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上海市历史建工局党委书记,上海建工集团懂事长什么行政级别

上海市历史建工局党委书记,上海建工集团懂事长什么行政级别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06 19:00:0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建工集团懂事长什么行政级别

上海建工集团懂事长是副厅级别。上海建工是上海国资中较早实现整体上市的企业。前身为创立于1953年的上海建筑工程管理局,1994年整体改制为以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为资产母公司的集团型企业。1998年发起设立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10年和2011年,经过两次重大重组,完成整体上市。上海建工集团是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的市属企业,所以是副厅级别编制。所以上海建工集团董事长是副厅级别(相当于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级别)。扩展资料:徐征-董事长-党委书记详细信息:徐征先生,1960年11月出生,硕士研究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董事、总经理,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第六届董事会、第七届董事会董事长;现任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董事长,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卞家骏-董事、总裁、党委副书记详细信息:卞家骏先生,男,1961年11月出生,大学,高级经济师,曾任上海市第四建筑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上海建工(集团)总公司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经济师、第七届董事会董事;现任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第八届董事会董事、党委副书记、总裁。参考资料:上海建工集团官网

上海建工集团懂事长什么行政级别

2,抗战老兵重见99岁革命引路人 小男孩了却心愿

“就是她,终于知道她的下落了!没想到她还活着,她是我一辈子最敬重的人!我一辈子就见过她三次!”8月24日,本报刊登了《99岁新四军老战士重走战斗点》一文,89岁的翁清老人看到报道后,十分激动,晚上连觉也没睡好。昨天,在记者面前,他仍不停地喃喃自语。 翁清所说的这个人,就是本报报道中的主人公杨平。1940年7月,新四军东进解放黄桥,杨平从新四军调地方工作,任三分区泰兴县四区妇女科长,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动员青年参军。就是在这里,她引领翁清走上了革命道路。   70多年难忘记   没想到晚报上又见“大姐” 1940年,日军占领黄桥镇。杨平任三分区泰兴县四区区委书记,领导四区的抗日斗争。区游击连化整为零,打游击战;组织民运工作队宣传小组;成立锄奸小组;找关系户,建落脚点;发展地方武装,组织自卫队、基干队;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其后杨平先后短期任二区、三区区委书记。后到泰兴县委宣传部工作。1942年11月,任三分区地委巡视团团长。 这位区委书记有些特别,既端庄美丽,又落落大方,还是大城市里来的扬州姑娘,老百姓非常喜欢听她开会动员。一次,在泰兴县横垛乡会场黑压压的人群中,有一名13岁的男孩,听得入了迷,被这位漂亮的大姐姐的口才、姿态深深打动,暗暗地下决心:将来我也要做一个像她一样的新四军战士。 就是在那次开会后,他开始参加了革命,1943年7月,他就加入了中国 *** 。 这名小男孩就是翁清,他一辈子也忘不了当年开会的情景。前几天住院时,还和一位扬州病友聊起了这件事,“想见见这位扬州大姐。”那位病友说:“都快一百岁的人了,一点线索也没有,今生恐怕难见了!”翁清听后无限伤感。 万没想到,没过几天,他就看到了《扬州晚报》上刊登的杨平重走战斗故地的报道。  此前只见过三次   被敌包围转移后就没再见面 翁清说,这辈子,他一共就见了三次杨平。第二次是这样的: 在泰兴县横垛乡有一条大河,叫刁王河。在河的左岸是游击区,在右岸则是伪化区。有一天,敌人突然来了,杨平等区干部仓促撤退。不习水性的杨平只好往河里跳,准备横渡,可是没游多远,就淹在了水里。正在不远处的翁清的父亲赶紧跑过来跳下河去,把已喝得满肚子水的杨平拖上岸来,让她头朝下脚朝上,吐出了口鼻中的水和污泥,好久杨平才缓过劲来。稍微有了点力气,杨平就赶紧转移了。当年翁清目睹了这一幕,他为父亲救了区委书记杨平的命倍感自豪。 第三次见到杨平,是杨平带领民运工作队在东官垛庄上开会,刚刚参加革命的翁清也参加了。从分界扫荡回来的蒋垛的伪军听说 *** 在开会,马上将会场包围了起来。杨平正在主持会议,听说敌人来了,她从容地安排大家分散转移。区农工会主任王如林是位从上海派来的地下党员,急中生智,扮成瞎子,让翁清搀着他混出了敌人的包围圈。可是杨平去了哪里,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了。   重走战斗故地   本报报道了却“小男孩”心愿 后来,翁清在战斗中逐步成长起来了,在泰兴七个区中担任过四个区的区委书记,离休前是泰兴市建工局党委书记。几十年来,他从未忘记作为他革命领路人的大姐杨平,但是“只知道是扬州人”,却一直不知道在哪里。这个故事他跟老伴、子女也不知讲了多少遍,可是谁也不能帮他了结这个心愿。 万万没想到,在垂暮之年,在《扬州晚报》上能看到杨平的确切消息,翁清倍感欣慰。 据了解,如今已近百岁高龄的杨平老人,多种疾病缠身,尤其是严重的脊椎病变,身体已近90度弯曲。今年6月,杨平来到临泽镇小葛庄——高邮县抗日民主 *** 诞生地。当年杨平在临泽这片红色热土上留下了足迹。尽管她身患多病,但这些都没阻止她对党的热爱和忠诚,也没有影响她对第二故乡临泽的向往和眷念。 “终于再次踏上了故乡临泽的土地。”这是杨平站在这片自己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的肺腑之言。杨平一行在该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陆信成蛋行、陆家竹厂、房德隆茶叶店、韩家糟坊、寿松巷、老街等旧址。

抗战老兵重见99岁革命引路人 小男孩了却心愿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历史建工上海市历史建工局党委书记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