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放开落户之后,新落户人口当中外省人口占比不足8%,加之河南还有外出务工及就学人口一千多万,所以尽管郑州背靠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人口吸引力未必就强于西安。河南陕西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多次接收河南难民,与之相应的是,豫西大片地区说陕西话,主要是清楚由陕西划出,主要是三门峡哪。
1、河南人口近亿,陕西常住人口约四千万,两省的省会城市发展动力差别在哪?
个人认为西安未来发展定位更高,产业格局更高,简单说几点。第一,西安的实力无法用GDP衡量,名校数量、大学数量、科研院所数量、科技企业数量都是几倍于郑州,这些非经济领域的优势很难通过肉眼察觉,但对于企业和人才的吸引却很强劲,因此西安这几年对于中高端产业的引进明显强于郑州,这些布局对于未来竞争至关重要;第二,西安是整个西北唯一的国家中心城市,其在生育范围以外的影响力远远大于郑州,这一点通过外省人口吸引力就以看出端倪。
西安放开人口落户的当年,新落户人口当中有近四分之一的人来自外省,而郑州放开落户之后,新落户人口当中外省人口占比不足8%,加之河南还有外出务工及就学人口一千多万,所以尽管郑州背靠河南这个人口大省,人口吸引力未必就强于西安。第三,河南是经济大省,除了郑州,还有洛阳、南阳等7个3000亿GDP以上规模城市,其中洛阳已达5000亿级,因此河南城市的竞争力相对陕西而言更加分散,
而陕西除了西安和榆林以外,再没有3000亿级的城市,故而竞争力高度集中在西安,所以西安在与郑州的比较当中并未显现出省域人口少的差异。第四,郑州所在的区域竞争激烈,强市林立,比如南边有湖北武汉,西边陕西西安,北边河北环绕着京津,东边山东虽然暂时没有国中,但却是北方第一经济强省,安徽也已经划入长三角,合肥在省内的独大指数比郑州还高。
所以郑州虽为国中,其实作用并没有比省会大多少,周围省区没一个会把郑州当做外出发展优先级,将来地位如何还得取决于东部其他强市的发展速度,可西安不同,陕西所在的西北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大区,竞争力薄弱,所以西安不仅是在陕西,放眼整个西北也是一城独大,其竞争力是不能用省域人口来衡量的,而是城市核心价值本身决定的。
2、历史上从陕西逃荒到河南的难民,有没有在河南扎根的?能否分享下祖辈的经历?
屡次接收河南难民的陕西与河南休戚与共基本都是河南逃到陕西,以抗战时期最多,是各省收留河南人最多,除部分回去外,相当部分留着当地,后代都变成了陕西人,个别河南人聚居村子例外,但这样的村子很少,关中村子密密麻麻的,难民大多不愿意去陕北陕南,自然条件以前很差,河南是四战之地,基本大的战乱,对河南破坏窦很大,也直接造成了河南一度很贫穷的局面,战乱无疑是最大灾荒。
最近的浩劫是抗战,基本被占领了全境,花园口的决堤,死伤几百万,直到解放战争事情,还能处处看到,焦裕禄的故事里面,兰考的荒凉,也直接与那个混蛋举措有关,第二次就是明末农民起义,两大城市洛阳和开封都被攻破,河南是多年拉锯的主战场,地表建筑破坏触目惊心,造成陕西关中嘴大破坏的实际是清末的回民起义。陕西有关河之险,但建都在关中的大朝代,最终都城都被外来军事力量攻破,任何朝代末世军力都很孱弱,与地理关系不大,
陕西的地理优势,更多依托国家的实力,潼关与函谷关不易攻破,但陕北很容易突破,河套的都是总能威胁到长安。河南陕西唇齿相依,患难与共,多次接收河南难民,与之相应的是,豫西大片地区说陕西话,主要是清楚由陕西划出,主要是三门峡哪,除安康和商洛个别地方,语言受河南很小影响,这个很能说明问题,这个文化的影响与向心力不是无缘无故的。
陕西收留河南人的方式特别,最终都把那些人变成陕西人,现在网络确实有些人挑拨两个省关系,大多数人比较理智,个别杂音很刺耳,真不该谩骂陕西人,受人之恩不能忘,而且这个是世世代代的事情,陕西人脾气不好,但心软,见不得人受苦受难,一般不会驱赶与过分欺负难民。再就是,我呼吁严格打击历史争抢行为,应该形成全民族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