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徐汇区 > 半斤八两的由来,请问半斤八两的来历

半斤八两的由来,请问半斤八两的来历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5 19:04:30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请问半斤八两的来历

1

请问半斤八两的来历

2,成语半斤八两的由来

【成语】: 半斤八两【拼音】: bàn jīn bā liǎng【解释】: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不相上下,实力相当。成语典故【出处】1,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2,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原来是半斤。”[2] 【来历】除了统一度量标准器、规定检定校准制度之外,秦始皇还统一了度量衡的 度制并采用十六进制的计量方法,即度制:1引=10丈=100尺=1000寸=10000分、量制:1斛=10斗=100升=1000合=2000龠以及衡制:1石=4钧;1钧=30斤;1斤=16两;1两=24铢。历史典故我国秦朝以前,各国的钱币和度量衡的单位都不统一,各国商贾和百姓之间的交易并不方便。秦朝统一六国后,秦始皇下令统一度量衡,由李斯负责起草文件。当时度量的标准已经基本确定,惟独这“衡”还拿不定主意,于是去请教始皇帝。秦始皇于是提笔写下“天下公平”四个大字。李斯拿了四个大字百思不得其解。为防止皇帝怪罪,于是干脆把这四个字笔画一加,就成了“衡”的单位,一斤等于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正好相等。在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沿用。直到新中国成立1949年后,由于十六两制在计算的时候有些不方便,才改成现在的一斤等于十两。

成语半斤八两的由来

3,半斤八两的来源

旧时侯的八两是半斤,一斤十六两,现在改为一斤十两,所以半斤就是五两了。差不多的意思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中国古称一斤有16两,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
拼音bàn jīn bā liǎng释义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来源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示例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
原来我国的度量值1斤等于16两,八两即半斤。意即彼此彼此,都差不多(含贬义)。现在一斤变为10两了,原含义容易造成歧义,所以建议国家文字委员会是否应将其改为“半斤五两”?^_^
古制,以前的一斤是十六两,半斤就是八两,后来人们经常用这话比喻两个人在某些方面不分上下,旗鼓相当。

半斤八两的来源

4,有谁能告诉我半斤八两的典故

古代的时候一斤是十六两!所以半斤就是八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这一点以上几位网友解释的很清楚了。那古代的称为什么要用16进制呢?这其实才是关键,要是古代来个8进制,想来我们就成了“半斤四两”了吧?这是因为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如果买货人耍滑头克扣一两就减福,克扣二两就损禄,克扣三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与诚信的重视,希望大家在以后做买卖时也记得这点。
古代:一斤=十六两,半斤=八两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
古时,我们用的秤是一斤十六两,那么半斤就是八两。现在我们用的秤一斤是十两,和老秤相换算是现在的一两是老秤的0.625两。我们民间把作错了事情不想承担或喜欢推脱责任的人说成是“你一推六二五,倒脱的干净”就是这么来的。如果和别人开玩笑,你说我不好,我回答你就是“你别说我不好,咱俩是半斤对八两,谁也不要说谁,谁也不要笑话谁”
“半斤八两”的来历:古时候的一斤是16两不是现在的10两,所以半斤也就是八两。

5,半斤八两是怎么来的啊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至于古称为什么用16进制?它的根源是什么?这就极少人知道了! 中国古称一斤有16两,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
古代曾有计量单位,一斤等于16两,半斤有对他人不屑之意,就用半斤八两表示两人都好不到哪儿去
过去市斤一斤是十六两,所以说半斤八两。 上世纪五十年末代改为一市斤十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轻重相等。通常比喻彼此不分上下。较多用于贬义. 十六两为一斤。——《汉书·律历志》释义 八两:即半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 来源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一:“问:来时无物去时空,二路俱迷,如何得不迷去?师曰:秤头半斤,秤尾八两。”宋·释惟白《建中靖国续灯录》:“踏着秤锤硬似铁,八两元来是半斤。”示例众将看他两个本事,都是半斤八两的,打扮也差不多。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一百七回
晕````在古代1斤=16两后来统一单位 改为1斤=10两所以才有的 半斤八两 形容两个东西相差不大
因为 以前的称 是16两 一斤 所以 半斤 ===8两

6,成语半斤八两的来历

半斤八两的来历 东汉时流通三种货币,分别是黄金,白银和五铢钱,其中五铢钱又简称钱。将一千个五铢钱用绳子串起来,称为一吊,通常,一吊钱可以兑换一两白银,七十两白银可以兑换一两黄金,而一斤有十六两.这就是半斤八两的来历,当然古时候的一两要比现在的一两轻的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改为十两为一市斤。 “半斤八两”一语出自16进制的古衡器流行时期,因古称一斤有16两(沿用至50年代),故形容“半斤”和“八两”毫无区别。 这一点以上几位网友解释的很清楚了。那古代的称为什么要用16进制呢?这其实才是关键,要是古代来个8进制,想来我们就成了“半斤四两”了吧? 这是因为中国古称一斤的16两中,每一两就是一颗星,16两就是16星。它们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和福、禄、寿三星组成。买货人如把东西称给人家旺旺的,就得足了星(特别是福禄寿);如果买货人耍滑头克扣一两就减福,克扣二两就损禄,克扣三两就折寿。可见古代人对与诚信的重视,希望大家在以后做买卖时也记得这点。
以前16两是一斤 现在10两是一斤 现在的半斤其实就是以前的8两嘛
成语:熟语的一种,习用的固定词组.在汉语中多数是由四字组成.组织多样,来源不一.所指多为确定的含义.有些可从字面理解.成语的来历很多.有的来自民间口语经长久演变而习用.有的来自古代典故,经文人引用,遂为成语.成语广为流传,为人们习用.是因为它琅琅上口好记好用.有些古典成语,经长期社会实践早已被人们熟知,乐于接受运用.成语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历史的积淀.要珍视它,要正确运用.
文章TAG:半斤八两由来请问来历半斤八两的由来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