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崇明区 > 上海市崇明县市级行政区,崇明是哪个区

上海市崇明县市级行政区,崇明是哪个区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8-29 20:59:34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崇明是哪个

崇明是上海唯一的一个县,不是区。县是和区是并级的编制。
崇明岛是崇明县
上海唯一的一个县。等同于区级别。

崇明是哪个区

2,崇明岛县属不属于上海市

崇明区(2016年7月22日撤县设区)属于上海市。(崇明岛小部分是江苏省的启隆镇和海永镇)崇明区由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组成,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崇明岛位于中国海岸线中点位置,地理方位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中国第三大岛。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素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西接长江,东濒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江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东西长80千米,南北宽13~18千米。截至2019年6月,崇明区辖16个镇、2个乡、66个居委会、271个行政村:城桥镇、堡镇、新河镇、庙镇、竖新镇、向化镇、三星镇、港沿镇、中兴镇、陈家镇、绿华镇、港西镇、建设镇、新海镇、东平镇、长兴镇、新村乡、横沙乡,区政府驻城桥镇人民路68号。扩展资料崇明区建置沿革崇明岛(沙洲)形成有1400年历史,唐武德年间(618~626),长江口胡逗洲(今南通)东南方向涨出两座沙洲,相隔70余里,史称西沙、东沙。据说武则天万岁通天年间(696~697),始有渔民、樵夫在西沙农耕定居。五代十国时期,杨吴于天祚三年(937)在西沙设立崇明镇,辖于静海都镇遏使(今南通),这是崇明地区有建置的开始。显德五年(958),后周军队攻下南唐在江北的所有领地,暂时废除崇明镇建置。北宋初又恢复崇明镇,隶属于通州海门县。北宋天圣三年(1025),续涨出姚刘沙并逐渐与东沙接壤。建中靖国元年(1101),于姚刘沙西北50余里处涨出三沙。南宋嘉定十五年(1222),将姚刘沙废弃的韩侂胄庄园设为天赐盐场,隶属于淮东制置司。宝庆元年(1225),天赐盐场划归淮东总领所。至宋代,在西沙逐渐形成平等、道安、释乐3个村,之后渐有坍塌。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崇明镇升为州,隶属扬州路。首任崇明知州薛文虎,在姚刘沙天赐盐场提督所旧址建立州城。改崇明镇为西沙巡检司,仅存的道安村改为道安乡。元代后期,东沙与姚刘沙相连,并不断南坍北涨。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旧城坍没,州城一迁于原址北15里处。元末明初,东沙坍没大半。明洪武二年(1369年),崇明降州为县,仍隶扬州路。洪武八年(1375年),改隶苏州府。建文年间(1399~1402年),在三沙西南30余里处涨起平洋沙。永乐十八年(1420年),城南为海潮坍迫,县城二迁于北10里处秦家符(村)。弘治十年(1497年),兼隶太仓州。正德年间(1506~1521年),长沙露出水面,在平洋沙东南,该沙成陆后位置基本未产生迁移。在此期间,姚刘沙与西北三沙连成一片,而西沙坍塌仅剩道安一个乡。嘉靖八年(1529年),秦家符(村)旧城坍没于海,县城三迁于三沙马家浜,该城存在20多年就坍塌。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左右,姚刘沙坍没,三沙始坍。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县城四迁于平洋沙,存在近30年。万历十一年(1583年),平洋沙始坍,后来坍存部分渐与长沙接壤。万历十六年(1588年),县城五迁于长沙,城周方圆4里7分,之后一直延续至今。至清初,长沙开始逐渐形成一个大岛,并持续涨积。清顺治年间,南明御史沈廷扬、将领郑成功、张名振都来反攻过崇明岛。清顺治十六年(1659),为了“反清复明”的旗号,郑成功率领水师进攻崇明县城(今城桥镇),被总兵梁化凤带领崇明县军民顽强击退。清康熙元年(1662年),随江流变化,三沙大半坍没,留下东三沙和西三沙的残余。雍正二年(1724年),崇明县专隶于太仓州。明清时期,又有大安沙、高明沙、享沙、日隆沙、富民沙等许多小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晚清时,以长沙与平洋沙相互连接后为主体形成现今崇明岛形状。长兴岛形成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至今150年左右。横沙岛形成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有120多年历史。1911年,沪军都督派遣民军赶走崇明镇台,建立民国崇明县政府,隶属于江苏省管辖;1914年,崇明县隶属沪海道管辖。1926年9月,陆铁强、俞甫才建立崇明县最早的中共党组织。1927年,崇明县又划归江苏省;1928年,崇明县外沙10个乡划出另建江苏省启东县。1933年,崇明县隶属于江苏省第七区;1934年,隶属于江苏省第四区(南通)。1939年,崇明特别区公署隶属上海特别市(汪伪政权)。1945年抗战胜利后,崇明县再次隶属江苏省管辖;1946年,隶属江苏省第三区(松江)。1949年,隶属江苏省南通专员公署。1949年2月,蒋介石钦点萧政之出任崇明县长,成为民国政府在崇明岛的最后一任县长,任职4个月,1949年6月随桂永清兵舰败退台湾。1949年6月2日崇明县解放,隶属江苏南通专区。1958年12月1日,改隶上海市。1950—1980年代对崇明岛北部滩涂的围垦,有了东风农场、长江农场、跃进农场、前哨农场等十多个农场的规模。1980、1990年代又对团结沙、东旺沙进行大围垦,形成后来的东滩。2005年5月18日,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乡、横沙乡划入崇明县。2009年11月18日,长兴撤乡建镇。至2016上半年,崇明县是上海市16个区县中唯一的县。2016年7月,崇明撤县设区。至2017年底,崇明区辖有16个镇和2个乡,区政府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崇明区参考资料来源:崇明区人民政府-崇明概况参考资料来源:崇明区人民政府-崇明概况(建置沿革)

崇明岛县属不属于上海市

3,上海的金山区和崇明县在行政区域级别上是否是同一级别有什么区别

从行政区划看,是一样,但县从理论上更独立,比如它有相对独立的财政,他的公检法也是独立的单位,而区的财税,公检法都只是市的分支机构。至于哪个更大,还的看他的一把手在市委的地位,区县一把手有的是进市级班子,而有的没份
现在 也是崇明区了吧
区和县是同一级别的~~

上海的金山区和崇明县在行政区域级别上是否是同一级别有什么区别

4,关于崇明的概况

地理环境 崇明县目前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面积1411平方公里。 其中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 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 全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 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 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 岛屿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 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平均寿命76.7岁。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 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 ~ 4公里。 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卫农场)。 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 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 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隔江相望。 岛呈海螺形,南北长 12公里左右,东西宽8公里左右。 平均海拔2.8米。 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公里。 目前尚有滩涂资源0米以上20万亩、-5米以上67万亩。 周边岸线30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2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建制沿革 崇明岛成陆已有1300多年历史。 公元618年(唐朝武德元年),长江口外海面上东沙西沙两岛开始出露。 以后许多沙洲时东时西、忽南忽北涨坍变化,至明末清初,始连成一个崇明大岛。 公元696年(唐朝万岁通天元年)初,始有人在岛上居住。 公元705年(唐朝神龙元年),在西沙设镇,取名为崇明(“崇”为高,“明”为海阔天空,“崇明”意为高出水面而又平坦宽阔的明净平地)。 公元1222年(南宋嘉定十五年)设天赐盐场,隶通州。 公元1277年(元朝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隶扬州路。 公元1396年(明朝洪武二年)由州为县,先隶扬州路,后隶苏州府,兼隶太仓州。 民国时期,先后隶属江苏南通、松江。 解放后,隶属江苏南通专区。 1958年12月1日起改隶上海市,目前是上海十九个区县中唯一的县。 长兴岛成陆于咸丰年间,横沙岛自1886年围垦、迁居至今已有120年左右历史。 自2005年5月18日起,经上海市人民 *** 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划,成建制划入崇明县。 历史现状 崇明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明代抗倭斗争中,崇明“沙兵”以英勇著称。 1921年秋,崇明西沙农民暴动, *** 在当时的 *** 中央机关报《向导》周报上著文介绍这一壮举。 1926年9月, *** 江浙省委特派员陆铁强、俞甫才回崇,建立了全国较早的农村基层党组织。 在长期革命斗争岁月中,许多崇明儿女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崇明县目前辖有13个镇和3个乡。 县 *** 所在地城桥镇是全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岛合并后,人口总量增加,但自然增长率仍呈负增长。 2005年底全县户籍人口为70.1万人,比上年增加6.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8.3万人,人口出生率5.9‰,死亡率 8.8‰,自然增长率-2.9‰。 民族以汉族为主,另有蒙古族、 *** 、满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 *** 尔族、布依族、哈尼族、土家族、藏族等少数民族。 前景目标 规划确立的总体目标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围绕建设现代化生态岛区的总目标,大力实施科教兴县主战略,加快三岛联动发展,努力使崇明三岛成为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的长远需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最佳区域之一。 崇明三岛前景目标定位: 崇明是上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空间。 坚持三岛功能、产业、人口、基础设施联动,分别建设综合生态岛、海洋装备岛、生态休闲岛,依托科技创新,推行循环经济,发展生态产业,努力把崇明建成环境和谐优美、资源集约利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岛区。 崇明三岛功能定位主要体现以下六个方面:森林花园岛、生态人居岛、休闲度假岛、绿色食品岛、海洋装备岛、科技研创岛。 经济发展 经济总量 2005年,全县经济保持持续稳步增长。 全年完成增加值95.7亿元,比上年增长12.2%,连续三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6.1亿元,比上年增长1.9%,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16.8%,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43.9亿元,比上年增长17.0%,占全县增加值的比重为45.9%,比上年增加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3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占全县增加值的比为37.3%,与上年相比持平。 今年以来中央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税收来源稳步增加,财政收入得到保证。 全年完成财政收入26.4亿元,比上年增长31.1%。 其中:县级财政收入18.2亿元,比上年增长53.2%。 新城开发形态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投资创历史新高,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7亿元,比上年增长35.1%。 其中基本建设投资11.4亿元,比上年增长75.6%;更新改造投资1.9亿元,比上年增长9.3%;房地产投资7.8亿元,比上年增长9.8%;农村集体投资6.6亿元,比上年增长27.2%。 农业 2005年,全县围绕生态岛建设的目标,以科技兴农为主战略,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业,进一步推进农业主导产品的标准化、产业化,不断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农业的经济效益。 种植的“寒优湘晴”、“嘉花一号”及“金丰”等为主的优质水稻品种种植面积占全县水稻总面积的95%。 林业生产有新发展,全县新增生态林2400公顷,新增经济林84公顷。 畜牧业方面认真抓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实现群防群控,积极推进特色养殖业,猪禽蛋等主要农副产品上市量比上年有一定增长。 渔业生产进一步调优水产养殖品种,积极发展特色养殖业。 2005年全县农业总产值完成43.8亿元,比上年增长2.1%,其中种植业21.7亿元,增长6.4%;林业0.9亿元,下降11.2%;牧业5.5亿元,增长1.1%;渔业14.8亿元,下降1.6%;农业服务业0.9亿元,下降12.1%。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为50678公顷,粮食总产量达303031吨。 工业 工业企业克服交通不便、原材料能源紧张等不利影响,行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重点产品、优势行业在全县工业中所占的份额增加,工业生产产销衔接良好,生产总量达历史最高水平。 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1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 完成工业销售产值114.9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继续提高。 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增加值30.6亿元,比上年增长18.3%;全年完成利润总额5.4亿元,比上年增长4.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优势明显,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98.9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4.7%。 重点行业增长幅度明显,医药、海洋设备制造业的产值增幅均超过50 %。 “一业特强”产业有新增长,日用不锈钢和商业设备制造业全年完成产值12.1亿元,比上年增长1.7%。 建筑业 建筑业保持较快的发展。 全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3.1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完成建筑业增加值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2%。 列入县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的房屋施工面积为77.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6%;竣工面积42.6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4.3%。 金融业 金融市场体系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银行存贷总额继续增加。 2005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21亿元,比年初增加34.5亿元;贷款余额122亿元,比年初增加2.1亿元,其中住房贷款35.7亿元,比年初减少1.5亿元。 内外贸易 商业网点布局力度加大,市场销售规模扩大。 2005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其中吃的商品零售额5.8亿元,增长11.4 %;穿的商品零售额2.4亿元,增长9.8%;用的商品零售额9.0亿元,增长10.6%;烧的商品零售额0.7亿元,增长11.6%;集市贸易成交额2.2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外贸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出口能力明显增强。 2005年完成外贸出口拨交额25.7亿元,比上年增长20.8%。 其中工业品出口拨交额25.4亿元,增长21.4%;农副产品出口拨交额0.3亿元,下降11.4 %。 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措施有力,成效显著,两大园区形态开发进入实质性阶段。 2005年全县引进各类企业1514户,比上年减少108户;注册资金总额41.3亿元,累计完成税金19亿元,比上年增长43.9%。 其中崇明工业园区和富盛开发区共引进注册企业473家,注册资金12.7亿元,完成税金9.1亿元;各乡镇经济小区引进企业1041家,注册资金28.6亿元,完成税金9.9亿元。 2005年,新批准三资企业24家,比上年减少23家;项目总投资6992万美元,合同外资2741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360.3%和155.9%。 邮电通讯及交通运输业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信息化服务程度明显提高。 2005年全县邮电业务收入2.3亿元。 年末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5.3万门。 年末拥有电话用户22.7万户,比上年净增2万户。 每百户住宅电话拥有量达87部。 邮政业务平稳发展, 2005年进出函件670万件,进出特快专递10.8万件,发行各类报刊杂志1444万份。 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应用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按照“务实、为民、高效”的工作要求,及时完成信息公开的各项任务,组织实施了崇明 *** 网站第二次改版工作,各委办局积极推行使用正版软件工作,利用现有网络资源,促进县级网上行政审批工作,使 *** 门户网站和公务网功能得到提升。 全年共采集社会保障卡信息7801人次,发放社会保障卡7246张。 交通设施不断完善,客运能力逐步提高。 2005年总投资3100万元,建造了3艘高速轮和1艘车渡轮,新增客位830个,新增车位28个,沪崇之间的车客来往更加快速、便捷。 年内新开通了长兴和横沙两条水上航线,使水运航线增至18条。 全年水运旅客1142万人次;渡运车辆124万辆次。 2005年年末,共有公交线路30条,线路长度910.7公里,全年运送旅客2199万人次。 旅游业 按照崇明生态岛的功能定位,积极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旅游。 2005年新建了崇明西沙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和世界河口沙洲展示馆,新辟了明珠湖等旅游景点。 利用节庆活动的契机,打造崇明旅游品牌,成功举办了“环岛驾车游”、“森林嘉年华”、“明珠湖杯垂钓赛”、“前卫金秋生态文化节”、“渔家欢乐节”、“农家乐风采摄影展”等主题活动,吸引岛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2005年接待游客79.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完成营业收入1.9亿元,比上年增长27.3%。 社会事业 科技 围绕“科教兴县”主战略,发挥科技在生态岛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崇明生态岛建设科技支撑实施方案》正式落地,利用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资源,崇明生态科技创新基地在前卫村正式启动。 各类、各级科技项目为生态岛建设注入新的活力,2005年确定县重点科研攻关计划项目、农业科技成果示范推广项目和科技产业化项目共36项,申报国家科技创新基金和市创新资金项目6项,申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3项、申报市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7项。 科普工作不断扎实推进,科普活动形式多样,通过科普早市、报告会、画廊、展板巡回展示等活动,将科普知识送到千家万户。 教育 全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努力构筑教育人才高地,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2005年总投资3700万元的55所中小学校园网已全部完成;总投资5510万元的明珠花苑小学完成了前期准备工作;各校校舍改扩建工程有序推进。 完成了崇明中学“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评审”的评审工作。 二期课改工作全面推广。 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2005年从全国10多个省市引进各类教育人才248名,全年举办了5个本科学历培训班、5个硕士研修班、20个教师职务培训班,派出38名教师赴国外进行专业培训。 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小学毕业生合格率超过98%;初中毕业考试一次性合格率为94.8%;高中阶段入学率在98%以上;高考上线率为83%,其中本科上线率达46.2%,这两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文化、广电 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2005年成功举办了“第八届文化艺术节”、“各届人士中秋文艺晚会”、“台湾、海南、崇明两岸三岛艺术家作品展”、“21世纪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展”、“生态岛建设图片展”等一系列活动。 同时组织实施送文化下乡活动,全年文艺演出256场次,观众达23万人次;千场电影下农村,观众超过50万人次;万册图书送乡镇,增加了人民群众的精神食粮。 广电设施进一步完善,广播、电视、报纸三大媒体做好舆论导向宣传。 总投资2400万元的广播电视设备数字化改建已投入试运行,有线电视信号将在全岛实行无线全覆盖。 三大媒体围绕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群众性生态岛建设教育等活动,共发布各类消息400多篇。 2005年崇明人民广播电台共播出3376小时,播出新闻5447 条,崇明电视台共播出3285小时,播出新闻1920条。 全年新增有线电视终端用户2.5万户,年末终端用户达6.4万户。 卫生 卫生设施不断改善,医疗水平有新的提高。 2005年总投资2.6亿元的中心医院一期改造工程基本结束。 总投资6000万元的传染病医院迁建工程已开工建设。 总投资3950万元的城桥、堡镇、庙镇、陈家镇、建设、港西等乡镇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有序推进。 全民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得到加强,预防和控制了“非典”、“禽流感”等传染病的发病和流行。 2005年全县有各类卫生机构21个;拥有医院病床2950 张。 各医疗机构完成诊疗次数136.7万人次;收治入院人数6.8 万人次。 体育 体育赛事有序开展,全民健身遍地开花。 2005年成功举办了“崇明岛杯”全国公路自行车冠军赛,组织开展了第44届“烈士杯”篮球赛、中小学乒乓球赛、中小学田径比赛、小学生篮球赛;承办了县首届特奥会。 开展了第十届全民健身节活动,对1760名各年龄段人员进行了体质测试。 66个健身苑建设完工。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2005年有县属自来水厂4家,年供水量1750万吨,管线长度110公里。 全年发电量14.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2%,售电总量达13.5亿千瓦时,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5亿千瓦时。 人民生活 人口 三岛合并后,人口总量增加,但自然增长率仍呈负增长。 2005年底全岛户籍人口为70.1万人,比上年增加6.9万人,外来流动人口8.3万人,人口出生率5.9‰,死亡率 8.8‰,自然增长率-2.9‰。 劳动就业 城乡就业工作得到加强,就业人口总量增加。 2005年末,全县城镇职工人数为3.3万人。 其中企业单位职工1.5万人;事业单位职工1.5万人;机关、团体0.3万人。 通过开发“百人千人就业项目”,推进“双困”对象就业,2005年新增就业岗位24109个,完成年度目标的177.0%,其中新增岛外就业10237人;新增岛内就业13872人。 职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2005年实施各类培训15000多人,超额完成年计划7000人的目标任务。 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提高,民生基础保障工作得到落实。 2005年全县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农村养老保险投保率达93%。 城镇居民低保继续实现应保尽保。 2005年,实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12.7万人次,保障金额2432万元;补助协保对象2.6万人次,补助金额336万元;发放粮油帮困卡3.1万张、粮油帮困券1330张,折合金额127万元;全年新增小城镇社会保险参保人数3.9万人,外来人员综合保险参保人数2.5万人。 农村低保也实现应保尽保,老年农民养老金补贴制度继续实行,2005年全县有7.5万名65岁以上老年农民有了养老金。 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投入不断增加,2005年市县两级共投资692万元,分两批改造农村贫困户危房共4511间。 全年投资358万元,对5个乡镇敬老院实施改造,新增养老床位280张,年末全县共有福利养老院33所,收养人员2287人。 居家养老有序开展,全年有567名居家养老服务员坚持为1777名对象开展服务。 城乡居民收入 城乡就业工作的加强,增加了城乡居民的收入来源,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新的提高。 2005年,全县职工年平均工资为20020元,比上年增长15.6%;农村住户年人均纯收入6185元,比上年增长7.0%。 居民储蓄总量不断增加,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141.2亿元,比年初增加24.7亿元,人均储蓄达21170元,比上年增加2810元。 住宅建设 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房地产投资增幅比上年有所下降,住宅建设规模得到了有效控制。 2005年,住宅建设完成投资额7.8亿元,比上年增长10.4%;住宅施工面积45万平方米,住宅竣工交付面积13.0万平方米,完成了金月湾、怡祥居西苑、甘霖坊、博园新村、电业新村、汇秀园等商品房建设,两个80万项目的启动,有力地推进商品房和中低价商品房建设。 全年投资1832万元对城桥镇、堡镇、新河共19个旧区、59个街坊、355幢住房共计63万平方米实施综合改造。 年末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19.7平方米;农村家庭人均居住面积66.9平方米。 城乡建设和环境保护 重点实事工程 重点实事项目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按照时间节点要求,有序推进实施。 《崇明三岛联动总体规划》已经市委、市 *** 批准组织实施。 上海至崇明长江桥隧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新城和陈家镇试点城镇建设进入形态开发阶段。 总投资9.1亿元的陈海公路中段工程建设即将竣工。 总投资1.4亿元,改建了一江山路、育麟桥路、鼓浪屿路,新建了花鸟路和新东引路。 中双港至陈家镇220KV双回路和陈家镇至长兴岛110KV双回路工程竣工。 建成了3×1500KW风力发电示范一期工程。 完成了城堡两镇18万平方米住宅平改坡改造。 完成了214个行政村社区服务中心的创建任务。 年内建设乡村公路413公里,完成了10座县级大河危桥改造。 环境保护 2005年是全面完成第二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工作目标的冲刺年,按照生态岛建设的总目标,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总投资2.1亿元的城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已开工建设。 总投资1亿元的崇明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场一期也已正式启动。 总投资3.2亿元的北横运河水源涵养林和陈海公路通道防护林已经建成。 全县21个生态村创建工作加快推进。 依法实施对19户废水排放重点监管企业排污口的规范化整治。 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置的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新建了陈家镇、新河镇等4个小型垃圾压缩中转站。 县级河道和乡镇、村级沟河得到整治,开工建设南横引河东段疏拓工程和张网港、东平河等4条断头河贯通工程。 造林绿化又有新的发展,全年新增林地面积2467公顷。 2005年全县岛域森林覆盖率达到15.9%。 长兴、横沙两岛基本情况 经上海市人民 *** 报请国务院批准,原属上海市宝山区的长兴、横沙两个乡行政区划,自 2005 年 5 月 18 日起成建制划入崇明县。 实行上述行政区划的调整,是上海市委、市 ***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上海发展大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有利于“三岛”(崇明、长兴、横沙)统一规划,合理配置资源;有利于“三岛”产业结构优势互补,推进崇明生态岛的建设。 长兴乡设有 24 个行政村, 260 个村民小组。 其中,渔业村 1 个。 总人口 3.6万 人(不包括前卫农场)。 岛内有凤凰镇、潘石镇、圆沙镇,其中凤凰镇为乡 *** 所在地,位于岛的中部。 长兴岛的功能定位是“海洋装备岛”。 横沙乡设有 24 个行政村, 1 个居委会, 246 个村民小组。 其中,渔业村 1 个。 总人口 3.3万人。 乡 *** 所在地为新民镇。 1992 年,横沙岛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横沙岛的功能定位是“休闲度假岛”,主要开发国际会务会展中心、国际娱乐中心、低密度高档住宅别墅区、游艇俱乐部等项目。

5,上海县的行政区划

上海市辖有浦东新区、黄浦、徐汇、长宁、静安、普陀、虹口、杨浦、闵行、宝山、嘉定、金山、松江、青浦、奉贤15个区和崇明1个县,共104个街道、107个镇、2个乡;有居委会4154个、村委会1593个。地图如下:上海市乡镇行政区划数据,是结合野外实测资料,同时参照有关地理图件,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开展行政区划地图矢量化工作,最终获取上海市乡镇区划边界数据。主要包括省市乡、镇、街道矢量边界,精度满足1:1万比例尺要求。
1984年8月,上海县辖有纪王、诸翟、华漕乡、新泾、虹桥、龙华、梅陇、莘庄、曹行、塘湾、马桥、北桥、颛桥、三林乡、陈行乡、杜行乡、鲁汇乡17乡,莘庄、七宝、龙华、漕河泾镇、北新泾5镇。乡、镇下设有238个行政村、2339个村民组、76个居民委员会。9月龙华、漕河泾两镇分别划属徐汇区,北新泾镇划属长宁区,全县辖有17乡2镇。 1992年12月,上海县辖3镇14乡,分别为:莘庄镇、七宝镇、颛桥镇、纪王乡、诸翟乡、华漕乡、虹桥乡、梅陇乡、莘庄乡、塘湾乡、曹行乡、北桥乡、马桥乡、三林乡、陈行乡、杜行乡、鲁汇乡。 1992年7月,新泾乡、龙华乡分别划入长宁区和徐汇区。1992年9月26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上海县,与同时撤销的闵行区合并为新的闵行区。
1984年8月,上海县辖有纪王、诸翟、华漕乡、新泾、虹桥、龙华、梅陇、莘庄、曹行、塘湾、马桥、北桥、颛桥、三林乡、陈行乡、杜行乡、鲁汇乡17乡,莘庄、七宝、龙华、漕河泾镇、北新泾5镇。乡、镇下设有238个行政村、2339个村民组、76个居民委员会。9月龙华、漕河泾两镇分别划属徐汇区,北新泾镇划属长宁区,全县辖有17乡2镇。

6,上海崇明县在哪个区

  在上海市,属于一个小县。   崇明县目前由崇明、长兴、横沙等三岛组成,三岛陆域总 面积1411平方公里。   其中崇明岛位于西太平洋沿岸中国海岸线的中点地区,地处中国最大河流长江入海口,是全世界最大的河口冲积岛,也是中国仅次于台湾岛、海南岛的第三大岛屿,有“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之称。全岛三面环江,一面临海,西接滚滚长江,东濒浩瀚东海,南与浦东新区、宝山区及江苏省太仓市隔水相望,北与江苏省海门市、启东市一衣带水。全岛面积1267平方公里,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13至18公里。岛上地势平坦,无山岗丘陵,西北部和中部稍高,西南部和东部略低。90%以上的土地标高(以吴淞标高0米为参照)在3.21米至4.20米之间。岛屿地理位置在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地处北亚热带,气候温和湿润,年平均气温15.2℃,日照充足,雨水充沛,四季分明。岛上水土洁净,空气清新,生态环境优良,居民平均寿命76.7岁。   长兴岛位于吴淞口外长江南水道,东邻横沙岛,北伴崇明岛。岛呈带状,东西长26.8公里,南北宽2 ~ 4公里。面积88平方公里,其中滩涂面积8.5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26.2平方公里(不包括前卫农场)。南沿有深水岸线近20公里,一般水深-12米至-16米,最深处-22米,可停靠30万吨级轮船。   横沙岛是长江入海口最东端的一个岛屿,三面临江,一面临海。背靠长兴,北与崇明岛遥相呼应,南与浦东隔江相望。岛呈海螺形,南北长 12公里左右,东西宽8公里左右。平均海拔2.8米。总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可耕地面积26.8平方公里。目前尚有滩涂资源0米以上20万亩、-5米以上67万亩。周边岸线30余公里,其中南端约有2公里深水岸线,水深-12米左右。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崇明崇明县上海市崇明县市级行政区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