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金山区 > 上海市文史馆,上海文史馆复兴中路524号做地铁几号线

上海市文史馆,上海文史馆复兴中路524号做地铁几号线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20 22:02:03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文史馆复兴中路524号做地铁几号线

复兴中路524号附近的地铁站是地铁10号线的新天地站,距离大约有688米。地铁1号线的山西南站,距离大约有900米。
你好!乘坐地铁1号线,经过5站, 到达陕西南路站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上海文史馆复兴中路524号做地铁几号线

2,上海文史馆的介绍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是上海市人民政府领导下具有统战性、荣誉性的机构。以党外人士为主体,安排部分有文史专长有名望的老年知识分子为馆员。文史研究馆的设置,体现了中华民族敬老崇文的优良传统。主要职责是照顾馆员生活,提供必要条件,使馆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为、量力而行、各展所长;组织馆员开展文史研究、书画创作、海外联谊、参政咨询等工作,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为团结老年知识分子,壮大爱国统一战线服务。

上海文史馆的介绍

3,想知道 上海市 百年沧桑陈列馆 在哪

百年沧桑陈列馆位于黄浦江边东方明珠零米大厅内。也称之为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走进陈列馆,仿佛乘坐着历史穿梭机回到了过去,旧上海的风情与悠久的历史文化一次次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1万余平方米的陈列馆把我们带入上海开埠百年沧桑历史——五光十色的十里洋场,五行八作的老城厢,华洋共居的租界,中西合壁的石库门。一幕幕历史镜头,一个个历史故事,一件件历史文物,生动地重现。

想知道 上海市 百年沧桑陈列馆 在哪

4,上海文史馆馆员什么级别 问一问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2-14 上海文史馆馆员什么级别 你好亲上海文史馆员是副厅级别。大多是学有专长、德高望重的名士耆宿,由各个方面根据本人“德、才、望”条件推荐,按一定程序审批,市长颁发聘书。馆员中知名者如:史学家陶菊隐,文史掌故专家郑逸梅,翻译家盛草婴、任溶溶,书画家王个簃、林风眠、沈尹默,篆刻家钱君陶,油画家颜文梁,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孙道临,指挥家陈燮阳,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国医大师裘沛然,还有如陆小曼、王映霞、安志洁等名人遗孀或后裔。历年共聘馆员1130人。现有馆员120人,平均年龄85岁,80岁以上近百人。馆员专业领域涉及文学、艺术、历史、教育、新闻、出版、翻译、医学、体育等方面。随着时代发展,聘任馆员愈益注重专业造诣、社会声望和代表性,馆员工作也由养老为主转向愈益注重发挥馆员的社会作用。

5,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介绍

上海市历史博物馆是一座全面反映上海地区历史发展的博物馆,自1954年开始 筹备,至今已收藏了大量的代表上海历史进程的文物和文献,其中的精华在上海市农展馆和虹桥路都有交口称誉的展示,可以看到4百余件上海市历史博物馆的文物。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在上海都有丰富的遗存,见证了上海上愈6000年创造的文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创建于1983年,原名上海历史文物陈列馆。1991年改 上海历史博物馆为现馆名。

6,上海文史馆的文史馆简介

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于1953年在陈毅市长亲自主持下建立。 地址:上海市思南路41号 张元济(1867-1959),浙江海盐人,1953年6月任馆长。前清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刑部主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创办通艺学堂专讲泰西实学。曾与康有为参加戊戌变法。后任上海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任商务印书馆董事长时主持校勘出版四部丛刊、百纳本二十四史。解放后为全国政协委员。著有《涉园序跋集录》等。江庸(1878~1960年),字翊云,晚号澹翁,福建长汀人,出生在四川。近代法学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1953-1960年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馆长。平海澜(1885-1960),上海松江人,1960年7月任馆长。曾任清华学堂教授,南洋公学附中主任,商务印书馆英文杂志编辑主任,大同大学校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擅长项英文,编成多种英文字典,著名的有“English Student”等。金兆梓(1889-1975),浙江金华人,1961年4月任馆长。曾任华北大学、大夏大学教授,国立编译馆编审,北洋政府外交部顾问,上海中华书局教科图书部长。解放后曾被选为苏州市副市长,中华书局副总编辑,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主任。王国忠,笔名石焚。江苏无锡人。编审。1951年毕业于江苏农学院农艺系。1951年任《苏南农村青年报》总编辑。1952年调华东青年出版社,任编委。1954年调少年儿童出版社,任编辑室主任、副总编辑。1978年,任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党组书记。1983年,任上海市出版局局长。1986年10月,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长。还有,徐福生、吴孟庆 ,现任馆长沈祖炜。

7,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里有什么

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位于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内,是反映上海近代历史变迁的形象陈列,展示面积达一万平方米.整个陈列馆由“华亭溯源。“城厢风貌”、“开埠掠影”、“十里洋场”、“海上追踪”,“建筑博览”、“车马春秋”七个部分构成。
1.是在浦东新区 2.算一个景点,两家是同属一个单位。东方明珠塔集观光餐饮、购物娱乐、浦江游览、会务会展、历史陈列、旅行代理等服务功能于一身,成为上海标志性建筑和旅游热点之一 3.上海城市历史发展陈列馆确定还是在电视塔下面的。 朋友参考一下,希望能够帮到你。祝你愉快。(*^__^*) 嘻嘻……

8,文史馆在古代叫什么

翰林院
上海在宋代以前仅是一个小渔村,村内有十八大浦,其中有两条相对的分别叫上海浦和下海浦。上海的地名就是因为“上海浦”而得名的。而现在十六浦轮渡站就是过去的“十八大浦”之一。 上海在唐时属华亭县,别号云间。上海建镇是在宋咸淳初年。元代升华亭县为松江府,公元1292年上海立县。1843年上海正式开埠,1927年设上海特别市,第一任市长是黄郛,1930年改上海市。 上海的历史演变比较复杂。所以有许多人认为老上海就是松江。其实,松江原来一直属于江苏,58年才划入上海。那么,真正的老上海在哪里呢?据考证应在“青龙镇”。相传东吴孙权为抵御曹操而建造了许多青龙战舰,于是就将造舰的地方称为“青龙”。唐天宝年间始设青龙镇,宋代划归华亭县,元代归属上海县,明代属于青浦。 老上海的青龙镇在宋代就是“海舶辐辏之地,有三亭七塔十三寺,烟火万家,人称小杭州”。宋大书法家米芾曾在青龙镇做过监官。后天我们到新昌大佛寺,能看到他题写的“面壁”两个大字。”
文吏

9,我想知道当代书法家 李天马 的详细资料

李天马(1908~1990) 现代书法家。别名千里。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自幼经父亲指导习书法,遂成毕生之事业。青壮年时代,任职银行,却乐于书道,历游大江南北,请教书坛前辈,博览碑帖墨迹,遍习二王、怀素、欧阳询、吴大澄、黄牧甫诸家,书艺渐入佳境,六体俱通。后应聘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70年代迁沪,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居沪期间,致力书法普及工作,收徒不索费、不受礼。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曾主持拍摄书法教学影片《怎样写好毛笔字》和《笔中情
李天马(1908~1990) 现代书法家。别名千里。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自幼经父亲指导习书法,遂成毕生之事业。青壮年时代,任职银行,却乐于书道,历游大江南北,请教书坛前辈,博览碑帖墨迹,遍习二王、怀素、欧阳询、吴大澄、黄牧甫诸家,书艺渐入佳境,六体俱通。后应聘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70年代迁沪,任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居沪期间,致力书法普及工作,收徒不索费、不受礼。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曾主持拍摄书法教学影片《怎样写好毛笔字》和《笔中情》。著有《楷书行书的技法》(1984年)等。
李天马(1908~1990) 现代书法家。广东番禺(今属广州)人。自幼经父亲指导习书法,遂成毕生之事业。遍习二王、怀素、欧阳询、吴大澄、黄牧甫诸家,书艺渐入佳境,六体俱通。后应聘在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书法,受聘为广州市文史馆馆员。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

10,上海市档案馆简介

成立于1959年的上海市档案馆,现有馆藏档案史料240余万卷,记录了上海地区近200年的发展史实。原馆址藏身于流光溢彩的外滩四川中路220号,是一幢市级保护建筑。这幢市级保护建筑原名法邮大楼,建于1939年。法邮大楼是法租界外滩第一座现代商业建筑,其简约流畅的外观设计,精致的内部构造,匠心独具的建筑用材,使之成为当时上海极富现代气息的建筑。该大楼的设计师R.Minutti此前曾为震旦大学作过精美的设计。法邮大楼由法国远东建业公司管理,法邮公司拥有大楼第一层的整层楼面,其他各层为中法工商银行等几十家租户使用。以法邮大楼来改建外滩新馆,可以说是"神来之笔"。一是大楼位于外滩建筑群组成的天际线的"端点",这样的地理位置与外滩档案新馆所要透示的历史人文气息十分吻合。站在这一"端点"来讲述外滩的变迁、上海的发展,如同是在书写一部上海历史长卷的"序言"。二是大楼南面邻近2010年世博园区,使外滩档案新馆得以倾心融入世博会的人文环境中,精心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展现迷人的魅力。外滩档案新馆改建工程十分看重历史留赠的这笔文化遗产,充分挖掘利用了原大楼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人文底蕴。经过一年时间的精心运筹,悉心打造,一座以现代建筑语汇、装饰风格、信息技术、开放模式来解读申城百年记忆的公共文化设施,呈现在世人面前。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总建筑面积9270平方米,共计11层楼面。底楼大厅为开放式服务区。设有咨询服务区、查档登记服务区、文化售品服务区和休息饮品区,是为参观利用者精心打造的档案文化导入区。档案文化元素处处弥散在经典的建筑语境里,无论是体现档案新馆精气神的大e69da5e887aae79fa5e9819331333236396531型汉白玉雕《都市足迹》,抑或是建筑细部的点缀渲染,无不跃动着"过去与未来"的生命韵律。
文章TAG:上海市文史馆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