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上海市梅陇中学校庆日期,上海市桐柏高级中学的学校简介

上海市梅陇中学校庆日期,上海市桐柏高级中学的学校简介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4 04:04:52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市桐柏高级中学的学校简介

校徽(文字)长方形,正中书“桐柏高级中学”,教工用红底白字,学生用白底红字校徽(图案)整个校徽主体构图由蓝色T形图案和绿色B形图案构成,是“桐柏”两字的拼音缩写。绿色象征活力与希望,蓝色象征沉着与智慧。整体造型为一只振翅的劲鸟,色彩和谐,形象地体现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诉求。“T”形象既指向阶梯,喻指高中三年一年一个台阶迈向成功,又指向书本,喻指知识的获得,还指向翅膀,喻指汲取知识的力量后,莘莘学子一定展翅翱翔。“B”形象既指向坚定、睿智的眼神,喻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寻觅、探索和大胆实践,又指向悉心呵护的双臂,喻指桐柏教师对桐柏学子的关怀与培养 学校校旗为白底、正中缀图形校徽、下方为钱伟长题词“桐柏高级中学”。校旗是学校的象征和标志,每位教职工和学生,都应当尊重和爱护校旗。学校集会和大型活动,如:开学典礼、田径运动会、外出学军、学农、参加国防教育、考察学习、成人仪式、参加校际之间的集体活动、校庆活动等,应升挂和使用校旗。 校歌定名为《桐柏之歌》,歌词为:青青梧桐迎骄阳,苍苍松柏傲雪霜。桐柏,是我飞翔的地方,让我升腾梦想,引领我拼搏向上。勤学习,懂感恩,多元发展,终成栋梁。啊,我爱桐柏,我爱桐柏,桐柏守望我成长,我爱桐柏,永为桐柏争光荣。新生入学仪式、开学典礼、田径运动会、学农、学军、成人仪式、校庆活动等集会时全体师生员工应齐唱校歌。 今日之桐柏建校始自双源,即1960年建校的曹杨三中和1964年建校的梅陇中学,2005年学校第三届第六次教代会讨论决定,桐柏建校时间定于1960年,并把每年10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作为校庆纪念日。

上海市桐柏高级中学的学校简介

2,桐柏学校班级分类究竟是怎么样的

始自双源 九六一统 易名桐柏 再度崛起 建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曹杨三中、梅陇中学,这两所完中的高中部在1996年“撤二建三”的布局调整中合并,合并后的校址位于桐柏路原曹杨三中旧址,命名为“上海市桐柏高级中学”。1997年列为全区第一所进行办学体制改革试验的高级中学。2006年4月办学体制深化改革,转为民办高级中学,校名更改为“上海桐柏高级中学”,由上海市普陀区教育局下属海文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举办。 学校坐落在全国街道之星――曹杨街道地域内,毗邻普陀区少年城。校园占地13263m2,绿化覆盖率30%以上。周边环境宁静幽雅,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师资力量雄厚,高级教师占教师总数30%。桐柏从三中、梅陇的历史中走来,继承两校各自的优良办学传统。三中讲究乐群合作,而梅陇中学自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起在普陀区就享有“准重点中学”的办学声誉,管理细腻严谨。并校以后的桐柏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五重”(目标、制度、过程、落实、效率)“四必”(有计划必落实、有制度必执行、有布置必检查、有检查必反馈)的管理规范,校风建设成果颇丰,1999年学校跃上上海市文明单位的新台阶;并校以后的桐柏聚集了两所完中的骨干教师,学科结构、职称结构较为合理,敬业合作的氛围良好,教师队伍的综合实力在全区完中系统具有一定的位置;并校以后的桐柏迈开举办外语班、美术班的探索步伐,培养英语特长、美术特长的学生,这一探索逐步走向成熟,并为以后“关注差异、开发潜能、多元发展”办学理念的形成提供了实践支撑。96年并校以来的校风建设、队伍建设、教学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改革的实践和成果是桐柏进一步发展的弥足珍贵的基础。 近五年来,学校党政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体桐柏人,形成并倡导“同舟共济,百折不回,自主发展,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从民办高中的校情生情实际出发,致力德育、课程、教学领域的改革,致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致力创建普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04年以来连续四年高考本科达线率稳定保持在40%以上,不断追求并实现“低进高出”的办学质量目标,至今桐柏高级中学在全区民办高中系统保持“两个唯一”:上海市文明单位、普陀区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创建学校。学校获得的主要荣誉有: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上海市文明单位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上海市“金爱心”集体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实验学校上海市青年影视教育示范基地上海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普陀区健康促进学校普陀区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普陀区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国家教育部重点课题团体心理教育实验基地学校标志校名 校徽 校旗 校歌 校庆一、校名上海桐柏高级中学的校名,由著名科学家钱伟长先生题写。二、校徽校徽(文字)长方形,正中书“桐柏高级中学”,教工用红底白字,学生用白底红字校徽(图案) 整个校徽主体构图由蓝色T形图案和绿色B形图案构成,是“桐柏”两字的拼音缩写。绿色象征活力与希望,蓝色象征沉着与智慧。整体造型为一只振翅的劲鸟,色彩和谐,形象地体现了学校事业发展的内在诉求。 “T”形象既指向阶梯,喻指高中三年一年一个台阶迈向成功,又指向书本,喻指知识的获得,还指向翅膀,喻指汲取知识的力量后,莘莘学子一定展翅翱翔。 “B”形象既指向坚定、睿智的眼神,喻指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的寻觅、探索和大胆实践,又指向悉心呵护的双臂,喻指桐柏教师对桐柏学子的关怀与培养三、校旗 学校校旗为白底、正中缀图形校徽、下方为钱伟长题词“桐柏高级中学”。校旗是学校的象征和标志,每位教职工和学生,都应当尊重和爱护校旗。 学校集会和大型活动,如:开学典礼、田径运动会、外出学军、学农、参加国防教育、考察学习、成人仪式、参加校际之间的集体活动、校庆活动等,应升挂和使用校旗。四、校歌 校歌定名为《桐柏之歌》,歌词为: 青青梧桐迎骄阳,苍苍松柏傲雪霜。桐柏,是我飞翔的地方,让我升腾梦想,引领我拼搏向上。勤学习,懂感恩,多元发展,终成栋梁。啊,我爱桐柏,我爱桐柏,桐柏守望我成长,我爱桐柏,永为桐柏争光荣。 新生入学仪式、开学典礼、田径运动会、学农、学军、成人仪式、校庆活动等集会时全体师生员工应齐唱校歌。五、校庆纪念日 今日之桐柏建校始自双源,即1960年建校的曹杨三中和1964年建校的梅陇中学,2005年学校第三届第六次教代会讨论决定,桐柏建校时间定于1960年,并把每年10月份的第三个星期六作为校庆纪念日。

桐柏学校班级分类究竟是怎么样的

3,上海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1902年10月24日(清光绪二十八年壬寅之岁) 吴馨(字怀久)将西仓桥原家塾迁至花园弄,公开招生,定名为务本女塾。这是国人创办的第一所女子学校。起初,仅有学生七人,越二月,请求入学的甚多,第二年新旧生达40人,新生中大多为成年妇女。吴馨先生除处理塾务外,还兼任教学,他禁止学生崇尚奢华,提倡学生放足,努力改革妇女中的陋习。学制设寻常、高等二科,分甲、乙二级和特科一级。1903年学生猛增至80人,原有校舍不敷应用,因此,又陆续添租俞家弄、大南门口民房为校舍。在学制上作了较大变动,废高等,改特科为专修科,设师范,寻常三级。1904年改专修科为师范科,设师范,寻常各二级,中学一级,并添设幼稚园。1906年,在黄家阙路自建校舍。师范及预科均分为甲乙二级,小学增初等一级。1916年在中学部和讲习所基础上改为上海县立务本女子中学。1919年~1927年3月,学校改用新学制,张杏娟任校长,中学分初、高二级,并设小学部。1928年改名为上海市市立务本女子中小学,由本校教师贾佛如任校长。添建了礼堂和小学部的教室,办公室。1929年,上海市政府和市教育局委派王孝英为校长。小学部改为附属小学、高、初中均双级,高中分普通与师范二种。1937年8月,黄家阙路二校舍被日寇炮火夷为一片瓦砾。学校改名怀久女子中学。分南北校舍上课。南校在毕勋路(今汾阳路)77号,北校在威海卫路,后迁到孟兰路(江阴路)九福里。学生七百余人。学校设董事会,负责人徐寄顷。校长由原务本女中教务主任顾风城担任。1945年,抗战胜利后,十月务本女中复校。仍定为上海市市立务本女子中学。仍分南、北两校舍上课。南校仍在旧址,北校在欧阳路221号(原日本人学校旧址)。只招收初二、初三、高一、高二四个年级。每级分甲、乙班。共八个班,学生约250人,仍由杨明辉任校长。1947年1月9日,举校迁至永康路200号(即现址)原法国雷米小学校址。初中每级四班,高中每级二班,共18个班级。1949年5月,上海解放,6月21日市军管会任命杭苇同志为军代表到我校执行监督及办理接管事宜,左淑东,陈蕙瑛两位同志具体负责接管工作。成立了新的校务委员会,左淑东任主任,陈蕙瑛任副主任。改教务处为教导处,实行教导、教务分开。9月1日,市政教育处正式任命左淑东为校长,陈蕙瑛为副校长。学校初、高中均实行三年制,初中各收四班,高中各收二班,共18个班。在校学生809名,在校教职员52人,兼职教师2人。1950年5月,学校党支部正式公开,支部书记由石岚代理。9月,李广塘同志来校任支部书记。1952年7月12日,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第二女子中学。同年7月左淑东调任上海幼儿师范,郭秀梅来校任校长。1967年11月,学校改名为上海市第二中学,开始男女生兼收。1978年1月,市二中学经市教委办批准恢复为上海市重点中学,先后恢复了团委,少先队、工会,学生会组织。1984年,学校为全面提高质量,进行管理体制改革,在行政机构上将政教处并入教导处,增设教育科研办公室和校务办公室。1986年,学校开始实施“和谐发展教育”,分德、智、体、美、劳,管理几个渠道,以科研为指导进行教育实践。取得显著成效。1994年学校党支部开展“凝聚力工程”工作,成绩显著,1996年被评为市基层先进党组织。开展“孝心活动”,效果显著。被全国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介绍。1994年5月19日,国家教委在上海召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经验交流大会,国家教委主任柳斌同志率全国代表到学校参加爱国主义主题班会展示课,对学校爱国主义教育予以高度评价。1994年12月,上海教育局命名为上海市中学生行为规范示范学校。1998年2月,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命名为上海市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示范学校,并授予校牌。1986~至今,先后由吴小仲、朱叔廉、李立农、任博生、姚国超、庄小凤、沈建华担任学校校长、副校长。先后由韩志斌、吴小仲、苏平、沈建华担任支部书记,副书记。2002年10月,百年校庆。2003年12月10日,徐汇区教育局将沪新中学校区(占地面积6.2亩,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划归给市二中学。2005年9月 由上海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2011年1月 位于永康路200号的旧校舍接受改造。2015年在闵行区梅陇镇开办市二中学梅陇校区。市二“梅陇校区”直属市二中学,师生均为市二中学编制(学籍),毕业时颁发上海市第二中学毕业证书,教育教学及行政由徐汇区教育局领导,市二中学实施一体化管理,将秉承市二办学传统、办学目标、教育理念、办学特色。学校注重梅陇校区与徐汇本部的和谐发展,校园管理统一、教育教学及活动统一、师资配置统一、学生所有待遇统一。梅陇校区与本部资源共享,学生实行柔性流动。一百年来,学校几代教育者传承着崇尚改革,务本求实,严谨治学的办学传统,为社会发展进步,祖国的建设培养了大批杰出人才。市二中学声誉闻名遐迹。而今,市二面临新时期对人才的新需求,徐汇区对构筑教育高地新要求,开始新的探索实践,努力创造明天的辉煌。

上海市第二中学的历史沿革

文章TAG:上海市梅陇中学校庆日期上海上海市梅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