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深高铁对广东的发展好处在哪里。广东省不但有珠三角,其他地区其实也都非常适合经济的发展,并且广东省的城市大多集中在沿海小型平原之上发展腹地不是问题,未来在珠三角发展成熟以后,广东东西两部也会有较好的发展,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总量发展第一省份,基本上在国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且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十分活跃,所凭借的条件其中之就有一个是良好的地理优势。
1、广东的地形有哪些优势?
广东省是我国经济总量发展第一省份,基本上在国内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且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十分活跃,所凭借的条件其中之就有一个是良好的地理优势。海岸线优势首先,广东省是我国海岸线最长的省份,所以广东省拥有众多深水良港,从东边至西边,汕头地区,汕尾地区,惠州,深圳以及广州,湛江等地区都拥有大型港口,可供海上贸易,
所以广东省不但有珠三角,其他地区其实也都非常适合经济的发展,并且广东省的城市大多集中在沿海小型平原之上发展腹地不是问题,未来在珠三角发展成熟以后,广东东西两部也会有较好的发展。珠江河道优势另外便是广东省内优势的河道网络,我们都知道广东省的珠三角发展比较好,而珠三角的名字来源,便源于珠江,珠江水系从狭义上讲仅仅是指珠三角广州,江门等小型范围。
但其实广义上的珠江流域,不但包含有广东省,甚至包含有西部广西的西江,右江,郁江,南盘江等众多流域,通过这些错综复杂的河道网络都可以进入珠三角入海口,北部山脉优势最后广东还有一个地形优势就是山脉优势,广东自古称为岭南地区,原因就是广东省和北部江西,湖南的交界处有很多山脉,并且这些山脉大都成条形,所以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挡北部的冷空气入侵。
首先需要指出的是,改革开放之前,广东已经是我国的经济大省,GDP位居全国第五,只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广东经济发展更快了,自1989年广东GDP首次位居全国第一以来,如今广东已经连续30年位居全国第一,广东经济能够发展起来,小编认为主要有以下一些因素。首先是政策优势,广东作为沿海省份,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拥有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
改革开放之初设立的五个经济特区,广东就有深圳、珠海和汕头三个;全国第一批14个沿海开发城市广东就有广州和湛江两座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广东也逐渐开辟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今自贸区、国家级新区、国家中心城市广东都拥有,而且粤港澳大湾区也正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第二,广东地理位置优越。
广东是我国华南地区的沿海省份,海岸线漫长,优良港湾众多,而且毗邻港澳地区,也比较接近台湾,当初深圳、珠海经济特区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毗邻港澳,深圳经济特区那么成功,也离不开香港的支持,第三,广东劳动力充足。因为广东经济率先发展起来,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因此就吸引省内粤东西北地区的大量劳动力,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人口来广东发展,当时百万劳工下广东曾经轰动一时,
3、江苏和广东在未来的潜力如何?
江苏vs广东,未来潜力如何?打个比方:德国vs法国,谁的潜力更大?开宗明义:看政治。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之后,广东省GDP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对江苏省的反超,此后,粤苏争霸的“中国德比”持续至今。【回顾与对照】1978年改革开放东风,中国4个“经济特区”有3个在广东(深圳/珠海/汕头),另一个厦门在汕头之东,
全国最高水平的开放政策与国际国内的发展要素资源,都汇聚于此。此时的江苏,作为“中国GDP第一省”望洋兴叹!甚至连曾经“十里洋场”的东方明珠上海,都羡而不得,直到1984年,国家批准设立了14个“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包括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广州等。江苏省只有:连云港/南通2市,广东省则有:广州/湛江2市,
江苏2市地处偏辟的苏北沿海,且远离江苏省经济核心区太湖流域。广东省3特区 2开放市,5个开放窗口,均衡分布在省会/珠三角/粤东/粤西,率先构建起了全省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广东省再次拉大了在开放政策上的相对优势。港澳侨资蜂涌而至,国际资本与技术为广东带来二次变革,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江苏省:放弃培育本省的“龙头”城市,把上海当作江苏的经济中心,举全省之力服务、配套、对接上海,的确造就了当年“苏南模式”及“苏锡常金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