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刘备又在成都禁不住文武群臣的“以死相逼”的极力劝道,登基称帝,口口声声是为汉室打天下的刘备,此时已经可以把匡扶汉室的口号完全踩在脚下了。由此可见,刘备的“匡扶汉室”其实只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口号,真实的目的,是为了在壮大自己实力的过程中增添一些正当性,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而已。
1、刘备有着匡扶汉室的想法,为何要在成都称帝?
刘备的“匡扶汉室”论起来其实跟张角三兄弟的“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差不多,只是一个口号。抛开刘备这个所谓的汉室宗亲的身份,且仅以演绎论之,看看刘备对于汉朝皇室有什么贡献,征伐吕布之后,刘备随曹操见了汉献帝,经过一番查询,汉献帝这个有力证人证实了刘备的汉室宗亲身份,并且口称“皇叔”,汉献帝这么做,无非是想拉拢一个效忠自己的皇亲国戚,对抗权倾朝野的曹操而已,既然如此,认一个所谓的“皇叔”也没什么问题,刘备在成了皇叔之后做了什么呢?献帝冬狩,曹操猎场飞扬跋扈,颐指气使,非汉献帝宝雕弓金批箭不用,此时随驾群臣之中,关云长早已按捺不住,欲上前斩杀曹操,却被刘备使眼色制止了。
时候关羽问及刘备缘由,刘备言“曹操与天子相距仅一马头,左右皆是心腹之人,二弟若轻举妄动有伤天子,罪名反落到我等头上,投鼠忌器也.....”这话看似有道理,但是当时刘备离曹操更近,手中弓箭短刀一应俱全,而且虎牢关三英战吕布早就证实了刘备虽不是世之猛将,武力值也绝对不低,如果他出手偷袭,再加上人群中张飞关羽,制造混乱,未必不能杀曹操以救献帝,刘备之所以没有出手,除了他自己说的“投鼠忌器”之外,也还有自己的小算盘:刘备自知势力不如曹操,就算击杀曹操得手,那么以曹操背后的曹氏及夏侯氏两大家族,是决不会放过自己的,就算自己成了拯救献帝的大英雄,献帝也决然护不住自己周全,也就不捅这个马蜂窝了,
第二幕,国舅董承携“衣带诏”联络刘备,(此处我们先不追究这个“衣带诏”的真伪,演绎而已,就当他有)刘备先小心翼翼地试探了一番,等董承真的拿出汉献帝血书,刘备什么反应?当然是拿手好戏,痛哭流涕,长跪不起,十分痛心疾首。然后刘备做了什么呢,只是签署了一个同意,之后呢,nothing,什么都没有,衣带诏事件曝出之后,联络网上的董承、王子服、吴子兰,乃至于西凉马腾都相继响应,或投毒,或暗杀,虽一一为曹操所杀,但是也算是为了汉献帝尽了最后一分臣节,那咱的刘皇叔呢?没错,皇叔借口伐袁术,落跑出城,去他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去了。
第三幕,刘备集团取得西川之后,又与曹操大战,夺得汉中之地,在一干文臣武将的“极力拥戴奉劝”之下,顺水推舟地自立为“汉中王”,要知道这时候汉献帝可好端端的坐在皇位上,未经过皇帝钦点御赐,自立为王,这是典型的分裂国家政权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又与张角三兄弟有什么区别?第四幕,汉献帝扛不住各方压力,不得已禅让帝位于曹丕,汉王朝寿终正寝,
此时刘备又在成都禁不住文武群臣的“以死相逼”的极力劝道,登基称帝,口口声声是为汉室打天下的刘备,此时已经可以把匡扶汉室的口号完全踩在脚下了。此时汉献帝虽然被废,但是被封山阳公,曹魏以礼相待,供养在山阳县,刘备若是真心匡扶汉室,就应当攻下山阳县,迎汉献帝进成都,以续汉室江山,由此可见,刘备的“匡扶汉室”其实只不过是一句漂亮的口号,真实的目的,是为了在壮大自己实力的过程中增添一些正当性,让自己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