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黄浦区 >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从七宝镇到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650号怎么走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从七宝镇到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650号怎么走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1-24 00:54:0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从七宝镇到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650号怎么走

从地铁七宝站坐9号线到肇嘉浜路站,换乘7号线到东安路站,走2号口出站步行到宛平南路650号

从七宝镇到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650号怎么走

2,去上海的徐汇区宛平南路650号号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该做几号地铁和公

到上海 客运西站(虹桥火车站) 申虹路298号 每天6班车,票价30元。虹桥火车站 乘坐 地铁10号线(新江湾城方向)8站, 在 虹桥路站 下车 站内换乘 地铁4号线(宜山路)外圈方向) 3站, 在 上海体育场站 下车(1号口出) 向东 700米 至 宛平南路 向南就到了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 地铁票价 4元。

去上海的徐汇区宛平南路650号号上海针灸经络研究所该做几号地铁和公

3,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针研所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 一、上海市针灸研究所阶段(1958-1971) 1958年上海市卫生局决定成立上海市针灸研究所,由上海中医学院副院长唐志炯等人负责筹备,11月16日正式成立。实行卫生局和中医学院双重领导,所长唐志炯(兼)。针研所包括临床研究和机理研究两个部分。临床研究含两个门诊部,第一门诊部在国华大楼,主任杨永璇,副主任党波平,人员主要来自第十一人民医院针灸科。第二门诊部即“公费医疗第五门诊部”的针灸科,由奚永江负责。机制研究工作则分散到学校各有关教研组及各协作单位进行,以后所内建立生理、生化、组织胚胎等三个实验室和资料室。1963年底,市领导确定针灸研究所为市级研究机构,人员编制暂定为71人。任命陆瘦燕为所长,林海为党支部书记兼副所长,孙麦龄、黄羡明、杨永璇、周孝达为副所长。由于针麻研究的进展,研究所的知名度迅速提高,也带动其他各项研究工作的开展。1971年秋,并入上海市中医研究所。 二、上海市经络研究所阶段(1964-1971) 1963年冬,《人民日报》刊载朝鲜关于经络系统凤汉小体和凤汉小管的论文,市委指示设点研究,卫生局决定建立研究组,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王乐三院长任名誉主张,周沛华任主张,林雅谷和乔逸民任副组长,设在第一医学院病理生理实验室。1964年3月迁至斜土路2094号。分设表层组、脉管外组和脉管内组,设有显微镜室和切片室等。同年8月,正式成立上海市经络研究所。1971年6月,市革委会决定将经络所、针研所迁到宛平南路650号内,与龙华医院合并,成立上海市中医研究所,隶属上海中医学院。三、上海市中医研究所阶段(1971-1980) 四、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阶段(1980-2002) 为贯彻中央1978(56)号文件精神,根据卫生部领导的意见,学校党委决定于1980年3月恢复成立针灸经络研究所,由市卫生局和学校双重领导。任命黄羡明为所长,周长智(兼)、乔逸民为副所长。五、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合并阶段(2002-) 根据上海中医药大学“十五”发展计划中“继续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处理好基础性研究、公益性研究与应用性研究的关系,加强中医药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完成原有研究机构的改制工作,逐步完成新建研究所工作”的要求,经过反复酝酿与磋商,决定两院所于2001年12月30日起合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优势整合的综合效应,合并后继续保留针研所原有的建制不变。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的发展历程

文章TAG: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宛平南路上海上海市针灸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