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普陀区 > 扇面100件欣赏,常见的两种扇面形式

扇面100件欣赏,常见的两种扇面形式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09 00:08:56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常见的两种扇面形式

可以当做装饰,也可以当做古人用的表示权位使用,很新潮的。
常见的两种扇面形式为折扇和圆扇扇子除了扇风纳凉外,还是很好的收藏品,同时它也是一种不可或缺的道具
欣赏,娱乐,装饰
装饰
折扇和圆扇
不明白,什么扇面形式?

常见的两种扇面形式

2,解小青的主要作品

著有《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扇面100件欣赏》、《赵孟頫书法品珍》、《书写教程》、《智慧夺取时间》、《吴玉如与元略墓志》、《沈尹默与兰亭序》等,并为山西省中小学生书写书法教材。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日本《中国中世文学研究》等杂志发表《汉字构象取意分类分析》、《赵孟頫的书学思想》、《试论元代文化思潮的多元格局》、《对赵孟頫“出处”及其时代的思考》、《对高校书法教育的一点思考》、《眼睛的作用与审美的改变》等学术论文10余篇。

解小青的主要作品

3,解小青的主要作品

著有《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扇面100件欣赏》、《赵孟頫书法品珍》、《书写教程》、《智慧夺取时间》、《吴玉如与元略墓志》、《沈尹默与兰亭序》等,并为山西省中小学生书写书法教材。在《中国书法》、《书法》、《书法研究》、日本《中国中世文学研究》等杂志发表《汉字构象取意分类分析》、《赵孟頫的书学思想》、《试论元代文化思潮的多元格局》、《对赵孟頫“出处”及其时代的思考》、《对高校书法教育的一点思考》、《眼睛的作用与审美的改变》等学术论文10余篇。

解小青的主要作品

4,扇面画的收藏价值

书画扇面作为小品清玩,以其颇具特色的形制为中国历代书画家所喜爱。扇面收藏的兴起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在20世纪90年代初至2000年前后,其拍卖市场都表现得比较稳定,像近现代名家的精品扇面其价格大多在几万元左右。2010年后,精品扇面的成交高价大多在100万元以上。 自古以来,扇画创作主要用于文人、书画家与友人之间的交往,因此往往会在画面或扇画的背面题上一些重要的信息。在扇面的强势劲头背后不难发现,带动整个扇面市场走高的还是名家精品。有关专家表示,扇面升值空间很大,特别是近现代名家的作品,表现形式多样,真伪鉴别性高,收藏价值极为显著。 扇面画价值高,主要是由于扇面形式特殊,创作空间有局限,材质对笔墨的吸收性差,有折痕等各种因素,导致在其上作画难度较大,这就考验了艺术家驾驭笔墨、章法布局、结构安排等诸多方面的能力,而知名的作者在这一点上尤为出色。不过,虽然名人效应一直是书画市场不变的原则,但业内专家表示,这并不是选择时的唯一标准。因为出自同一人之手的作品也会有高下之分,艺术家在不同创作时期作品风格不一,所以还需要藏家对名家画风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 作为投资,最好是选择艺术家的代表作。如果接触不到一线名家,退而选择二线时,更要注重精品之作,要选艺术家顶峰时期的作品,以及技艺娴熟、具有个人代表性的作品。扇面收藏中对于年代的要求,记者了解到自然是越早越好。至于品种推荐,更看好明清文人的作品,如吴门四家、齐白石、张大千等,出自这些名家之手的扇面无疑都是精品,可以做适当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在扇面收藏这一行内,受关注的不仅是交易价格,变现是否顺利也是藏家看重的因素。相对于动辄数百万元、千万元的书画精品而言,扇面作为其中的分支,有着“价位低”这个优势,数十万元或者百万元出头就能买到一件齐白石的精品扇面。另外,扇面在收藏市场领域中,也因为艺术家名气大、艺术价值高等因素能够缩短交易周期,变现相对容易。

5,送灵澈上人的赏析100字

前二句想望苍苍山林中的灵澈归宿处,远远传来寺院报时的钟响,点明时已黄昏,仿佛催促灵澈归山.诗人出以想象之笔,创造了一个清远幽渺的境界.此二句重在写景,景中也寓之以情.后二句即写灵澈辞别归去情景.灵澈戴着斗笠,披带夕阳余晖,独自向青山走去,越来越远.“青山”即应首句“苍苍竹林寺”,点出寺在山林.“独归远”显出诗人伫立目送,依依不舍,结出别意.只写行者,未写送者,而诗人久久伫立,目送友人远去的形象仍显得非常生动.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灵澈的深挚的情谊,也表现出灵澈归山的清寂的风度.送别多半黯然情伤,这首送别诗却有一种闲淡的意境.这首诗有三个特点:1、精美如画 2、静景与动景结合巧妙 3、写景与抒情妙合无垠

6,关于纸扇说明文100字片段

我国扇子之所以受人喜爱,除了可以扇风纳凉之外,还和扇子雅致精巧和扇面的书画艺术分不开。扇子在我国源远流长,据史书称:“黄帝作五明扇”,可谓早矣。西周羽制成“羽扇”已具有美学装饰功能。汉代开始使用轻巧简便的竹扇,汉代以后又出现以竹为图框、以绫绢为扇面的纨扇。纨扇又名团扇,宜于书画,多以骨、玉、象牙等为柄,坠以流苏,显得珍贵尔雅,这种扇在我国流行千余年,特别为闺阁仕女所钟爱。唐人张彦元《历代名画记》载,名士杨修为曹操画扇,不小心掉了一个墨点,就顺势画成一只苍蝇,可见,至少在魏晋就流行扇上作画了。折扇其实源自日本,制造灵感得自蝙蝠翅膀的开合。北宋年间,折扇作贡品传入我国,但尚未广泛使用,至明清就相当兴盛,它易于携带,又有舒合之妙,成为文人雅士掌中物。扇骨有用象牙、玳瑁、檀香等名贵材料制成,扇面则分洒金、混金、捶金、涂香数种,有的还请能工巧匠在扇骨的面上精雕细刻,成为一件珍贵艺术品,一扇之价,值以百金。折扇扇面呈半圆弧形上宽下窄向四处呈辐射状,因而在构图章法笔墨形象上都别具风韵,北宋始在折扇上题诗作画。明清以来文化人都喜欢在扇上舞文弄墨,使扇面书画艺术在中国大放异彩,题材广泛,风格多样,书面扇面虽幅不盈尺,花鸟虫鱼、山水仕女、人物故事、千姿百态,成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专门艺术品种。扇子是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品,也是装饰品。它以其价美物廉、方便实用、雅俗共赏而深受人们的喜爱。扇子分有折扇、竹扇、绢扇、羽扇、葵扇和麦秆扇六大类。除了实用性外,作为一种艺术品,它汇集编织、雕刻、书画、刺绣等工艺技巧,也可作为戏曲、舞蹈、曲艺等表演艺术的道具。它有时候甚至可以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中国民间流传的活佛济公的形象,惹人喜爱,它头戴破僧帽,衣衫褴褛,手持破蒲扇,疯疯癫癫,却爱济困解难,助人为乐,可谓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三国时蜀相诸葛亮,足智多谋,风流倜傥,辅助刘备建立霸业,每每羽扇纶巾装束,羽扇常不离手,成了他身份和智慧的象征。自扇子传世以来,相关的传说趣闻多不胜数。相传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曾遇一卖扇子的老婆婆,她因扇子滞销而发愁,王羲之即兴为之题字,使得老婆婆的扇子大为畅销,一时传为佳话。

7,求杜牧的 题乌江亭 鉴赏 100字左右

杜牧《题乌江亭》诗歌鉴赏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 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 卷土重来未可知。 杜牧会昌中官池州刺史时,过乌江亭,写了这首咏史诗。“乌江亭”即现在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旧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亭长建议渡江,他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惋惜他的“英雄”事业归于覆灭,同时暗寓讽刺之意。 首句直截了当地指出胜败乃兵家之常这一普通常识,并暗示关键在于如何对待的问题,为以下作好铺垫。“事不期”,是说胜败的事,不能预料。 次句强调指出只有“包羞忍耻”,才是“男儿”。项羽遭到挫折便灰心丧气,含羞自刎,怎么算得上真下的“男儿”呢?“男儿”二字,令人联想到自诩为力能拔山,气可盖世的西楚霸王,直到临死,还未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只是归咎于“时不利”而羞愤自杀,有愧于他的“英雄”称号。 第三句“江东子弟多才俊”,是对亭长建议“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的艺术概括。人们历来欣赏项羽“无面见江东父兄”一语,认为表现了他的气节。其实这恰好反映了他的刚愎自用,听不进亭长忠言。他错过了韩信,气死了范增,确是愚蠢得可笑。然而在这最后关头,如果他能面对现实,“包羞忍耻”,采纳忠言,重返江东,再整旗鼓,则胜负之数,或未易量。这就又落脚到了末句。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全诗最得力的句子,其意盖谓如能做到这样,还是大有可为的;可惜的是项羽却不肯放下架子而自刎了。这样就为上面一、二两句提供了有力的依据,而这样急转直下,一气呵成,令人想见“江东子弟”“卷土重来”的情状,是颇有气势的。同时,在惋惜、批判、讽刺之余,又表明了“败不馁”的道理,也是颇有积极意义的。 议论不落传统说法的窠臼,是杜牧咏史诗的特色。诸如“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南军不袒左边袖,四老安刘是灭刘”(《题商山四皓庙》),都是反说其事,笔调都与这首类似。宋人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谓这首诗“好异而畔于理……项氏以八千人渡江,败亡之余,无一还者,其失人心为甚,谁肯复附之?其不能卷土重来,决矣。”清人吴景旭在《历代诗话》中则反驳胡仔,说杜牧正是“用翻案法,跌入一层,正意益醒”。其实从历史观点来看,胡氏的指责不为无由。吴景旭为杜牧辩护,主要因这首诗借题发挥,宣扬百折不挠的精神,是可取的。

8,介绍一件艺术品

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实在是堪称中国的一绝。从秦始皇陵出土的挽车陶马、汉代简洁质朴的黑漆木马,到造型优美的唐三彩马;从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上那浑厚粗犷的马踏匈奴石雕,到唐太宗李世民昭陵祭坛区的六匹石刻骏马;从唐代曹霸画马、韩■《照夜白图》,到现代美术大师徐悲鸿创作的《奔马图》、溥佐的“宫廷马”……那一件件马的作品,无论是雕塑还是绘画,是青铜还是陶瓷,是现实主义手法,抑或是浪漫主义创意,都把马的神情和内在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深深博得中外人士的青睐和赞美。 中国马的艺术始终不衰,以马为题材的艺术品几千年来代有杰作。 图一是汉代绿釉陶马,通高115cm,长88cm,此马威武异常,双耳高竖,双颊微突,线条锐利,眼瞳呈球状,张口露齿,昂首长啸,披鬃缚尾,四肢刚健,整体高大矫健,神态逼真。此陶马属于铅釉陶制品。铅釉陶是我国最早的色釉,是与器物本身一起烧成的高温釉,出现于商周时期。到了汉代,我们的祖先成功地发明了低温铅釉。这匹马满施绿釉,颜色鲜艳,光彩照人,表面呈有珍珠光泽的粉末状,形神兼备,风格典雅,气势磅礴,实为汉代铅釉陶的代表作。 图二是汉代黑漆木马,高71cm,长70cm。漆器工艺在我国历史久远,距今6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存中,曾出土了一件朱红色漆碗。到了汉代,漆器不仅数量增加,而且种类品目繁多。这匹木马,采用髹漆工艺,漆膜表面光亮,马的造型挺拔生动,线条流畅。此马四足稳踏,扬尾挺胸,张口露齿,双目凝视前方,高竖双耳聆听四方,膘肥体壮,特别是臀部浑圆,使此马颇具神韵。虽历经千年,仍完好无损。 图三是北魏灰陶马,高29cm,长25cm;图四是北魏鎏金灰陶马,高27.5cm,长27cm,两匹马均具有北朝陶马的典型特征,即马头小而脖颈浑圆,体魁膘壮,四足踏地坚实有力,臀腹滚圆,尾部下垂,整体看与汉马不同的是马身有大量华丽的装饰,如辔铃、璎珞、鞍桥、障泥、流苏等。特别是图四的北魏鎏金灰陶马,在灰陶的胎质上通体鎏金使此马更显金光耀目,灿烂生辉。 图五是隋代白釉马,高26cm,长18cm。隋代,历时虽只有37年,但在制瓷工艺上取得了显著成就。这匹白釉马,比例匀称,鞍辔俱全,嘴衔两镳,胸下一带,四足静立,鬃毛分梳于马头前额两侧,圆睁双目,两耳上竖,且胸肌露圆,整体造型雄健有力,神气十足,釉色白中泛青,釉质莹润光洁,是隋代白瓷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以上均是退一步斋收藏的马的艺术品、马的文物、马的精品。器物的主人爱马、也爱马的勤劳、马的负重、马的奔腾。在马年的春天里愿马给我们带来好运,愿马给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带来幸福。愿马的艺术永放光彩 追问: 100字左右啊,不是写作文 回答: 你不会减少啊,真晕车! 补充: 中国戏剧水墨画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传统的东方艺术瑰宝,而戏剧水墨扇面画更是别有一番东方意味的艺术奇葩。 在中国画的发展中,扇面画是一历史悠久的形式。唐代已经时兴,宋元广为流行,明清以来“文人墨客精于此道者,灿如繁星”。及至清末民初,扇面画已成为中国画里文人画的一个独特款式在传承发展。历代画家大都喜欢在扇面上寓意寄情,赠友送人留作纪念。扇面画尺幅虽小,但空间无限。还需画家巧妙构图,苦心经营。只有胸有成竹,才能得心应手。一幅扇面画佳作,人们审视其半环形的扇面,感觉如同看一张平整的长方形的横幅画一样。给人们一种视觉上的延伸感,小中见大,笔随意转,咫尺千里,气象万千,化有限为无限,创造出不凡不俗的形象和意境。扇面画正是以其别具一格的艺术魅力,不仅引得历代丹青妙手为之倾倒,也引得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和民间百姓爱不释手。“画与扇”也就成为了文学作品和戏剧舞台的常常出现的画龙点睛的情节和道具。关良先生开戏剧水墨之先河后,戏剧水墨又自然而然成为扇面画中大家喜欢的题材。于是不仅戏中有扇,扇中也有戏。尺幅丹青,又是舞台。

9,骆驼祥子每篇100字赏析

骆驼祥子 1:祥子的手哆嗦得更厉害了,揣起保单,拉起车,几乎要哭出来。拉到个僻静地方,细细端详自己的车,在漆板上试着照照自己的脸!越看越可爱,就是那不尽合自己的理想的地方也都可以原谅了,因为已经是自己的车了。把车看得似乎暂时可以休息会儿了,他坐在了水簸箕的新脚垫儿上,看着车把上的发亮的黄铜喇叭。他忽然想起来,今年是二十二岁。因为父母死得早,他忘了生日是在哪一天。自从到城里来,他没过一次生日。好吧,今天买上了新车,就算是生日吧,人的也是车的,好记,而且车既是自己的心血,简直没什么不可以把人与车算在一块的地方。 怎样过这个“双寿”呢?祥子有主意:头一个买卖必须拉个穿得体面的人,绝对不能是个女的。最好是拉到前门,其次是东安市场。拉到了,他应当在最好的饭摊上吃顿饭,如热烧饼夹爆羊肉之类的东西。吃完,有好买卖呢就再拉一两个;没有呢,就收车;这是生日! 自从有了这辆车,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拉包月也好,拉散座也好,他天天用不着为“车份儿”着急,拉多少钱全是自己的。心里舒服,对人就更和气,买卖也就更顺心。拉了半年,他的希望更大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可以买辆车,一辆,两辆……他也可以开车厂子了! 赏析:祥子为了“买车”而牺牲了许多许多,它用三年时间才买到它,当然激动不已,从他的语言、动作、想法上都可以看出他的心情。至于“祥子买车的日子也是他的生日”,虽说这只是个巧合,但可见老天爷在暗中帮祥子呢。读到这段话,谁都会为祥子的成功而高兴,给他庆祝。这就是老舍这个“人民艺术家”语言的魅力 句子1:钱会把人引进恶劣的社会中去,把高尚的理想撇开,而甘心走入地狱中去。 赏析:写出了了当时社会钱就是一切,只要有钱就有了一切!为了钱人们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句子2:为金钱而工作的,怕遇到更多的金钱,忠诚不立在金钱上。 赏析:这句话突出了当时钱就是一切,有了钱别人就会顺从!而为钱而工作的往往都是要顺从比自己更有钱的人! 句子3: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 赏析:体现出当时社会钱可以使一个家庭和乐融融也可以使一个家庭支离破碎! 句子4: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赏析:写出当时社会如果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就算在努力也是一事无成! 句子5:那辆车是他的一切挣扎与困苦的总结果与报酬,像身经百战的武士的一颗徽章. 赏析:写出那辆人力车是祥子的一切,祥子的报酬都是靠那辆车以及自己的努力得来,所以那辆车对他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句子6:他们自己可是不会跑,因为腿脚被钱赘的太沉重. 赏析:突出了当时社会金钱是万恶之源他迫使人们疯狂的想进千方百计得到它!

10,白蕉 手札精选 书对联选 行书轴 行书扇面

白蕉 手札精选 书对联选 行书轴 行书扇面 白蕉 致姚鹓雏先生札(一) 29×16cm 纸本 1947年 刊于《中国书画》2005年第12期)食蟹诗并致鹓雏先生札(二) 22×44cm 纸本 1947年 柳亚子纪念馆藏刊于《中国书法》2005年第12期 点击浏览大图  白蕉(1907~1969年)出生于金山县张堰镇,本姓何,后废姓以白蕉行世,字号别署极多,其中云间白蕉、云间居士、云间下士等使用频繁。云间是上海松江的古称,金山县旧属松江府。在松江,白蕉结识了一位亦师亦友的人物,就是南社著名诗人姚鹓雏(1892~1954年),姚年长白蕉15岁,不仅诗词、小说写得非常出色,书法,特别是一手行书相当有造诣。   本文拟介绍白蕉的二通书札。一通作于1947年9月29日,一通作于1947年10月25日。  白蕉与姚鹓雏从1946年至1953年交往密切,有过许多诗词赠答及书信来往。1947年9月中旬,姚鹓雏先生回到家乡松江,与白蕉等友好一起游览了沪西的淀山湖,9月29日信中“清游追陪新秋快事”指的就是此行。不到一月,10月25日,白蕉又发了一通书札,二人交往的频繁于此可见一斑。   仔细观赏手迹,白蕉信手挥洒,自然流畅,并无刻意的追求,尤其是10月25日那一札,通篇率真而随意,无心于工而尤工。开头问候姚鹓雏先生的“清恙”,接着谈一谈友朋间的雅兴,随后录奉自己撰写的二首绝句。第一首写了自家窘迫的生活,第二首写吃蟹,都是生活中的琐屑之事。然而就在这不经意之间,顺手一笔,“今年蟹奇多而大,常言蟹多世乱,信有征耶?”关心时局,忧国忧民之心立现。而于文章则堪称妙笔。  白蕉初学二王不得法门,后来得到了《丧乱》、《二谢》等唐人摹本,稍得规模。他16岁考入上海英语专修学校,结识了徐悲鸿,在徐氏的帮助下,白蕉更加刻苦,选用《阁帖》中王字放大至盈尺见方,经常通宵达旦地苦练。继而能够挥洒自如,秀雅萧散,刚健中不乏婀娜,颇得二王的神韵。1938年,为了捐款抗日,他和邓散木合办了一个“杯水书画展”,初露头角就受到欢迎,开始鬻书自给。1940年,在上海首次举办了个人书法展,一时好评如潮。当时王蘧常作诗赞颂道:“三十书名动海陬,钟王各欲擅千秋。如何百炼功成后,傲骨难为绕指柔。”   除了直接师法二王,白蕉对于历代二王体系的大家,诸如唐虞世南、褚遂良、陆柬之,五代杨凝式,宋代的米芾,明代的董其昌、王宠等等,都悉心观摹,汲取营养。在白蕉的书法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虞世南的笔致圆融冲和及外柔内刚;褚遂良的丰采流丽,韵致婉逸;陆柬之的飘逸流畅;也可以领略到董其昌率意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的流宕洒脱;还有王宠疏宕逸笔的沉静。这些感受若隐若现,在似与不似之间,能意会而难言表。   白蕉的行草,笔法精到,气息醇正,为近现代王体书风的典范,他的书法无论具体点画,还是整体布局,都显现出深厚的功力和精湛的技巧。点画圆转润朗,舒展大方,结体疏密有致,匀称妥贴。刚柔并济,外观柔美,内现力度;润枯合宜,润而不肥,枯而不燥;稳险得体,稳得脱俗,险不怪诞。通篇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息。正如沙孟海的评价:“行草相间,寝馈山阴,深见功夫,造次颠沛,驰不失范,三百年来,能为此者寥寥数人。”   在一般人眼里,白蕉死守帖学,是排斥尊碑的。有人找出了白蕉的一段话:“我们决不能因为有碑学和帖学的派别而可以入主出奴,而可以一笔抹杀。六代乱离之际,书法乖谬,不学的书家与不识字的石工、陶匠所凿的字,正好比一只生毛桃,而且是被虫蛀的生毛桃,包(世臣)、康(有为)两人去拜服他们合作的书法,那是他们爱吃虫蛀的生毛桃,我总以为是他们的奇嗜。”其实这只能表明白蕉对包、康二人扬碑抑帖的反对。其实在碑与帖的问题上,白蕉的认识是十分中肯的。他认为有清以来尊碑派与尊帖派两者相互攻讦,实在毫无意义。他说:“碑与帖,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碑沉着、端厚而重点画,帖稳秀、清洁而重使转。碑宏肆,帖潇散。宏肆务去粗犷,潇散务去侧媚。书法宏肆而潇散,乃见神采。”因此,白蕉在书法实践中,并非一味临帖,他也学碑,吸收碑刻中的滋养。在柳亚子纪念馆有白蕉作于戊子(1948年)正月的一幅手迹,好多书法爱好者乍一见,都很惊讶,怎么,白蕉还有这样的手迹?一点不错,白蕉这件书作脱胎于《张猛龙碑》,也有着欧阳询参以隶法的影子。这于白蕉可能是偶弄狡狯,但至少也见得他以帖为能事的同时,并非不见其余。况其还曾通过姚筘雏专门求得于右任墨宝,并对于氏书有“大气流转”的佳评,而于氏固近代碑学大家。杜甫有诗“不薄今人爱古人”,套用一句,白蕉或可谓“不薄魏碑爱晋帖”吧。   至于白蕉的诗,则属于现实主义的创作,正如他“要为苍生作细论”的诗句,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所作诗大都缘事而发,关乎国计民生。与那些为赋新诗强说愁,咏风弄月、玩弄词藻者高下自不待言。 (本文转自 《中国书画》2005年12期 作者:李海珉 单位:江苏省吴江市黎里柳亚子纪念馆)白蕉 七月四日致姚鹓雏先生札 刊于《中国书法》2005年第12期)白蕉 二月十八日致姚鹓雏先生札 刊于《中国书法》2005年第12期)白蕉 九月二日致姚鹓雏先生札 刊于《中国书法》2005年第12期)白蕉 八月二十四日致姚鹓雏先生札 刊于《中国书法》2005年第12期行书轴 来源于上海朵云轩拍卖有限公司第一届艺术品拍卖交易会尺 寸:25×29cm 估 价: RMB 3,000-5,000 成交价: RMB 240,000 拍卖日期:1995-09-24 声明: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草书毛主席诗词立轴 97×48 厘米 著录《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藏画集》正文:毛主席诗词落款:白蕉敬书印鉴:江左白蕉之印、肖形印转自今古轩网站行书七言联 来源于上海崇源·2003秋季艺术品拍卖会>钱笔柔翰—名家书法篆刻专场释文:桂棹莫辞三百曲,梅花小寿一千年。 题识:文麟先生雅属,复翁白蕉。 钤印:大笔一秃、白蕉私印、兰王 尺 寸:131×32cm×2 估 价: RMB 5,000-8,000 成交价: RMB 12,100 拍卖日期:2003-10-24 声明: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草书五言联 106厘米×17厘米×2 著录《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藏画集》正文:海为龙世界 云是鹤家乡 上款:温州工艺美术研究会属下款:白蕉印鉴:白蕉私印草书五言联 106厘米×17厘米×2 著录《温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藏画集》正文:团结就是力量 艺术应为生命 上款:温州工艺美术研究会属下款:白蕉印鉴:白蕉私印行书扇面 行书扇面 行书扇 来源于北京诚轩拍卖有限公司2005秋季拍卖会说 明: 正面:(文略)毛主席《沁园春·咏雪》。一九五四年白蕉书为振华先生笔家属。钤印:复翁、白蕉、白云间 反面:扬芬膙秀,复翁漫笔。 钤印:云间之印、济庐印 上款“振华笔家”,即近代著名制笔家杨振华(1906-1997)。善制狼毫笔,张大千、吴湖帆等名家都曾向其订制书画用笔。“杨振华笔庄”现仍位于上海福州路。 尺 寸:50×18.6cm 估 价: RMB 4,000-6,000 成交价: RMB 68,200 拍卖日期:2005-11-07 声明:资料仅供学习参考,本站不能保证所有拍卖作品的真实性。行草书扇 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来自中华博物网  从这个扇面看来,白蕉单行贯气之甚者,有王献之“一笔书”的感觉,一气流转,其节奏甚快,但震动幅度不是很大,这说明:即使在这件作品中,“单行贯气”的习惯仍旧制约着白蕉的章法布局。这里面的原因,或许与白蕉精神的淡泊有关——白蕉不是一个充满激情的人,他的感情总是比较平和的,所以,他不象王铎、张瑞图等人那样激情酣畅、动荡奔放,而是以平淡处理自己的章法,他也不象米芾那样,在倾斜(左缩右伸)上下工夫,他的韵味,主要不在章法上,而在于那种散淡的情怀的流露——一种含蓄的、平和的深情。

11,点钞扇面法

扇面点钞法扇面点钞最适合用于整点新券及复点工作,是一种效率较高的点钞方法。但这种点钞方法清点时往往只看票边,票面可视面极小,不便挑剔残破券和鉴别假票,不适用整点新旧币混合的钞券。扇面点钞法一般有拆把、开扇、清点、记数、合扇、墩齐或扎把等基本环节。由于清点方法不同,可分为一按多张点钞两种。一次按得越多,点数的难度就越大,初学者应注意选择适当的张数。下面分别介绍这两方法。一、 扇面式一按多张点钞法1、 持票拆把。钞券竖拿。左手拇指在票前、食指和中指在票后一并捏住钞券左下角约三分之一处,左手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右手拇指在票前,其余四指横在票后约二分之一处,用虎卡住钞券,并把钞券压成瓦形,再用拇指勾断钞券上的腰条纸做开扇准备。2、 开扇。开扇也叫打扇面,是扇面点钞最关键的环节。扇面开的匀不匀,直接影响到点钞的准确性。因此扇面一定要开得均匀,即每张钞券的间隔要均匀。开扇有一次性开扇和多次开扇两种方法。一次性开扇的方法是:以左手为轴,以左的拇指和食指持票的位置为轴心,右手拇指用力将钞券往外推,右手食指和中指将钞券往怀里方向转过来然后向外甩动,同时左手拇指和食指从右向左捻动。左手捻右手甩要同时进行。一次性开扇效率高,但难度较大。开扇时要注意左右手协调配合,右手甩扇面要用劲,右手甩时左手拇指要放松,这样才能一性甩开扇面,并使扇面开得均匀。多次开扇的方法是:以左手为轴、右手食指和中指将钞券向怀里左下方压,用右手腕把钞券压弯,稍用力往怀里方向从右侧向左侧转动,转到左侧时右手将压弯的钞券向左上方推起,拇指和食指向左捻动,左手拇指和食指在右手捻动时略放松,并从右向左捻动。这样反复操作,右手拇指逐次由钞券中部向下移动,移至右下角时即可将钞券推成扇形面。然后双手持票,将不均匀的地方拉开抖开,钞券的左半部向左方抖开,右半部的钞券向方抖开。这种开扇方法较前一种费时,但比较容易掌握。用这种方法开扇时要注意开扇动作的连贯性,动作不连贯,会影响整体点钞速度。3、 清点。清点时,左手持扇面,扇面平持但钞券上端略上翘使钞券略略倾斜,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托住钞票背面,右手拇指一次按5张或10张钞券,按下的钞券由食指压住,接着拇指按第二次,以此类推。同时、左手应随着右手点数的速度以腕部为轴稍向怀里方向转动用这种方法清点时,要注意拇指下按时用力不宜过大,下按进拇指一般按在钞券的右上角。从下按的张数来看,如出纳员经验丰富,也可一次下按6张、8张、12张、14张、16张等等。4、 记数。采用分组记数法。一按5张即每5张为一组,记满20组为100张。一按10张即每10张为一组,记满10组即为100张。其余类推。5、 合扇。清点完毕即可合扇。合扇时,左手用虎口松拢钞券向右边压;右手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托住钞券右侧并从右向左合拢,左右手一起住中间稍用力,使钞券竖立在桌面上,两手松拢轻墩。钞券墩齐后即可扎把。二、 扇面式多指多张点钞法扇面式多指多张点钞,有一指下5张、6张、7张、8张等,最多可达15张,因此这种点钞方法的速度相当快。这项点钞方法的持票拆把、开扇、记数、合扇等方法与扇面一按多张点钞相同,仅清点方法有所区别。故这里只介绍它的清点操作过程,并以四指5张为例。清点时,左手持扇面,右手清点。先用左手拇指下按第一个5张。然后右手指沿钞券上端向前移动按下第二个5张,中指和无名指依次下按第三、第四个5张,这样即完成一组动作。当无名指下按第四个5张后,拇指应迅速接着下按第一个5张,即开始第二轮的操作。四年手指依次轮流反复操作。由于左手指移动速度快,在清点过程中要注意右臂要随各个手指的点数轻轻向左移动。还应注意每指清点的张数应相同。下按6张、7张等钞券的方法与下按5张相同。用五个手指、三个手指、二个手指均可清点。其清点方法与四指多张相同。祝你新年拿更多的钱,数都数不过来你要完整版,可以把度以下,有个word下载下来看看,更方便
我没经验,给你找了希望能帮忙扇面式点钞法: 把钞票捻成扇面状进行清点的方法叫扇面式点钞法。这种点钞方法速度快,是手工点钞中效率最高的一种。但它只适合清点新票币,不适于清点新、旧、破混合钞票。 1、持钞 钞票竖拿,左手拇指在票前下部中间票面约四分之一处。食指、中指在票后同拇指一起捏住钞票,无名指和小指拳向手心。右手拇指在左手拇指的上端,用虎口从右侧卡住钞票成瓦形,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均横在钞票背面,做开扇准备。 2、开扇 开扇是扇面点钞的一个重要环节,扇面要开的均匀,为点数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其方法是: 以左手为轴,右手食指将钞票向胸前左下方压弯,然后再猛向右方闪动,同时右手拇指在票前向左上方推动钞票,食指、中指在票后面用力向右捻动,左手指在钞票原位置向逆时针方向画弧捻动,食指、中指在票后面用力向左上方捻动,右手手指逐步向下移动,至右下角时即可将钞票推成扇面形。如有不均匀地方,可双手持钞抖动,使其均匀。 打扇面时,左右两手一定要配合协调,不要将钞票捏得过紧,如果点钞时采取一按十张的方法,扇面要开小些,便于点清。 3、点数 左手持扇面,右手中指、无名指、小指托住钞票背面,拇指在钞票右上角1cm处,一次按下五张或十张;按下后用食指压住,拇指继续向前按第二次,以此类推,同时左手应随右手点数速度向内转动扇面,以迎合右手按动,直到点完100张为止。 4、记数 采用分组记数法。一次按5张为一组,记满20组为100张;一次按10张为一组,记满10组为100张。 5、合扇 清点完毕合扇时,将左手向右倒,右手托住钞票右侧向左合拢,左右手指向中间一起用力,使钞票竖立在桌面上,两手松拢轻墩,把钞票墩齐,准备扎把。 新年快乐

12,10篇300字美文摘抄各100字赏析

山村茶田 山村茶田,万山含黛,层层迷雾,笼罩山冈,沐浴绿色的波浪。山,那么高峻,俯瞰浩浩天宇,像茫茫雾海中的一个沙墩。泉,那么清澈,哗哗的响声和着高山溪流的韵律,激得山村姑娘绾起了长发,裸露着粉嫩的肌肤。 古藤护卫着茶田的绿意,掩映着茶农们欢乐的笑声,层层茶田展示着大自然赐予的无限生机。绿色海涛中,采茶姑娘踏着碎步,艳丽的衣裙在风中飘飞,甜美的歌声在山中回响,偌大茶田鲜活而灵动,高天流云空旷而高远。 像雾像雨又像风,看不够摸不透的奥妙令人神往! 远离了都市的,走在茶香浸漫的世界,是“荡胸生层云”的恬然。啜一口清新的山岚,滋润激越的心肺;品一杯悠远的香茗,洗涤尘俗的烦恼,那是何等惬意的人生美事。 走进万亩茶田,就像走进了花果山的世界,走进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涓涓细流,洗尽了大山的发丝,果熟时节,更有沉沉的果子奉献在大山的面前,累了,歇歇,看看山,闻闻味,想想人,说说事,没有了心底的板结和惆怅······ 贴着茶田的草坡,谛听大地的心跳;抚着茶田的树木,珍藏美好的祝福;品着插田的茶香,放达劳累的身心;拂着茶田的云朵,随纷飞的彩蝶尽情的飞翔······赏析:文章极为...山村茶田 山村茶田,万山含黛,层层迷雾,笼罩山冈,沐浴绿色的波浪。山,那么高峻,俯瞰浩浩天宇,像茫茫雾海中的一个沙墩。泉,那么清澈,哗哗的响声和着高山溪流的韵律,激得山村姑娘绾起了长发,裸露着粉嫩的肌肤。 古藤护卫着茶田的绿意,掩映着茶农们欢乐的笑声,层层茶田展示着大自然赐予的无限生机。绿色海涛中,采茶姑娘踏着碎步,艳丽的衣裙在风中飘飞,甜美的歌声在山中回响,偌大茶田鲜活而灵动,高天流云空旷而高远。 像雾像雨又像风,看不够摸不透的奥妙令人神往! 远离了都市的,走在茶香浸漫的世界,是“荡胸生层云”的恬然。啜一口清新的山岚,滋润激越的心肺;品一杯悠远的香茗,洗涤尘俗的烦恼,那是何等惬意的人生美事。 走进万亩茶田,就像走进了花果山的世界,走进了“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桃花源。涓涓细流,洗尽了大山的发丝,果熟时节,更有沉沉的果子奉献在大山的面前,累了,歇歇,看看山,闻闻味,想想人,说说事,没有了心底的板结和惆怅······ 贴着茶田的草坡,谛听大地的心跳;抚着茶田的树木,珍藏美好的祝福;品着插田的茶香,放达劳累的身心;拂着茶田的云朵,随纷飞的彩蝶尽情的飞翔······赏析:文章极为夸张、渲染、描述之能事,将山村茶田描绘得如诗如画、美不胜收。开篇先写茶田的所处,山水相绕;而后写茶农和采茶姑娘们的欢声笑语、甜美歌声;进而写“我”进茶田的感受与思考,行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由实到虚,浑然天成。全文语言整齐优美,文采飞扬灵动,使人仿佛置身茶田,共享这“世外桃源”般的人间美景。 雨 雨是柔弱的,是世界上最轻灵的东西,敲不响那厚重的钢筋水泥的楼房。而瓦屋则不同,雨滴在上面,叮叮当当的,立即发出悦耳的声音。身在小屋的人也就有了在雨中亲近自然的福气。雨势急骤,声音就慷慨激越,如百马齐鸣,如万马奔腾。雨势减缓,声音也弱下去,轻柔地沁入你的心,像暖春时节耳边的轻风,瓦片似乎是专为雨设置的,它们尽职地演奏着,听雨人心中便漫出不尽的情意。 人们喜欢当心中充满怀念与感喟时,一个人静静地坐下听雨。垂老的志士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抱负;迟暮的美人有“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幽怨;相思的情人有“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的索怀;多情的诗人有“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的遐思。 雨成了人们修饰感情、寄托心愿的使者。 闲暇之中,有幸回到了自己曾经听雨的地方。恰逢那天下小雨,又听到这熟悉而又陌生的雨声。迷蒙之中,雨声里透出一种古怪的情调,是久未沟通的那种。它拒我于千里之外,向我表明它对我的陌生,然而我却能从意识的最深处感受到它存在的气息。我有一种从梦中猛醒的畅快和历经迷茫后的沧桑感。 哦,我在雨声中相约的竟是已隔了时空的自我,它在讲述我以前的一切。我彷徨了,我问自己:我是谁?还是从前的那个我吗? 有词云:“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人生境遇不同,听雨的感受也就各异。然而听雨却都是听灵魂的对话,听真情的奔泻,听年华的淙淙流淌。雨声所敲打的,除去岁月的回响外,还有昔日难再的痛惜与欲语还休的惆怅。似乎只有在这瓦屋轻灵的雨声中,心灵才得以喘息,生命才得以延续。 雨声依然在响,像我真实的心跳…… 一场雨 下雨了,我将手伸出窗外,触摸那雨的心跳。一阵沁人心脾的清凉顿时把脑子里的一切意念都净化了。 雨人从天空中那无形的滑梯滑下,掉在地上,顿时溅起一朵朵晶莹剔透的水花,他们多快乐呀! 我快活地望着这一切,好像我也加入了他们的队伍,我们在一起欢跳,一起在地上绽放朵朵水花。 远处传来一阵淡淡的香气,令我返朴归真,深深刻入心灵深处,难以抹却。 雨,蓦地停了,我惊住了——雨人不见了,水花不见了,歌声与笑声不见了,什么都不见了,我回到了真实的世界,我还是我,一个有骨有肉的小孩,不再是刚才那个晶莹的雨人了。刚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美妙的梦,意犹未尽。哦,雨还会下,雨人也再会在从空中落下! 秋 童年时的我,对四季的概念比较模糊。只知道春天是暖和的,夏天是炎热的,秋天是凉爽的,冬天是寒冷的。随着时光的流逝,人渐渐地长大,慢慢地我爱上了春天的鸟语花香;爱上了夏天在水池里的嬉欢,冰淇淋的刺激;爱上了冬天堆雪人、打雪仗、看雪景……唯独秋天,让我觉得枯燥无味。尤其是家乡的秋天,整天只看到叶子发枯发黄并一片片地凋落。无聊之余,最多也不过是几丝忧愁。 语文老师说,秋天是一年中美丽的季节。当时我并不完全相信,总有些怀疑。但从那时起,我便开始观察秋天,感受秋天。 秋雨往往是飘落着的,细细的,密密的。风夹杂着雨,雨跟随着风,飘零着。雨轻轻地洗刷着大地上的一切,地面被洗得油亮,树叶上不断地渗出颗粒饱满的雨滴。到了黄昏时,风和雨都放慢了节奏。太阳又从云层里爬出来,将她的余辉送给大地。黄叶在柔和的阳光的映射下,透露出淡淡的微红,就像害羞的少女那美丽的脸颊。 秋风飘过的地方,树叶会发出“沙沙"的响声,很好听,风大时,黄叶就会挣脱树的束缚,随着风一起翩翩起舞,好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在风的伴奏下,载歌载舞。此时,恰好有三两个人从飘落着的黄叶中走过,这不是绝美的画面吗?可又是那样的转瞬即逝,尤如昙花一现。让我还没来得及仔细欣赏,便消失了。 我惋惜这短暂的美,更惋惜秋叶的刚烈。它如此奋力地挣扎,是为了摆脱大树的约束,但是,难道它不知道叶落终要归根吗?为了如此短暂的自由却将自己永远地埋在深深的树根下,值得吗?可我又想,这也许正是秋叶的精神吧。它们挣脱大树束缚的真正目的,也许并不在那刹那间的自由,它们是为了将自己最后的注入树根,好让大树在寒冷的冬天能有充足的养分。在来年的春天,树枝上又会长出新的、更茁壮的新叶, 那些新叶子不正是它们当年的身影吗?想到这里,我又为秋叶感到骄傲,没想到它们竟会有"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太不可思议了。或许是神秘的大自然赐予的吧。 春天的风让人昏昏欲睡;夏天的风让人感到闷热难受;冬天的风让人感到寒冷刺骨。唯有秋天的风让人感到神清气爽,既不闷热,又不寒冷,还能让人清醒不少。我简直怀疑秋风具有提神醒脑的功效,再加上凉丝丝的秋雨,这再好不过的药引子,一副名贵"天然药草"恐怕就形成了吧。 秋风与秋雨可能是这世上最完美的一对搭档。秋风吹着秋雨,秋雨伴着秋风。它们能让世上的一切反射出晶莹的光泽,反射出秋的高雅。 也许它们能修剪出一幅美丽的秋的图画,看着它们的身影,我忍不住感慨到:秋风吹吹,秋雨飞飞;秋风爽爽,秋雨凉凉。 秋天的风,秋天的雨,秋天的叶。它们任何一处都不能独自显示出美丽。它们表达出的,是一种整体的美,一种和谐的美。没有风,雨不飞,叶不会舞;没有雨,风不会湿润,叶不会害羞;没有叶,风显得单调,雨显得乏味。只有它们巧妙地结合起来,才会构成一幅美丽的画,一首精美的诗--秋。 大自然赐予了春天鸟语花香,赐予了夏天欣欣向荣,赐予了冬天美丽雪景,当然不会忘记赐予秋天。于是,她赐予了秋天神秘和美丽。看来,大自然是不会偏爱谁的。 我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的天分是差不多的,要想超越别人,取得非凡的成就,恐怕非得吃得非凡的苦不可。 秋,让我领略到了它的美丽,又让我领悟了一些道理。 秋,果真是硕果累累。 我相信每个人都对自己都很关爱吧,但我们在关爱自己的同时也可以尝试着去关爱别爱人,因为关爱别人就是自己。 得到他人的关爱是一种幸福,关爱他人更是一种幸福,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因为只有你关爱了别人,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别人才会回报你。关爱别人其实就是在关爱我们自己,关爱别人是我们得到别人关爱的前提。 关爱别人,就是关爱周围所有的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 我们要用爱心和勇气直面人类的灾难,我们要用科学精神和科学知识去破解社会难题,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睿智去铺设人类未来……这是每一位有志青年关爱别人、关爱社会、关爱人类而必须挑起的重担。 而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却要从时时处处点点滴滴去关爱别人。要学会宽容,要学会赞美,要学会感谢,要学会道歉……人人如果皆能如此,整个社会就会更加和谐美好。 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它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每个人都需要关爱,生活上也少不了关爱,别人给予我们关爱,那我们更应该去关心爱护他人,这样世界上才会充满——爱! 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散步》 作者:莫怀戚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和话,就象小时候我很听她的话一样。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的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西——生命。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这 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文章TAG:扇面100件欣赏扇面100欣赏

最近更新

  • 鱼胶种类,吃鱼胶注意什么?一般来自淡滨尼亚

    黄唇鱼胶也是比较好的选择,目前比较常见的是红嘴鱼胶,也可以选择吃黄唇鱼胶,鱼胶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胶原蛋白,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其他的鱼胶炖好后直接融化,但这样的鱼胶一般不正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

  • 形容阴天的句子,形容天气阴的句子

    形容天气阴的句子2,描写阴天的句子3,描写阴天的句段落4,形容阴天的句子1,形容天气阴的句子形容天气阴的句子阴天,站在高处,去触碰那触手可及的灰色。高处的天空,才是完整的天空。教室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

  • 干漆,干漆怎么烧?看这里!

    取干漆,放在火上烧或掰成小块,放入锅中炸至黑烟尽,取出,放凉,2.取擦干净的干漆,打碎成小块,放入煅烧锅至锅的容量,你是说Zhi干漆怎么构造,直干漆的构造方法如下:1,区分方法如下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

  • 当代作家,这些作家的作品从何而来?

    3.有一批作家同时跨越了这两个时代,两个时代都有重要作品发表,下面将根据他的作品发表的时间进行详细分析,1,以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界,前者算作现代文学,后者算作当代文学,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

  • 如何炸汤圆,汤圆粘上五个小孔防止爆炸时爆炸

    在元宵(汤圆)上粘上四五个小孔,不要太深,以免煎的时候露出馅料,就把它粘到馅料里就可以了,这样可以防止元宵(汤圆)如果“汤圆”是生的,可以先用蛋清糊“汤圆”,然后在锅里煎,n爆炸的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

  • 描写月亮的诗句,描写月亮的古诗句

    描写月亮的古诗句2,描写月亮的古诗句3,有关月亮的诗句有哪些4,关于月亮得诗句1,描写月亮的古诗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描写月亮的古诗句有关描写月亮的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

  • 上海市唐山路5868弄38号,上海市 上海伊洛燃气工程有限公司 在哪

    上海市上海伊洛燃气工程有限公司在哪2,唐山路1039弄属于什么街道3,上海市长宁区社会保障中心的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请给出正确的4,江苏大仓海天禅寺怎么去从上海市唐山路去怎么乘车5,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

  • 上海市嘉定区入园积分规则,上海市嘉定区下属镇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小学2015年有那些要求

    上海市嘉定区下属镇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小学2015年有那些要求2,嘉定幼儿园入学要达到多少积分3,外地户籍在上海嘉定上幼儿园4,2022年嘉定区博翔幼儿园入园分数线5,求问2018 ......

    普陀区 日期:2023-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