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陕西 > 渭南市 > 囫囵吞枣,请解释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请解释囫囵吞枣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03 12:32:24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请解释囫囵吞枣

囫囵吞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 ,后引用为成语,本义是指把枣整个咽下去,比喻理解事物时,不加以分析,模糊理解。

请解释囫囵吞枣

2,囫囵吞枣什么意思

囫囵吞枣意思是,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出自宋·圆悟克勤《碧岩录》。该成语原指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囫囵吞枣什么意思

3,囫囵吞枣的意思

从前有个人看书的时候,总会把书中文章大声念出来,可是他从来不动脑筋想一想书中的道理,还自以为看了很多书,懂得许多道理。有一天,他参加朋友的聚会,大家边吃边聊,其中有一位客人感慨地说:“这世上很少有两全其美的事,就拿吃水果来说,梨对牙齿很好,但是吃了伤胃;枣子能健胃,可惜吃多了会伤牙齿。”大家都觉得很有道理。 这个人为了表现自己的聪明,就接下去说:“这很简单嘛!吃梨子时不要吃进果肉,就不会伤胃;吃枣子时用吞的,就不会伤牙啦!”这时桌上正好有一盘枣子,他便拿起枣子打算直接吞下去。大家怕他噎到,连忙劝他说:“千万别吞,卡在喉咙多危险呀!” 【注 音】 hú lún tūn zǎo 【释 义】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把枣整个吞咽下去。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比逾读书不做细致的分析,笼统地接受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吞:咽下去。把枣整个吞咽下去。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出 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又作“鹘仑吞枣”,见宋代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许顺之书之三》:“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示 例】 茅盾《夜读偶记·理想和现实》:“缺乏辨别力的青年,~地读了《红楼梦》,的确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情绪。” 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 [编辑本段]【近反义词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编辑本段]【歇后语】 囫囵吞枣——不知味。
没有理解事物的本质,只是强行接受。

囫囵吞枣的意思

4,囫囵吞枣的意思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笼统地接受。  【拼音】:hú lún tūn zǎo  【出处】:宋代的朱熹《答许顺之书》:“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初无二致,正是鹘仑(囫囵)吞枣。”  【解释】不多咀嚼,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在学习上不求甚解,朦胧地接受新知识。囫囵:整个儿。  【用法】: 作谓语、宾语、状语;形容读书不认真  【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走马观花  【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  【同韵词】:阖门却扫、兔子不吃窝边草、针头线脑  【典故】:  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 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注 音】 hú lún tūn zǎo 【释 义】 囫囵:整个儿,完整的。吞:咽下去。把枣整个吞咽下去。多指在学习上食而不化,不加分析思考地笼统接受。 【出 处】 宋·圆悟禅师《碧岩录》:“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慢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囵吞个枣。” 又作“鹘仑吞枣”,见宋代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三十九·答许顺之书之三》:“今动不动便先说个本末精粗无二致,正是鹘仑吞枣。” 【用 法】 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示 例】 茅盾《夜读偶记·理想和现实》:“缺乏辨别力的青年,~地读了《红楼梦》,的确会产生一些不健康的思想情绪。” 比喻学习上笼统接受,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编辑本段]【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求甚解、生吞活剥 反义词 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编辑本段]【歇后语】 囫囵吞枣——不知味。
【基本解释】【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 ◎朱自清《论诗学门径》【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比喻理解事物含混模糊或学习上不加分析,不求充分理解地笼统接受
囫囵吞枣,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成语典故编辑相传,古时候有个老先生,身边教了很多学生。一天课余时间,学生们拿出新鲜的梨子和大枣吃了起来。这时,先生家里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医生。他看到学生们都 在不停地吃着梨子和大枣,就劝他们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听了这位客人的话,一个愚钝的学生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不能伤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解释】: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出自】:宋·圆悟禅师《碧岩录》卷三:“若是知有底人,细嚼来咽;若是不知有底人,一似浑仑吞个枣。”【示例】: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或走马看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论诗学门径》【近义词】:不求甚解、生吞活剥【反义词】:含英咀华、细嚼慢咽、融会贯通【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文章TAG:囫囵吞枣解释囫囵吞枣

最近更新

  • 古诗歌曲100首,《祝人长久》邓君君演绎得完美

    被改编成歌曲以后会被称为“幼美”,邓君君对这首歌的演绎相当完美,这首歌不叫“明月几时明,3.《祝人长久》《祝人长久》是苏轼作词,梁鸿志作曲的一首歌-1,收录于1995年7月1日发行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6

  • 小心近义词,小心的近义词是什么

    小心的近义词是什么2,小心的近义词1,小心的近义词是什么仔细严谨谨慎若觉得满意~请记得采纳~∩_∩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小心翼翼”在汉英词典中的解释(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6

  • 手工陶瓷制作,手工制作陶瓷

    手工制作陶瓷http://www.jdzmc.com/jdztc/Article/Class12/Class29/Index.html这个是景德镇陶瓷在线中瓷釉·工艺·器型栏目,文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6

  • 抽奖活动,关于现在的抽奖活动

    关于现在的抽奖活动2,问问里面的抽奖活动1,关于现在的抽奖活动是每个角色每天可以抽奖两次,我的有3个角色完成任务后可以抽奖6次2,问问里面的抽奖活动应该是自动的..只要你有那资格是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6

  • 含秋字的诗句,写出3句含秋字古诗

    写出3句含秋字古诗2,有谁知道带有秋字的诗句1,写出3句含秋字古诗乡书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韦庄《章台夜思》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僧皎然《寻陆鸿渐不遇》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6

  • 当归补血汤组成,血虚气虚要怎样调理

    血虚气虚要怎样调理2,当归怎么熬汤呢1,血虚气虚要怎样调理你结婚了吗?生完小孩一般是气虚,在一个看你的血压是否正常,最好有时间去医院做个全面的检查。2,当归怎么熬汤呢四物汤,由当归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6

  • 大型运输机,大型运输机A

    大型运输机A中型运输机B{0}2,最大的运输机是什么An-225“梦想式”运输机{1}3,安东诺夫225大型运输机我认为这里有你需要的东西,由于太多了,就不帮你找了!!http:/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5

  • 帅酷,酷酷windows系列平板电脑分为两种尺寸

    帅酷windows系列平板电脑分为三种尺寸,一种是分辨率高达1024×600像素的10英寸电容(电阻)触摸屏,称为帅酷M10,另一种是分辨率高达1024*的7英寸电容(电阻)触摸屏 ......

    渭南市 日期: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