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在马鞍山境内的共有6条,分别为。马鞍山龙山路过江通道、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计划今年8月开建)、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已建成)、马鞍山九华路过江通道、马鞍山湖北路过江通道、马鞍山慈湖过江通道,其中,安徽省9座,马鞍山2座,分别为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马鞍山九华路过江通道。
1、马鞍山的人口有多少?
数据显示,2019年末马鞍山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比上年增加2.4万人,同比增长1.03%,比2010年马鞍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已考虑区划调整因素)增加15.8万人年均增加1.8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0.77%。城镇人口占比近七成数据显示,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36.1万人,其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63.2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12%;居住在乡村的人口7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0.88%。
同2018年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镇化率)上升0.87个百分点,分县区来看,和县常住人口最多,为48.8万人,其后是当涂县48万人、花山区45.8万人、含山县39.9万人、雨山区34.3万人,博望区常住人口最少,为19.3万人。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120.0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81%;女性116.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49.19%,
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3.29。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数据显示,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32.5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3.77%;15—64岁人口162.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8.99%;65岁及以上人口40.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7.24%,值得一提的是,与2018年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0.15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0.20个百分点,相当于每6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人,表明我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正持续加深。
2、马鞍山有几座大桥?
马鞍山大桥数不胜数,如果你问的是长江大桥,那【马鞍山本地资讯】可以好好说道说道!1、马鞍山长江大桥(已建成)目前马鞍山境内已建成的马鞍山长江大桥有一座,就是下面这座了!马鞍山长江大桥于2008年12月28日动工建设,西起姥桥枢纽,上跨长江水道,东至马鞍山东枢纽;线路全长36.14千米,跨江主体部分长11.209千米;桥面为双向六车道城市快速路,设计速度100千米/小时;项目总投资额70.78亿元人民币,于2013年12月31日通车运营。
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2020年8月开建)马鞍山首座跨江公铁两用大桥计划于2020年年8月正式开建,位于马鞍山长江公路大桥上游约2.3公里处,1.总体布置根据此前公布《巢马铁路环评意见稿》,大桥线路自和县姥下河河口上游附近,经牛屯河边滩,跨越长江左汊,穿过江心洲中段,在幸福洲洲头跨越长江右汊,到达当涂县岸侧。
大桥跨江段总长9.663公里,其中,左汊主通航孔采用三塔两大跨钢桁梁斜拉桥方案,具体跨度为:(144 336 1120 1120 336 144)=3200米。右汊副航道桥跨越太平府航道,具体孔跨布置为:(168 392 168)米,2.主要特点“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的特点可以简单归纳为‘一高、二大、三塔、四功能’。
“一高”:主塔高,主塔采用C60高性能混凝土,中塔塔高345米,边塔塔高334.5米,每个主塔都相当于100多层楼房的高度,“二大”:则是单跨跨度大、双跨连续跨度大。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左汊斜拉桥单跨跨度1120米,双跨连续跨度2240米,在同类桥梁中均为世界之最,“三塔”:大桥主塔均采用钢筋混凝土主塔,两座边塔纵向为字母“I”形,中塔纵向为字母“A”形。
“四功能”:跨江段采用“巢马城际铁路 预留轨道交通线 城市快速路 管廊等多通道合建的桥梁方案,大桥桥面两层,上层为双向六车道市政道路,下层为巢马城际铁路2线加预留轨道交通2线,此外,大桥还将承担一些管廊过江功能。马鞍山境内还规划有四条过江通道2020年4月7日,《长江干线过江通道布局规划(2020—2035年)》业经国务院批准,现已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