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嘉定区 > 上海市国企改革情况进展,在哪儿可以查阅上海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意见全文

上海市国企改革情况进展,在哪儿可以查阅上海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意见全文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14 13:55:4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在哪儿可以查阅上海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意见全文

应该在浦东区政府网上可以找到!

在哪儿可以查阅上海浦东国资国企改革18条意见全文

2,上海国资改革大动作将至69只国资股一图尽览

海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经市政府研究,决定将上海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上海市深化本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薪酬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合并,成立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 上海国资概念股拉升 上海国资改革将加速推进,5月30日上午在股指大幅下跌中,Wind上海国资改革概念板块遭到市场资金的抢筹。10点半以后大量资金的涌入,使得该板块一度从下跌1.47%直线拉红。随后虽有震荡,但截止到中午收盘仅下跌0.11%。午后震荡回落后再启动拉升,最终以上涨0.17%收盘,较股指要强的多。 个股方面,上海凤凰强势涨停,金枫酒业、华虹计通、海立股份等28只个股逆市上涨,意味着资金抢筹买入明显。 上海国资背景上市公司情况 上海作为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其国企众多,上市的国企也不少。Wind数据显示,目 前上海国资背景的A股达69只,以30日最新收盘价计算,其总市值为1.59万亿,国资规模较大 。 首先从这些上市公司所属行业来看,Wind数据显示,上海上市国企中资本货物板块数量最多,达12家,紧随其后房地产行业家数也不少共有11家。而行业总市值上, 汽车 与 汽车 零部件行业最大,虽只有4家,但总市值却达3564.58亿,领先较多。而 行业市值较少的技术硬件与设备、商业和专业服务等4个行业总市值都不到200亿,整体相差较大 。 而从单个公司总市值上看,目前共有4家总市值超过千亿,分别是上汽集团、上港集团、国泰君安和上海机场,其次上海电气等25家总市值在100亿~1000亿之间,剩余40家市值稍小,低于100亿。可见上海国企中规模较大的百亿公司并不少,总体占比超40%。 估值方面,上海国企股整体市盈率不高,除了ST沪科、华虹计通、金枫酒业、*ST长投和飞乐音响有所亏损外,其余上市公司估值主要集中在30倍以内,这区间共有40家,占总数的57.9%。而 估值较高的100倍以上仅有7家,占比较小。 69只上海国资股一览

上海国资改革大动作将至69只国资股一图尽览

3,国有企业改革

涉及507户国有工业企业, 包括32户省属企业、42户省属下放企业和338户设区市国有工业企业的改制, 如江铜集团公司、新钢公司

国有企业改革

4,2019年上海国企改革方案解读上海国企改革方案名单时间表

上海国企改革方案解读,上海国企改革方案名单时间表  上海国企改革名单有哪些?   上海机场(600009)、航天机电(600151)、上海建工(600170)、上海贝岭(600171)、东方创业(600278)、金丰投资、新世界、棱光实业(600629)、龙头股份(600630)、三爱富(600636)、号百控股(600640)、飞乐音响(600651)、飞乐股份、强生控股(600662)、中华企业(600675)、交运股份(600676)、亚通股份(600692)、华域汽车(600741)、上实发展(600748)、兰生股份(600826)、友谊股份、上海九百(600838)、上工申贝(600843)、上海医药(601607)等。   上海国企改革概念股龙头股解析   中华企业:大股东集团注入相关资产   公司是上海知名的地产企业,前期公司推出非公开增发方案,大股东地产集团注入三个相关公司的资产。本次注资再次体现集团重视公司这个平台。随着上海国企改革的提速,公司在地产板块国企改革中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将是上海国企重要的地产整合平台。银河证券分析师赵强认为,增持股权的项目土地均获得较早,盈利性较好,将提升公司在已有项目中的盈利比例,提升公司未来业绩;新增项目位于长宁区西郊宾馆板块,位置较佳,将助力公司业务拓展,解决公司在上海土地稀缺,高低价背景下的拿地瓶颈,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资源。此次大股东资产注入将提升公司业绩,增加公司项目储备,非公开增发募集资金将进一步增强公司业务竞争力。   百联股份:主推电子商务覆盖线下门店   公司是百联集团旗下优质商业资产,承担集团转型、改革重担,公司作为优质资产整合平台的价值将逐渐被市场认知。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刘章明指出,公司为老牌上海地区商业龙头,所拥有物业均位于核心商圈,物业价值极高,具有区域垄断优势。近年来,公司通过创新业态,打造“传统百货购物中心奥特莱斯”全业态百货经营,稳步的外延扩张保障了公司在消费低迷大环境下业绩稳定。同时,集团2013年新上任管理层主推电子商务,将利用平台整合资源,与线下覆盖面极强的门店打通,助力公司一体化转型。我们认为,百联集团是沪国资委旗下优质竞争性资产,必然是本轮国企改革领头羊。   上海医药:上海国资系统中唯一医药企业   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形成了以楼定波为首的新一届领导团队,管理层实现平稳过渡。新任管理团队制定了三年规划过千亿的经营目标,收入复合增长率不低于13.7%,平稳增长可期。新任管理层重视药品营销与内部工业资源整合,中长期看,有利于发挥内部潜力。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罗佳荣认为,国企改革、外延并购与高管或控股股东增持将成为公司股价催化剂。国企激励制度改革是本轮国资改革重点,公司是上海国资系统中唯一的医药企业,上海国企改革值得重点关注。公司账上尚余部分港股募集资金,外延并购值得重点期待。自2013年下半年起,公司高管、控股股东分别多次增持,其中控股股东自五月二日起的未来十二个月内累计增持不超过2%股权。   新世界:国资南京东路商业资产或注入   上海新世界广场地处南京东路核心区域,定位高端,我们预计最快于底前开业。上海新世界广场有望与2013年初启动的“外滩.中央”项目联合拉动南京路东段的高端消费,打造高端组团式商业综合体。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訾猛表示,上海国资改革率先从竞争性行业启动,同区位同类商业资产整合力度将加强,推动集团整体上市及核心资产上市是重点,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将取得实质进展。竞争性领域有望率先启动改革,同区位同类资产整合力度将加强,预计国资南京东路部分商业资产未来有望注入公司。   老凤祥:B股问题有望获得解决   公司“品牌力渠道力”有望实现市占率提升。当前我国人均黄金珠宝消费和保有量均大幅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并且即将迎来婚庆市场高峰,国内黄金珠宝市场长期存在提升空间,同时兼具品牌力和议价力的老凤祥(600612)存在通过兼并收购提升行业集中度的可能。申银万国证券分析师刘章明认为,公司是中国黄金珠宝行业龙头,品牌力、渠道力优势突出,具备行业整合能力。在国企改革方面,首先,老凤祥品牌灵魂人物石力华担任上市公司董事长,有望带领公司做大做强;其次,少数股权和B股问题有望借力国企改革获得有效解决;最后,未来有望借力资本市场打通融资通道,进行行业整合。我们判断,公司在经营优化和国企改革双重推动下,有望带动百年品牌再创辉煌。   上海梅林:上海市老牌国有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与居民日常消费密切相关,未来各项业务将会保持稳定增长。华安证券分析师王俊杰指出,公司为上海市老牌国有企业,长期以来盈利能力低下,战略思路不清晰。2011年随着光明集团旗下冠生园、爱森、正广和等优质资产的注入2012年公司管理层更迭,2013年公司又推出了股权激励方案,这一系列措施显示公司经营管理正在发生改善。随着国企改革的继续推动,公司盈利能力的提升空间巨大。当前公司净利率只有1.6%,与其他肉类生产企业和大众食品生产企业净利率相差较大,具备大幅改善的空间。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96%,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1.17%,每股收益0.1元。我们认为,猪肉价格目前已经处于拐点,预计下半年猪肉价格将会企稳,带动公司生猪屠宰业务的回升。   光明乳业:光明集团唯一乳业平台   作为光明集团唯一乳业平台,国企改革仍存预期。中信证券(600030)分析师黄巍认为,8月29日光明集团与牛奶集团签订了《光明乳业(600597)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无偿划转协议》,拟将光明集团全资子公司牛奶集团持有的光明乳业3.66亿股国有股份无偿划转至光明集团名下,无偿划转完成后,光明集团将由原直接持有24.69%增加为持有54.62%。从年初引入战略投资者RRJ整合牧场相关业务,再到实施第二轮股权激励,光明乳业一直在积极稳步的推行国企改革,作为光明集团唯一的乳业平台和优质上市公司,未来将集团优质乳业相关资源进一步整合值得期待,也有望带动整体效率提升迎来利润率的拐点 ;

5,上海国资今天是热点对吗有持续性吗

上海国资系统将加快改革步伐,相关概念股是近期股市热点,这类热点股票具有持续性,选择好某一个股,可以逢低吸纳,持股待涨,年内四季度里就会有较好收益入账!

6,上海国资重组的前因后果涉及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东航上航 重组 1、上海燃气接手巴士股份 2、上海燃气用巴士股份资产置换大众公用手中燃气股权,然后上市 3、大众公用接手巴士股份后吸收合并大众交通 4、国泰君安合并上海证券借壳大众交通 5、大众公用污水、隧道股权分别相应置换原水股份、隧道股份股权 6、同意大众公用以手中股权及新增资本注册为上海大众投资有限公司 综合评价:
目的: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打造金融控股和产业运作双平台 过程:2007年春节之后。3月中旬,上海市国资委和上海金融服务办的专门小组将方案上报。   第一步是将上海国际集团划转到上海国资委旗下。目前上海国际集团的控股股东是上海市财政局(持52.91%)和上海国资公司(持47.09%),二者持有的上海国际集团的股权将全部划转给上海市国资委,上海国际集团并因此更名为上海新国际集团(暂名)。 与此同时,大盛和盛融进行合并,组建成上海国盛投资公司(暂名)。 第一步完成之后,上海市国资委将再次对上述两家公司在上海市国资系统内进行合并同类项。 最后将形成的格局是,由上海新国际集团统领上海市金融资产,而国盛投资公司则将作为国有资产的产业运作平台,其重点将有可能包括大飞机项目等。 今年3月上海市国资委公布的第一批、第二批24家企业的43项核心业务和31项培育业务中,现代服务业领域的业务有40多项,占60%以上,主要是商贸流通、物流、房地产开发、酒店旅游、航空等;以先进制造业作为核心业务的有8家企业,共13项核心业务和6项培育业务,占总数的30%和20%,主要集中在汽车、装备制造、平板显示器、清洁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
上海医药
上海国际集团 上海国盛投资公司
上电和上实.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国企国企改革上海市国企改革情况进展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