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气象台全球资讯网站
凤凰气象站王艺,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本科2006级,目前在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影视信息集团工作。凤凰卫视气象台的气象资讯是外包的,所以你可以在其他气象节目中看到中午凤凰气象站的主持人。
2. 中央气象台全球我资讯网
国际气象节的发起人是法国人,在1991年2月10日,在法国巴黎附近的一个叫依西·雷莫里诺(Issy-Les-Moulineaux)的地方举办了第一个国际气象节,当时有16个国家的25个电视台参加,来自世界各地的气象专家,从参加气象节的电视台中,评出优秀的气象节目、气象小姐和气象先生。
到了2000年时,就已经有65个国家的130个电视台参加国际气象节了。我国最早的气象台是1872年建成的上海徐家汇观象台,当时的天气预报只有“全国风向不定、天气多变、可能有雨”等既模糊又简单的内容。
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播报了我国第一次的电视天气预报。现在大家看到的天气预报已经运用了卫星、雷达等高科技手段,不仅有一两天的短期预测,还有跨季度、跨年度的长期气候预测,和即时系统预报。
气象信息
现代的气象业务,基本上分为四大块。研究人员通过分布很密集的一些台站、站网和卫星,把资料收集到后再进行观测、传输、再加工后进行服务。所以当大家在享受气象服务预报的时候,其实已经经历了四个过程。
二十一世纪的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方式,已经由过去被动的收听收看转变到主动的根据个人需要来定制天气预报。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现在您只要透过上网或者打电话,经过网上付费或者直接到气象台交纳一定的咨询费用,就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预约特定的气象预报服务。而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开始花钱提前预定天气预报,以避免由于天气变化造成的麻烦和损失。于是,一些专门提供天气预报的气象经济人和气象预报公司随之产生,有人把这种新兴的行业叫做“气象经济”。
说到气象经济,有人说这是老天爷赏赐的钱。而最早的天气预报就是天气谚语,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傍晚天空红,水手乐无穷”。意思都是,如果傍晚出现晚霞,那么第二天就会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杜甫的 “布谷催春种”,是说布谷鸟叫以后一般不会有强冷空气影响了,农民可以播种了。还有“月亮长毛要下雨”,也就是月亮周围有一圈雾,那么就要下雨了。
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人们关心的不仅限于天气的客观状况,更注重这种天气状况可能带来怎样的主观感觉以及健康上的指导。于是,特种气象预报服务出现了。在这项服务中,包括了气象的客观情况以及与生活、健康密切联系的主观感觉等多项内容,其中与健康有关的预报项目又称为医疗气象预报。
医疗气象预报在国内尚属于一个比较新的领域,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南京、武汉等大城市里有开展,预报的疾病也只有呼吸道感染、哮喘、脑溢血、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和心肌梗死等七种。
3. 全国中央气象台
是《渔舟唱晚》这首曲子。1984年,著名电子琴演奏大师浦琪璋将其改编并用电子琴完美演奏,中央电视台选取其1分36秒至2分43秒作为天气预报的背景音乐,一直沿用至今。
《渔舟唱晚》 是一首颇具古典风格的筝曲。乐曲描绘了夕阳映照万顷碧波,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的优美景象。这首乐曲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在中国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一首筝独奏曲。
《渔舟唱晚》以歌唱性的旋律,形象地描绘了夕阳西下,晚霞斑斓,渔歌四起,渔夫满载丰收的喜悦欢乐情景,表现了作者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和热爱。乐曲的前半部分(第一段),乐句与乐句基本上是上下对答的"对仗式"结构,给人结构规整之感;乐曲的后半部分(第二、三段),则运用递升、递降的旋律和渐次发展的速度、力度变化,表现了百舟竞归的热烈情景。
4. 中国中央气象台
中央气象台用卫星是风云一号、二号系列,都是我国自主研制和发射的气象卫星。我国自1988年9月7日至2008年11月,已成功发射了9颗气象卫星;目前,风云一号D星、风云二号C星、D星和E星在轨稳定业务运行,风云三号A星至2010年8月7日已经稳定运行两周年,同时启动了风云三号02批卫星的研制。我国已成为与美国、欧盟并列的同时拥有静止和极轨气象卫星的3个国家(地区)之一。1997年和2000年先后发射的风云二号A星和B星静止气象卫星,入轨后都发生过故障。2004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风云2号C星(又称风云2号04星)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由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进入地球静止转移轨道。2006年12月8时5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二号”D气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最后定点于东经86.5度赤道上空)。“风云二号”D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二颗静止轨道业务气象卫星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三颗业务静止气象卫星风云二号E星二十三日成功发射升空,并将于七天左右定点于赤道上空静止卫星轨道。国家气象卫星中心专家说,E星将接替风云二号C星,对确保中国静止气象卫星观测业务的连续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5. 中央气象台全球资讯网站查询
冰雹预警信号
冰雹预警信号分二级,分别以橙色、红色表示。
橙色预警信号:6小时内可能出现冰雹天气,并可能造成雹灾。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工作;
2、气象部门做好人工防雹作业准备并择机进行作业;
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5、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冰雹
红色预警信号:2小时内出现冰雹可能性极大,并可能造成重雹灾。
防御指南:
1、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冰雹的应急和抢险工作;
2、气象部门适时开展人工防雹作业;
3、户外行人立即到安全的地方暂避;
4、驱赶家禽、牲畜进入有顶蓬的场所,妥善保护易受冰雹袭击的汽车等室外物品或者设备;
5、注意防御冰雹天气伴随的雷电灾害。
冰雹防范知识:
如何获得信号?
⑴拨打电话向当地气象台咨询,或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获得预警信息。⑵察看冰雹预警信号警示装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灯等。⑶登陆气象网站。
应对措施是什么?
⑴关好门窗,妥善安置好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如小汽车最好停在车库里,当然事先给车买保险就更好。⑵居民切勿随意外出,确保老人小孩留在家中。⑶幼儿园小朋友、学校的学生应安置在教室内,暂停户外活动。⑷户外作业人员要停工,应立即到室内暂避。⑸户外人员不要进入孤立棚屋、岗亭等建筑物,或在高楼烟囱、电线杆或大树底下躲避冰雹,尽量找到一个坚固的地方躲避,尤其是在出现雷电时。⑹在做好防雹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防雷电的准备。
6. 中央气象台全球资讯网站下载
要提前知道道路信息,有以下几种方法:
首先,可以拨打电话12121或向当地气象台咨询,或者通过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手机短信等获得预警信息。
还可以察看道路结冰预警信号警示装置,如警示牌、警示旗、警示灯等。也可以登陆气象网站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