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崇明区 > 上海市教委减负文件,上海市教育局的网站

上海市教委减负文件,上海市教育局的网站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5-23 00:52:08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1,上海教育局的网站

http://www.shmec.gov.cn/

上海市教育局的网站

2,上海市减负举措有哪些

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业负担重,这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了缓解这一问题,上海市教委多年来不断推出改革举措:  第一,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加小学生的睡眠时间,2007学年起调整全市中小学作息时间,小学8:15以后安排集体教育教学活动;  第二,针对小学一年级新生入学后的种种不适应问题,2007学年起,全市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以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同时调整小学一、二年级语文、数学、外语的教学课时、内容与要求;  第三,2010年起,探索义务教育学业质量绿色指标体系研究,关注学生学习成长和负担问题,引导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关注师生关系等;  第四,2011学年起,进一步在全市小学试行“快乐活动日”,通过创新课程实施模式,整合拓展型、探究型课程的部分内容,每周集中半天时间,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完成相关教学任务。活动内容主要包括班团队活动、体育活动、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专题教育等限定拓展活动以及自主拓展探究、兴趣活动、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等学校自行设计的实践活动。
我知道,我阿姨(你们学校的老师哇)告诉我的。说是因为我们常州市今年跳楼的学生太多了,所以减负! 大概有跳了6、7个吧。。溧阳2个、常州市区2个......如果算上江苏省的,那就更多了哇..教育部也是怕了,哎..

上海市减负举措有哪些

3,为什么要给学生减负

因为学生负担重
作业和升学压力太大了,学生心里和身理承受能力不够
突出重点
因为读书太累,读到夜不能睡;早上六点半去,晚上七八点归;教育局组织开会,要为学生减压加睡。
其实那都是废话
学生喊累,到底累在哪?日前,通过相关调查了解到,目前让中小学生感觉负担太重的主要原因在于“三多”,即作业多、考试多、补课多,由此直接导致了学生睡眠不足、娱乐时间太少等问题。 市教委对本市中小学生的“减负令”中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五、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严禁惩罚性作业。”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中小学生每天实际作业量却远超“减负令”中的规定! 根据市教科院专家的调查报告,超过半数的中小学生对作业有厌烦情绪,“作业量太大”“形式单一,效果不佳”“内容重复,惩罚现象屡见不鲜”是学生反映最严重的三个问题。 另外,近六成中小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还要参加课外补习。巨大的需求之下,本市家教市场一片红火,然而这些形式多样的“小班”却良莠不齐,有的甚至没有合法资质,打出“名师”噱头就直接招生,补课质量难以保证。 专家的调查报告还显示:学生考试焦虑日趋低龄化,近1/5的中学生存在过度(中度以上)考试焦虑,2.8%的学生存在重度考试焦虑。

为什么要给学生减负

4,学校给学生减负了吗

没有,我确定
课上是减了 但下课作业多了 等于没减
没有,我很肯定地跟你说 减负?切 一个旗号而已 作业很多额!!
没有. 有个例子: 沪上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今年2月起全面“瘦身”,识字量减了100余个,课文也被删掉9篇。可这样一个为了“减负”而出台的政策却在部分一线老师的执行中“走了样”。市教委负责人在日前举行的“二期课改”现场交流活动上透露,5个老师中就有1个我行我素,仍沿用原先的教学内容给孩子“加码”。   根据市教委教研室的最新调查,调整一年级语文课本10个月来,老师的执行程度不甚理想,只有40%的老师能完全按照新的课程要求上课,另外40%的老师会在规定动作外添加一些已经被删减的内容,而剩下的20%老师则把“减负”出发点给打了折扣,压根就没执行调整后的课程要求。 “减负”政策失真的种种表现   人们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会出现政策执行及其结果与政策的目标、内容不相符合的情况,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也不例外。“减负”政策失真的表现形式有多种多样:   一、政策被浮夸。即在执行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地扩大其内涵和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了原定的要求。   二、政策被架空。即在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而没有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政策没有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有些学校在执行减负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领导搞减负,教师搞增负”“领导搞素质教育,老师搞应试教育”“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现象。   三、政策被替换。即在执行过程中从表面上看与原政策相一致,而事实上背离了原政策的精神内容,进行偷梁换柱。有不少学校“减负”后只注重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的教学,而将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当着“副科”给“减”掉了,以此来为学生减轻课业负担,“减负”成了“减副”。表面上看,这种做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实际上却是严重地违背了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有碍素质教育的推进,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减负”政策被替换的另一种表现是学生的心理负担却日益加重。老师的以分看人,每次考试后以分排名,甚至张榜公布,“分分,学生的命根”,这些都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成了学生严重的心理负担,而这种负担远比过重的课业负担还要沉重。
表面是减了,教材用新的,内容少了也容易了,但是这只是表面的,实际上学生为了考试,不得不学习新教材里没有的知识,也就是参考资料很多,世纪上是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减负成了空号
才没,减的是“副”把副科全减了,只剩数语外,郁闷! 天理何在呀!
文章TAG:上海上海市上海市教委市教委上海市教委减负文件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