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黄浦区 > 上海市桩基类型,什么是桩筏基础型式

上海市桩基类型,什么是桩筏基础型式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7-06 12:29:42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什么是桩筏基础型式

桩筏(箱)基础属于混合基础型式,是一种庞大的结构系统,在软土地区(例如上海)使用较多。顾名思义是由桩基和筏(箱)基共同组成,桩基在筏(箱)基的下面。那麽为甚麽不用单一的基础型式,而要用这种复杂且造价又较高的混合基础型式呢?这是出于技术经济条件的考虑。例如在软土地基建高层建筑,由于荷载大,采用桩基吧,不但桩数多,桩径大,而且桩很长;采用筏(箱)基吧,地基承载力又不够,筏板做得过厚,虽可提高基础刚度,但自重和造价随之增大,沉降量也加大。如果采用桩筏(箱)基础则不但桩基的桩数、桩径和桩长可以减少很多,而且筏(箱)基的结构也可以精简很多,比采用单一的基础型式造价更低,施工难度也相对降低。例如上海地区的桩基,桩长多在50米以上,最长的桩在80米以上,桩数往往达数百根。而黄物大楼采用桩箱基础,仅用了203根45X45的预制方桩,桩长29.7米,箱基底板厚度仅为0.68米.桩筏(箱)基础的设计比较复杂,也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直接有关,总的设计要点是桩基和筏(箱)基础荷载分配比问题,当然以筏(箱)基础的荷载分担比越大越好,这样可以充分地利用天然地基的承载能力.例如伊丽莎白二世会议中心,采用桩筏基础,,其筏基分担的荷载比达70%。而一般的桩筏(箱)基础,筏(箱)基础所分担的荷载比多不足50%。
专家分析的真精彩!希望大家在计算和优化方面再研究下,很不错的方向.
仍不解。1、还听说有加桩帽的,每根桩戴一顶?是不是有不戴帽的?2、桩与筏板之间直接刚性连接,还是有像复合地基一样,有砂石垫层一类的东西?3、桩筏结构和控沉疏桩有关系么?
这个的难度在于除了桩筏基础本身设计参数外(如桩径),还和地基土的性状有关(淤泥和密实砂),传力机制比较复杂。不亚于最近讨论的土钉墙的传力机制。因此不是一句话能概括的问题。这个时候,建议除了把地基岩土参数搞清楚,考虑采用比较成熟的软件进行模拟,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可以这样说,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整桩和筏的分担比例,使设计和投资达到最优。
土与基础,与上部结构,三部分如何协调,统筹,如何建立起适合的模型,这个是现在研究的一个大方向啊不过问题太艰巨了,呵呵
现在pkpm中的jccad能够设计这种桩筏基础吧但是不知道相应的规范出来了没有。

什么是桩筏基础型式

2,建筑中桩基有几种

1、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2、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由于桩基种类繁多,施工工艺差异大,加之地层变化复杂,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使桩身出现缩径,扩径,夹泥,离析,断桩等缺陷,当然施工后由机械开挖,碰撞也会引起浅部桩身缺陷。桩身缺陷的存在会改变基桩的正常工作性状,从而对基础产生潜在危险。通过验收检测评价桩身完整性是保证基础安全的必然。大量的实践证明基桩低应变动力试验技术是判断桩身完整性十分有效的手段(方便,快速,经济及测试数量大)。扩展资料高层建筑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主要由地震和风所引起,一般地,地震作用为控制因素。地震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一般不超过高层建筑总重的5%,但仍相当可观。因高层建筑上部结构的重心远高于基础底面,因此还会引起很大的倾覆力矩,在地震区这些作用都必须加以考虑。对高层建筑,地震作用往往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但在沿海地区,由于海洋风暴的侵扰,风的影响可能甚于地震。对超高层建筑,风引起的基底水平剪力和倾覆力矩可能接近甚至远超过地震引起的结果,成为设计中的控制因素。因此,高层建筑桩基础,必须有足够的抵御水平荷载和倾覆力矩的能力。到宋代,桩基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在《营造法式》中载有临水筑基一节。到了明、清两代,桩基技术更趋完善。如清代《工部工程做法》一书对桩基的选料、布置和施工方法等方面都有了规定。从北宋一直保存在海市龙华镇龙华塔(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和山西太原市晋祠圣母殿(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023~1031年),都是中国现存的采用桩基的古建筑。参考资料来源:搜狗百科-桩基
● 根据传力和作用性质不同分为端承型桩和摩擦型桩两大类1、摩擦型桩:是指在竖向极限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侧阻力受力的桩,根据桩侧阻力分担荷载的大小,磨擦型桩又分为磨擦桩和端承磨擦桩两种。2、端承型桩:是指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顶荷载全部或主要由桩端阻力承受,桩侧阻力相对桩端阻力而言较小,或可忽略不计的桩。 根据桩端阻力发挥的程度和分担荷载的比例,又可分为端承桩和磨擦端承桩两种 ● 根据材料不同分为:砼桩、钢桩、和组合材料桩等砼桩又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类。钢桩有钢管桩、H型钢桩和工字型钢桩等。组合材料桩是用两种材料组合的桩,如钢管桩内填充砼等形式的组合桩。● 根据成桩方法不同分为:挤土桩(如打入式预制桩)、部分挤土桩(如钻孔打入式预制桩)和非挤土桩(如钻孔灌浇桩)等三种。(也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
常用的有预制桩、钢桩、灌注桩、 CFG桩、水泥土搅拌桩等几大类,根据施工工艺又能分好多小类,如后注浆灌注桩,管桩等等

建筑中桩基有几种

3,桩分为几类的啊设计桩基础怎么设计的啊

桩 基 础 分 类1、按承台位置的高低分 ①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高于地面,它的受力和变形不同于低承台桩基础。一般应用在桥梁、码头工程中。 ②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低于地面,一般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2、按承载性质不同 ①端承桩——是指穿过软弱土层并将建筑物的荷载通过桩传递到桩端坚硬土层或岩层上。桩侧较软弱土对桩身的摩擦作用很小,其摩擦力可忽略不计。 ②摩擦桩——是指沉入软弱土层一定深度通过桩侧土的摩擦作用,将上部荷载传递扩散于桩周围土中,桩端土也起一定的支承作用,桩尖支承的土不甚密实,桩相对于土有一定的相对位移时,即具有摩擦桩的作用。 3、按桩身的材料不同 ①钢筋混凝土桩 可以预制也可以现浇。根据设计,桩的长度和截面尺寸可任意选择。 ②钢桩 常用的有直径250~1200mm的钢管桩和宽翼工字形钢桩。钢桩的承载力较大,起吊、运输、沉桩、接桩都较方便,但消耗钢材多,造价高。我国目前只在少数重点工程中使用。如上海宝山钢铁总厂工程中,重要的和高速运转的设备基础和柱基础使用了大量的直径914.4mm和600mm,长60mm左右的钢管桩。 ③木桩 目前已很少使用,只在某些加固工程或能就地取材临时工程中使用。在地下水位以下时,木材有很好的耐久性,而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极易腐蚀。 ④砂石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挤密土壤。 ⑤灰土桩 主要用于地基加固。 4、按桩的使用功能分 ①竖向抗压桩 ②竖向抗拔桩 ③水平荷载桩 ④复合受力桩 5、按桩直径大小分 ①小直径桩 d ≤250mm ②中等直径桩 250mm< d < 800mm ③大直径桩 d ≥ 800mm 6、按成孔方法分 ①非挤土桩 泥浆护壁灌筑桩、人工挖孔灌筑桩,应用较广。 ②部分挤土桩 先钻孔后打入。 ③挤土桩 打入桩。 7、按制作工艺分 ①预制桩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锤击打入、振动沉入等方法,使桩沉入地下。 ②灌筑桩 又叫现浇桩,直接在设计桩位的地基上成孔,在孔内放置钢筋笼或不放钢筋,后在孔内灌筑混凝土而成桩。 与预制桩相比,可节省钢材,在持力层起伏不平时,桩长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8、按截面形式分 ①方形截面桩 制作、运输和堆放比较方便,截面边长一般为250~550mm。 ②圆形空心桩 是用离心旋转法在工厂中预制,它具有用料省,自重轻,表面积大等特点。国内铁道部门已有定型产品,其直径有300mm、450mm和550mm,管壁厚80mm,每节长度自2m~12m不等。桩基础设计1、根据地基复杂程度 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 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三个设计等级设计时根据具体情况选用。2、所以建筑物地基计算均应满足承载力计算3、甲、乙建筑物均应按桩基变形设计4、地基基础设计前均应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桩基础按成桩方法分类:一、打入桩:将预制桩用击打振动的方式打入地层至设计要求的标高。打入的机械有:自由落锤、蒸汽锤、压缩空气锤、振动锤等。二、就地灌注桩:沉管灌注桩 将钢管(钢壳)打入地层到设计标高,然后灌注砼,灌注砼过程中可逐渐将钢管拔出,或将钢管留在土中。钻孔灌注桩 使用机械形成桩孔,钻孔机械有冲击钻、旋转钻、长螺旋和短螺旋等,适用于不同的土层。在地下水位以上做灌注桩时,也可以使用人工挖掘法。为提高灌注桩的承载力,可将桩身逐步局部扩大,形成扩底桩。三、静压桩:利用无噪音的机械将预制桩压入到设计标高。螺旋桩:在木桩或砼桩的底部接一段螺旋的钻头,藉旋转机械将桩拧入土层至设计标高,现已少用。目前桩型正在发展中,如近年出现的压力灌浆微型桩,利用压浆提高桩的承载力等。

桩分为几类的啊设计桩基础怎么设计的啊

4,基础形式是如何分类的

基础的分类 按使用的材料分为:灰土基础、砖基础、毛石基础、混凝土基础、钢筋混凝土基础。 按埋置深度可分为:浅基础、深基础。埋置深度不超过5M者称为浅基础,大于5M者称为深基础。 按受力性能可分为:刚性基础和柔性基础。 按构造形式可分为条形基础、独立基础、满堂基础和桩基础。 条形基础:当建筑物采用砖墙承重时,墙下基础常连续设置,形成通长的条形基础 刚性基础:是指抗压强度较高,而抗弯和抗拉强度较低的材料建造的基础。所用材料有混凝土、砖、毛石、灰土、三合土等,一般可用于六层及其以下的民用建筑和墙承重的轻型厂房。 柔性基础:用抗拉和抗弯强度都很高的材料建造的基础称为柔性基础。一般用钢筋混凝土制作。这种基础适用于上部结构荷载比较大、地基比较柔软、用刚性基础不能满足要求的情况。 独立基础:当建筑物上部为框架结构或单独柱子时,常采用独立基础;若柱子为预制时,则采用杯形基础形式。 满堂基础:当上部结构传下的荷载很大、地基承载力很低、独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要求时,常将这个建筑物的下部做成整块钢筋混凝土基础,成为满堂基础。按构造又分为伐形基础和箱形基础两种。 伐形基础:是埋在地下的连片基础,适用于有地下室或地基承载力较低、上部传来的荷载较大的情况。 箱形基础:当伐形基础埋深较大,并设有地下室时,为了增加基础的刚度,将地下室的底板、顶板和墙浇制成整体箱形基础。箱形的内部空间构成地下室,具有较大的强度和刚度,多用于高层建筑。 桩基础:当建造比较大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时,若地基的软弱土层较厚,采用浅埋基础不能满足地基强度和变形要求,常采用桩基。桩基的作用是将荷载通过桩传给埋藏较深的坚硬土层,或通过桩周围的摩擦力传给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和灌注桩。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这种桩在施工现场或构件场预制,用打桩机打入土中,然后再在桩顶浇注钢筋混凝土承台。其承载力大,不受地下水位变化的影响,耐久性好。但自重大,运输和吊装比较困难。打桩时震动较大,对周围房屋有一定影响。 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分为套管成孔灌注桩、钻孔灌注桩、爆扩成孔灌注桩三类。 基础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称为基础的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要有一个适当的深度,既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又节约基础用材,并加快施工进度。 决定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应考虑下列几个条件: ? 土层构造的影响:房屋基础应设置在坚实可靠的地基上,不要设置在承载力较低、压缩性高的软弱土层上。基础埋深与土层构造有密切关系。 ? 地下水位的影响:地下水对某些土层的承载力有很大影响。如粘性土含水量增加则强度降低;当地下水位下降,土的含水量减少,则基础将下降。 ? 冰冻线的影响:冻结土与非冻结土的分界线成为冰冻线。当建筑物基础处在冻结土层范围内时,冬季土的冻胀会把房屋向上拱起;土层解冻时,基础又下沉,使房屋处于不稳定状态。 ? 相邻建筑物的影响:如新建房屋周围有旧建筑物时,除应根据上述条件决定基础埋深外,还应考虑新建房屋基础对旧有建筑的影响。同时还补充一下地基处理方法和应用的范围1. 换土垫层法(1)垫层法 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弱土或不良土,分层碾压或夯实土,按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砂(或砂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等。干渣分为分级干渣、混合干渣和原状干渣;粉煤灰分为湿排灰和调湿灰。换土垫层法可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常用机械碾压、平板振动和重锤夯实进行施工。该法常用于基坑面积宽大和开挖土方量较大的回填土方工程,一般适用于处理浅层软弱土层(淤泥质土、松散素填土、杂填土、浜填土以及已完成自重固结的冲填土等)与低洼区域的填筑。一般处理深度为2~3m。适用于处理浅层非饱和软弱土层、素填土和杂填土等。(2)强夯挤淤法 采用边强夯、边填碎石、边挤淤的方法,在地基中形成碎石墩体。可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变形。适用于厚度较小的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应通过现场试验才能确定其适应性。2.振密、挤密法振密、挤密法的原理是采用一定的手段,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土体孔隙比减小,强度提高,达到地基处理的目的。软土地基中常用强夯法强夯法 利用强大的夯击能,迫使深层土液化和动力固结,使土体密实,用以提高地基土的强度并降低其压缩性。3.排水固结法 其基本原理是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排水固结法主要由排水和加压两个系统组成。排水可以利用天然土层本身的透水性,尤其是上海地区多夹砂薄层的特点,也可设置砂井、袋装砂井和塑料排水板之类的竖向排水体。加压主要是地面堆载法、真空预压法和井点降水法。为加固软弱的粘土,在一定条件下,采用电渗排水井点也是合理而有效的。(1)堆载预压法 在建造建筑物以前,通过临时堆填土石等方法对地基加载预压,达到预先完成部分或大部分地基沉降,并通过地基土固结提高地基承载力,然后撤除荷载,再建造建筑物。临时的预压堆载一般等于建筑物的荷载,但为了减少由于次固结而产生的沉降,预压荷载也可大于建筑物荷载,称为超载预压。为了加速堆载预压地基固结速度,常可与砂井法或塑料排水带法等同时应用。如粘土层较薄,透水性较好,也可单独采用堆载预压法。适用于软粘土地基。(2)砂井法(包括袋装砂井、塑料排水带等) 在软粘土地基中,设置一系列砂井,在砂井之上铺设砂垫层或砂沟,人为地增加土层固结排水通道,缩短排水距离,从而加速固结,并加速强度增长。砂井法通常辅以堆载预压,称为砂井堆载预压法。适用于透水性低的软弱粘性土,但对于泥炭土等有机质沉积物不适用。(3)真空预压法 在粘土层上铺设砂垫层,然后用薄膜密封砂垫层,用真空泵对砂垫层及砂井抽气,使地下水位降低,同时在大气压力作用下加速地基固结。适用于能在加固区形成(包括采取措施后形成)稳定负压边界条件的软土地基。(4)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当真空预压达不到要求的预压荷载时,可与堆载预压联合使用,其堆载预压荷载和真空预压荷载可叠加计算。适用于软粘土地基。(5)降低地下水位法 通过降低地下水位使土体中的孔隙水压力减小,从而增大有效应力,促进地基固结。适用于地下水位接近地面而开挖深度不大的工程,特别适用于饱和粉、细砂地基。(6)电渗排水法 在土中插入金属电极并通以直流电,由于直流电场作用,土中的水从阳极流向阴极,然后将水从阴极排除,而不让水在阳极附近补充,借助电渗作用可逐渐排除土中水。在工程上常利用它降低粘性土中的含水量或降低地下水位来提高地基承载力或边坡的稳定性。适用于饱和软粘土地基。http://wenda.haosou.com/q/1369904008061501
一般都是按照结构类型分类: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承台施工图设计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桩基类型上海市桩基类型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