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金山区 > 上海市管国有企业公务用车,上海国企的公交车售票员多少钱一个月啊

上海市管国有企业公务用车,上海国企的公交车售票员多少钱一个月啊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2-09 08:38:20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国企的公交车售票员多少钱一个月啊

每个地区不一样的!!我们这里是公交车司机才一个月不到3000售票员能比司机挣钱吗??上海是大城市,你去问公交公司吧
3000-4000,不同线路不同的
做一休息一,一千八一个月!
3000
几千

上海国企的公交车售票员多少钱一个月啊

2,上海公务车限号和限行时间

法律分析:根据相关通知,上海公务车限号和限行时间如下:11月3日(星期)起按牌号尾数每周工作日少开一天。是期一至是期五停开公务车牌号尾数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公务车停开的范围为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法律依据:上海市体育局办公室《关于公务车限号限行的通知》 为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深入开展全民节能行动的通知 》的有关规定,本市公务车将于11月3日(星期)起按牌号尾数每周工作日少开一天。是期一至是期五停开公务车牌号尾数分别为1和6、2和7、3和8、4和9、5和0,公务车停开的范围为各级行政机关、社会团体、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公务车。

上海公务车限号和限行时间

3,请问上海汽车和一汽轿车是国有企业吗

上汽和一汽都是国有的。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是合资的。
上海大众,一汽大众是合资的但是国有资金占控股地位,因此也可算是国企。
当然是,这还要问?
合资当然算是中国品牌!为什么呢,因为牌子都改了!为什么他不直接叫大众,而叫上海大众! 意思就是这样!

请问上海汽车和一汽轿车是国有企业吗

4,国有企业公务用车管理办法

法律分析:本办法所称公务用车,是指党政机关配备的用于定向保障公务活动的机动车辆,包括机要通信用车、应急保障用车、执法执勤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以及其他按照规定配备的公务用车。机要通信用车是指用于传递、运送机要文件和涉密载体的机动车辆。应急保障用车是指用于处理突发事件、抢险救灾或者其他紧急公务的机动车辆。执法执勤用车是指中央批准的执法执勤部门(系统)用于一线执法执勤公务的机动车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是指固定搭载专业技术设备、用于执行特殊工作任务的机动车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定向保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实行统一制度规范、分级分类管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主管部门负责本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根据职责实行统一编制、统一标准、统一购置经费、统一采购配备管理;指导监督下级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工作。法律依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办法》第四条 党政机关公务用车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定向保障、经济适用、节能环保的原则。

5,求一些在上海嘉定区的国有汽车公司

嘉定是汽车城啊,怎么会没有呢,主要在安亭比如 上海大众上汽(技术中心在安亭)你在百度里就可以搜索到了机械公司就更是多如牛毛啊,这些公司的分公司,合资公司,还有其他的XX机械我不做机械,就不给你介绍了。
volvo 贵宾热线:400-678-1200沃尔沃汽车上海世贸安亭4s中心上海沃路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市嘉定区安弛路8号(安亭国际汽车城内)电话: (021) 6950 2266传真: (021) 6950 2755(销售)/ 6850 2753(售后)

6,上海公车改革方案和补贴标准2019年上海车改方案车补标准出台

上海公车改革方案和补贴标准,上海车改方案车补标准出台 近日,四川、内蒙古和重庆相继公布了公车改革方案和公车补贴标准,到目前为止共有13个省市自治区公布了公车改革方案!来看看你能拿多少吧! 重庆市:厅局级、处级和科级及以下每月车补标准上限分别为1690元、1040元和650元。 陕西省:正厅局级补贴1690元、副厅局级1500元、正处级1040元、副处级950元、正科级650元、副科级600元、科级以下550元。 广东省:正厅级1690元、副厅级1500元、正处级1000元、副处级800元、正科级600元、副科级450元、科员300元、科员以下250元。 湖北省:厅局级1690元、县处级1040元、乡科级650元、科员及以下450元。 安徽省:正厅级1690元、副厅级1600元、正处级1000元、副处级900元、科级及以下550元。 山东省:厅局级正职1690元、厅局级副职1560元,县处级正职1040元、县处级副职960元,乡科级正职650元、乡科级副职600元,科员办事员和机关工勤编制人员500元。 广西省:标准上限为:厅级1950元/月,处级1200元/月,科级750元/月,科员及以下650元/月。 贵州省:厅级每人每月1950元,处级每人每月1200元,科级每人每月750元,科员及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四川省:厅局级1690元/月,县团级是1040元/月,科级650元/月,科员500元/月,公勤人员300元/月 内蒙古:正厅级每人每月1950元,副厅级每人每月1800元,正处级每人每月1200元,副处级每人每月1050元,正科级每人每月750元,副科级每人每月600元,科员及以下每人每月450元。 云南省:厅局级每人每月1950元,处级1200元,科级及以下750元,机关工勤人员650元。 湖南省:省级党政机关厅级1690元/月、处级1040元/月、科级650元/月、科员及以下550元/月。 江西省:厅局级1690元,处级1040元,科级650元,科员及以下500元。 地方车改正在有序推进。尽管车改在地市一级尚未开始普遍实施,但“不够用”、“倒贴钱”这样的基层声音,自去年车改破冰以来一直不断。公务交通补贴会否成为“新福利”?如何切实防止公车、补贴“两头占”?针对这些担忧疑惑,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进行了解答。 问公务交通补贴标准是否合理? 答:岗位级别较高的公务出行较多是客观现象,通过统筹资金来解决“级别低出行多”问题。 关于“补贴不够用”最常见的说法是,基层“跑腿”工作比较多,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为何按照“行政级别越高出行越多”来设计。 中央车改办负责人说,补贴标准首先是根据工作岗位重要性来考虑的,岗位级别较高的例如开会、调研等公务出行较多,是一个客观现象,因此,首先按照级别制定补贴标准上限。在中央定下的补贴标准上限内,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细化补贴标准,可以根据出行频次,把岗位划分得更细,更符合当地实际。 对于公务出行的不同情况和差旅费的衔接问题,中央车改领导小组明确要求各地,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差旅费保障范围搞好衔接,对边远地区和交通不便地区,要做好远距离公务出行的差旅费保障,切实保障好基层调研、下乡、跨行政区域出差等公务出行;公务交通补贴保障范围要与补贴标准相匹配,避免出现保障范围小、补贴标准高的不合理现象。据了解,有些地方也在开始探索车改后中短途公务出差差旅费包干的办法,鼓励公务员通过自驾车等方式进行短途出差。一些省份有关部门组织向社会公开招标车辆租赁服务公司,指导和监督中标的公司在规定时间内投入运行,用于保障普通公务出行和跨行政区域出差、下乡等公务。 问:补贴会否成为新福利? 答:补贴标准必须符合节支要求,依据公务出行实际成本核定,严格避免改革性补贴福利化。 记者注意到,当下最受舆论关注的,是各地补贴标准。《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地方公务交通补贴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30%,边疆民族地区和其他边远地区标准不得高于中央和国家机关补贴标准的150%。有声音质疑,不少地方公布的车补标准都“顶格”定为130%,算不算自谋福利? 中央车改办负责人介绍,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交通补贴分为司局级、处级和科级3档。大多数省份采取了细分档次的做法,分为48档不等。例如广东方案划分了7档:正厅级1690元,副厅级1500元,正处级1000元,副处级800元,正科级600元,副科级450元,科员300元,科员以下250元。同一地市实行统一的补贴标准;不同地市最高补贴标准差距不得超过20%。“在这种情况下,可能有两到三档确实存在顶格情况,但不可能存在全部顶格执行的情况。”中央车改办负责方案审核的工作人员解释。“顶格并不越格,这在改革允许的范围内。”中央车改办负责人表示。 中央车改办负责人表示,对于地方车改补贴标准及档次确定问题,中央车改领导小组多次召开会议进行研究,明确要求地方要依据公务出行实际成本核定公务交通补贴,不允许完全按照上限制定标准。同时,省直机关和全省统算都必须达到7%以上的节支率,否则就必须降低补贴标准,“强调节支率的要求,就是为了避免这一改革性补贴福利化。” 问:如何避免车补公车“两头占”? 答:将进行专项督查确保改革不变形不走样;保留车辆喷涂标识并加装定位系统,实时动态监管。 如何防止出现“一边拿车补,一边用公车”?中央车改办负责人明确表示,纪检监察机关会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受理群众举报,依法依纪严肃查处违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和公务用车管理的行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此外,要求地方加强保留车辆管理,通过对保留车辆实行标识化喷涂、加装卫星定位系统等手段,做到实时动态监管。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执法执勤用车应当喷涂明显标识,机要通信及应急公务用车、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也应作明显标识,接受社会监督。该负责人表示,在各省的批复方案中,中央都要求各地采取措施落实“标识化”,这是避免公车改革走回头路、“翻烧饼”的必要做法,也有助于避免出现名为“公车服务平台”却成领导“专车”的情况,中央车改办将把落实“标识化”工作作为下一步监督检查的一项重点。 中央车改办负责人还表示,将分期分批对地方车改进展和成效进行专项督查,并通过督查和审计等工作,确保地方车改按照中央各项要求推进,不变形不走样 11月10日,省政府新闻办、省发改委在南昌联合召开江西省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向社会解读我省公车改革政策的重点内容。记者从会上获悉,10月11日,中央车改领导小组正式批复了我省公车改革总体方案和省直实施方案;10月31日,省公车改革领导小组召开了全省公车改革工作动员大会,意味着全省公车改革正式启动;11月5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我省公车改革总体方案和省直实施方案。 公车改革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举措,是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优化公共资源配置的重要内容。基于此,在推进改革过程中,我省各地各部门将按照中央批复精神和全省总体方案、省直实施方案要求操作,确保不打折扣,不搞变通,不出偏差—— 在改革范围上做到应改尽改。在参改人员范围上,此次参改人员严格限定为在编在岗的党政机关中公务员编制和参公事业单位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编制人员,其他事业编制人员不属于此次改革的范围。鼓励省直厅(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设区市、县(市、区)、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车改,确因环境所限和工作需要不便取消公务用车的,允许以适当集中形式提供工作用车,但不得再领取公务交通补贴。 在正常公务出行保障上做到改革创新。改革后各类公务出行实行定向化保障与社会化保障相结合的模式,除定向化保障外,其他普通公务出行全部实行社会化公共交通保障。各地各部门将用改革的办法、创新的思路、科学的手段,完善城市公交服务体系,增加或调整公交线路,引导出租车公司增配车辆,增加社会化交通供给。 在改革后的支出上做到节约开支。在补贴层级划分上,省直党政机关和参公事业单位公务交通补贴层级划分为四档,分别为:厅(局)级、处级、科级、科员及以下(含机关行政编制工勤人员)共四个层级;在补贴标准上,不突破国家规定上限标准,确定为:厅(局)级每人每月1690元,处级每人每月1040元,科级每人每月650元,科员及以下(含机关行政编制工勤人员)每人每月500元。各设区市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自行合理确定,但层级原则上不少于厅(局)级、处级、正科级、副科级、科员及以下五档,每一档次补贴标准不能高于国家规定的同级标准的上限。 在司勤人员安置和车辆处置上做到公平公正。在司勤人员安置上,明确了竞聘上岗、内部转岗、允许提前离岗等七种途径。在车辆处置上,统一组织开展取消车辆的鉴定评估和公开拍卖,除必须报废的黄标车和老旧车辆外,其他车辆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拍卖,不针对公务员搞任何特殊照顾,主动接受有关部门、干部职工和社会的监督,杜绝暗箱操作,做到规范有序、阳光透明。 在保留车辆的管理上做到严格规范。对保留车辆实行标识化管理,除涉及国家安全、侦查办案等有保密要求的特殊工作用车外,按规定保留的机要通信、应急公务、特种专业技术用车、一线执法执勤用车的号牌统一变更为尾号为“G”(赣M-xxxxG)的专门号段,并向社会公开。对管理不严、公车私用、违规借车、监督不力等行为明确追责问责规定,对“既拿钱又坐车”等踩红线、踏雷区的行为坚持零容忍,绝不姑息迁就。 据了解,10月31日动员大会召开后,全省党政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的公车改革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各地各部门按照全省总体方案的要求,都已制定了本地区、本部门改革进程表,细化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各个阶段的工作任务。省直部门和设区市11月底前将形成具体落实方案报省车改领导小组审批,今年底前,全省党政机关及参公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基本完成。同时,我省将紧跟国家政策动态,在适当时候启动国有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用2至3年时间全面完成公车改革。  上海市公车改革细则   公车改革是省钱还是多花钱?   7月16日,《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和《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下发。按照新方案,中国取消一般公务用车,普通公务出行社会化,适度发放公务交通补贴。这意味着,在各省“预算账本”的三公经费一项中,“公车购置与运行费”将成为历史,这将为政府的“钱袋子”省下多少钱?   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统计局2010年的调研数据曾显示,2007年以来,我国财政行政事业公用经费支出接近9000亿元,其中公务用车消费占比较高。党政机关及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总量为200多万辆,每年公务用车消费支出1500亿元-2000亿元。   “预计公车改革年度减少财政支出为1000亿元左右。”被称为“公车改革第一人”的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叶青表示,如果按照我国财政支出15.16万亿元测算,公车改革大约能减少全国1%的财政支出。   不过目前究竟能省多少支出,还没人能给出具体的数字。也有专家认为,取消公车短期很有可能增加部分地区的财政支出。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胡怡建说,按全国算可以节约预算支出的三分之一到一半,而一些地方补贴标准较高,预算支出可能不降反升。   叶青表示,有一个数据是确定的,江西新余通过一年车改的探索,公车运行经费同比减少1837万元,加上解聘322名司乘人员一年的工资福利超过1000万元,每年用于更换车辆的费用估算800-1000万元。初步估算,一年大约节省了4000万元左右。   怎样才能既省钱又防“懒政”?   公车改革之所以难啃,正是由于这是政府革自己的命,利益相关所至。胡怡建说,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人能算清楚公车的实际开销,公车开销不仅是“公车购置和运行”费,还包括司机工资开销等众多因素。   “公车上下班,要占用4次路面;打车,就只占用2次。”叶青认为,车改是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曾有调查显示,一辆出租车的效率相当于5辆公车,而且公车的维护费用是出租车的7倍。   但是省钱背后,必须要破除“懒政”思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顾问宋晓梧说,大中城市取消公车对办公的影响不是很大,问题在于地方尤其是县级。“现在有一种现象,有基层干部吐槽,改革后我就不吃不喝不干,拿着补贴买私货;也有乡镇书记说,乡镇离县里60多公里,一个星期要去县里开3个会,再加上下乡,一个月600元根本不够。”   专家认为,公车改革方案要有统一指导意见,但确实不能“一刀切”,特别是公共交通网络化和市场化发展程度要作为衡量指标,在公共交通不发达的地方,可以组建公务车队或包租出租车。   事实上,市场永远比政策嗅觉更灵敏,不少专业的汽车租赁公司已经提前行动。一嗨租车创始人章瑞平告诉记者,一嗨不仅进入中央采购的名单,也为很多地方政府提供租车服务。在深圳等地,连执法用车都通过租赁的方式完成。“租车比买车划算。政府不需要通过固定资产投入来消耗资金,剩下后续的管理,保养等问题政府都不用管了。统计发现,一般租赁用车的效率是公车和私家车的三到四倍。”   不仅如此,租车公司等市场化力量还能成为推动公车改革落地的一分子。章瑞平说,租车能让汽车使用过程透明化,“可以看到每个人什么时候、用了什么车、去什么地方,开销是怎么来的,一目了然。”   叶青认为,政府的租车记录只要向公众公开,就可以让车改的廉政效果最大化。   改革的成效如何量化?   此轮的公车改革只是刚刚开始。“目前时间过了三分之一,任务大概完成了超过一半。”叶青说,2月初,首批公车拍卖已经落槌,但这还仅仅是开始,人员消化、补贴标准等细则还需要落实,“此次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讨价还价。”   不过,改革的效果该如何量化?据介绍,今年下半年相关研究部门将发布公车改革指数报告,就是希望用量化的方式,对公务车租赁、互联网租车、新能源汽车使用、海外模式借鉴等问题进行第三方学术研究,测算改革的进度、量化改革的成效。   “车改后期要关注三个标准。”叶青说,一是车补标准,在一些提前进行车改的地方,就已经出现了左手拿钱、右手坐车的现象。对于这一现象,要坚决遏制,按车在当地一日租金计算受贿金额;二是补偿标准,对于涉及的司机等人员要有补偿方案,例如按照聘用时间进行一年一补;三是起拍标准,绝大多数公车处于良好的状态,要根据其实际的状态决定起拍价,不能按照普通二手车进行起拍,否则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大学高考www.creditsailing.com 原文地址:http://m.creditsailing.com/JiaoYuXinWen/469529.html

7,国有企业公务车交通补贴管理制度

规章制度健全,但是实际上执行不力,堵住了窟窿,怎么捞钱?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内容来自用户:greatwall520集团公司公务自备车交通补贴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1条为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员工自备公务用车补贴管理,制定本办法。第2条公务自备车,指车辆由个人购置,产权属个人,用于本人驾车上下班和公司需求的办事车辆,公司提供公务车定额补贴。第3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各部门主管级以上人员,行政外勤,财务出纳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特别申请。第4条公务自备车交通补贴由办公室归口管理。第二章补贴标准第5条根据职位高低设立月度补贴标准具体如下:补贴对象|补贴标准(元/月)|总经理|2800|副总经理|2500|部门经理|2200|部门副经理、主管|2000|集团行政外勤、财务出纳|根据实际工作报总经理特批|第6条本补贴标准除包含正常行车费用补贴以外,还包含了车体广告费、私车公用折旧费、修理费、保险费、车检费等补贴。第三章交通补贴申请程序第7条须提交材料:车辆补贴申请/审批表、本人驾驶证及复印件、车辆行驶证及复印件。第8条申请人携以上材料,经部门主管、分管领导同意并签字后提交至人力资源部审批,呈报总裁批准。第9条签批后的“车辆补贴申请表”、驾驶证复印件、行驶证复印件等材料交由人力资源部归档保存,“车辆补贴申请表”复印件交财务部备案。第六章

8,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司勤人员怎么安排

因人而异吧,不能套用,以下作为参考1.根据保留公务用车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在现有在册正式司勤人员中,采用竞聘上岗、综合择优等方式确定上岗人员。2.对其他司勤人员,按照以人为本、积极稳妥、因地制宜的原则,坚持内部消化为主,通过内部转岗、开辟新的就业岗位、提前离岗等多种方式妥善安置,不得将其简单推向社会。3.做好相关人员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工作,妥善处理该类用工形式司勤人员与单位的劳动关系,维护好相关人员合法权益。4.人员安置工作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筹协调,所需支出由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换汤不换药,还是老百姓倒霉!
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  在该《意见》中,明确了司勤人员的安排方法原则:  各级党政机关根据改革后的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司勤人员岗位,采取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方式确定留用人员;未聘人员原则上以内部消化为主,通过内部转岗、开辟新的就业岗位、提前离岗等措施妥善安置。  依法做好未留用人员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的终止、解除工作,维护其合法权益,相关必要支出由各级财政安排专项经费予以保障。  各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成工作组,负责指导参改单位做好司勤人员安置工作,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参改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和国有金融企业要依法做好司勤人员安置工作。参考:关于全面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_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link?url=TvkLrxFpRbgQoHrLExDZ8QX9Hew7LdnE7p08TlbS6b43tFKnnRG3DB5oU7f_Oyty6_Xy73eYgd-5FhV93gVpva

9,公务用车改革后机关单位用车怎么办

交通补贴坐公交
公车改革之利弊谈浙江省杭州市自5月起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市局(副厅)级以下一律取消专车,大部分公车都向社会公开拍卖,让公车回归“工作车”的本色。如此大规模、高级别的“车改”在全国尚属首例。“车贴”根据级别分9档,最低每月300元,局级干部2600元。建立公共交通专项经费制度,用于接待上级领导及宾客等。杭州市的车改,从他们的角度来说,单从经济账来算,这些公车拍卖以后,车辆的维修保养保养费少了,不再负担公车司机的工资,看起来是一种突破。但是确定局级干部每一个2600元车贴,依据并不充分,平均每天120多元的车资,难道他们不在办公室,天天要去跑长途吗?中-国的官员从古代坐轿,到现代使用公车,成为了一种惯例,也看成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无论使用公车也好,进行车改也好,突击的都是官待遇、官本位,这没有什么值得叫好的。外国就没有过公车这么一说,你是什么职务,就给你什么样的工资,至于你采用什么样的交通上班,步行走路也好,租车也好,与人拼车也好,都由你自己选择,只要能保证按时上班就成。出差的话也可以开私车,也可以租车,也可以乘公共交通工具,报销的时候大概计算一下所需要的车费,付出多少是你自己的事情。前两年,也有一些地方进行了公车改革,形式上与杭州市差不多,公车拍买,领导个人在工资以外发交通补贴。一听说别的单位这样改了,有一些单位的领导迫不及待,只等着这样的改革早一点来到,没有别的原因,只等待新的一次利益再分配。其实公车改革以后,该减的公车减不下,照样不会少用,倒是领导的腰包自然是鼓起来了。不论是继续使用公车,还是实行交通补贴,领导们始终占着便宜,他们不会亏吃。发交通补贴,真正吃亏的是领导下面的办事人员,他们跑腿的事情比领导多得多,得到的补贴却少的可怜。尽管跑腿多,也用不着自己去再掏腰包,但他们至少没有领导们那样太多的富余补贴。类似杭州市的车改,只是一种换汤不换药,改来改去都是领导们得益。关键是解决交通问题,真正意义上的车改,就是将公车的开支全部取消,是什么级别拿什么工资,拿在明处,对谁都一样。无论是领导还是一般的办事人员,都必须自行解决上班和出差的交通问题,而不应该是发车辆补贴。o(∩_∩)o哈!希望可以帮到你

10,如何管理公司公务车辆

公务车辆管理制度为加强车辆使用和管理,提高车辆使用效率,确保业务工作正常运转,节省车辆使用开支,结合我办(公司)实际,特制定以下制度:一、车辆调派使用、用油管理、维修管理、车辆管护,统一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具体负责实施。二、调派车辆的原则是先急后缓,先重要后一般,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和行车安全。三、关于车辆使用管理 (一)每天上班时间,本办(公司)的车辆统一集中在单位门前停车场,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根据用车计划进行调派并做好用车登记工作。(二)因工作需要用车的,必须做好用车登记手续,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调派车辆;离开市辖区用车的由单位领导审批,未经批准调派的车辆不得擅自出车。(三)单位车辆原则上不外借,特殊情况需外借时,必须经单位领导批准;外借期间,车辆的用油和司机的补助,由借车方承担。(四)车辆调派使用时,原则上由专职司机驾驶,专职司机不够安排时,可安排具有合法驾照的人员驾驶,其他人擅自驾车发生事故的,一切责任由其承担。专职司机和有合法驾照人员因违反交通规则由其承担责任发生事故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赔偿。(五)司机行车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确保行车安全。如发生意外事故,司机要积极采取措施,协助处理,并及时向单位领导和秘书科(综合协调部)报告。四、关于车辆用油管理(一)市内行车加油,原则上持卡到加油站加油,特殊情况经单位领导同意才可现金加油。市外行车需加油时,须凭盖有税务、加油站单位印章的正式发票报销。(二)润滑油更换按规定里程报秘书科(综合协调部)核准后进行更换,登记工作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负责。五、关于车辆维修管理(一)车辆需维修、更换零配件的,先由司机提出申请,小故障由司机检查确诊,大的故障由二名以上司机会诊,能自己处理的故障尽量自己处理,不能处理的,填写《车辆维修申请表》,按程序经领导审批后,到定点的维修站(厂)进行处理维修。(二)在市辖区外车辆发生故障需要维修的,要及时向秘书科(综合协调部)报告,根据实际情况就地维修,但事后必须补填《车辆维修申请表》,按程序呈报审批。六、关于车辆管护工作(一)车辆与司机相对固定,因工作需要调整时,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安排;办(公司)领导用车相对固定,办(公司)领导离开贵港不用车时,其使用的车辆和司机要照常到办(公司)报到,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统一安排使用。(二)没有安排使用的车辆,上班时间必须停放在办(公司)门前停车场;下班时间和节假日期间,由司机或相对明确保管该车的同志保管,无特殊情况,一般不能出车使用。(三)司机要经常检查车辆状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要保持车况良好,长途用车前要做细致检查;车辆要保持清洁卫生,统一持卡到定点地方洗车。(四)车辆年审、养路费购置、车辆保险由秘书科(综合协调部)安排人员具体办理,并做好记录,按有关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五)司机或相关人员要认真保管好车辆,防止丢失和人为损坏。如因保管人责任心不强,造成车辆丢失或损坏的,要追究其责任,关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赔偿。七、每个月初,由单位投资财务管理科(部)统计好每辆车上个月外出公差、维修、用油等情况并统一公布,秘书科(综合协调部)要将每星期的用车登记情况报单位领导。
文章TAG:上海市管国有企业公务用车上海上海市国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