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崇明区 > 摄影照片,摄影时照片比例有什么讲究

摄影照片,摄影时照片比例有什么讲究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6-10 21:27:06 编辑:好学习 手机版

1,摄影时照片比例有什么讲究

选择什么样的长宽比,关键要看你怎么使用拍出来的照片。如果只放在电脑上浏览的话,你可以选择与电脑屏幕长宽比接近的比例,老式显示器多为4:3,笔记本多为16:10 或16:9。如果你准备冲印的话,最好还是选择4:3的比例,因为冲印照片的常用尺寸大部分都接近于4:3,只要稍微裁掉一点就可以了。如果是16:10 或16:9的照片,冲印时会裁掉很多。个人建议,还是用4:3的比例较好,与相机传感器比例一致(接近),成像效果好些,有效像素也高些。

摄影时照片比例有什么讲究

2,如何摄出好的照片

摄影,是一种非常有学问的事。 摄影,是一件很细腻的事,想摄出好的照片,得把握住角度,力度,光线. 摄影时把焦点集中在物体上光圈放的越大,焦距放的越远,这时的背景是最模糊的,对焦时对准物体核心部位,保证主题的清晰度因为光圈大的时候景像很小,所以一定要对准焦,要不然相片就会虚.不清楚.很黑. 有三条原则,只要你注意这三条原则,你就会发现,你不久就能够用一种新的眼光去观察、分析和照出一张好的相片了。而更重要的是,你将会开始用一种新的标准、新的方式去摄影,从而用新目光来抓取你的镜头了。 这三条原则是:一个主题+一个能吸引注意力的主体+简洁明了
给你说,照相时要选对光线,不要逆光照相

如何摄出好的照片

3,X光下拍摄的另类华美照片有哪些

        自然界中包含了无数的惊奇,也隐藏了很多漂亮。当我们匆匆走过时,只想着到达目的地而忽视了我们所经历过的事物,这再容易不过了。可是,这却不是Hugh Turvey的做法,他总是能看到事物的内在,而这些总是我们忽视的东西。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他的这些x光摄影艺术。           Hugh Turvey热衷于x光摄影,而他现在的一些摄影已经在一些杂志上出现了。通过x光看到的那些事物的内部总是吸引着Turvey的眼球同时也给了他灵感。现在,他说,他很喜欢《帝国黑客》中所用的x光摄影艺术。           虽然Turvey不是第一个把x光摄影作为艺术的艺术家,可是他是最著名的也是最值得尊敬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主题总是用平常的事物表现出不同的意义。Turvey的x光照片总能向人们展示那些隐藏的事物,也同时让人们看到了惊奇的一部分。           一开始Turvey学的是设计和导演,他从没想过会往摄影方面发展,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知道了自己的爱好是什么,所以重新学习摄影,继而开始了对x光摄影的研究,从而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这些x光摄影照片能糖我们更加深刻地了解自然世界的综合美。表面看起来很普通的花在内部结构上可能会很独特,外表看起来光秃秃的植物用这种方式来看又别有一番风味。

X光下拍摄的另类华美照片有哪些

4,怎样才能拍出好照片

光线越好的地方越好。相机端的越稳越好。你掌握这两个原则就会逐步提高了。 要拍好的照片相机固然重要,但是不管什么好的照片都是靠人拍出来的,即使是使用黑白相机的时代,也同样有很多精彩的照片。所以摄影最重要的是人的智慧,相机只不过是人们智慧的一种表达的载体。一张好的照片有很多要素,首先是构图,如何把杂乱的生活场景在平面中反映出来,就必须有好的构图,也就是每种被摄物体在照片上的布局要合理。再者就是对光线的控制,摄影是一门光的艺术,如何通过光线的变化去反映出被摄物体的特征和表现摄影者的思想,是要通过长期不断的努力去摸索实践的。还有就是对颜色的把握,前景背景的取舍等等。总之,摄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简单的几句话是不能概括出其要义的,如果楼主有此意向提高摄影的水平,还望多多实践和学习。至于楼主说的夜景和人像,只不过是相机内部设置的一个曝光程序,通过对光圈和快门速度以及感光度的设置从而达到的一个夜景拍摄的模式和人像拍摄的模式而已。比如说夜景模式下,快门速度一般都会降低,也就是说你在这种模式下拍摄时照片会相对亮一些,但这时候要注意的是防抖,因为快门速度降低会引起抖动的概率增加,使得图片模糊。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希望楼主满意。
初学者不要去执着于技术理论,先完全了解机器的基本使用方式,然后靠自己去实践思考,其实相机的使用技术不难,难的是去理解一些所谓高手对技术方面总结出的一些所谓经验理论。别让他们误导你,倒行逆施。建议多去看别人的优秀作品,思考一下作品的过人之处,而不是去深入研究技术,或者盲目去提升器材。为什么一些真正的高手用lomo就能拍出众人的共鸣,一些满腹摄影经纶的人,拥有一堆镜头却默默无名?出色的摄影师都会认为“技术是有限的,思维确实无限的。”别把简单的事情看复杂,眼光要长远,方向要正确。不然到最后,你换来的只有一堆垃圾器材。
说点个人看法,我觉得你可以从这几点出发去考虑:1、想好你要要表达什么2、体现对比或者冲突;3、细节的把握4、拍摄技巧我觉得摄影重要的是一种意境的表达和摄影者拍摄照片时所凝结的情感。加油。
基本功是重要的保证,好的相机是必不可少的利器,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参赛要理解大赛的细则和有关规定,构思拍摄计划,制定拍摄方案,精心拍摄作品……
首先你要选台相机卡片机单反胶片再者上摄影论坛多看照片多看评论自己也要多照发到论坛请老鸟给你说说态度要诚恳因为有的老鸟很再装b会拍砖的"色影无忌"摄影论坛你可以看看蜂鸟看看照片就行了就别往上发帖了了没什么意思
数码相机为摄影的普及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数码相机的操作简便,但是要想学好数码摄影同样需要艰苦的努力。 摄影包括几个方面:摄影器材、摄影技术、摄影艺术。器材的重要性,在数码摄影上体现得更加明显。高档的摄影器材拍出的片子起码会有更高的清晰度。 1. 随时准备好相机 你一生中有多少次看到美好的景色,却因没带相机而错过了?要避免这个遗憾,就随身带着相机吧! 如果你的相机太重不方便携带的话,可以考虑带一台口袋型的数码相机。 2. 靠近并突出主体 要常记住的一个构图原则是:不管拍什么,最好走近一点拍。在一般情况下,越靠近主题,你将越容易得到好的照片。靠近可以使主体更清楚,给欣赏者一种亲密的感觉。靠近主题摄影可以获得有冲击性的动感照片。 3. 抓稳相机 在曝光时,相机的震动和晃动会对影像的清晰度产生致命的影响。在按快门时要轻,即使轻微的震动也会破坏照片的锐利度,利用东西支撑手臂或用三脚架,都是保证曝光时相机稳定的有效办法。 4. 照明和用光 光在摄影上很重要,它有两个作用:一是使胶片感光;二是使被摄物体产生不同的形态、色彩和质感效果,并可控制影像的影调。 好的照明可以使你的作品更具吸引力、色彩更丰富、更有空间感、对主题有更佳的表现。可以用内置闪光灯来增进照片的美观。它提供了额外的光源,特别是在室内。 创造性地用光,会使平凡的题材产生不平凡的效果! 5. 让拍摄对象显得更自然 拍人的时候,要避免僵硬或呆板,请被摄者动一动,通过随意的交谈使他放松。 6. 背景简单化 简单的背景会使人集中注意力于主体上。 一幅照片上下左右塞满了景物,不留一点空白,往往给人以拥塞、沉闷、甚至窒息的感觉。在画面主体四周留有一定的空白,能使主体醒目、突出。空白还能造成视觉和心理上动态的功能。 7. 准确构图 毫无疑问,富有新意的构图会使照片引人入胜!构图有很多的基础理论,可以逐步了解掌握。构图固然需要理论,但更需要创造性,好的构图是一种观察被摄物的有效途径。摄影者只有在不断的拍摄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 8. 准确曝光 曝光过度或曝光不足都会严重破坏一张照片。恰当的曝光是好照片必不可少的要求。只有不断实践和总结,才能掌握各种环境和条件下的快门速度和光圈大小。 9. 准确对焦 我们有时会遇到一些尴尬的现象:一张照片缩小了看相当清晰,但放大看时,往往主体模糊起来。这就是对焦不准确所致。 10. 寻找适合自身的选题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一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过程,学习摄影也是如此。摄影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了诸多的门类和专业,当你准备学习摄影时,最好找好一个进入摄影世界的切入点,以免到时摸不清方向。建议你最好选中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譬如说,你喜欢风光摄影,还是喜欢人物摄影;你喜欢生活的、写实的,或是喜欢观念的、写意的等等。对具备初步摄影常识的爱好者来说,有意识地培养自己对摄影的某一门类的兴趣和爱好,并多关心和搜集与之相关的资料,譬如说相关的摄影家和作品等,有助于快速成长。

5,摄影时怎么样使照片更清晰

对摄影来说,焦点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求每张照片都能焦点清晰有一定的难度。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难获得好的效果。以下是几个保持焦点清晰的好办法,可以参考下。1.防止震动。震动会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对焦十分准确,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产生震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照相机震动,即在按下快门时,照相机由于把持不稳而产生晃动。二是主体移动,也就是在镜头快门开启的瞬间,被摄主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而快门时间不够短,没有凝固住动态,因此出现影像模糊的情况。要防止震动 ,必须对症下药,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1)将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如果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撑三脚架,也可改用独脚架。(2)缩短快门时间(一般采用1/250秒),能减小照相机震动产生的影像晃动。(3)采用正确的持机方式。在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持机的姿势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照相机的稳定。要克服被摄主体自身的动态模糊,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缩短快门时间。只要条件允许,快门时间越短效果越好。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初学者认为小光圈会增加景深,一定会使影像清晰,因此,他们往往不分场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别是在对焦没有把握时,更会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但是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常常不理想,因为采用小光圈会导致快门时间的延长,并因此使照相机的震动产生足够的负面影响。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确的做法应是使用短时间快门和三脚架。3.正确了解镜头的特性。不少人认为镜头的光圈用得越小,结像的清晰度就越大。这个看法并不正确。其实,镜头成像的最佳状态,在于将其最大光圈缩小2-3挡后。如一只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当其光圈收至F5.6-F8时,结像最佳。4.注意衬景与主体的关系。主体与衬景之间的色彩反差大小,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焦点不变的情况下,主体与衬景之间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显得清晰度高;若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因此,要想使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格外清晰,有意识地选择高反差衬景是很有效的。
对摄影来说,焦点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一、防止震动。震动会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对焦十分准确,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  二、使用短时间快门和三脚架,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如果不分场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别是在对焦没有把握时,采用小光圈会导致快门时间的延长,并因此使照相机的震动产生足够的负面影响。由此,正确的做法应是使用短时间快门和三脚架。  三、正确了解镜头的特性。镜头成像的最佳状态,在于将其最大光圈缩小2-3挡后。如一只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当其光圈收至F5.6-F8时,结像最佳。  四、注意衬景与主体的关系。主体与衬景之间的色彩反差大小,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焦点不变的情况下,主体与衬景之间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显得清晰度高;若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因此,要想使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格外清晰,有意识地选择高反差衬景是很有效的。
对摄影来说,焦点清晰是基本的要求,但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求每张照片都能焦点清晰有一定的难度。影响焦点清晰的因素很多,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就很难获得好的效果。 以下是几个保持焦点清晰的好办法,供初学者参考。 1.防止震动。震动会使照片中的影像晃动模糊,即使对焦十分准确,也会因此而影响结像的清晰度。产生震动的原因一般有两个:一是照相机震动,即在按下快门时,照相机由于把持不稳而产生晃动。二是主体移动,也就是在镜头快门开启的瞬间,被摄主体自身处于运动状态,而快门时间不够短,没有凝固住动态,因此出现影像模糊的情况。 要防止震动 ,必须对症下药,可以从三方面采取措施: (1)将照相机装在三脚架上。如果受拍摄条件的限制,无法支撑三脚架,也可改用独脚架。 (2)缩短快门时间(一般采用1/250秒),能减小照相机震动产生的影像晃动。 (3)采用正确的持机方式。在不用三脚架的情况下,持机的姿势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照相机的稳定。 要克服被摄主体自身的动态模糊,方法只有一种,那就是缩短快门时间。只要条件允许,快门时间越短效果越好。 2.不要片面追求小光圈。初学者认为小光圈会增加景深,一定会使影像清晰,因此,他们往往不分场合,把光圈收得很小,特别是在对焦没有把握时,更会相信小光圈能助其一臂之力。但是这样做的最后结果常常不理想,因为采用小光圈会导致快门时间的延长,并因此使照相机的震动产生足够的负面影响。所以,片面追求小光圈不是上策,正确的做法应是使用短时间快门和三脚架。 3.正确了解镜头的特性。不少人认为镜头的光圈用得越小,结像的清晰度就越大。这个看法并不正确。其实,镜头成像的最佳状态,在于将其最大光圈缩小2-3挡后。如一只最大光圈为F2.8的镜头,当其光圈收至F5.6-F8时,结像最佳。 4.注意衬景与主体的关系。主体与衬景之间的色彩反差大小,会影响人们的视觉,在焦点不变的情况下,主体与衬景之间的反差大,影像看上去显得清晰度高;若色彩反差小,影像看上去清晰度低。因此,要想使主体在画面中显得格外清晰,有意识地选择高反差衬景是很有效的。
1. 暴光要准确,突出主体 。2 .尽量用小光圈,因为大光圈景深很小容易跑焦{对于初学者} 3. 了解镜头光圈的最佳光圈值,例如{以单反相机变焦镜头为例}:你的镜头最大光圈为f3.5,最小光圈为f22,这时,你就应该选择比最小光圈大1--1.5挡,比最大光圈小1--1.5的光圈值,也就是拍照时f6.3---f13为妙,镜头此时锐度和解析度为最佳[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如果你连光圈都不懂的话,算我没说] 4.如果你用的是数码的相机,可以调整相机的锐度,这样照片也会清晰些。 5.运用快门时,你选择的快门值要大于等于你选择的焦距的倒数,例如:你选90的焦距,就要用1/90秒或者1/125秒的快门速度。快门速度低于1/15秒和弱光拍摄时,建议用三脚架。 6.正确的拍照肢势。[基础] 7.正确的对焦,拍照时先把焦点对到你想要清晰的地方,然后按住焦点锁定键,然后在构图。[单反相机适用] 现在不少相机都有人脸识别的功能,但这样会减少许多摄影本身的乐趣,摄影之所以好玩,就是因为它随时都能给你意外的惊喜,失败了没什么,下回注意就是了,何况失败本身也是摄影的乐趣之一!希望你技术越来越好……以上的观点如果有疑问或是不对的地方,希望你提出来,共同进步[QQ342551290,摄影是我的专业也是我的乐趣!]
怎样拍摄清晰的照片 怎样拍摄清晰的照片 造成影像模糊的原因 初学摄影者都知道,要拍摄一张清晰的照片,一般须做到:采用较高速度的快 门,将光圈由最大口径缩小四级;要有大量光线照射到被摄对象上面,被摄对象要 保持静止不动;三脚架要放稳,按快门时动作要轻等等。然而,即使注意了这些, 很多有经验的摄影师仍觉得拍出的照片不够清晰。一些摄影家也认为,拍摄动态 照片,最难掌握的是照片的清晰度。 那么,造成影像模糊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英国摄影家D·林奇指出:“摄影最有趣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综合了多种因 素,一个因素总是影响着另一因素。就影像清晰度来说,曝光组合的选择就能影响 消晰度。当讨论到影像清晰度时,很多摄影者首先想到的是聚焦问题。然而,林奇 却认为:“照片之所以不清晰,除了聚焦这一因素之外,还有一系列其他的因素。如 被摄体的移动、相机的震动、镜头的污染、景深不够、曝光过度、光渗、显影过度、胶 片或镜头上有潮气等等。 具体来说,造成影像模糊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由于拍摄动体题材时快门速度太慢,结果造成影像虚动。动体动作越快, 快门速度越慢,影像模糊得越厉害。美国摄影家凯普勒曾介绍了鉴别是否由运动 导致照片中影像模糊的方法:“在照片中,如果部分景物模糊,尤其是某些形成一定 角度的部位似乎更明显,那么,调焦不是主要原因,而是运动造成的。如果仅仅是主 体模糊,而主体又是活动着的、摇晃的(如野外摆动着的树或花)或运动着的物体, 那么这种模糊现象就是主体运动造成的。凯普勒告诫摄影者:“不要以为使用了 1/125秒的速度就能像某些表格上说明的那样能足以抓住动体,除非你使用高速闪 光灯,否则,不可能把动体拍摄得像静物一样清晰。即使用l/1000秒拍摄奔跑着的 足球运动员,在放大了的照片上,其清晰度也不如这个球员站着不动时的照片。” 当然,如果用足够快的快门速度,还是能把任何动体拍摄清晰(此时,拍摄者的 反应也要相当快)。这里,关键是要注意运动者与相机所成的角度。例如,要拍摄5 米以外一个正在跑步的人,如那人跑步的速度是3米/秒,且方向与拍摄者的视线. (即相机的方向)成90?0?2角,那么,使用50mm镜头,便须使用1/3500秒的快门速度· 拍摄。这样呈现在照片上的影像模糊范围(可容许的不清晰程度)将是0.03mm左 右,相当于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景深表所采用的标准。然而大多数的相机都没有 这样快的快门速度,补救的办法是将你的视线与拍摄对象之间的角度减为30。,这 样只要使用1/1750秒的快门拍摄,就可得出同样的清晰效果;如再将视线与拍摄 对象之间的角度减为10。,那么只要使用1/500秒快门就够了。当然拍摄时要同时 兼顾其他使照片清晰的要点。 D·林奇归纳出了拍摄较为清晰的动体照片必琐注意的三点:一是动体的速度 不是太快;二是如果动体的速度很快,那么不要使运动成为相机前的横向运动;王 是如果动体是快速横向运动,那么就用最快的快门速度,拍摄距离要尽可能远一 点。林奇对于这三种情况认为:第三种可能用途最小,因为出现在胶片上的影像 可能太小;第二种也许既能产生清晰的影像,又能表现动感;第一种要取得好的效 果,大概不会有问题。 造成影像模糊的第二个原因是焦点不实,或者说被摄体处在焦点之外。相机调 焦不当,就会使拍摄的景物模糊,甚至整个画面没有一处清晰的地方,在被摄体的 各部分之间没有明确的分界线,并使强光区域的四周发虚。 以下几种情形往往会导致焦点不实: 1.由于粗心、匆忙而造成调焦不准或没有调整焦点。这种缺点随着经验的增 加是不难加以克服的。 2.由于视力的障碍导致焦点不准。对于视力不佳的摄影者来说,最好是在取 景器上安装视力调整镜片。 3.对自动对焦的相机使用不当。一般这类相机的自动焦点是对准画面的中心 区域的,如果拍的是两人握手的画面,那么焦点往往会从两个人的中间对到远处的 背景上去,结果主体反而不清楚了。解决的办法是把取景器的自动对焦区域对准拍 摄对象,或者运用相机上的自动对焦记亿锁。 有人甚至认为自动对焦相机根本靠不住,尤其是那类不可更换镜头的“自动对 焦”袖珍相机。因为据相机设计入土透露的信息表明,这种相机几乎没有一架能自 动对焦。它们只能完成区域对焦;一般镜间快门相机使用的自动对焦系统分被 动式和主动式两种。被动式自动对焦系统的基本原理是比较被摄物体的相位或分 析其反差;主动式自动对焦系统是在曝光前由相机发射出一束红外线,遇到物体后 反射回来,再由相机读取,并据此控制镜头的移动。早期的“自动对焦”镜问快门相 机,多数有4个对焦点,加上这类相机常用的广角镜头,景深本来都很大,因而基本 能获得足够的清晰度。但是,要相机精确地对焦在被摄物体的平面上,只能靠运 气。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能满足于对焦在景深范围之内。较新式的镜问快门相机, 通常设有多于4个(有的多至8个以上)的对焦点,这样,取得较佳画面清晰度的可 能性也越大。然而,如果希望随时都取得极锐利的清晰度,恐怕仍会大失所望 造成影像模糊的第三个原因是相机在拍摄时因持握不稳而产生振动,结果即 使是静止的被摄体也会表现得模糊不清。一般来说,手的颤动速度大约是每秒 5mm,频率是每秒约20个循环以下;移位的范围是0.25mm,而如果手部左右颤 动,跋卷也会左右移动,使用1/250秒快门,移动的范围只是0.02mm,问题还不 大,但如使用1/125秒快门,移动的范围也倍增,就会影响照片的清晰度。因而,练 习持稳相机或使用三脚架,是拍得清晰照片的一个重要因素。 此外,有人认为气流也是影响照片清晰度的一个因素。如透过气流拍摄,会使 影像不清晰,遇到此种情形应该设法避开。大气雾霜也会使照片缺乏反差效果,反 差低的照片,也会给人一种欠清断的感觉。反之,一张高反差的照片,邵使对焦略 有不实等,也会给人较为清晰的感觉。因而稍微提高反差效果,也能在视觉上提高 照片的清晰程度。 据有人分析,另一影响照片清晰程度的因素是来自胶片。这里不是指胶片的 微粒效果或感光程度,而是指胶片在曝光时是否保持平直和静止不动。如果镜头景 深小的话,胶片稍有弯曲,照片中影像就会显得模糊。研究表明,如果35mm胶片 放在胶卷盒内已有一小时以上,而很快将胶片拉卷并曝光,胶片最有可能变得弯 曲。如能将胶片再拉卷十下才开始曝光,胶片便不会变得弯曲。当然,如时间许可, 最好是拉卷好胶片后相隔一段时间再开始拍摄,胶片便会更平直。另一方面,使胶 片在曝光时保持静止不动也很重要。照片曝光时要注意不要让拇指靠在卷片扳手 上,以免手指的压力使胶片位置移动。一般胶片在拉卷后常会略微回弹,此时按快 门,照片便会显得不清晰。用自动卷片相机连续拍摄的照片,后几张往往不如第一 张来得清晰,就是这个道理。
文章TAG:摄影照片比例有什么摄影照片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