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考古发现多少个崖墓,现发现多少墓

成都市考古发现多少个崖墓,现发现多少墓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4 08:18:27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现发现多少墓

2个!现代墓。古墓

现发现多少墓

2,华西都市报2013年12月17日报道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重要

C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墓葬内发现920支医学竹简”、“蜀锦提花机的模型”、“填补了我国丝绸纺织技术的考古空白”可以得出A、B、D三项说法与材料相符。依据“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无法得出西汉成都地区的中医学的水平。故选C。
你说呢...

华西都市报2013年12月17日报道成都老官山汉墓考古取得重要

3,2014中国最近有哪些古墓被发掘

中国江苏网1月13日讯 武墩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古墓群发掘工作已进入扫尾阶段,共清理出92座墓葬、600余件各类出土文物,是淮安市博物馆近年来发现墓葬数量最多、分布最密集、时代跨度长、出土物最丰富的墓地群。1月15日,四川仁寿富加镇发现的一宋代时期古墓考古发掘正在紧张进行中。古墓为双室石室墓,其中一墓室左右两侧刻精美武士、另外一墓内还有仙鹤等浮雕,墓内一石板上还刻有文字。古墓系当地在修建公路时发现。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专家表示,古墓内的浮雕和文字等对研究当地的民俗、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历史价值。2月23日,咸阳市公安局渭城分局东风刑警中队接到群众报案:佘某战等人在渭城区底张镇幸福里工地基坑内盗掘古墓。经咸阳市司法文物鉴定部门鉴定,4人盗掘的古墓葬为秦代至战国时期古墓葬,盗得的文物均为战国——秦代一般文物。

2014中国最近有哪些古墓被发掘

4,成都发现的大型崖墓群是属于哪个朝代的

1月18日从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经过该院工作人员一年来的不懈努力,一处发掘面积1万多平方米、时间跨越东汉两晋南北朝的大型崖墓群在成都天府新区正兴镇“浮出水面”。此次成都天府新区发掘的崖墓群包含崖墓200余座,时间跨越500余年。部分出土的青铜人俑高鼻深目,显示这里曾和西域地区有着文化交流。据了解,崖墓是中国古代开凿于山崖或岩层中的墓葬。南宋诗人陆游曾称崖墓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为崖墓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这次发现表明,在古代的巴蜀地区,蜀人与外界的交流早已突破了“蜀道难”,异域文化的交流,也反映在了这些民间文化交流上。
据现场发掘负责人潘绍池介绍,这样大规模的崖墓群比较少见,考古队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才发掘清理完毕。部分崖墓规模较大,一个墓有7个墓室,仅墓道就有20多米长,墓室内外有阙、伏羲女娲形象的石刻浮雕等。尽管曾遭盗扰,仍然出土了1000多件金器、银器、铜器、陶器等珍贵文物。从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获悉,该单位为配合基本建设,在成都市天府新区正兴镇发掘200多座汉代至魏晋时期的崖墓。

5,成都什么地方发掘出200余座大型崖墓群

三圣乡,双流,崇州这边都还是有些选择的,你说的那么多人可不可以,就需要自己亲自打电话问一下 了。
018年1月18日,四川省成都市,经过一年多的发掘,位于成都天府新区正兴镇的一处山头,陆续出现了整齐划一的孔洞,面朝锦江,足足有200多处。据考古现场负责人介绍,这是一处崖墓群,从东汉一直延续到了魏晋南北朝,不少墓中随葬器物丰富,其中一座墓中出土了一尊青铜跪坐人像,高鼻子、大眼睛,这些典型的西域文化特征,不难让人看出,在当时的巴蜀地区,这种异域文化的交流,也反映在了民间的文化交流中。从2016年底,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开始对正兴镇这处汉代崖墓进行发掘。经过一年多的时间,考古人员在超过一万多平米的山丘上,发掘出了200多座崖墓,这些墓地的时间从东汉一直延续到了南北朝时期。而考古专家也倾向于认定这里是当时巴蜀地区的一处公共墓地,不少墓主人还是具有一定经济水平。“这些墓葬的大小都反映了当时的经济水平。”考古现场负责人潘绍池解释说,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崖墓普遍比较小,排水系统修建也很随意,这都是因为当时国内处于战乱时期,当时的老百姓也无暇顾及这些墓地建设,以前的陶制排水系统到了后面都是用一些碎片、鹅卵石来铺设一些排水通道。而在东汉时期的一些崖墓,面积一般都比较大,其中M19这座墓,一共有7个侧室,面积达到了83平米左右。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的建造水平,也反映了那时候社会相对安定。崖墓中,出土器物丰富,虽然被盗墓贼盗掘过,但一些随葬器物还是能够反映出当时的一些丧葬习俗。在M4的墓穴中,墓道尽头雕刻着汉阙,象征着“天门”,通过一个1.3米高的墓门,墓室的右手边,还有伏羲女娲造像,这些都反映出汉代比较信奉升仙思想。在墓穴中,陶仓、陶猪、陶狗、陶鸡等随葬品都存放在里面,一些大户人家,还能够看到青铜朱雀,“这些都是从摇钱树上散落的部件”。潘绍池介绍说,龙虎纹镜、花卉文镜造像同样比较精美,其中还有一个陶狗高达45厘米。从造型上看,并不像一般的中华田园犬,更像一种猎犬。不过,在众多的青铜器中,一尊青铜跪坐人像造型极为精美,也与墓中的其他器物风格迥异。“这尊铜像具有典型的异域特征,从面部特征就可以看出和本地人不同。”据潘绍池介绍,从外形上看,人物高鼻梁大眼睛,发型也是一种螺发,不过,由于肢体残缺,它的手上是否还持有其他东西,暂时有待研究。

6,古蜀文明的考古发现

近日,有消息称,成都市考古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将运用DNA技术来分析出土的古蜀人人骨。四川地区古代民族的种系和族属及其迁徙、分化、融和情况是否能够被探明?古蜀人之谜能否因此揭开?在遥远的历史上,成都平原究竟发生过多少传奇?早已为人所熟知的蚕丛纵目、鱼凫神化仙去、杜宇化鹃、开明复活等传说是否就是真实的古蜀历史?长期以来,人们将信将疑。整个古蜀历史,被蒙上了神秘的色彩。考古发现,古蜀人有规律地周期性迁居。究竟是什么迫使他们作出这样的选择?在距今约4500年~37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一支较为发达的新石器文化已经存在于成都平原,考古学界将其称为“宝墩文化”。居住在此的宝墩人,便是这里最早的拓荒者。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江章华告诉记者,考古发现,宝墩时期的成都平原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定居村落,其中,较大的村落还修筑了夯筑城墙。然而令人费解的是,这些带有夯筑城墙的聚落,使用时间并不很长,都是有规律的周期性废弃。究竟是什么迫使宝墩人不得不作出这样的选择?“在当时,最大的可能还是生存的需要。”江章华分析认为:在大约800年中,宝墩人祖祖辈辈都沿袭了同一种生产方式。“从考古发现的生产工具看,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他们看来,这样的生产方式已经足以维持令他们心满意足的幸福生活,自然没有改变的迫切需要。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砍伐森林,从事着简单的农业耕种。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土地也因消耗而变得贫瘠,当无法承载宝墩人的生活的时候,他们便不得不离别故土,另觅一块富饶之地,重建家园。“如果不是特别紧迫与特殊的原因,或许宝墩人将会继续着他们平静的日子。然而,在距今3700年左右,情况发生了变化。考古证实,一股外力冲破了这种沉寂,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到来了。”距今3200年左右,盛极一时的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其衰落的原因困扰着考古学界。据江章华介绍,所说的“新的历史时期”,始于约3700年以前。一支新的文化进入成都平原。这被学术界普遍认为是夏文化。成都平原的文化因此发生巨变,形成了三星堆文化。我国考古史上最有影响的一次发现便发生在这里。1986年夏天,震惊世界的两个埋藏坑被发现,出土文物近2000件之多,包括了各种金器、青铜器、玉器、象牙器等。尽管学界对于两个坑的年代与性质尚存争议,然而,文物所折射出来的三星堆高度发达的文明已是不争的事实。可是,距今3200年左右的商代晚期,生机盎然的三星堆文化发生突变,繁荣数百载的三星堆都城也一时化为废墟。“考古发现,具有典型的三星堆文化风格的陶器在此时开始消失,代之而来的是大量的尖底陶器。圜底釜,用龟甲占卜的习俗也是三星堆没有的现象。”江章华说。

7,成都有哪些文化遗址

成都著名的人文景观有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二王庙、文君井、文殊院、宝光寺、永陵、金沙遗址等,观音寺的壁画、塑像和花置寺的摩岩造像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自然景观中山景、洞景、水景、生景、气景俱全,九峰山、石象湖、西岭雪山等秀美景色极具吸引力。有25个国家、省、市级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是闻名海内外的三国文化圣地。"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武侯祠位于成都市区,是诸葛亮、刘备纪念地和唯一的君臣合祀庙宇,也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武侯祠始建于公元223年,主要由惠陵、汉昭烈庙和武侯祠三大部分组成。系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唐代诗人杜甫成都故宅旧址,杜甫草堂位于成都市区,是富有诗情画意和竹林风光的名园。诗人杜甫于公元759年移居成都,历时3年9个月,在此作诗240余首,其名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即居草堂之作。主要建筑有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少陵草堂等。草堂博物馆内珍藏各种历史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是研究“诗圣”杜甫的珍贵资料。杜甫草堂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成都永陵博物馆   是五代十国时期前蜀皇帝王建(公元847~918年)的陵墓。位于成都市区,1942年发掘,出土的重要文物有白玉谥宝、哀册、玉带、玉杯、银钵、铁猪及铁牛等。是研究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沙遗址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中国首项重大考古发现的金沙遗址位于成都市西郊青羊大道,被评为200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遗址代表了3000多年前的灿烂辉煌的古蜀文化。在出土的3000余件文物中,大都是工艺精美的金玉印饰品和翡翠饰品以及大量的陪葬品。该遗址文化与广汉三星堆遗址文化一脉相承,前后衔接,是中国考古史上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大成就。属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船棺遗址   位于成都市中心商业街的古船棺遗址,发掘于2000年7月,距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每具船棺均以特大圆木造成船形,其墓葬规模堪称全国之最。同时出土的文物有制作精美的陪葬陶器。该遗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殊院   为清代川西“四大丛林”之一。前身是唐代的“妙园塔”,宋时名“信相寺”,明时毁于战火,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重修之后改称“文殊院”。寺内藏有自唐宋以来古今名人书画500余件,珍藏各类经书12万余册,还有自汉代以来的碑刻、雕、刺绣等实物珍品。   青羊宫   全国著名道教宫观之一。青羊宫位于成都市区,始建于唐,现存殿宇建于清代。主要建筑有灵祖殿、混元殿、八卦亭、无极殿(即三清殿)、斗姆殿、唐王殿、柴荆台等。青羊宫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化和道教文化的重要场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章TAG:成都市考古发现多少个崖墓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