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黄浦区 > 杨树浦水厂,上海历史最悠久最有怀旧气息的地方有哪些

杨树浦水厂,上海历史最悠久最有怀旧气息的地方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2-11-15 08:50:49 编辑:上海本地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上海历史最悠久最有怀旧气息的地方有哪些

豫园、新天地、田子坊、外滩源、老场坊、杨树浦水厂……

上海历史最悠久最有怀旧气息的地方有哪些

2,水厂不能就近取水的原因

水源地保护不足。水源地保护不足,农村水厂较为分散,往往在就近的河流或水库内取水,虽然已经设置了一、二级水源保护区,但仍受到河道采砂、企业排污、农业面源污染等因素影响,被动停水时有发生;水厂水源受气象影响较大,汛期河流山洪易冲毁取水口,而枯水期个别水厂又无水可取。水厂一般指“给水处理厂”或叫“给水厂”,即利用河流、湖泊、地下水等源水生产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及城镇其他用水(如消防、绿化、浇洒道路等)的水处理厂。与之相对的是污水处理厂。中国第一座水厂是位于上海杨浦区的杨树浦水厂,建于1881年。

水厂不能就近取水的原因

3,想参观杨树浦路830号的杨浦自来水厂要门票或预约吗

应该没有到要买门票的地步,仅仅参观的话,可以直接去找单位,看看门卫或者值班的经理能不能让你进去了, 也可以电话询问:65126789

想参观杨树浦路830号的杨浦自来水厂要门票或预约吗

4,杨树浦水厂的水厂历史

1880年,上海英商在英国伦敦成立上海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并于次年在黄浦江边建造了自来水厂。水厂设址于杨树浦路830号,由英国设计师哈特设计。1881年8月开工,两年后竣工。1883年6月29日,时任北洋通商务大臣的李鸿章拧开阀门开闸放水,标志着中国第一座现代化水厂正式建成。20世纪30年代,该水厂不断扩建,占地面积增加了三倍,成为远东第一大水厂,现为杨树浦水厂。厂内各类建筑的总面积达1.28万平方米,砖混结构,朝向各异。 这些建筑现用作厂房核办公楼,保存完好。该厂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城堡式厂房定为“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目前该厂是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厂之一。

5,有谁知道杨树浦水厂博物馆参观时间及门票相关情况急

前两天刚去结果碰了一鼻子灰,现在每周只有四六开放,免费。周四中午要休息个一个多小时好像,周六的话中午不休息。早上好像是从9点还是九点半开门,下午的话大概5点左右。尽量不要太晚去就ok了

6,上海自来水在哪里取水

上海自来水在黄浦江上游水源地和长江陈行区域水源地。浦东金海水厂之,上海杨树浦水厂、南市水厂和浦东陆家嘴水厂、居家桥水厂和上海最大规模的水源地工程--长江口青草沙原水。扩展资料:据了解,浦东陆家嘴水厂和居家桥水厂的生产能力均为每天10万立方米,主要供应包括陆家嘴在内的浦东张扬路以北、金桥路以西的地区。至此,加上先期通水的金海水厂,目前青草沙水库的规划供水量已达到每天270万立方米,青草沙工程累计受益居民已达到575万人。工程技术人员说,此次切换的青草沙原水,利用经检修改造后的原有黄浦江上游一期输水管渠,分别送到各家水厂。其中,严桥支线的输水能力占青草沙原水工程所有陆域输水管线输水能力的62%,为每天440万立方米。这一支线全部采用地下顶管工艺,创造了国内超长距离大口径钢管顶管工艺之最。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上海最大水源地工程切换通水取得关键性突破

7,臭氧消毒水体为什么要加入一定量的空气

为什么当时不问清楚呢……我估计,由于存在臭氧和氧气转换的可逆反应(当然臭氧分解是主要方向),加入氧气,能够抑制臭氧的分解,因而使得臭氧在水中存在的时间更长,提高杀菌效率。另外臭氧是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倍,所以不论从什么角度上来说,氧气的加入也不会影响水体对于臭氧的吸收,这应该是通入氧气这个方法可行的前提条件。
为什么当时不问清楚呢……我估计,由于存在臭氧和氧气转换的可逆反应(当然臭氧分解是主要方向),加入氧气,能够抑制臭氧的分解,因而使得臭氧在水中存在的时间更长,提高杀菌效率。另外臭氧是极性分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氧气的13倍,所以不论从什么角度上来说,氧气的加入也不会影响水体对于臭氧的吸收,这应该是通入氧气这个方法可行的前提条件。
没讲过哎……臭氧发生装置本来就可以以空气为原料的,臭氧含量只有2%-3%,剩下大部分都是剩余空气了,没理由再通空气啊。难道是气力搅拌……
按说臭氧从化学上不需要额外再加空气了。我觉得可能是汽水混合器之类的,可能需要特定的工作压力,可以使含臭氧的空气或氧气和水混合得更充分。

8,水厂生产运行人员具体做些什么

以杨树浦水为例:设备巡检,运行数据记录,水厂生产水量有变化时调整设备,设备维护(包括机械设备的维护保养及水厂水处理构筑物的清淤排污等维护保养操作),与设备厂家的沟通等。杨树浦水厂始建于公元1881年8月,建成于1883年8月1日正式向外供水的杨树浦水厂隶属于上海市自来水市北有限公司。它位于上海市区东部,杨浦大桥浦西段西侧,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是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生产能力最大的地面水厂之一。建筑的外形为英国传统城堡形式,承重墙用清水砖墙,嵌以红砖腰线,周围墙身压顶雉堞缺口,雉堞的压顶及窗框、腰线等均用水泥粉出凸线,墙面转折交界处为水泥隅石形状,如同一座中古时代的英国城堡,尤其是那些装饰性元素,使这座建筑成了沪上工业厂房中的异数。2013年被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1月27日入选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名单。水厂成就杨树浦水厂拥有4条制水生产线,其中包括11座沉淀池,7座64格快滤池,49台进、出水机组,最大供水能力从解放初的30万立方米/日发展到现在的148万立方米/日,年供水量超过4亿立方米,约占上海供水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满足了杨浦、虹口、普陀、闸北、宝山等五个区近200万市民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 杨树扑水厂

9,渔人码头的工程综述

杨浦区“渔人码头”位于黄浦江、杨树浦港“两港交汇”处,是杨浦区滨江开发的首个重大项目。整个“渔人码头”西起杨树浦水厂,东至杨树浦港,北起杨树浦路,南至黄浦江,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约合250亩),沿江岸线长度约700米。“渔人码头”的概念来自于旧金山的渔人码头,那里原来是渔民出海捕鱼的港口,而在失去了码头功效后,经过商业包装,形成了有独具特色的休闲、文化地段。可以想见,曾经陷入沉寂的杨树浦路,将再度喧闹,成为上海的一个时尚新地标。 ①渔人码头的一期工程,占地75亩,由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上海弘实置业有限公司、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并由美国Perkins+Will公司和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这也是“渔人码头”的核心项目。一期工程土地投资约为6亿元,总投资将达20亿元。“渔人码头”一期项目,包括连接规划中上海轨道交通18号线的三层地下室、五星级宾馆以及渔码头博物馆等。其中,渔码头博物馆将着重展现上海由来,将上海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至国际性大都市的四五百年历史重现。最终的方案是综合了三家设计公司优势演变而来的。据透露,从设计的效果图上看,整个渔人码头仿佛一条腾空跃起的鱼,“鱼头”位置竖立的一根“鱼竿”就是设计中的五星级宾馆。②二期工程包括影视传媒、旅游会展、商务办公等功能。拥有一幢7层的综合商业体“游鱼”,涵盖许多大型商业机构。③三期前期工作正在积极推进。建成后的“渔人码头”可停靠水上巴士等船只,周边还将打造一个“渔文化圈”,在“渔人码头”博物馆里,将展出各种鱼类标本;“渔人码头”沿江将设置宽度不小于50米的公共绿带,其间设置亲水平台、码头、廊道等。这个长约700米的沿江区域全部作为公共岸线对外开放。
17到西藏南路淮海东路下车,换沪海专线到海湾下车就离渔人码头不远了!

10,在上海有什么地方好玩

杨浦滨江简直就是神仙岸线,一步一景、美到窒息,这里是上海乃至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这里曾有遍布万人的大厂,规模冠绝远东,被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称为“世界仅存的最大滨江工业带”。没想到这个回答竟然排第一,感谢大家的喜欢。再推下上海的“小故宫”,也是五星好评哦A段渔人码头渔人码头就建在杨浦滨江旁边,这里可以完全看到浦东陆家嘴的美景,但又没有外滩的拥挤和喧嚣。渔人码头的饭店主要集中在四楼,总体感觉比较萧条人气不旺,在这里吃饭一定要去带江景的餐厅,这算是吸引我的唯一卖点 ?♀?带娃的、遛狗的、谈情的、散步的,无论男女老少都相当惬意。当然,最不缺的还是带娃的老爷叔老阿姨。坐在江边的长椅上,吹着江风、看着低空翱翔的海鸟飞过、匆匆忙忙的船只穿梭、天真烂漫的孩子肆意奔跑、你会觉得岁月静好大抵如此,这才是生活最原本的样子。梦幻楼梯一个小众的拍照胜地,仿佛置身于蓝色海洋 虽然现场和照片有点出入,但是只要用心都能拍出ins风自由方块这里原来是一个沿江卖鱼产品的长廊,艺术家通过将黑色方块和白色长廊组合,塑造出一个全新的黑白几何世界,网红打卡点+1自来水厂上海是中国最早供应自来水的城市,早在1883年,上海人就用上了自来水,杨树浦水厂也是我国第一家大型的自来水公司,至今还在生产运营,已经有130多年历史。杨树浦水厂建厂初期日均供水量只有3698立方米,20世纪30年代末达到40万立方米,成为名副其实的远东第一水厂。水质质量、水质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文明程度。上海是典型的“水质型”缺水城市,杨树浦水厂目睹了上海水源地的变迁,也见证了人们对饮用水水质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今上海70%以上的饮用水来自长江,如果长江上游、中游、下游的城市都没有进行污水处理,那么长江早就变成一条臭水江,上海人就真的没有水吃,这也是为何上海人是最关心长江全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原因。最初路过时看到这片红黑色的英国传统古堡式建筑,我并不知道这是一个水厂,感慨这些这些设计师都是神来之笔,强烈建议学环境的同学都来这里打卡。可惜现在只有每周二开放,而且开放的区域比较小,很多构筑物都不能近距离观看。希望之后有深度参观的机会......毛麻仓库/船坞秀场毛麻仓库是去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馆,这栋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在黄浦江边见识了无数风起云涌,是目前杨浦滨江带现存面积最大的无梁楼盖仓库,也是上海民族工业蓬勃发展的见证。我去的时候,毛麻仓库正好有“相遇”为主题的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展,而且还是主展区哦,完全免费。里面有超多艺术作品 ,比如儿童展区、上海16景、相遇上海等等,但最让我惊喜的是顶楼落日,因为这里是远眺对面陆家嘴的绝佳位置,当时正好有晚霞,超级美超开心!被小朋友的才华震惊到了,每一幅作品都超赞,甘拜下风亲亲看的好认真,还给老母亲指设计图 为娘曾经也有颗建筑梦,不知未来你会选什么专业迈着小胖腿,走向绚丽的未来电机咖啡馆毛麻仓库旁边还有一个杨树浦咖啡厅,原来为发电辅助用房,现在改造成杨树浦咖啡馆。围绕着电机落座,点一杯醇香咖啡??,一边看老式发电机、一边隔着落地窗欣赏现代化的浦江美景,真是个不错的体验。因为正好在杨浦虹口交界,径直下来就是秦皇岛码头??,所以这个咖啡厅是我遛娃、歇脚+补给的第一站。对了,抹茶拿铁的味道还可以哟 B段绿之丘如果要我选杨浦滨江标志性建筑,那我一定会把这一票投给绿之丘。绿之丘原来是上海烟草公司仓库,在同济建筑系章明教授和他的团队精心打造下,原来方方正正的仓库变成层层叠叠由绿植环绕的花园,犹如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不得不说同济建筑系真是神一样的存在!!!DNA 般螺旋而上的钢结构楼梯,如同丘陵地貌般连绵不绝、自由延展,层层跌落的景观平台让人印象深刻,浓郁的工业风+设计感的建筑,不愧是杨浦网红打卡之王,几乎所有经过绿之丘的人都会停下来用手机拍照,真是谁拍谁好看!每上一层,看到的江面都不尽相同,每一层绿植都错落有致。绿之丘内部的楼梯台阶非常矮,小朋友也能毫不费力的爬上爬下,中庭的旋转楼梯则是很多摄影爱好者的最爱。绿之丘的大露台坐拥杨浦滨江最美的视野,找个合适的角度还能和杨浦大桥同框,走廊边一大片芦苇丛也是大家的最爱。秋天江边芦苇配上夕阳西下,景色相当壮观。来到顶楼,小孩子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大片的狗尾巴草吸引,兴致勃勃的穿梭其中,随手一拍也是大片。一楼的咖啡厅个性十足,墙柱上满是涂鸦!这里有很多高颜值的小姐姐、小哥哥来打卡,看看美女帅哥也是赏心悦目。不过还是有点遗憾,我去的时候建筑内部并未开放,据说夜景璀璨的光影效果也很赞,等有时间还会再刷。时间之载这是由户外公共艺术家大岩奥斯卡尔设计的,我第一次来的时候并不知道设计背后的故事,只是对这一圈又一圈像涟漪一样的陡坡心生好奇? 在上海的历史中,多种多样的文化、技术、人群,来自大海、河川、港口??流入这片土地。为了让人们联想到时间和历史,艺术家 ? 希望在杨浦滨江制作一艘看不见的运送货物的船 。100年后的上海,或许很难想象,但通过这个构想,可以将上海的过去赠送给未来的人们。 杨浦大桥是黄浦江上第三座大桥,也是上海第一座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跨江大桥。连我妈这样一个极不喜欢拍照的人,走到这竟然主动要求我给她拍照,而且还一定得把杨浦大桥拍上 无论是远处的杨浦大桥,近处的草坪帐篷??,还是精心装扮来这里拍照的姑娘,都让这块户外公共空间充满生机。嬉戏声和江水声交相呼应,不管是谁都对这里非常喜欢。我实在佩服设计师的想象力,鸟瞰式的构图让我不禁感慨,原来我所喜欢的大草坪是这样一个充满故事感的作品。祥泰木行/人人屋这里以前是祥泰木行旧址,设计一开始就确定了采用钢木结构的策略,温润的木质唤醒了人们对滨江历史的回顾。祥泰木行1884年光绪年间成立,19世纪末雄霸上海木材市场达半个世纪之久,当时也是中国最大的木材厂。人人屋,是一座漂亮的木结构玻璃房子,也是一座温暖小屋。这里有游览资讯、书籍 、急救包、WI-FI、直饮水、互动体验、充电服务等,它为过往的每一位市民提供休憩驻留等日常服务!C段皂梦空间/白七咖啡馆皂梦空间是上海制皂厂的遗址,1925年初正式投产,是当时远东最大的制皂厂。蜂花、白丽、固本、扇牌、美加净等品牌,一定能唤起你的童年回忆。皂梦空间由原来的生产车间与各种污水净化池组成。肥皂与水池功能有机结合,回顾历史与品牌,学习制皂工艺,你一定很喜欢这种浸入式体验的肥皂博物馆。PS:我上一次看到调节池、格栅池、生物转盘池、气浮池还是在皖南带学生实习,感慨人生如白驹过隙......曾经的肥皂王国,变成了皂梦空间+白七咖啡。白加七,即为“皂”,寓意着传承与永生,老板真的好有心。咖啡馆内部,设计师别具匠心,运用齿轮,钢架、水泥墙面等工业元素将肥皂厂全新改造。历史底蕴、复古气质、与简约轻奢的工业风 巧妙融合,真是一个适合发呆、遛娃、又出片的地方。卡其乐园带娃玩耍后,你一定想找个歇脚的好地方。往前走一走,赶紧来白七点上一杯咖啡?踏进咖啡馆,迎面而来的是一个木金色拱门,俏皮可爱。穿过拱门则来到了一处奇妙森林,竹架子上的梦幻玻璃罩中竟然放置着不同时期生产的肥皂 ,这个小型肥皂博物馆一定备受喜爱。这里还有一个屋顶花园大露台,舒适的藤制座椅+白色方桌,超级适合欣赏滨江美景。室外有一面砖墙,彩色复古的肥皂广告美女很吸引人......很有上海腔调。每次来卡其打卡,我都会来这里歇一歇,咖啡的价格也很友好,和星爸爸差不多,相信你一定很爱!!!唯一的缺点当然是交通略差... ?♀?,不适合专程来打卡 ?♀?印记花园印记花园为国棉九场沿江部分原址,修复后的景区基本保留了原先的厂区格局。这里一年四季都会种植不同品种的花卉,仿佛一个世外桃源。我去的时候是成片的白色花瓣洋甘菊花海,还有高高的蜀葵,估计现在绣球花也出来了,真的太美了。这样一个充满野趣的花园,安静到可以听到江水声、鸟叫声、甚至风的声音。本来不知道有这个地方,带娃路过时意外发现的,里面各种花超适合拍照。但其实娃并不在乎拍照,他们最开心的就是可以玩沙玩水,他们看到这些花花草草已经足够兴奋。共生构架—乐高积木墙,据说这面墙是由110多组家庭 接力完成的。真没想到这里竟然有一个小水塘,有很多大人教自己的小孩玩打水漂,向水面上扔扁平石头,相信是很多人的童年回忆成片的白色花瓣洋甘菊花海,我在这里站了一会就发现有4拨人在拍照 超级受欢迎。镂空的屋顶、古旧的房屋、遍野的鲜花、梦幻的涂鸦,这是一个非常原生态,又带有工业历史遗迹的地方、几乎没有人烟,真的非常惊喜 卡其乐园卡其乐园适合遛娃,在是原来的上棉十二厂厂区,该厂以生产卡其布出名,旧场改建后就成了一个免费的无动力室外乐园。这里的设施很新,乐园地面是一大块塑胶地,以卡其布红黄相间色为主色调,活泼可爱,小朋友超级超级多!!!乐园有上下两层,有挖沙区、攀岩区、平衡车区、滑滑梯n个、蹦床、攀爬网n个、传声筒、勇敢者道路、小迷宫等......挖沙区域不大,可以自带工具玩,我们家亲亲进了沙坑给他一把铲子玩上一个小时没问题 除了挖沙外,我们还喜欢在上层的小陡坡跑来跑去,小孩的世界难以理解,老母亲也是很无奈......时不时会有助动车巡逻的工作人员出现,当时攀爬网 ?上好多娃,简直就像万猴 出山,工作人员还特意过来提醒:因为攀爬网承重有限,怕有危险就让小一点的孩子都下来。纱泉广场还有很多可以摇出水的压水管,像小时候外婆家 那种,大人小孩都玩的不亦乐乎,不过亲亲只钟爱踩水坑...广场上还有模拟摇纱机的互动景观设计,看到很多小朋友转了一圈又一圈......烟囱附近有个转弯大滑滑梯,以及一个灌木构成的迷宫。总体上比较适合3岁以上的娃,很多“神兽”最后玩的都不愿意回家,弄的家长哭笑不得 好多娃都挺喜欢这个小矮坡攀岩 ?♂?,亲亲虽然算里面年龄小的,但攀一半也完全OK。老母亲本来还想让亲亲试试滑滑梯,可惜娃太多像下饺子......而且有点高亲亲怕怕的 ?♀?亲亲对蹦床也很感兴趣,不过这适合大一点孩子,我们上去后如果有其他小哥哥小姐姐基本就是随波逐流的海草,看着还挺危险??种类繁多的攀爬设施 ?乐园旁边有直饮水,居然还是温的,拍手叫好! 卫生间 需要走点路,建议游玩前先如厕哦!虽然有自动售卖机,但如果餐厅 和咖啡厅??就在肉眼可见的地方更好,因为陪孩子真的又晒又累又渴......我想这里唯一的缺点就是:人多、人多、人真多!!!再往渔人码头方向走,还会看到一个大广场,很多小朋友在这里溜冰??、骑自行车 ?♀?、玩滑滑板、和踢足球??。再往前走,还能看到两座码头球场,一个篮球场 和一个沙滩排球场 ?,不过我去的时候并未开放。坐标:杨树浦路杨浦滨江(近腾越路)停车:腾越路上,4元/小时,2元/半小时,超级良心!部分图片来自搜索引擎 ,侵删服务设施母婴设施母婴室 若干随处可见的长椅景观道可以使用婴儿车,偶尔需要抬几步,总体上很轻松直饮水/开水,冲洗奶嘴奶瓶都很方便游览车车子 行驶速度缓慢,可以惬意轻松的游览杨浦滨江5.5公里风景岸线A线:秦皇岛路渡口站—杨树浦咖啡馆B线:雨水花园站—绿之丘站C线:广德路站—皂梦空间停靠站—腾越路站票价:5元/人/次发车时间:10:00-16:30(工作日) 09:00-17:30(周末及节假日)PS:杨浦滨江景点全免费!!!如果是约会不知道去哪儿,也可以安排这,最近很火的《三十而已》钟晓琴和陈峋也去打卡了海洋馆。能看到可可爱爱的海洋生物,还可以拍美美的照片,应该没有女孩子会不喜欢这种地方吧?如果是带小孩来上海旅行,时间又比较充足,海洋馆也一定适合你。因为你总是在不远处听到小孩子发出的一阵阵惊叹声??????正值酷夏海洋馆内超凉快,东方明珠脚下,你值得拥有!

11,上海的哥特式建筑或是教堂分布在哪里

杨树浦水厂  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830号  北外滩突现古典哥特建筑群 原身竟是百年水厂  (2004年5月11日更新,点击数:35 )  经过精心修缮,英国古典哥特式建筑群近日在杨树浦水厂重展风姿。参观者置身于此,仿佛在欧洲古代城墙中穿梭。这座百年水厂已成为北外滩地区最引人入胜的一处看点。  上海首座自来水展示馆将落户在这里。在自来水展示馆里,人们可以看到为引入浦江水开闸的李鸿章蜡像,编号为“3121”的申城最后一块给水站铭牌……丰富翔实的图片实物、档案史料、沙盘模型、模拟场景及现场影片等将向人们展示上海120多年的“水史”。  据介绍,上海自来水展示馆正式启用后,将向行业内外和社会公众开放。加上杨树浦自来水厂历史悠久的近代建筑、绿茵环绕的漂亮厂区,这里甚至可能被开发成为沪上极具行业特色的又一个人文旅游景点。  始建于1883年、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的杨树浦自来水厂是本市最大的自来水厂,也是我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地面水厂。它占地面积12.9万平方米。厂区内风格独特的英国古典哥特式建筑群在国内及远东地区独树一帜,被列为上海市建筑文物保护单位。  从高空望去,水厂显得特别宁静。若干片水池和自来水管连成一片,中间还间隔着几座欧洲古典哥特式建筑,而厂区内整齐的街道又把水池和古典建筑划分成整齐的小区,如果不是有着长长的输水管,你会以为正置身于老上海的某个小区内,而不是肩负着上海供水总量四分之一左右的杨树浦水厂。
应该是国际礼拜堂,位于徐汇区衡山路53号。国际礼拜堂是1925年由当时在沪的外侨集资兴建的,呈近代哥特式砖木结构,堂内有1400个座位,礼拜堂先后曾由外国和中国的牧师主持,建国后才完全成为中国基督徒自办的礼拜堂。目前该堂每星期日上午分两次举行礼拜(7:30与10:00),该堂保持了优美圣乐的传统,每逢圣诞节和复活节都举行盛大的音乐崇拜,爱好唱歌和器乐的信徒们则献演各种古典和现代的圣
听不懂~~你说外滩会不会有呢?
哥特式教堂是这样的:

12,上海是不是有哥特式风格的建筑为什么会有

杨树浦水厂上海市杨浦区杨树浦路830号
天主教堂。
摘抄 或许 对你有用 哥特简单理解就是对称美 还有直线感 什么是哥特风格?   音乐上:darkwave、gotht-echno、dark-alternative、ambiente之类的名词都是“哥特风格”。   再具体形容:黑暗的恐惧、死亡的悲伤、禁忌的爱、彻底的痛苦带来的美感,简而言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那么,若是哥特与音乐的联姻,则任意地写作了gothicrock。哥特音乐在字典中又做出了另一种解释:热烈的混合了各种乐器,秉持着悲观绝望的终极价值观,透露出启示录般神秘虚空的歌词。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义运动中(romanticmovement),中世纪文化逐渐极其相关事物在某些人眼中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浪漫主义成为这场文化运动的中心。浪漫主义者希望跳出历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纪时代,有些人从宗教或神秘主义中寻求理想,还有些人试图从自然中得到答案。他们用自己不同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在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中哥特开始被认为和黑暗,奇异,鬼魅等相关连,浪漫主义和哥特作家象byron,shelley,baudelaire还有verlaine沉迷于对人类阴暗面的表现。哥特情绪在视觉艺术上也有明显的体现,画家象caspardavidfriedrich对黑暗和荒凉的展现。而在建筑上新哥特式逐渐成为时尚。   有的音乐是磁场,你不自觉地就被它吸引过去了。而哥特,则是黑洞。把人完整地吸进去,席卷你的思想、理性甚至一切下意识的东西。它会释放人性深处压抑太久的东西,让你的情绪进入白热化的癫狂痴醉。而在那种癫狂的状态下,人却会异常地清醒和冷静。快乐让人肤浅,而痛苦让人深刻。以至在痛苦中沉沦。沉沦,沉沦到黑暗的谷底。在那一刹间,你对世事忽然看得那么清楚。你终于永远也不会失望了,因为你终于绝望了。   哥特,是来自中世纪的蛊咒。黑暗给了哥特黑色的眼睛,我们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哥特这个词汇开始鬼魅般潜入我们的生活,并以其暗含的凌厉锋芒悄悄改变了世界。以《指环王》、吸血鬼系列为代表的哥特电影正在火热票房,哥特音乐复苏并迅速发展,甚至连时装界也跟着掀起了哥特风潮。冷静地反思一下,哥特浪潮的汹涌并不止是单凭市场的炒作形成的,追究其背后,还有值得我们回味与反思的东西。   哥特文化从中世纪的兴起,几经波折发展到今天的卷土重来,有着其相应的社会历史背景。我想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点是,整个人类在20世纪都愈来愈深地感觉到生存意义的质疑。这种虚无主义的发展标榜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特征。二战后西方文化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神学复苏的思潮即是证明。哥特风潮的回归,与其说是恰好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不如说是大众有意识地发掘出了这种亚文化形态,并进一步完善了它以满足精神上的需要。对于这种亚文化的实质和魅力所在,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种信仰黑暗和死亡美学的宗教。这个题目或许太大了,那么就让我从哥特音乐开始谈起罢。   从早期哥特或者说是后朋的音乐中可以听出,摇滚经历了数次狂潮的洗礼发展到70年代末,punk式粗糙简约的嘶吼已显出颓势,转向压抑和自省。大概是punk族向社会宣泄了所有的不满之后,发现一切依然故我无动于衷,于是他们开始对这个世界深深绝望。而在主流社会的门冷冷紧闭的同时,一扇黑色的刻满中世纪浮雕的神秘大门悄悄地向他们敞开了。punk族们凭着叛逆的勇气闯入了这片曾经被称做哥特的禁地,并在那里找到了生存和繁衍的土壤。哥特,这个潜伏了几个世纪的魅影终于重见天日,摇滚乐史也从此翻开了新的一页。   哥特音乐从诞生之日起,其文化背景就决定了它与摇滚其它分支的明显差异。作为根植于浪漫戏剧艺术和十八世纪哥特式文学的音乐风格,它对黑暗压抑、死亡美学、宗教情结和对唯美主义近乎邪恶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避而远之。而相应的,也有许多对艺术尤其是后现代艺术敏感的人欣喜若狂地接受它。相比较其他的音乐形式,哥特更容易产生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力。这种影响不局限在音乐方面,可以上升到艺术观念甚至价值体系的层面。   哥特音乐往往取材于挖掘和放大的人类感情世界,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提升了这种自发的感性体验,所以当它再作用于受众(借用新闻学的概念,指接受群体)时,常会引发进一步的审美感情和思考空间。如果一种音乐引发的不只是艺术上的欣赏,同时还上升到哲学上的反思,以至影响到个人的信念和价值体系的改变,甚至到对生命本原及终极意义的质疑,那么它的控制力就无法言喻了。   正是籍由以上原因,我产生了把哥特音乐归于一种宗教的想法。 当然我的意思并非指哥特音乐的核心是宣扬宗教。事实上它并不比其它的音乐形式更具宗教性,至少大多数乐队的创作目的并不是为了传播某种宗教信仰,甚至有些极端的乐队旗帜鲜明地宣扬反宗教。我在这里所谈论的宗教不是指基督教、天主教或东正教等具体的实体,而是一种广义上的概念。   【哥特式建筑】   哥特式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也影响到世俗建筑。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做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飞扶壁由侧厅外面的柱墩发券,平衡中厅拱脚的侧推力。为了增加稳定性,常在柱墩上砌尖塔。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部如华盖、壁龛等也都用尖券作主题,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文章TAG:杨树浦水厂杨树浦水厂上海上海历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