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2018防震减灾,四川还会地震吗

成都市2018防震减灾,四川还会地震吗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11 10:04:47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1,四川还会地震吗

不会
会吧
处于地震带,当然还会地震
现在虽然还会有余震,但都不会很强烈的咯,地震过后将许多年都不会在地震,四川加油。
不会了
我想近几年内不会有吧

四川还会地震吗

2,2018年5月8日晚11点成都有地震震感了吗

是云南昭通市永善县地震了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2018年5月8日23时11分在云南昭通市永善县发生3.8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震中位于北纬28.12度,东经103.47度。
目前尚无消息指出在你说的时间点地点,发生了地震。希望人人都平安。
好像是有感觉。

2018年5月8日晚11点成都有地震震感了吗

3,成都高新区启用地震预警有何效果

成都5月9日,在汶川地震十周年和全国第十个防灾减灾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60个社区启用地震预警,将通过社区广播、手机、电视等多种途径,在地震波到达前预警,为群众逃生避险赢得宝贵时间。这些预警覆盖了成都高新区80%的社区,是成都高新区联合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建成的。“地震预警不是预报,而是基于物联网技术,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在地震波及用户前几到几十秒实现全自动警报。”地震预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所长王暾说。已有的研究表明,如果能在地震发生前3秒发出预警,伤亡人数可减少14%,提前10秒,将减少39%伤亡,提前20秒,可减少63%伤亡。同时,在重要工程如化工、高铁、地铁等领域,可通过系统紧急处置减少经济损失和次生灾害。2017年8月8日,四川省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成都民众通过手机在地震波到达前71秒收到预警,汶川、北川的电视用户通过电视提前36到54秒收到预警,广元、成都、甘肃陇南、陕西汉中等地的11所学校地震预警终端也发出预警。以上内容来自:参考消息

成都高新区启用地震预警有何效果

4,两点十五分发生地震震中何在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四川省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交界(北纬31.1,东经103.7)5月25日14时11分发生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   25日14时11分,四川都江堰、彭州交界处发生5.0级地震后,四川省、成都市立即启动地震应预案,并派出工作组前往震区调查震情。   据了解,都江堰市震感强烈,目前没有收到破坏情况报告。彭州市震感强烈,小鱼洞镇等地危旧房屋出现梭瓦现象,未有房屋垮塌和人员伤亡情况报告。   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地震局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组织专家进行震情紧急分析会商,并于14时50分派出现场工作组前往震区调查震情。成都市防震减灾局也在第一时间派出了现场工作组赶赴震区开展工作。 参考: http://bbs.xiyou5.com/thread-102190-1-1.html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0-05-25 14:11:52(北京时间),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彭州市交界(北纬31.10度,东经103.70度),发生(M)5.0级地震,震源深度10.0公里。

5,汶川不回来了吧

希望汶川永远也 不要回来了 让人感觉恐怖的一天。
希望你能坚信,旧的汶川虽然在我们心里,但一座崭新的汶川将会耸立在我们眼前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汶川8级强震将千年不复发 昨日,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发布“汶川地震对成都的影响”课题结题报告(下称“报告”),称汶川8级强地震将千年不复发。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袁海良说,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组织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地震局和本局的知名专家,对成都市所处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地质状况、主要活动性断裂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清理和研究,并在收集国内外权威地震学者对汶川地震研究的大量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一初步研究报告。 报告解释,“长短轴效应”是导致“5?12”地震中,成都市境内都江堰市、彭州市及崇州市部分地区灾情非常严重,而成都主城区震害却相当轻微这一“强烈反差”的首要原因。 所谓“长短轴效应”是指,地震烈度的分布一般呈扁长的椭圆形,地震烈度沿短轴方向的衰减,要比长轴方向快得多。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长轴方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延伸方向完全一致,为东北—西南方向,而成都市主城区和整个成都平原恰好位于与龙门山断裂走向大体垂直的短轴方向上。“在这个方向上,烈度衰减特别快,所以成都市主城区的震害就相当轻微。” 报告表示,成都市外围地区有多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性断裂带分布,但其中距成都市最近、对成都市威胁影响最大的,还是龙门山断裂带。“根据多种方法研究,龙门山带8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在千年以上,汶川地震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在龙门山带上再发生8级或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研究员洪时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龙门山断裂带复发8级及以上强地震的周期大约在2000年~6000年之间,“保守估计约为3000年”。因为,超强地震的能量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朱介寿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专家们搜集、分析了从公元前26年至今长达2034年的龙门山地震史料,发现8级及以上地震仅此一次,7~7.8级的地震共19次,“差不多100年一个7级地震”。 袁海良也表示,历史上,成都周边地区发生的一些强震,对成都市主城区也有过一些影响,但烈度最大只有6度。他强调,成都的地震动参数值,“在我国的大城市中属于中等水平,与上海、大连、南京、深圳等城市大体相当”。
旧的汶川虽然已过去...但 我坚信新的纹川会更好...

6,四川还会有地震吗

地震的发生是能量的释放,汶川大地震中,地震波的能量已经释放了很多,可以说在一定的时间内不会发生大地震,但是小地震还是经常有的。因为四川那边有断层...可以说,全球没有一个地方从来没有发生过地震,只是频率和大小的差别而已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汶川8级强震将千年不复发 昨日,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发布“汶川地震对成都的影响”课题结题报告(下称“报告”),称汶川8级强地震将千年不复发。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袁海良说,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组织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地震局和本局的知名专家,对成都市所处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地质状况、主要活动性断裂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清理和研究,并在收集国内外权威地震学者对汶川地震研究的大量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一初步研究报告。 报告解释,“长短轴效应”是导致“5?12”地震中,成都市境内都江堰市、彭州市及崇州市部分地区灾情非常严重,而成都主城区震害却相当轻微这一“强烈反差”的首要原因。 所谓“长短轴效应”是指,地震烈度的分布一般呈扁长的椭圆形,地震烈度沿短轴方向的衰减,要比长轴方向快得多。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长轴方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延伸方向完全一致,为东北—西南方向,而成都市主城区和整个成都平原恰好位于与龙门山断裂走向大体垂直的短轴方向上。“在这个方向上,烈度衰减特别快,所以成都市主城区的震害就相当轻微。” 报告表示,成都市外围地区有多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性断裂带分布,但其中距成都市最近、对成都市威胁影响最大的,还是龙门山断裂带。“根据多种方法研究,龙门山带8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在千年以上,汶川地震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在龙门山带上再发生8级或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研究员洪时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龙门山断裂带复发8级及以上强地震的周期大约在2000年~6000年之间,“保守估计约为3000年”。因为,超强地震的能量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朱介寿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专家们搜集、分析了从公元前26年至今长达2034年的龙门山地震史料,发现8级及以上地震仅此一次,7~7.8级的地震共19次,“差不多100年一个7级地震”。 袁海良也表示,历史上,成都周边地区发生的一些强震,对成都市主城区也有过一些影响,但烈度最大只有6度。他强调,成都的地震动参数值,“在我国的大城市中属于中等水平,与上海、大连、南京、深圳等城市大体相当”。 漆小均(第一财经日报)
不会了 能量释放完了后很难重新聚集
近几年来会没有,因为刚刚才发生过,再来的话也不在四川
你无聊啊 幸灾乐祸的 可能还会有吧
应该不会有了吧

7,四川还会有几次地震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汶川8级强震将千年不复发 昨日,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发布“汶川地震对成都的影响”课题结题报告(下称“报告”),称汶川8级强地震将千年不复发。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袁海良说,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组织成都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地震局和本局的知名专家,对成都市所处区域的深部地质构造背景、地震地质状况、主要活动性断裂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清理和研究,并在收集国内外权威地震学者对汶川地震研究的大量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形成了这一初步研究报告。 报告解释,“长短轴效应”是导致“5?12”地震中,成都市境内都江堰市、彭州市及崇州市部分地区灾情非常严重,而成都主城区震害却相当轻微这一“强烈反差”的首要原因。 所谓“长短轴效应”是指,地震烈度的分布一般呈扁长的椭圆形,地震烈度沿短轴方向的衰减,要比长轴方向快得多。汶川地震烈度分布的长轴方向与龙门山断裂带的延伸方向完全一致,为东北—西南方向,而成都市主城区和整个成都平原恰好位于与龙门山断裂走向大体垂直的短轴方向上。“在这个方向上,烈度衰减特别快,所以成都市主城区的震害就相当轻微。” 报告表示,成都市外围地区有多条规模较大的活动性断裂带分布,但其中距成都市最近、对成都市威胁影响最大的,还是龙门山断裂带。“根据多种方法研究,龙门山带8级地震的复发周期在千年以上,汶川地震之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完全不必担心在龙门山带上再发生8级或8级以上的特大地震。” 成都市防震减灾局研究员洪时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龙门山断裂带复发8级及以上强地震的周期大约在2000年~6000年之间,“保守估计约为3000年”。因为,超强地震的能量积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而成都理工大学教授朱介寿也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专家们搜集、分析了从公元前26年至今长达2034年的龙门山地震史料,发现8级及以上地震仅此一次,7~7.8级的地震共19次,“差不多100年一个7级地震”。 袁海良也表示,历史上,成都周边地区发生的一些强震,对成都市主城区也有过一些影响,但烈度最大只有6度。他强调,成都的地震动参数值,“在我国的大城市中属于中等水平,与上海、大连、南京、深圳等城市大体相当”。 漆小均(第一财经日报)
专家表示,全球7级以上地震每年18次,8级以上1-2次。我国受印度板块和太平洋板块推挤,地震活动比较频繁。张国民说,从大的方面来说,汶川地震处于我国一个大地震带--南北地震带上,中部地区的中轴地震带位于经度100度到105度之间,涉及地区包括从宁夏经甘肃东部、四川西部、直至云南,属于我国的地震密集带。从小的方面说,汶川又在四川的龙门山地震带上。因此,这里发生地震的几率较高。据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研究员张国民介绍,这次汶川发生地震是我国大陆内部地震,属于浅源地震,其破坏力度较大。张国民说,地震可按照震源深度分为浅源地震、中源地震和深源地震。浅源地震大多发生在地表以下30公里深度以上的范围内,而深源地震最深的可以达到650公里左右。其中,浅源地震的发震频率高,占地震总数的70%以上,所释放的地震能占总释放能量的85%,是地震灾害的主要制造者,对人类影响最大印度板块向亚洲板块俯冲,造成青藏高原快速隆升。高原物质向东缓慢流动,在高原东缘沿龙门山构造带向东挤压,遇到四川盆地之下刚性地块的顽强阻挡,造成构造应力能量的长期积累,最终在龙门山北川——映秀地区突然释放。 逆冲、右旋、挤压型断层地震。发震构造是龙门山构造带中央断裂带,在挤压应力作用下,由南西向北东逆冲运动;这次地震属于单向破裂地震,由南西向北东迁移,致使余震向北东方向扩张;挤压型逆冲断层地震在主震之后,应力传播和释放过程比较缓慢,可能导致余震强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 是浅源地震。汶川地震不属于深板块边界的效应,发生在地壳脆——韧性转换带,震源深度为10千米——20千米,因此破坏性巨大。
文章TAG:成都市2018防震减灾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