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江门和惠州经济不相上,今天惠州经济高江门三分之一,而且增速惠州连年珠三角第一。惠州两区三县,江门三区四县,惠州反而高一千亿经济,证明惠州经济的个体都远远强于江门的个体,惠州博罗的经济总量相当于开平 台山总和,而博罗经济增速远高于两县级市,试问,相对两地来总量和增速都不能超越惠州,谈更好是无从依据,站不住脚的,未来十年江门都无法拉平这个差距,江门和惠州不是一个当量层次的地方,无法比较,惠州三年前经济已经超越中山,惠州知识产权和专利注册是珠三角第一位,这样的城市的经济发展十分可怕。
1、江门和惠州怎么样?
江门和惠州这两个城市比较的话,目前来说肯定是惠州发展要远远好于江门,惠州作为近几年发展非常迅速的城市之一,其得益有于深莞惠一体化的战略,不断通过承接深圳的经济产业来提升自身的发展,目前惠州的工业势头在广东是很不错的,这里有许多著名的大企业,例如TCL、德赛电池、普利司通、三星电子、索尼、西门子等众多世界五百强企业,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现在惠州的经济已经位居广东省前列。
而江门目前来说在广东省的经济地位不高,主要有很多原因,从区位位置来看,虽然江门靠海,但是相应的港口交通等配套资源不足,因此无法发挥其区位优势,港口运输业发展不足,而工业方面更是如此,相应的工业基础薄弱,因此经济一直疲弱,但是未来随着珠三角一体化进程,江门作为粤西地区的重要城市,根据规划将会成为其交通枢纽之一,经济产业将会与附近的城市共通合作,实现产业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因此未来的江门前景可图。
2、惠州在广东的地位如何?
2017年惠州市在广东省21个城市GDP排名中位居第五位,前一位第四是东莞,后一位第六是中山!惠州,GDP收入:3830.58亿元,增长:7.6%,经济发展不容小觑!惠州市,地级市,广东省东南部东江之滨,珠江三角洲东北端,南临南海大亚湾,毗邻深圳、香港,北连河源市,东接汕尾市,西邻东莞市和广州市,常住人口477.50万,以汉族东江、福佬、广府人为主。
辖2区、3县,即,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龙门县,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两个国家级开发区,惠州在隋唐已是“粤东重镇”,至今1400多年,东江流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和商品交易中心。2002年,惠州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超过100亿美元,办起了8000多家外资企业,其中世界500强企业17家,
2008年惠州越过人均3000美元这一国际上划分中等收入国家(地区)的分界线。第一产业惠州市是广东的一个主要产粮区,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番薯、玉米等。经济作物以甘蔗、花生、大豆为主,蔬菜有130多个品种。水果有20多个种类、数百个品种,是广东“四大名果”——荔枝、香蕉、柑橙、菠萝的主要产区之一,是香港蔬菜、生猪的主要生产基地。
惠州梅菜、东江糯米酒、甜玉米;博罗杨村橙、柑橘、酥糖、福田菜心,罗浮山百草油、酥醪菜;龙门三黄鸡、小桂鱿鱼、年橘;惠东仙人菜、高潭明姜等是惠州市驰名的土特产,第二产业惠州市坚持“工业立市”的发展战略,发展外向型经济。培育出TCL、德赛、华阳集团等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以及侨兴、富绅、中优网络、新航道学校等民营企业集团,
创立了TCL电话机、TCL王牌彩电、TCL手机、富绅衬衫、德赛电池、德赛数码龙音响、侨兴电话、CECT手机等工业产品名牌。引进了美国通用,日本索尼、松下,韩国三星、LG、荷兰飞利浦、美国可口可乐和中国联想等国内外著名厂商、跨国公司,逐步构建起以国有企业集团为主导,多种经济成份齐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为支柱的开放型经济格局,
2002年11月,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在惠州正式建设。惠州形成了“2 4”的工业支柱产业格局,即数码、石化两大支柱和服装、制鞋、水泥和汽车及零部件的四个具有区域比较优势的产业,惠州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之一、珠三角经济区,2017年12月,惠州获评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三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12年凭借“幸福文化”荣登“2012中国最具特色文化竞争力十佳城市”榜首;并因优美宜居的城市环境入选“2012中国十佳宜居城市”排行榜第四著名景点:罗浮山、南昆山、巽寮湾、惠州西湖、亚婆角、港口海龟自然保护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