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对分时段收运、处罚等都有较细致规定;北京在18个区县600个校区试点垃圾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来深化垃圾分类。在居住区垃圾分类方面,对废报纸、塑料瓶等便于积攒和堆积的垃圾,回收价值较高,因此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分类收集设施。
1、垃圾分类后是怎么回收处理?
我们都忽视了一个观点,那就是相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废品回收站才是真正的可再利用资源的回收中心。在垃圾分类的要求出台之前,他们已经受到市场的调控,把回收的垃圾按照需求和价值卖给有需要的企业,赚取差额和利润,如果他们不擅长分类的话,就无法从混乱的垃圾堆里拿出最有价值能卖钱的生产原料来。所以废品回收站应该是整个垃圾回收过程链条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所以在此基础上,最好能出现政府指导下的官方废品回收站,甚至可以发挥公益性质的一方面——他们将有利的材料继续担负盈亏,按市场需求去调控。如果暂时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措施,旧有的废品回收站将按照立法和处罚规定,前期他们提高运营成本,将旧有的回收方式下产生的物品进行进一步细化分类,摒弃没有用的垃圾留下有用的,但其中肯定会有一些比较聪明的废品回收站,依然只收那些已经由个体“供货人”分类好的、能卖上价钱的垃圾种类。
2、城市开始实行垃圾分类了,如何通过垃圾分类赚钱?
其实推行这种新规的目的是让我们每个人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如果我们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去做做样子,这样就会失去了它本身的意义和初衷,前段时间看到一个捡烟头换钱的新闻,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方法注定收效甚微,毕竟爱护环境还是要靠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靠金钱来调动大家爱护环境看似很有动力,假如某一天没钱了会不会再回到以前呢?就像今天我刚登录支付宝就看到了挑战垃圾分类终极测验的测试,点进去玩了下最后分到了一毛八的花呗红包,虽然奖励的可能都是小红包,但别人的初衷就是让点进去的人对环境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认知,
3、你觉得中山市的垃圾分类有用吗?生活中,你是否有进行垃圾分类?你平时如何处理这些废品?
当然有用,垃圾分类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同时还能废旧回收二次利用。在以前人们对垃圾的危害认识不足,政府也未加强管理,导致垃圾满天飞,景区的树上、田间地头水沟旁、房前屋后几乎到处都能看到垃圾的影子,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给街道景点带来了脏乱差,影响了美观,如今各级政府在相应的地点置放垃圾桶,很多地方还放置了垃圾分类箱,例如中山市的举措,这不仅给环境的美化,社区的卫生带来了好处,同时垃圾的分类能够最大化减少污染危害,这是一项很好的举措,利国利民,此举应当继续推广,同时号召广大市民自觉分类,为净化我们的社区和生活环境尽到每个人应有的责任。
4、就近期来看,关于垃圾分类有什么好的创业项目?
我觉得垃圾分类目前做的还不够好,虽然做了好几年,但在一些城镇社区效果不是很好,要想做的好以下4点不可少[抠鼻]1、深化法规操作性,加强配套制度政策研究垃圾分类首先要有法规制度并严格贯彻落实来保障,并且相关的法规制度应避免过于原则性,应结合区域条件和具体情况制定操作性强的制度规定和实施细则。广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垃圾分类管理规定,对分时段收运、处罚等都有较细致规定;北京在18个区县600个校区试点垃圾分类的基础上,通过立法来深化垃圾分类,
因此,各个地方都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拟定垃圾分类管理规定来提升垃圾分类的法律地位,并辅之以配套的政策研究,明确责任主体。2、完善垃圾分类标准在分类设施规范和设计上,应将居住区和公共场所分别对待,在居住区垃圾分类方面,对废报纸、塑料瓶等便于积攒和堆积的垃圾,回收价值较高,因此不需要配备专门的分类收集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