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事业单位应附有关事业单位成立的文件批复。
(6) 驻汉办事处应附总公司或总机构的授权书。 附报资料:新参保职工身份证复印件(户口不在本市的职工还需提供户口或者暂住证复印件) 以上证件同时需要原件及复印件,到所在社保经办机构办理。
新成立公司如何为员工缴纳社保
1、企业开社保账户(企业社保社会保险登记)
1)前往公司注册地或经营所在地的社保中心办理;
2)办理时间:每月5号至25号;
3)所带材料: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公章(复印件)
4)需填资料:《单位社会保险登记(变更)表》(除知晓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信息,还需知开户银行账号和税务登记号);《持卡办事承诺书》
注意:其中约定扣款时间一定要填每月10号,扣除上月的费用。
5)柜台受理后,会给办事员一份开通工商银行卡的资料,可打电话要其上门进行办卡资料的审核,通常要7天办下来。
2、企业开户后,需要去办理用工备案
1)外省市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在外管所办理招工,并填好备案表,要写明是缴纳五险,要填写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保险登记码,盖公章,缴费基数不用填,在社保中心时会要求提供缴纳基数;
(填写《外来从业人员用工备案登记表》一式三份,其中一份交给社保中心)
2)外省市非城镇户籍从业人员:在外管所办理招工,并填好备案表,要写明是缴纳三险,要填写单位组织机构代码、社会保险登记码,盖公章,缴费基数和起始年月要填,之后不用再交任何单子给社保中心了;
注:如果公司是1月份并招用员工,但2月份才去办理用工,那么缴费起始年月要写1月份,社保中心看什么时候开始缴纳社保,是看你自己填写的什么时候的缴费起始年月。
3)上海市户籍:在区职介所办理招工,填写《上海市单位招用从业人员备案名册》,需填写组织机构代码,经营所在地址、邮政编码,以及人员的身份证号用工时间等,办好后交一份到社保中心,到那也是提供缴费基数;
4)持人才引进居住证:在区职介所办理招工,特别注意,此时要明确公司是否可以有资格办理人才引进居住证性质的社保(注册资本100万),如果没有就不要办招工。如果招工了,则在社保没办之前就赶紧办退工。而在找到下家之前,可帮居住证类型的办理外省市城镇户籍性质的社保。在外管所填好用工备案与退工备案。而如果公司有资质办理,则需先去办理居住证单位变更,变更后才可办招工与社保。
3、至社保中心缴纳材料
以上用工都办好后,将相关材料交到社保中心,受理后会出具核定表,办事人员须检查下人数、金额,缴纳起始月份等是否正确。即使工行卡没办下来也不要紧。
1、《社会保险登记表》《在职职工异动名册表》 《在职职工基本信息登记表》
2、工商营业执照(或批准成立文件)复印件;
3、地税登记证复印件;
4、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5、参保单位近期工资名册表一份;
6、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外来务工另需户口复印件)
7、首次参加医疗保险人员提供一寸红底相片(有二代身份证读取器的社保不需要照片要身份证原件)。
9. 企业开户办理社保的流程
向公司所在地的社保经办机构相关资料开户,开户需要的具体资料: 1.营业执照正本或副本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一份。 2.银行开户许可证书原件及加盖公章的复印件一份。 3.填写社保申报表两份并加盖公章(申报表可以在社保机构网站下载或者窗口领取4.参保人员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10. 企业开社保账户流程
1、带上公司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原件和复印件),到社保中心的经办机构办事窗口办理开户手续。符合条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发给社会保险登记证。
2、还需填报办理社会保险“网上申报”业务申请表,经市社会劳动保险经办机构核准后,签订社会保险“网上申报”业务承诺书,授予其“网上申报”业务操作权限。
3、办理参保人员增减变化申报的业务操作程序。参保企业应于每月的1—15日,最好15日前办理通过社会保险业务网站办理本单位参保人员增减变化及应缴费信息的申报业务,并且填写、留存相关表格、资料。
注意事项:企业需要在成立之日起三十日内去需要到所在区域管辖的社保局进行开户,社保开户后会回拿到《社保登记答证》
11. 企业如何社保开户
社保开户流程:
1、带公司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公司法人代表身份证到社保局申请开户。
2、索取表格,填写公司参保人员名单,并复印参保人员身份证号码。
4、由社保局确定员工缴费标准后,到地税部门开票。
5、到建设银行(有的地方为农业银行)交钱。
6、最后带缴费凭据回社保局登记即完成。
当然各地的政策有所不同,建议你打12333进行咨询,或者去第三方保险平台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