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浦东新区 > 上海市居民区雨污混接的现状,如何应对城市内涝

上海市居民区雨污混接的现状,如何应对城市内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10 21:21:29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如何应对城市内涝

应对城市内涝需要做好防洪防涝规划、在城市增加洪灾应急调蓄措施、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管理体系。1、做好防洪防涝规划:对城市地形、下垫面、排水管网等资料进行收集,构建数学模型,进行内涝风险等级划分,划分内涝安全区、轻危险区、中危险区和高危险区。城市应急管理部门应制定洪涝灾害发生时,人群由高风险区向低风险区的疏散通道和疏散手段。2、在城市增加洪灾应急调蓄措施:将学校操场、城市公园绿地、室外足球场等设施设计成低于地面一定深度,用于暂时调蓄储存城市洪水,洪灾过后通过水泵抽排至排水管网。3、构建城市洪涝灾害防治管理体系:城市气象部门、水文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和学校、地铁车站、大型商场等重要公共设施的运营部门,应建立信息共享和协调指挥体系。各级部门做好防洪防涝应急预案,预案中要有协动机制。
判断洼地积水的深浅,决定是否通过。当洼地水深超过30厘米时需谨慎,如洼地路程较长,不要贸然下水。
我国城市内涝除了与地形地势降雨量有关外,还与城市排水体制息息相关。众所周知,地形地势降雨是自然条件,很难人为干预,但人类可以通过排水体制来调节地面径流,让雨水及时排入自然水体,从而防止城市内涝问题。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中国城市目前所存在的三种排水体制以及它们的优缺点。中国大致有三种排水体制:直排合流制、截流合流制和雨污分流制。直排合流制,就是把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通过一根管道直接排入河湖,导致严重污染自然水体。截流合流制,就是在合流管道上加一个截流井和支管,支管连接污水处理厂。晴天时把污水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雨天时把雨污混合水也截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但当雨量过大时,污水处理厂负荷过大,处理不了大量雨污混合水,就会通过截流井溢流至自然水体,从而造成溢流污染、污水冒溢、城市内涝等问题。雨污分流制,就是雨水通过雨水管排入自然水体,污水通过污水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实现雨污分流。但这种排水系统也有两个问题,一是有管道错接、混接现象,污水进入雨水管或雨水进入污水管。二是雨污分流解决不了面源污染的问题,降雨时,初期雨水冲刷大气和地面后,带着地面垃圾(比如垃圾中转站、餐饮、汽修、农贸垃圾)通过雨水管排入河湖海,造成面源污染。也正因为排水体制的漏洞及问题,我国城市内涝层出不穷,那么对于城市内涝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近几年,随着《新室外设计排水标准》的颁布和相关政策的推进,许多城市开始采用圣禹提出的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根据中国的降雨特点 、人文特点及人口密集特点,结合中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和现有管网条件,提出的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它是在现有管网条件下,对排水系统进行升级改造,通过智能调蓄,将雨水管内错接、混接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初期雨水截流至市政污水管进入污水处理厂处理,较干净的中后期雨水则直接进入市政雨水管排入自然水体,从而根本上解决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初期雨水进入自然水体造成的水环境污染问题。该系统的核心是智能分流、精准截污、削峰调蓄、智慧水务,既能实现清水与污水的分流,保证污水全收集,又能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还能将进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控制在自然水体能够自我修复的可承受范围之内,恢复自然水体的生态功能,从而实现自然水体的长治久清。。因此对于城市内涝,采用第四代排水系统-清污分流即可解决,相较于新建管网,该方案利用原有管网条件进行改造,周期短、施工容易、成本低、对居民生活影响小,是一个高质高量的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系统解决方案。

如何应对城市内涝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居民居民区上海市居民区雨污混接的现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