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四川 > 成都市 > 成都市武侯教育通报,今年武侯区小升初摇号是哪些学校

成都市武侯教育通报,今年武侯区小升初摇号是哪些学校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13 22:49:34 编辑:成都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今年武侯区小升初摇号是哪些学校

小升初都是按区划分学校的,所以考试不重要的。一般都会提前考试,而且如果是重点初中都会在8月份举办招生考试,名额很少。最好能够通过家长关系,或者询问校长等(是不是不道德?情况如此啊)。
棕北中学【是综北联和中学】 十六中【石室中学】 十二中【川大附中】 我是今年小升初,而且也是成都市武侯区的学生,所以我给你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

今年武侯区小升初摇号是哪些学校

2,2016成都武侯高级中学自主招生情况和怎样报名

自主招生一般都是直接在线报名,或者到学校现场报名。在线报名成功之后就可以直接在报名系统查看自己的报名信息了,并且可以打印准考证出来。专升本考试难在英语,英语考试没过,专业考得再好也没用。英语科目是必考的公共科目,是水平考试,要靠平时积淀,英语水平要求要达到三级以上才有把握。
不同地区的报名时间不同,一般都是1月份~3月份。自主招生报名可以在学校现场报名,也可以直接在线报名。

2016成都武侯高级中学自主招生情况和怎样报名

3,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可以。学习氛围就看你弟弟分到哪个班了,老师也由分的班决定。嗯,学费不知道,因为我进去后除了先交了8000后面就没交了,我是外地过去读的,所以考了试,名次比较靠前才交的8000,后面的就是12000了。不过看样子你弟弟应该是新苗小学毕业班的吧,别的班我不知道,不过我们A班是没交钱的。在武侯区不出名,只有体育方面比较强悍。
可以~! 分数在中考出分那天才晓得 但是给你个参考数据 他们到我们学校招生 看的是上学期期末(有些学科是全市统一考试)分数是380 五科(物理化学要折合)
好的话读一年,还有分的班级,校园“环境”好你就去读吧····我就是被毒害的2012级毕业生··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4,高中就读问题成都高新实验中学和成都武侯实验中学

我现在刚刚高中毕业 当时中考时两所学校我都有所了解当时两所学校都是保证只要我读他们学校就进希望班或是志远班,听起来挺不错的 其实两所学校师资都不是很好 只是省级示范高中 所以我选择了读师大附中的重点班 你可以参考一下两所学校的高级教师人数和成都市投放给两所学校的市级以上优秀学生竞选名额就可以很好的对比了~还有就是近三年学校的本科率 注意不是优生率或是升学率选择本科率高的学校比较保险~全手打,希望可以帮到你表弟!
高新实验
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今年考得非常不错,听说本科上线300多人,有个希望生班40人有27人上重本,13人上二本,还有一个考了高新区的文科状元。建议你去读高新实验中学。

5,2014年武侯区外地户口入小学有哪些条件

成都市针对外地户口孩子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入学有两种惠民政策:1是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每一年的5月和6月初在暂住地所在的街道办事处办理义务教育证明,当地教育局将安排其子女入学。2是居住证持有者享受成都市户口1样的待遇。这两种情况都不需缴纳任何过剩费用。如果是农业户口,可以办理《成都市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证明》,由区教育局兼顾安排入学。如果是城镇户口,则必须办理居住证,才能在成都市享受义务教育。
这个你去当地的学校问问吧
应当是需要择校费的
写在淘淘2014幼升小起始……文笔有限,但是抑制不住想写东西的冲动,算是一个流水账吧,回头让孩子也能知道在他少不更事的时候的社会真实形态,同时与各位坛友分享。 谢谢加分

6,成都市武侯区小学入学登记户籍地与居住地不一致

可以平迁,户籍迁到红2113牌就可以,2要看学校报名人5261数,现在入学政策基本是4102划片就近,名额够优先1653就近,名额不够的情况下可能是划片摇号,不一定就近了,希望能帮到你,具体可以等月底和1号的时候去咨询你想读的那个学校,还有几天的缓冲时间
不算,孩子入学,原则上,应以户籍所在地为准,就近入学为原则;不存在什么人户分离的问题。 一,学区: 1,一个学区通常包括一到若干所公立学校,小的学区可能只设有一所小学,大的学区可能设有 所小学或中学,设有多所学校的学区,为方便学童就近入学; 2,学生以邻近区域就近入学为原则。 二,学籍: 1,是指一个学生属于某学校的一种法律上的身份或者资格,登记学生姓名的册子; 2,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资格; 3,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

7,成都市武侯区出台提高城郊小学办学水平的实施办法内容

关于成都市武侯区“捆绑式”教育的调查 “在加快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如何从根本上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打破城乡教育二元分割的格局,让乡下孩子享受到城市教育?”从2003年7月起,成都市武侯区12所城区小学与12所农村小学间实施一对一的“捆绑教育”模式,在促进城乡学校均衡、和谐发展上取得了实效,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有人认为,武侯区成为四川省第一个城乡教育同步发展的区县。 整合资源,捆绑发展 2003年7月,武侯区推行了“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将原属四个乡(镇)管理的18所中小学全部划归区教育行政部门直管,实现了农村中小学行政管理权由乡(镇)向区的转移。 同年10月,区教育局又出台了《提高城郊小学办学水平的实施办法》,率先将区内的12所城郊小学与城区部分品牌小学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体制,进行统一管理。明确规定,城区学校承担帮扶责任,在人、财、物等方面只能加强农村学校。通过“捆绑”,实现了城乡学校在人、财、物等方面的统一调配。 在投入方面,武侯区设立了专项辅助经费,用于城郊学校改善办学条件。2003年,共投入2000多万元为12所村小新建、维修校舍和添置教学设备。城区学校在物资和资金上给予对口城郊学校以很大的支持。玉林小学、棕北小学、凉水井小学等都拿出了部分自筹经费帮扶农村小学。玉林小学一年多来对太平小学的投入超过40万元,几乎是这所学校前10年投入的总和。 在人事管理方面,实施干部与城郊学校的干部双向流动法——任命12所城区小学校长为捆绑城郊小学校长、原城郊小学校长为对应城区小学的副校长,主持城郊小学日常工作。并选23名优秀中层干部和教师作为校长助理,到城郊学校主持或协助开展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与此同时,城乡小学教师互派、交流、学习计划,促使城区学校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技能向城郊学校流动,极大地提升了城乡学校教师的专业技能,推动了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 与此同时,武侯区将原来对每个学校的单个考核改为对共同体的考核,对城乡捆绑学校实行“一个法人代表,一套领导班子,一体考核评估”的新办法,重点考评农村学校的发展情况,以此作为全区学校的排名和奖励标准。 优势互补,实现多赢 捆绑一年多,政府投入和学校自筹资金投入相当于以前五年投入的总和。仅2004年,全区教育总投入达1.8个亿。其中,财政核拨的生均教育事业费提高了25%,另有2150万元专款用于改善城郊学校的基础设施。目前,区内城郊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与此同时,城郊学校结合自身特点,形成各自教育特色: 永兴小学以综合实践课程为主,结合学生实际,编写了校本教材《翻开家乡这本书》,获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案例一等奖,学校的曾宝蓉老师还代表学校在上海“第二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际研讨会”上,向全国各省市学校作了经验介绍; 红牌楼小学以礼仪特色为突破口,以修身养性为过程,以自律立德为目标,以和谐共处为最高境界,通过“常规礼仪教育活动”、“主题班队活动固化礼仪”、“礼仪课本剧深化礼仪”等六种教育途径,逐步形成了“以礼育人”的鲜明特色; 机投小学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连续三年在全国科技大赛中获奖,成为成都市第一所乡?穴镇?雪地区的“成都市九年义务教育示范学校”; 新苗小学依托科技教育优势,实现全省第一次远程网络互动教学。 城郊整体教育实力进一步提高,12所城郊小学毕业率稳定在99%以上,部分学科教学成绩接近城区学校水平。由于城郊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带动了人居环境以及投资软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大大拓展了进城务工子女的就学渠道。目前,武侯区已接纳15000多名农民工子女在小学就读,约占该区在读小学生的50%。 捆绑是手段,不是目的 近日,中央教科所在地方设立的首个城乡教育一体化实验区,正式落户成都武侯。中央教科所副所长田慧生说:“四川是人口大省,成都是教育强市,实施教育城乡一体化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如今,武侯区教育城乡一体化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武侯的城乡教育一体化已经是一种现实、一种行为、一种创新、一种榜样,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四川特点和成都特性的武侯模式。” 武侯区教育局局长雷福民认为,在看到这种“捆绑式”模式具有一定推广借鉴意义之外,也应该直面一些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他认为,随着农民工子女进城不断增多,对城市教育资源的压力明显增大,部分学校学生数量过多,有的班超过70人,对教学环境和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捆绑”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要解决问题,其根本之道在于新建学校、扩大规模,增配师资。同时,一些城区学校规模偏小,进一步发展就必须征地。雷福民认为,“捆绑”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城乡学校自主发展的长效机制,最终实现“松绑”。 据了解,武侯区将大力加强城郊学校建设,拟在2006年前新建小学6所、中学2所,从根本上提升城郊学校的办学水平,让城郊孩子都能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到2007年,在城郊地区新建小学19所,新增学位2.3万个;新建中学6所,新增学位约1.3万个。到2012年,再新建小学8所、中学4所,使全区中小学布局更加科学合理。据悉,该区去年教育投入超过了1.8亿元,实现了小学生生均经费2581元、中学生生均经费4214元,今年,武侯区将继续对城郊学校实施倾斜,确保城郊学校教育经费逐年增长,进一步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文章TAG:成都市武侯教育通报成都成都市都市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