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金山区 > 东沙古镇,东沙古镇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东沙古镇,东沙古镇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0-17 08:30:37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岱山一日游必去景点

岱山一日游必去景点1.摩星山景区摩星山景区摩星山景区位于岱山岛东南部,距县城高亭镇2.2公里,全山占地约6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山岗绵延叠翠,最高点月平岗,海拔257.1米,为岛上最高处,可揽景观日出,视野开阔。2.秀山岛AAA秀山岛介于舟山岛与岱山岛之间,传说秀山岛乃海上三仙山之一的“方丈岛”,素有“海上香格里拉”之誉。秀山岛原本有秀山与兰山两座岛屿,两山为海所隔,清光绪年间围海造田后两山相连,故又名兰秀山。3.东沙古镇东沙古镇东沙位于著名渔场岱衢洋沿岸,岱山岛的西北角,是一座百年古镇,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自清至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岱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沙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原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镇区就坐落在这海湾东角的沙滩上,古称“东沙角”,镇名因此而得。4.中国海防博物馆 中国海防博物馆位于岱山本岛黄嘴头东南面沿海地带,历来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重要的海防关口,曾经驻守过的军队在2004年撤出时留下了大量营房、战壕、坑道、碉堡、弹药库等军事设施。5.大鱼山烈士纪念碑 大鱼山古称宜山,位于岱山岛西北的灰鳖洋海域,东距高亭镇24公里。岛形恰如一条敖游的大鲨,故名“鱼山”。与附近的小鱼山,大、小陈山,鱼腥脑等约35个岛礁组成“火山列岛”,主岛即大鱼山。

岱山一日游必去景点

2,东沙古镇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东沙古镇  东沙位于著名渔场岱衢洋沿岸,岱山岛的西北角,是一座百年古镇,是舟山群岛著名的渔港。自清至新中国建国初期为岱山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东沙三面环山,一面濒海,原自西向东有一个半圆形海湾,镇区就坐落在这海湾东角的沙滩上,古称“东沙角”,镇名因此而得。  东沙海岸边原有一座“海天一览亭”,建于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亭有一联“停桡欲访徐方士,隔水相招梅子真”。亭中原有一碑,镌刻着徐福来蓬莱仙岛寻找长生不老药的事迹。这一亭子虽已被毁,但在原址上树有一块遗址碑,足以见证东沙镇那深厚的历史底蕴。  东沙建置可追溯到唐朝。五代时阿育王曾铸铁塔一千尊,藏于各地,吴越钱忠懿王派人送两尊铁塔藏于东沙山渚头的普明院中,可见其当时的影响。但因明清两代曾实行两次海禁,海岛一度荒芜,直至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起弛禁,各地渔民先后进入岱衢洋捕鱼,渐使东沙渔船云集。随着渔业的兴起,招来了四方居民和百作工匠,人口集居,日久成市。据《中国渔业史》载,东沙渔港形成于清康熙年间,之后,每逢渔汛,江苏、浙江、福建沿海诸省渔船集聚东沙,船以千计,人以万数。据记载,1917年渔汛,停泊在东沙洋面的渔船计有12601艘,渔民达8万多人,每到夜间,海面上排排渔船停泊达10多里路,100多只驳鱼船日夜运鱼,近海口50多具落地灶连夜烤网,各加工厂通宵加工鱼货,从海上到镇区,千万盏围灯象天上无数的星星。热闹的场面无可言喻。  渔盐之利带动了渔镇的商贸发展。东沙也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商业贸易区。形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一景“横街鱼市”。清朝文人王希程有首描写“横街鱼市”的诗“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阗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可见当年横街鱼市的热闹景象。与鱼货买卖相伴随的是一批商号的诞生“严永顺米店”、“三阳泰南货”、“鼎和园香千”、“王茂兴老酒”、“高元春饼店”、“聚泰祥棉布”等,还有许多木材、柴炭、毛竹,铁器、绳索等商行。1933年,上海《申报》曾登过一则消息说:“东沙角一隅,居民三千,大小店铺四百余号,其商业密度实为罕见。”从中可见当年东沙商贸之发达。  悠久的历史,繁荣的经贸,形成了东沙镇特有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内涵,尤以建筑文化、宗教文化、食文化与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朝着老街往里走,悠悠的古巷,古色古香的民宅,留着旧商号印迹的店铺,还有渔厂、盐坨、货栈等触目皆是,古朴典雅。整个镇区纵街横巷,井然有序,房屋建筑布局严谨、结构牢固。有人把东沙传统建筑概括成六大特点:一是房屋错落有致,所处地势开阔,南高北低,有一定的层次感二是不少房屋建在海边,带有浓浓的“海味”;三是建筑种类多样,集各地之大成而独具特色,既有四合院式的民居建筑,宏伟气派的宗祠建筑,古朴典雅的庙宇建筑,又有功能各异的商号建筑,还有近代欧式建筑四是建筑用料特别讲究,不少殷实人家其厅院立柱大多是专程从福建北部山区运来的樟树、柏树、杉树等,厅院用平直石板铺设,屋墙石料也多用大理石、花岗石等上等石材五是东沙建筑具有古典风范,飞檐画廊,精雕细琢,其建筑艺术极富明、清两代特色六是东沙建筑历史悠久,现存的近百处古建筑中,最早已有200多年的历史,100年左右的建筑到处可见。近几年来,东沙相继成为《地下秘密战》、《苦瓜弄》、《徐福东渡传奇》、《东方欲晓》等多部影视剧的内外景拍摄地,被一些影视界行家称为“原汁原味的海上影视城”。  东沙是个汇集四海渔民、客商于一处的古渔镇,各地文化在这儿交汇,佛教、道教、基督教多种信仰并存。镇区内寺院宫庙众多,较有名气的如资福寺、报恩寺、净观寺、羊府宫、五都府、真神堂等。  东沙的俗文化也是随着东南沿海各地的渔民、商人、前来定居者等带入并融合而成的。早在东沙渔港开埠时起,大陆的调龙灯、舞狮子、跑旱船等民俗活动就传入东沙,最热闹、最具海岛特色的要数“迎神赛会”,且行且演,礼炮相接,鼓乐不绝,热闹非凡。其中当年的东沙还有庙会戏、舞花灯、说走书、演杂耍、扭秧歌、打花鼓、打腰鼓等。每遇重大节庆或是渔汛季节,这浓浓的民俗风情充满着古镇的大街小巷。  到东沙,吃海鲜是不能错过的。岱山鱼的种类数不胜数。有老渔民说,捕了一辈子鱼,叫不上名的还很多。著名的有黄鱼、带鱼、鳓鱼、鲳鱼、目鱼、虎头鱼、马鲛鱼、鳗鱼、梭子蟹及各种虾、海蜇,另有香螺、海瓜子、蛏子、蛤皮等贝类。新鲜烹制、美昧可口。比如一道简单的龙头鱼煮豆腐汤,可说是岱山人的家常菜,但其以鲜美、爽口而享誉沪杭甬各大饭店,并冠以“飞龙卧雪地”的美名。另外有些鱼类加工成咸干品,别有风味,其制作工艺历代相传,沿袭几百年,非常讲究。鳓鱼加工成腌制品或醉糟品,上海、宁波一带称舟山香鱼,老上海有一碟子香鱼下酒和饭,会津津乐道。三矾海蜇头子、皮子,现在更是宴会桌上的佳肴。  除海鲜外,东沙还有鼎和园香干、三洋泰薄脆、三里香大饼、胡氏阳春面等特色小吃享誉沪甬一带。

东沙古镇有哪些著名的景点

3,浙江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

  浙江一直被称为“丝绸之府”、“鱼米之乡”。在此我就跟大家介绍一下浙江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吧!   1:南麂岛   南麂列岛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海面,隶属平阳县鳌江镇,整个列岛由大小52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岛屿组成,海岸线总长75km,陆域面积11.13k㎡。南麂岛地处亚热带,海洋的自然环境条件优越,特色鲜明。199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列为我国首批五个国家级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之一。   2:前童古镇   前童镇,始建于南宋绍定六年(公元1233年),地处浙江省宁海县西南,面积68平方公里,人口2.6万,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和浙江省旅游城镇。前童镇是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辖镇。地处宁海县西南,由原竹林、前童二乡合并而成,面积68.77平方公里,2005年总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地前童距县城10公里,镇以驻地命名,镇政府所在地北大街5号。前童镇东临一市镇、跃龙街道,南连桑洲镇和三门县,西与岔路镇毗邻,北黄坛镇、跃龙街道接,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理环境独特的江南古镇,先后被命名为“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浙江省旅游城镇”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3:括苍山   括苍山脉地处浙东中南部,南呼雁荡,北应天台,西邻仙都,东瞰大海,位于丽水、青田、缙云、仙居、永嘉、临海、黄岩诸县(市、区)之间,为灵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主峰米筛浪海拔1382.4米,系浙东南第一高峰,为21世纪中国大陆第一缕阳光首照地。   4:嵩溪村   嵩溪村位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东北部,西南距县城23公里,东南离白马镇人民政府驻地傅宅5公里。清末属感德乡廿二都,民国时属白马乡,50年代初属旌坞乡。合作化运动时,建嵩溪高级社。1958年为旌坞管理区嵩溪生产队,1961年为白马人民公社嵩溪大队。1983年为白马乡嵩溪村。1985年属白马镇。嵩溪至县城,嵩溪至北乡寺前、中余等地有公路相连。村内有汽车、小客车、三轮车、拖拉机等220多辆。数村民以烧制石灰为生,销售石灰生财。   5:老外滩   宁波老外滩坐落于宁波市三江口北岸的江北区,宁波老外滩于1844年开埠, 地处宁波市中心,位于甬江、奉化江和余姚江三江汇流之地,唐宋以来就是最繁华的港口之一,曾是“五口通商”中最早的对外开埠区,比上海外滩还早20年。是目前国内仅存的几个具有百年历史的外滩之一。宁波老外滩于1992年后开发,宁波老外滩已经成为长三角大景观之一。   6:龙宫村   龙宫,这是一个多么美丽动听的名字。这里说的龙宫,不是天上的龙宫,也不是大海里的`龙宫,而指的是浙江宁海县深甽镇的一个山村,叫龙宫。   7:东沙古镇   东沙镇位于岱山岛西北端,北濒岱衢洋,东邻岱东镇,南与高亭、岱西两镇接壤。最大海湾由西沙角、念母岙、沙河口自西而东环列,至山渚头岬角形成半圈状。镇区坐落于大海湾东角--史称“东沙角”,镇由此得名。境内有东垦山、大寨子山、小寨子山等岛屿。总面积23.46平方公里。全镇辖4个新型社区及渔业专业经济合作社。东沙镇历史悠久。古迹古建设很丰富。   8:八卦村   诸葛村,又名八卦村。位于兰溪市西部18公里处,有330国道途经该村,交通便捷,是兰溪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二江(新安江、富春江)一湖(千岛湖)一山(黄山)一草(兔耳岭)”衔接的接点和必经之地。诸葛八卦村是迄今发现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格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且保存了大量明清古民居,是国内仅有、举世无双的古文化村落。

浙江有什么好的旅游景点

4,东沙古镇我的故乡承载了我儿时的回忆

齐帆齐微课 清明,因为要给外婆扫墓,又回去了一趟东沙。扫墓结束后时间还有些早,就在小镇里走了一会。 东沙是一个小镇,也是一个古镇。与江南其他的古镇不同,这里没有小桥流水,更多的是浓浓的渔岛风光。 东沙又不只一个古镇,它也是我的故乡,我儿时的大部分记忆都与东沙有关,我曾在这里欢笑,也在这里哭泣。 自打外婆走后,我就很少去东沙了。即使去了,也多是行色匆匆。我曾以为,对这个小镇的印象在变模糊,可当我再次走进它时,依然是那么熟悉而亲切。 从山上下来,先到的是海边。现今的海边已经没有了当年的滩涂和芦苇,而是修了整齐的堤坝和宽阔的公路。站在路边远眺,海天交际的地方泊着几艘小船。 再往前走一段路,能看见几间极具私密而又气质卓越的房子,走进一看才知道是新开的民宿。 民宿面朝大海,依山而建。从门口进去,入眼的是斑驳的老建筑,虽然明显是修葺过,但依然是灰瓦石墙,保留了旧时的风格。屋外摆放着几张藤桌藤椅,屋内有雕花的木床、老式的水缸,还有三五牌经典台钟,落在光影里,感觉走进了上个世纪。 住在这样的地方,听海、看书、品茶,该是怎样的惬意。时光仿佛能在这里静止,那些烦恼好像都被扔进海里。 正当我遐想时,却听母亲感慨起来。母亲幼时就住在这里附近。因为家里穷,房子是用木梁和土砖搭建而成,门前也没有高高的堤坝。遇到台风天,海水会漫进家里,房梁在狂风中也会瑟瑟抖动,好像随时都会倒塌,现在想起来都心有余悸。 但也有快乐的时候,那是渔船回港的时节。那时的海边可真是千帆林立,一筐一筐的鱼从船上运下来,捕鱼人一边装鱼,一边唱着渔民号子,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海滩上很快堆满了鱼筐,常常也会有鱼从筐里漏出,母亲她们就会在放学后去海滩上捡鱼。 “那都是极好的大黄鱼,是现在有钱都买不到的了……”母亲略带遗憾地说道。 在母亲的感慨中,其他人也回忆起儿时的光景。我们一边说,一边走,不知不觉走进了半山腰的民居。有不少人家开着门,欢笑声从门里传出来。也有一些大门紧闭,许是早已搬离了小镇。 东沙的民宅多是相似的,大门几乎都是破旧甚至掉漆,没有什么气派。但门里往往是一个错落有致,环境清幽的小四合院。房子很多都是砖木结构,梁架柱头上浮雕着花卉,小小的雀替上雕着一些花纹。院子里有大大的水缸,花坛里种满了花。整个院落幽静淡雅。 有些人家到没有这么古朴,翻建了一些新式的住宅,有了铝合金的玻璃门,但那份静,就像刻入骨髓一样,不会随着房子的变化而变化。 与许多江南的小镇一样,东沙除了这些古色古香的民宅,还有很多纵横交错,密密匝匝的弄堂。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外婆家门口的弄堂和青石板路。儿时的石板路并不齐整,石板也是大小不一,但走在上面甚是稳妥,小孩子都喜欢到弄堂里玩耍。我和弟弟也常在弄堂里跑来跑去,不知疲倦。偶尔也会往深处走去,看看这石板路的尽头到底是什么。其实小巷的深处就是一间低矮的,瓦楞上长满青苔的小屋,但就是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引得我俩常常前去。 后来弟弟去了异乡,我也年岁渐长,就不再一人乱跑。更多的时候,我一人在弄堂里慢慢地走着,走到街边屋角处往往会遇见盛开的美丽的花朵,我便停下来开始赏花,一赏可能就是一个小时。 雨天的时候,弄堂里也是别有一番韵味。雨滴落在石板上,一粒粒水花溅开来,散落在石缝里,石缝里青苔更加绿了。有邻家调皮的小孩,穿着雨靴,打着伞,在弄堂里跑跑跳跳,故意踩起一汪汪浅水。雨水打湿了他们的衣服,但他们依然笑得欢快。 而我更喜欢站在屋檐下,看雨水从檐上滑落至水缸,发出叮咚的悦耳声。院子里的花草在雨水的洗涤下,愈发娇艳。整个巷弄在雨中也更显静谧,就好像是戴望舒笔下那条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 那时候,我们总以为日子就是这样慢慢的不会改变,就像青石板路,走不到尽头 。蓦然回首,却发现离它已是那么遥远。那些曲曲折折的石板路,总有一条通向外面。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精彩,于是我们一次次挥手告别。但不管我们走得多远,这些石板还是在那里,静静地替我们记载着时光的故事。 小镇真得不是很大,从弄堂出来就是街上。虽然到了清明,街上的人也多了不少,但总也不能与旧时的繁华相比了。曾听老一辈说起,东沙沿海而居,得渔业与盐运之利历来就是繁盛之地,到了清朝与民国时期,发展更是迅速。清朝文人王希程曾这样形容鱼市的热闹,“海滨生长足生涯,出水鲜鳞处处皆。才见喧阗朝市散,晚潮争集又横街。” 时光荏苒,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转行并离开东沙,古镇也就剩下一些老人以及街边老字号的商铺,还在诉说旧时的传奇。 如今的东沙老街,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象征。路两旁建起了渔业博物馆、方言馆、有民俗文化展览馆“百年东沙角”,供人观赏,了解其百年历史。 聚泰翔布店和老电影院虽然还是原来的样子,但都喷了新漆,似乎过一会就有人来买步,来看电影。中西合璧的建筑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不少游人都在拍照留念。 老街的风情不仅在于这些特色建筑,更在于浓厚的市井气息。街上还住着许多人家,开了不少店铺。行走其中,有店家在叫唤“买海棠糕了,买香干了,买石花了。”刚好肚子有点饿了,就三样都买了一点,坐在店门口的长板凳上,悠闲地吃了起来。 海棠糕、香干、海石花是东沙最富盛名的三样小吃。小的时候这三样食物几乎满大街都是,因此没觉得有多好吃。然而现在,就算是东沙,也只能在这横街一带买到了,且味道似乎也与以前不同,突然就有了一种“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惆怅感,原来自己对这座小镇竟有这么深的眷恋。 我们可以沿着石板路走出小镇,但走不出它圈住的思念。 时光悠悠,古镇在百年里见证了繁华,也亲历了落寞。但不管再怎么变化,它总是我的故乡,也我心里恒久的牵挂。齐帆齐微课第4期第6篇,2260字,累计9630字 命题:我的家乡
文章TAG:东沙古镇东沙古镇哪些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