134.2亿元;其他项目74个,总投资约451.73亿元。  成都还确定了今年北改工程五大重点任务,包括北城规划、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旧城片区拆迁改造、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实施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快生态环境和文态建设等。据了解,成都市将加快编制北城新一轮全面规划及产业发展规划,2月底前要完成北城基本情况的调查摸底,界定“新建区”“优化区”和“整治区”,分类制定“建新”“更新”“改旧”三种模式的改造方案。2月底前,还要完成北部城区发展规划,3月底前完成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城区交通、产业、文化、生态等专题内容。  基础设施———  今年约建46.5公里道路  新建北站汽车客运站  北改工程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速度将加快。按照“8横10纵”的骨干路网规划,完善路网结构。2012年要启动总长约46.5公里、总投资约79亿元的道路、立交桥等基础设施建设。  这些项目包括:建设货运大道(沙西线至绕城高速,含货运大道下穿宝成铁路隧道、绕城高速与货运大道互通立交桥)、建设北路北延线(蜀龙五期,含三环路蜀龙路立交)、商贸大道北延线、绕城高速与沙西线互通立交等项目。  改造解放北路、老成灌路、交大路(含三环路交大立交)、熊猫大道、万石路(含万石路下穿宝成铁路隧道、万石路下穿绕城高速隧道)、二环路快速路、火车北站片区配套道路及节点等项目。  梳理并打通一批区域范围内的断头路,尽快完成2.5环金牛、成华段项目。  关闭荷花池汽车站,整合城北、五块石汽车站,新建北站汽车客运站。  按照规划,尽快实施一批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公建配套设施建设。  旧城改造———  火车北站、曹家巷片区  大单位自主改造示范带动  在旧城片区拆迁改造上,北改工程将以成都铁路局、中铁二局、木综厂、五冶及省林业厅等大单位自主改造工程为带动示范项目,加快火车北站片区的改造进程;以华西集团自主改造、八里庄、二仙桥旧城改造为重点,加快曹家巷片区的改造进程;加快天回镇、洞子口的旧城改造工作,结合凤凰山机场的搬迁工作,推动凤凰山片区的旧场镇、旧街道、旧院落的整治工作。  产业升级———  商品市场调迁3年见成效  绕城内不再布局任何批发市场  今年要启动商品市场、货运场站、物流服务站、仓储企业搬迁工作,对商品市场按照“绕城高速内不再布局任何批发市场”和“统筹规划、集中集约、引导外移、提档升级”的既定原则,实施“关闭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型一批”的模式进行调迁,把北改工程区域打造成中西部的商品批发物流高地、国际商贸物流中心、综合商社(会)和贸易总部聚集区、电子商务创新基地和特色商品价格发现中心。  商品市场调迁将以荷花池片区、火车北站片区、五块石片区、驷马桥片区、八里庄片区、川陕路、老成灌路沿线市场为先期调迁重点,力争3年见成效。同时,在新建区和改旧区,按照城市功能规划,聚集一批高端商业和现代服务业,初步形成北部城市级商业中心、火车北站商圈、各城市组团或板块的商业商务中心。  生态文态———  打造最大都市绿岛  天回镇建文化地标  在北改工程生态环境方面,成都市将加快以凤凰山、天回山、虎头山为重点的北部“198”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利用该区域特有的山地、河流、湖泊、田园等自然景观和植物园、熊猫基地、北湖、保利198公园等主题公园,以及文化底蕴深厚、景观丰富、生物多样等特点,以健康绿道体系建设为抓手,连片打造山体、湿地、湖泊等城市生态空间,形成城市最大的都市绿岛,为全面建成“198”生态公园树立样板和标杆。此外,成都还将建成东风渠、沙河、三环路、熊猫大道生态休闲绿带,打造北城独特的亲水生态环境。  充分挖掘天回镇历史文化内涵,将天回场镇打造成集传统历史文化、民俗商贸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片区,形成具有川西特色的文化地标。运用昭觉寺丰富禅文化、茶文化底蕴,结合驷马桥、三洞古桥的历史典故,提升打造驷马桥片区的文化元素。运用大熊猫稀缺文化优势,打造国际大熊猫文化品牌。此外还要继续扩大欢乐谷、东区音乐公园等项目现代文化娱乐效应,努力为居民、消费者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产品。

7,天府新区籍田附近有什么可以玩的景点

天府新区-籍田镇:籍田镇“一心、三带、三基地、一廊、九园、五建设(133195)  籍田镇打造成为“天府新区田园花语城”  ——“一中心”,天府新区南部现代商贸旅游服务中心  充分把握“现代产业新城、生态田园新城、幸福宜居新城、文化魅力新城、国际时尚新城”内涵,建一座由场镇,及散布在场镇周边的多个大型农民聚居区、中心村等两部分组成网状城市,与周边山水风光、农林资源有机相融,真正体现“城在田中、田在城中、城田相融”的美好景象。  依据天府新区规划,将籍田场镇及成仁路以东,包括地平、红碑、回江、蔡堰、粮丰5个村(社区)共计13.98平方公里区域划为“中心”建设范围,按照城市化建设标准进行打造。下一步,重点是抓好以下6项工作:一是在回江、蔡堰启动“旧城改造”工程。二是充分利用落雁、柴山“两河”,金华、天灯、大坪“三山”资源,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和生物科技项目,以及文化、旅游、商贸、居住等服务产业。三是以籍田场镇为核心,打造向周边辐射的路上、水上交通网络,建成南部服务区交通枢纽。四是逐步向天府新区功能区周边:西安、长征、铧炉、五圣、清华等区域辐射,以聚居区和中心村建设为载体,建成5-8个天府新区“新型乡村综合体”。五是以籍田场镇为中心,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对主干道,及两侧人行道、小街巷进行硬化、亮化改造,加快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速度,进一步增强城市化服务功能和中转承载能力,构建起“服务中心”的框架网络体系,提升场镇凝聚力。六是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切实提升籍田政府、医院、***、学校等公共服务体系服务群众、服务建设、服务发展的能力。  ——“三带”,“柴山河、落雁河、鹿溪河”三条水上观光带  柴山河、落雁河、鹿溪河串联了籍田13个村(社区),原始山林、农林田园、河湾滩涂,以及众多的历史文化遗存等各类景观沿河散布,具有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一是通过水路与成都市将打造的锦江水上航线相连接,沿水路打造柴山河水上生态休闲观光带、落雁河水上生态休闲观光带、鹿溪河水上生态休闲观光带三条精品旅游路线,将沿线散布的各个景点串联起来。二是完成鹿溪河码头建设,开通连接锦江航线的水上旅游航线。三是完善航运、码头、垂钓等休闲娱乐设施,发展一批“吃渔家菜、住渔家屋、玩渔家乐、兴渔文化”为主题的水上休闲、度假、观光旅游项目。  ——“三基地”,打造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基地、天府新区南部旅游服务基地、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基地  1、现代农业科技产业基地。一是力争率先启动天府新区“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起步区建设;二是在成仁路、籍大路以南,打造全国一流的高科技现代农业基地,重点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合作,落户一批生物科技项目。  2、天府新区南部旅游服务基地。一是力争落户中国西部旅游购物城、成都南部旅游集散中心建设项目,并在今后重点引进此类旅游服务项目。二是发挥籍田镇作为成都市南部轨道交通、水上航线、公路交通节点优势,开通以籍田镇为中心、连接周边各旅游景区和区、县的交通网络。  3、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基地。一是在地平、长征、西安进一步深化城乡统筹改革试点工作,完成“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基地”起步区建设;二是发挥城市近郊区位优势和统筹城乡改革政策优势,在“统筹城乡改革试点基地”内,通过招商引资,打造1-2个大型的一、三产业互动体验型生态旅游项目。  ——“一廊”,打造山水花涧诗意休闲廊道  将鹿溪河和柴山河作为未来籍田镇产业发展的核心“走廊”、重点区域,建设集高科技产业、旅游休闲、商务金融、居住、生态、农业体验、园林观光等为一体的滨河产业聚集区,促进功能互补,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打造风光秀丽、产业复合的山水花涧诗意休闲廊道,使之成为拉动籍田镇未来城市经济、产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载体。  按照规划,籍田地处天府新区南缘,拟打造的“九园”中有“三园”在天府新区城市功能区内,其余六园则在天府新区绿地之中。要带活园区整体发展,就需要一条输送人流、物流、资金流的“主动脉”,一线串连起分布全镇的六园,形成连动模式,组团发展。因此,我镇拟利用山水花涧诗意休闲廊道,有效串联起主体位于天府新区绿地之中的长征、西安、铧炉、五圣、鱼鹤、清华等村的优势资源,强势承接天府新区辐射,按照功能的不同,形成“一廊串六园”的格局,即以休闲廊道串联生物技术及农业品牌孵化园区、五阳彩林鲜果观光体验园区、生态养生林间产业园区、乐龄休闲产业园区、主题农庄休闲体验园区、有机蔬菜及粮油基地产业园区等六个功能产业园区。  ——“九园”,生物技术及农业品牌孵化园区、五阳彩林鲜果观光体验园区、生态养生林间产业园区、乐龄休闲产业园区、主题农庄休闲体验园区、有机蔬菜及粮油基地产业园区、红色文化体验园区、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  “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园”产业发展格局  1、在长征村、西安村打造生物技术及农业品牌孵化园区。依托两村较为成熟的农业产业基地优势,一是加快推进贝安迪项目和和龙岩寺水库水上旅游项目建设,利用其品牌影响力、经济实力、市场效应,打造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综合体。二是开发花卉蔬果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和草编工艺等手工业加工企业,并将生产加工过程开放展示,接受游客的参观、参与;三是加快西安村“西蜀花都”项目,培育集花卉观赏、休闲养生、观光旅游、生产线参观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四是以企业为依托,适时建成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建设。  2、在红阳、五圣两村打造五阳彩林鲜果观光体验园区。依托“绿宝石”“红樱李”等已经具有一定品牌效应的水果产业,一是建成集生产种植、加工提炼、休闲观光、农事体验为一体的宝石梨、红樱李、猕猴桃三个水果生产基地;二是通过科技提升、包装营销,开发“籍田鲜果”系列品牌产品。  3、在铧炉村打造生态养生林间产业园区。一是发展林下生态种、养殖业,主要以生态猪、生态鸡等野生放养畜禽,以及菌、蕨类培育为主。二是加快“铧炉狩猎场”项目引进。三是运用铧炉村天然泉水,发展养生康疗产业。  4、在西安村打造乐龄休闲产业园区。依托辖区内多丘陵、台地、山地,森林覆盖面广,河流、滩涂众多等生态适宜、环境优美的自然资源优势,发展一批老年公寓、老年医院等老年服务项目,打造环境优美、居住舒适、功能齐全、节能环保、管理科学、服务一流的“乐龄工程”,建成具有国际水平的“中国乐龄城”。  5、在粮丰村、鱼鹤村打造主题农庄休闲体验园区。依托统筹城乡改革试点优势项目和双流县产业招商优势政策,发挥城市近郊的区位优势,通过招商引资,一是打造“北望锦官城,南来籍田村”的系列一、三产互动体验型生态农庄,率先建成一三产业互动项目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并最终建成“一三产业互动发展示范镇”;二是做大做强“蜀望杂柑”、双福果观光园。   6、在清华村打造有机蔬菜及粮油基地产业园区。结合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综合治理山、水、田、林、路,全面配套桥、涵、闸、站、渠,建成旱能灌、涝能排、田成方、林成行、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有机粮油蔬菜生产基地,全面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增强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增强农业发展后劲。一是完善路、沟、渠等农田基础设施,改善农田生产条件。二是实施农用地整理,增强土地利用效率。三是积极争取国家农财资金和政策扶持,申报国家级有机粮油蔬菜生产基地,尽快完成国家地理标识认证。  7、在地平村打造红色文化体验园区。依托籍田镇浓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独特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恢复红岩烈士丁地平同志故居,并以此为基础,建成丁地平烈士事迹陈列馆和双流县红色文化陈列馆;二是充分发挥籍田镇的历史文化优势,挖掘历史文化脉络,以文化旅游为核心发展“文化新镇”,力争申报为“四川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  8、在红碑村打造现代农业科技园区。着力于推动传统农业向科技农业的转变,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生产加工示范区,集聚资金、设施、科技、效益、功能。一是着力创新现代农业研发、生产机制,尽快促成贝安迪、大拇指等在谈项目的落地;二是积极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引进科技、人才和特色项目,大力推进品种更新、技术改良和营销推广,努力提升农业生产科技化水平、农业经营市场化水平,打造籍田镇自己的特色农业品牌。  9、在地平村打造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对接四川省“天府新区”功能区规划,重点打造生物科技产业园区,发展生物医药科技研发、生产种植等产业,建设全国一流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大型企业的合作,落户一批生物科技项目,首批着眼于科研开发和现有产业的延伸,发展食用、药用花卉产业
文章TAG:成都市汽车产业生态圈发展规划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