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朝代选择定都洛阳。区别在于后唐都洛阳14年,后梁暂都洛阳3年、后晋迁都洛阳1年,洛阳,无论是山西高地还是河北平原,甚至关中形胜、山东丘陵、江淮一带,都有大道直通洛阳,西安建都朝代与洛阳建都朝代中一些朝代性质非常相似,于是,隋唐都定都长安,但以洛阳为东都。
1、有哪些朝代在洛阳定都?
一、说到洛阳,就不得不提西安。周朝,周幽王被犬戎杀死后,丰镐(西安)被犬戎杀得片甲不留,唐朝,西安(长安)关中地区被吐蕃攻破,“天子九逃、国都六失”。可怜的西安,周朝洛阳一不管你,你就被犬戎占领了;唐朝洛阳一不管你,你就被吐蕃占领了,最后还得靠洛阳出力收复西安,西安关中被犬戎和吐蕃攻破,是由洛阳出力收复西安;洛阳被金兵蒙古攻破,西安关中举手投降,如入无人之境。
2、为什么建都洛阳的朝代都废了?比如东周东汉和两宋?
定都洛阳,是中原王朝极好选择,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朝代选择定都洛阳。但有一个奇怪的困惑,那就是定都洛阳的王朝,很少辉煌,你不能说它们都废了。定都洛阳的东汉,虽然不及西汉更强,但也能堪称一个大帝国,至于都废了一说,历史上没有哪个王朝不废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就是传统王朝的宿命。这跟定都在哪里,没啥关系,
01.定都洛阳的历代王朝第一个应该是西周,建东都洛邑。很多王朝都是两都制,甚至五都制,没别的原因,就是周以后的历代王朝的统治区域太大。不管是分封还是集权,纯靠制度运作,根本无法统治这个庞大区域,政治中心丰京和镐京距离中原太远,所以西周就得在关东地区建立一个都城、盯住东方诸侯。既然要盯住东方诸侯,就不能建个城就行了,
洛邑这里设置了成周八师,这是军事力量。而伊洛六百里平原,则是经济力量,再加上东京的地位,于是看住东方就没啥问题了。后来西周变东周,也就是平王东迁,于是,东周就没两都制了,完全以洛阳为首都。东周的确很快就衰落了,可以说一直也没强过,但问题不在东周,而在西周。西周就已经衰落了,东周就只能继续衰落,所以,东周衰落,跟定都没啥关系,跟分封制的路径依赖有关系。
八百里关中平原,都给分封干净了,周天子号令不了天下诸侯,你这时候迁都洛阳,还有什么意义?难道周天子还能不分封了?诸侯国可以,但周天子不可以,周天子必须把分封贯彻到底。然后就是东汉,东汉也定都洛阳,东汉不如西汉更强,但不是军事、经济不如西汉,而是政治不如西汉。简单说就是皇帝和朝堂太弱,就没啥权力,不仅控制不了地方,甚至还被地方反控制,
那么,权力都到谁的手里了?都在豪族手中,这些人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甚至都能组织自己的部曲武装。东汉以后,接续统序的是曹魏,曹魏定都洛阳,司马篡魏,接续统序的是西晋。这两个王朝,都定都洛阳,可以说,曹魏和司马晋,跟东汉一样,王朝中心都不强。但,跟定都洛阳也没啥关系,还是稀罕后期以来的老问题,权力都在豪族手中,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定都洛阳。但马上遭遇了六镇起义,东魏和北齐把首都定在了邺城,西魏和北周把首都定在了长安。为什么不定都洛阳?因为洛阳是战场,山西河南就是北朝两大势力的斗兽场,所以谁也不会把首都定在这里。宇文泰关中改革,成就了关中最后的辉煌,于是,隋唐都定都长安,但以洛阳为东都。也就是说,这里也算首都,
而且两朝的皇帝,更倾向于在洛阳宰制天下。一个原因是关中残破,很难养活首都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另一个原因是洛阳控制关东和山东更方便,唐以后是五代十国,后梁是两都制,但洛阳是西都,东都在开封。之后是后唐,基本上就以洛阳为首都了,后晋还是两都制度,分别是洛阳和开封。再以后,开封的地位逐渐高于洛阳,成为正式首都,
大宋结束五代乱世后,却实施了四京制,以洛阳为西京河南府。宋以后,政治中心继续东移和北移,于是,元以北京、明以南京和北京、清以北京,北京成为连接中原和草原的重要枢纽,所以,首都基本上就定在了这里。02.定都洛阳的优势满满中国比较辉煌的朝代,主要有秦朝、两汉、隋唐以及元明清,这些朝代要么打遍了整个地理视界,要么雄跨中原和草原两大文明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