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上海洋山港码头,上海到小洋山深水港码头怎么走 越详细越好

上海洋山港码头,上海到小洋山深水港码头怎么走 越详细越好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5 03:44:08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到小洋山深水港码头怎么走 越详细越好

到龙阳路地铁站乘龙港快线到终点站下,然后换成洋山专线就行了!祝你旅途愉快,洋山深水港真的很不错!

上海到小洋山深水港码头怎么走 越详细越好

2,世界闻名港口洋山港属于上海还是浙江

洋山港到底属于浙江还是上海?2分钟带你了解这个世界第一大港口 00:00 / 02:1670% 快捷键说明 空格: 播放 / 暂停Esc: 退出全屏 ↑: 音量提高10% ↓: 音量降低10% →: 单次快进5秒 ←: 单次快退5秒按住此处可拖拽 不再出现 可在播放器设置中重新打开小窗播放快捷键说明

世界闻名港口洋山港属于上海还是浙江

3,想知道 上海市 上海洋山港口 在哪

在浦东新区,芦潮港镇经东海大桥到大小洋山。
上海洋山港港口在浦东新区

想知道 上海市 上海洋山港口 在哪

4,洋山港是上海港的一个港区吗如果是上海各个港区间的作用是什么主要

洋山和上海外高桥港区都是属于同一港区,洋山港负责吃水超过12米的超大型集装箱船舶的靠泊,目前欧洲线的大部分船舶都靠洋山码头,洋山主要是转口货中转基地外高桥港区分为1-5期都是集装箱泊位,4-5期靠泊吃水比较深的大型船舶,因为受航道影响,外高桥主要起到内陆集装箱转运功能.上海主要就这两个集装箱码头,其他的吴淞/宝山等都是散杂码头,外高桥和洋山分工明确一个负责欧美线中转,一个负责内陆转运.

5,上海有哪几个港口我就知道上海港和洋山港海运的还有港口么

上海港应该是总称,它包括了我们习惯称的几个港区: 洋山港 外高桥港区,习惯还分为外一外二外四外五。 宝山吴淞码头军工路这边(散货一般这这里) 以前还有几条日本航线的船靠高阳五区(不知道现在还有没有)

6,上海港洋山港区四期码头有什么作用

上海港(Shanghai Port),是中国上海市港口,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处,前通中国南北沿海和世界大洋,后贯长江流域和江浙皖内河、太湖流域。上海港水域面积3620.2平方公里。其中长江口水域3580平方公里;黄浦江水域33平方公里,港区陆域7.2平方公里。海港港区陆域由长江口南岸港区、杭州湾北岸港区、黄浦江港区、洋山深水港区组成。2016年,上海港完成货物吞吐量7.02亿吨,完成集装箱吞吐量3713万标准箱。2018年,上海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世界排名第二。2020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350万标准箱。价值意义洋山深水港区四期工程的开港,对扩大上海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巩固提升上海港国际枢纽地位、推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上海港洋山港区四期码头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经济的重要象征,它将进一步推动中国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7,想知道 上海市 小洋山车客码头 在哪

南浦大桥下面的旅游集散中心有车可以去小洋山,但是有一点得提醒你,小洋山行政上属于舟山市嵊泗县,舟山群岛新区的舟山。就是现在交给上海方开发,在小洋山造了个集装箱码头。
不管你在哪,先坐到地铁到龙阳路站下(2号线和7号线到),转公交龙芦专线或龙临专线或龙港快线到沪城环路共享区下,再转公交洋山专线到小洋山码头。洋山专线是唯一到小洋山的公交。至于楼上说的明显是网上拉的,芦潮港到小洋山要跨越东海大桥,距离最起码40公里,“芦潮港镇下车,步行779米到达小洋山客运站”,真亏你想的出来。

8,上海为什么要修洋山港

上海要建设成为世界航运中心。上海所处的长江口由于泥沙堆积水深不够,无法满足大型集装箱货船和豪华邮轮的通航和停靠需求,急需建立一个深水港。洋山深水港建成以后,上海已经成为全球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上海洋山深水港位于杭州湾口外的崎岖列岛,由小洋山岛域、东海大桥、洋山保税港区组成,于2005年12月10日开港,在业务上属于上海港港区,行政区划属于浙江省舟山市的嵊泗县。洋山港港区规划总面积超过25平方公里,包括东、西、南、北四个港区,按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自2002年至2020年分四期建设。扩展资料洋山深水港选址有4大优势 2012年通过1500万标准箱东方网12月10日消息:在今天下午举行的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市政府副秘书长、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总指挥沈骏介绍说,洋山深水港选址具备四大优势条件。至2012年,洋山深水港可布置30多个泊位,通过能力1500万标准箱以上。沈骏介绍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位于杭州湾口、长江口外上海南汇芦潮港东南,距离南汇芦潮港27.5公里,距离国际航线仅104公里,是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以上水深的合理港址。优势一:具备建设-15米水深港区和航道的优越条件。洋山海域潮流强劲,泥沙不易落淤,海域海床近百年来基本稳定。优势二:能确保船舶航行及靠离泊安全。港区工程方案经过模型试验反复论证,表明工程实施后,对自然条件基本无影响,能维持原有水深,而且大小洋山岛链形成天然屏障,泊稳条件良好。优势三:工程技术经济可行。工程水域地质条件良好,具备建港条件;另外,建设长距离跨海大桥世界上也有先例。优势四:符合世界港口向外海发展的规律。

9,上海洋山深水港简介

洋山深水港是是世界最大的海岛型深水人工港,港区位于浙江嵊泗崎岖列岛以北,距上海市南汇芦潮港东南约30公里的大海里,由大、小洋山等十几个岛屿组成,平均水深15米,是距上海最近的天然深水港址。港口北距长江口72公里,南距宁波北仑港90公里,向东经黄泽洋水道直通外海,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扼守亚洲—美洲、亚洲—欧洲两大国际航线要道,是上海港的中转集装箱码头,也是上海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工程。 九十年代上海港口贸易量发展迅速,但是也遇到了瓶颈,主要是黄浦江内码头岸线已经用完,没有深水泊位,长江口进港航道水深太浅,远不能适应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要求,跳出黄浦江,越过长江口,到大海建深水港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在深海中建造大型港口,是对人类工程技术能力的巨大挑战。洋山港地处风大流急的杭州湾外口,这里还是强台风经常光顾的区域。大、小洋山由十几座不相连的小岛组成,工程人员要在平均水深20多米的岛屿之间,用吹沙填海的方式将岛屿间的海域填平,造出长6公里,宽1-1.5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的平整陆地。这相当于在1000个足球场的面积上,将沙子堆到七层楼的高度,砂石抛填总量超过一亿立方米。孤悬海外的洋山岛港区,通过世界第二长跨海大桥——东海大桥,连接到南汇芦潮港。东海大桥耗资105亿元,总长32.5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可抗12级台风、七级烈度地震。大桥共消耗钢材50万吨,浇筑混凝土150万立方米,足够装满500列火车。经过万余名建设者六年多的努力,一座海岛超级港口终于神奇地出现在了东海之上。

10,全球顶级深水港码头为什么被称为上海洋山港

在浙江说到深水良港,相信大家首先会想到宁波舟山港,它位于浙江东北海岸,港口地理位置相当优越,尤其是星罗棋布的舟山群岛上的各个岛屿,自然成为了宁波舟山港的天然屏障,不但如此它还是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超10亿吨的大港,不过在浙江省内可远远不止宁波舟山港,还要一座全球顶级的深水港。经常从上海去舟山嵊泗旅游的朋友都知道,在经过东海跨海大桥以后,大家就会看见一座气势磅礴的现代化港口,当地人都叫它上海洋山港,但是几乎所有路经此地的游客都有这样一个疑问,上海洋山港位于位于洋山港区,是由舟山嵊泗列岛上的大洋山岛和小洋山岛等十多个岛屿组成,这里明明隶属浙江舟山嵊泗县,为何要称为上海洋山港呢?有的游客说,如今舟山嵊泗列岛虽然隶属浙江,但是历史上,曾隶属于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地,嵊泗列岛位于舟山群岛的北面,50年代的时候隶属过江苏,60年代隶属上海,不过短短一年后便隶属浙江,一直延续至今,舟山嵊泗这个地方的区划变动比较频繁,叫上海洋山港也不奇怪。也有人说,据说当年浙江沿海的渔业资源匮乏,浙江渔民看上了原先属于江苏省的嵊泗列岛海域,建国以后当地政府为了避免江浙两省的渔民为了嵊泗列岛的渔业资源起冲突,所以把原属于江苏省的嵊泗列岛划给了今天的浙江舟山市管辖,其实上海当年也属于江苏,后来才从江苏分离出去,之所以叫上海洋山港,可能多少有点历史上的原因。不过当询问当地岛上的居民以后,才知道原来洋山港区的岛屿如今都是隶属浙江,上海只是花钱租借这些岛屿建的洋山港罢了,不过岛上的管理部门,有浙江的也有上海的,跟洋山港有关的事物都由上海管理,跟岛上的公共设施建设,运输等诸方面都有浙江方面负责。其实洋山港虽然有“上海”之名,但是实际上是浙江和上海两地合作的产物,自从上海有了洋山港以后,对上海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全球金融贸易中心,大力发展上海自贸区,建设海洋强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带动了舟山嵊泗列岛的发展。上海圈了舟山的地,舟山借了上海的名,如今的上海洋山港,何尝不是舟山嵊泗一种华丽的回归呢?

11,洋山港的介绍越详细越好谢谢了

洋山港是中国最大的集装箱港,是利用小洋山岛填埋而成的人工海上港头。通过长度32.5公里的东海大桥和上海市南汇区相连。 2005年12月10日正式开港。一期工程岸壁总长1600米,有5个泊位。第一天共处理7558个标准集装箱。预计到2012年洋山港将成为世界上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港。全部工程结束后年吞吐量大约为2500万标准集装箱。[编辑] 建设背景 孙中山1920年于《建国方略》中规划“东方大港”。[1]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2004年中国国民生产总值为13兆6,51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上海市国民生产总值为7,450亿2,700万人民币,同比增长13.6%。外贸进出口总额1兆1,547亿美元,成为美国,德国之后世界第三大外贸大国。在如此好的经济形式之下,作为国内经济窗口并且发展迅速的上海却至今没有能停靠大型集装箱船舶的深水码头。上海原来的黄浦江码头是内河码头,无法停泊大型船舶。1995年为了大型船舶停靠的需要在长江口建造了水深10-11米的外高桥深水码头,但是长江河口航路水深只有7米,必须利用满潮才能航行,严重阻碍了上海港运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几代人酝酿已久的深水大港计划就脱颖而出了。[编辑] 东海大桥 主条目:东海大桥东海大桥 东海大桥是洋山港和上海市东南南汇区芦潮港之间的洋上大桥,起着洋山港和陆地联结的重要作用。东海大桥总长31公里,全部6车道的斜拉桥,最大跨距420米,能通行5000吨级船舶,中间跨距140米,能通行1000吨级和500吨级船舶,非航道部分跨距分别为50米,60米和70米。由于工期紧张非航道部分使用了2500吨的吊船对重达2000吨的箱梁进行一次性吊装。[编辑] 工程进度 2002年3月,洋山港和东海大桥项目经国务院审批认可开始进行。到2005年一期工程完成为止,建成了东海大桥,并在小洋山和大洋山之间的海面填埋形成人工地盘上建造了5个水深15米泊位,可以停靠超级巴拿马集装箱货船。一期工程的投资额为143亿元人民币。二期工程将继续建造4个水深15米泊位,预计到2020年全部工程结束为止总投资额将达到500亿元人民币。[编辑] 贡献 根据上海国际港务集团统计,2004年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为1,455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327万标准集装箱(29%),在香港,新加坡之后排世界第三,散货吞吐量3亿8,000万吨,同比增长6,000万吨,超过新加坡的3亿4,770万吨居世界第一。
   洋山港,地址位于杭州湾长江口外的崎岖列岛,西北距上海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距国际航线仅45海里,是离上海最近的具备15米水深的天然港址。整个洋山港工程规划至2020年,建设码头深水岸线总长超过10公里,布置集装箱深水泊位30多个,设计年吞吐能力1300万标准箱以上。    即将开工的洋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由港区、东海大桥、沪芦高速公路、芦潮港陆域配套工程等四部分组成。港区工程建设码头岸线1600米,将建5个集装箱深水泊位,可停靠第五、六代集装箱船,同时兼顾8000标准箱集装箱船舶靠泊,设计年吞吐能力为220万标准箱,陆域面积约1.7平方公里。东海大桥始于南汇芦潮港客运码头东侧约4公里、靠背约1.4公里的海滩与现大堤的交接处,终于浙江省嵊泗县崎岖列岛小城子山,总长31公里,其中跨海部分25公里,按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桥宽31.5米。   沪芦高速公路北起A20公路(外环线)环东二大道立交南,至东海大桥登陆点,全长43公里。芦潮港陆域配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港新城,新城以深水港建设为契机,规划建设用地90平方公里,居住人口30万,最终将建成为一个生态型、信息化、港口产业发达、具有国际通行制度、有着独特风貌的滨海园林城市。

12,洋山深水港在上海什么位置

杭州湾口外的浙江省嵊泗崎岖列岛
资料1 【工程简介】2005年12月10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正式开港,连接洋山港和陆地的通道东海大桥同日开通,从此上海告别了没有深水良港的历史。该港岸线长1600米,第一期建成5个7―10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可停靠当今最新一代的巴拿马型集装箱船,年吞吐量达300万标准箱以上。 【战略评点】或许,很难有哪座港口的开港,能像洋山那样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这是全球唯一建在外海岛屿上的集装箱码头,是我国港口建设史上规模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工程,并且是由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首个保税港,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其对上海乃至区域经济的发展,都可能带来非同一般港口的影响力。从某种意义上说,洋山港是仅仅为上海添了座码头,还是能以此为契机催生更广泛深刻的变化,将是评判这个“世界级工程”成败的关键。 资料2 洋山港:按照航运中心国家战略打造东北亚枢纽 2005年12月09日07:55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在未来10年至20年间,全球即将出现新型的港口网络。”上海海运学院专家郑爱兵介绍说。 在新一轮洗牌过程中,作为依托制造业转移而迅速崛起的中国港口,要么成为核心层的枢纽港,要么沦为枢纽港的喂给港。在这个战略性阶段,洋山港被作为打造航运中心的国家战略推出。它将带动上海港以及整个长三角港口群在全球港口新格局中迅速崛起。 郑爱兵介绍说,由于船舶大型化,新型的港口网络正在迅速替代原有的港口业结构。未来10年至20年间,赤道环球线中心港将成为世界航运体系的核心层。在这条航线上约有5-8个中心大港,有可能运输世界贸易量的50%以上。 在这种情况下,具备地理、腹地或中转优势的港口,都在力争成为全球中心港或主要枢纽港。因而,将会出现在较小区域内多个港口竞争同一类型主港位置的现象。 “过去形成的路线上的一些港口,可能会被船公司放弃。”韩国釜山市政府发展研究员东北亚物流研究中心专门委员曹三铉在面对媒体的访问时,直言港口大战的残酷。被选中的就可能成为枢纽港,落选的沦为支线港、配给港。 在风口浪尖上开港的洋山深水港,显得尤为醒目。洋山深水港不仅结束了上海没有深水港的历史,更是中国打造国际航运中心的关键一步。 与东北亚其他竞争港相比,洋山港背靠的,不仅是上海这个经济中心,更是长三角和长江流域这个经济迅速发展的深厚腹地。 “必须依靠苏浙沪三地的密切合作。”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局长许培星表示。而上海组合港办公室主任曹忠喜表示,与洋山港配套的交通物流问题、货物进出转运问题等,都需要长三角沿岸各港口配合。 “成为头等集装箱枢纽港的毕竟是少数。”专家们认为,枢纽港不仅给所在城市带来影响,更能带动周边港口群繁荣。中国必须棋先一招。(索佩敏)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陈玉川) 资料3 上海港今年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港口 2005年11月02日18:53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新华社 上海11月2日电 据上海市港口管理局统计快报,截至10月底,上海港今年累计货物吞吐量已达3.63亿吨。在这一基础上,上海港预计全年货物吞吐量将达4.43亿吨,有望超过新加坡港,成为全球最大的货运港口。 据《解放日报》报道 ,2004年上海港实现货物吞吐量3.79亿吨,成为仅次于新加坡港的世界第二大货运港。今年上半年,新加坡港吞吐量2.11亿吨,同比增长11.1%。专家称,若照此速度发展,今年全年新加坡港的货物吞吐量预计在4.2亿吨左右,因此世界第一货港的“金交椅”极有可能于今年易主。 此外,上海市港口管理局还透露,今年前10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已累计完成1489.1万标准箱,早早改写了去年全年1455万标准箱的历史最高纪录。年内,全港集装箱吞吐量有望达到1800万标准箱,继续稳居全球第三。 港城共兴,上海港的发展史也是上海城市高速发展的缩影。20世纪50年代末,上海港货物年均吞吐量为0.17亿吨,超过解放前的最高纪录;1984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亿吨,但当时外贸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仅占22%;2000年,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2亿吨,外贸货物比重升至37%;2003年,上海港的总货量跃上3亿吨的台阶,外贸货物占总量四成以上。而今年,上海港将肯定一举迈上4亿吨的台阶,预计外贸货物比重也将继续保持在四成以上。 吞吐量年年攀新高,上海港的硬件建设也是开足了马力。下月初,拥有5个集装箱泊位、年设计能力达220万标准箱的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就将竣工开港,同时洋山保税港也将封关启用。(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贺霞) 资料4 崛起中的洋山港(经典中国·重点工程篇) 2005年09月15日08:02 本报记者 沈文敏 编者按: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区,对我国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洋山港的建设者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奋力拼搏,努力奉献,使工程建设按时保质地推进。 以洋山深水港为核心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成后,将更好地发挥周边一批支线港、喂给港的作用,促进长江三角洲港口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同时更能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强东西部交通联系,扩大上海作为经济中心城市的对外辐射力,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实现新跨越。 3年多时间,东海之上,一座跨海大桥横空出世!崎岖列岛间,一块1.5平方公里的水泥陆域从海上“长”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一期工程正作最后冲刺:东海大桥沥青摊铺已近收尾;一期码头1.6公里岸线上,9台“身高”70米、臂长65米的桥吊已岿然屹立(见上图,纪海鹰摄),9月底将到位15台桥吊,国庆后进入试运营,年底“港开桥通”。 上海港目前已是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洋山港的建成启用,将大力助推上海港向世界第一集装箱大港发起冲击。 世纪大桥成精品 在上海东南距南汇芦潮港约30公里的东海海面上,35个月的时间,凌空飞架起一座跨海大桥―――总长32.5公里的东海大桥。 今年8月“麦莎”台风来袭。大桥经受了首次严峻考验。台风过后,大桥安然无恙!刚装好的1000根“苗条”路灯没有1根在12级大风中受损。 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深水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海大桥起始于上海南汇芦潮港,跨越杭州湾北部海域,直达浙江嵊泗县的小洋山岛。 东海大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外海大桥。在世界现有30多座跨海大桥中,东海大桥是最长的一座。 “这是一项世界级的精品工程!”今年5月在沪参加世界港口大会的代表由衷地发出感叹。 以往,中国大桥的寿命都以50年为限,而东海大桥的设计寿命是100年!这意味着它创设了中国造桥的新标尺。而在这背后,靠的是科技进步。东海大桥建设中,专利申请已有20多项。 精卫填海非梦想 “现在你脚下踩的水泥地以前是大海,全是靠挖泥船一点点吹出来的。”上海深水港工程建设指挥部港口分指挥部的归墨指着港区自豪地说。 建设者们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情况下,创造了国内吹填施工的多个“之最”。 例如,大桥创造了围海造陆规模和吹填方量之最。一期陆域形成围填区最深处达39米,就是说填进去一座13层的高楼也不见顶。短短1年半时间,施工单位共抛吹填2350万立方米,在海上造了125万平方米陆地。 “衔西山之木石,以湮于东海”,精卫填海的梦想在这里变成现实。 穿山筑路创新法 洋山深水港区还建设了上海从未有过的山岭隧道。工期这么紧,按理说炸山开路要快得多。但如果炸山,小洋山景观会受影响。指挥部决定,建一组穿山隧道。 一年半时间挖出16万立方米的岩石,中铁十九局的建设者首创了复合式中墙双连拱隧道。这是一种崭新的隧道结构。此前,它只停留于专家探讨层面。比起“整体式中墙”结构来,它工期短、造价低、工序少,特别是它彻底解决了山岭隧道的漏水问题。 《人民日报》 (2005年09月15日 第二版)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侯立明) 相关专题
文章TAG:上海洋山港码头上海海洋海洋山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