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上海 > 崇明区 > 上海市2019年幼升小的招生,2019年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各区咨询电话

上海市2019年幼升小的招生,2019年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各区咨询电话

来源:整理 时间:2023-02-25 11:39:07 编辑:上海生活 手机版

本文目录一览

1,2019年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各区咨询电话

 2月4日上海教委公布了《 上海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 》,如下是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各区咨询电话。 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汇总

2019年上海幼升小小升初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各区咨询电话

2,2019年上海黄浦区幼升小小学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黄浦区小学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贯彻《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沪教委基〔2016〕5号)精神,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依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健全招生工作的管理机制和运行机制,加强学校管理,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办好每一所学校,满足适龄儿童的入学需求,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工作原则   (一)区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十三五"期间区域教育布局调整和常住人口的变化,对本区教育事业发展做出整体规划。根据本实施意见和区域内常住人口分布情况,按照公办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和本区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和相关政策,确保符合条件的适龄儿童接受义务教育。   (二)进一步规范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按市教委要求,继续应用"上海市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系统"(www.shrxbm.cn),实施小学阶段招生入学工作规范管理,严禁各小学在招生计划之外自行招收学生。   (三)各校成立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依法治教的观念,严格遵守招生工作的政策与法规,规范学校办学行为,杜绝招生中违规现象。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对各校加强管理、指导、监督和检查,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   (四)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黄浦教育网和学校网站公告、在社区张贴《招生通告》等形式,公布招生工作政策及辖区内适龄儿童的入学信息登记时间、地点,以及入学报名时间、地点及携带所需审核的各种证件,加强与社会的沟通交流。按时向适龄幼儿做好信息登记工作,发放入学信息登记表,作为入学凭证。   (五)各小学应严格按照区教育行政部门确定的招生范围和招生计划安排适龄儿童入学。在招生过程中,不得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点班、实验班;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文化测试选拔学生;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随班就读。   (六)根据本区入学适龄儿童数据,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平均班额原则为33人左右,最大班额严格控制在40人以内。   三、具体工作安排   (一)各小学、幼儿园要根据招生入学工作要求,做好相关设施设备的配备和技术支撑工作,合理安排相应的工作人员,确保适龄儿童入学信息登记工作顺利进行。   (二)公办小学招生   1、小学招生入学对象为:2009年9月1日-2010年8月31日出生,年满6周岁的儿童,残疾儿童可适当推迟一年入学。   2、2月25日前,家长须对幼儿在读幼儿园提供的相关人口信息、灵活就业信息进行比对确认,如与实际情况不符,应到有关部门补办或更正信息。符合入学条件的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所持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应与父母所持居住证(或临时居住证)上的实际居住地址相一致。   3、4月9日-4月23日,在园适龄儿童家长在幼儿园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未入园适龄儿童家长在我区指定地点登记孩子入学信息,获取小学入学信息登记表。4月23日为全市小学入学信息登记截止日,所登记的入学信息不再变动。   4、对于本区户籍地(户主为直系亲属或学生本人)与居住地(产权人或承租人为直系亲属或学生本人)一致的适龄儿童,当学生报名数不超过对口学校招收学额时,安排对口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对口学校学额时,超出学额部分实行区域内统筹安排入学。黄浦区每户地址五年内只享有一次同校对口入学的机会(二胎或多胞胎除外)。   5、根据本市有关文件规定,继续做好本市户籍"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居住地登记入学工作。具有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确有困难不能在户籍地入学的,凭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出具的《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截止日为4月23日),申请居住地登记入学。区教育行政部门将先安排户籍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的适龄儿童就近入学,再在区内统筹安排"人户分离"适龄儿童入学。   本市户籍的集体户口适龄儿童参照居住地登记入学办法就读。   6、根据《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四部门关于来沪人员随迁子女就读本市各级各类学校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进城务工人员适龄随迁子女需在本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父母一方须持有效期内《上海市居住证》;或者父母一方持有效期内《上海市临时居住证》满3年(从首次发证日起至6月30日),且连续3年(从首次登记日起至6月30日)在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办妥灵活就业登记。,受理随迁子女办理入学手续截止日为6月30日。   7、5月21日-22日为全市公办小学报名验证日,各报名验证点对已填写入学信息登记的适龄儿童以及家长的证件进行现场核对。本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在户籍地就读的,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在居住地登记就读的,除以上材料外,还需携带《本市户籍人户分离人员居住登记申请回执》等相关材料证明。   非本市户籍申请就读的,家长须带领适龄儿童,携带户口簿、《入学信息登记表》、预防接种证、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证》(或《上海市临时居住证》和《就业失业登记证》),适龄儿童本人的《上海市临时居住证》等证件,到各街道指定登记点学校验证。   各街道指定登记点学校要对登记就读一年级的随迁子女学生及父母的有关证件进行核对,要通过居住证读卡机对其本人及父母居住证件和证件有效期限进行核对;要通过信息系统对随迁子女父母灵活就业登记证明进行信息比对。

2019年上海黄浦区幼升小小学阶段招生入学工作实施意见

3,2019年上海幼升小公民同招政策详解

什么是“公民同招”政策? 首先,我们来做一下名词解释。 2018年2月初,市教委公布了《2018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宣布实施公民办小学实施同步招生。同步招生主要包括统一入学信息登记、同步网上报名公办小学或民办小学、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等环节。 2019年继续推行: 4月8日-4月23日:适龄儿童统一进行入学信息登记和照片上传; 4月26日-5月3日:公民办小学入学同步进行网上报名; 5月18日-5月19日:同步进行公办小学第一批验证和民办小学面谈; 5月20日起,同步陆续发送录取通知; 6月15日-6月16日:民办未录取参加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 简单来说, 公民办小学同步登记、报名,公办第一批验证和民办面谈同步进行。报名民办小学未被录取的,参加公办小学第二批验证,并且同类排序靠后。 ▲“公民同招”官方解释 2018年5月,官方公布今年公民办报名人数,共计约18.04万幼升小的孩子,报名民办小学的只有1.99万,相比2017年的3.74万,报名民办小学的人数减少约一半。2019年与2018年基本持平。 未被民办小学录取的适龄儿童,根据第一批公办小学验证和已分配入学的实际情况,以本市户籍人户一致优先、同类排序靠后(比如同属人户一致类,即排在此类靠后)为原则,由相关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当年度区、校招生政策和细则安排入学。 总的来说,录取原则就是: 人户一致优先,人户分离靠后。 同类第一批验证在前,民办未录取在后。 再细化一下排序就是: 人户一致:未报名民办小学; 人户一致:未被民办小学录取; 人户分离:未报名民办小学; 人户分离:未被民办小学录取。 每一档又会按照入户年限、户口组成等进行排序入学,很多公办小学第一档的就能满足招生,从文章开头的几个家长分享也可以得知,就算人户一致、报出生户口的可能被统筹,根据这样的录取排序,很多家长,尤其是人户一致的,就不会再冒险报名民办小学了。 在“公民同招”政策下,该如何选择? 这其实就是一道关于民办或者公办的选择题,以往选择民办的家长,大体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 是对上海小学界有一定了解,对心仪的民办小学更是研究透了,为此也做了些准备; 另一类 就完全是跟着前面一类的节奏,盲目跟风,对于什么七外、盛大、阳浦这些好学校的名字倒背如流,实则了解甚少。 前一类家长在看到“公民同招”政策后,从各方面来讲,心仪学校都是第一选择。不仅对学校了解,而且还对机构也熟悉,他们知道该如何准备。 后一类家长想报名民办小学,完全是受身边人影响,大家都在努力鸡血,自己也不能落后,如果孩子就是很聪明、很能学,运气好也能考进,就算不能考进也没关系,这一类家长在看到“公民同招”政策后便退缩了,万一考不进被统筹了怎么办。 在这里,分别给以下几类人一些小小建议,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第一类:拥有顶尖公办小学学区房 对于手握顶尖公办小学学区房的家长,这里主要指的是明珠、福外等学校,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早早就准备好了房子和户口,包括户主是父母之类的条件安排妥当;一类是后知后觉,在人户一致或者户口组成这方面还未安排妥当。 这两类家长中,前者可能有会有想试一试民办小学,把学区房作为保底;后者则更重视教育,明知公办对口有风险也要买学区房,同时,也会大力准备考民办小学,真正的做两手准备。 在“公民同招”政策下,还是建议别考虑民办了,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这些公办比很多民办都要强的多,万一没被录取,恰好又被统筹真的很不值得。 第二类:拥有一流公办小学学区房 这里主要指的是向阳、江五、六师附小等老牌名校,整体实力也比较强。 对于这部分家长来说,自然也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学区房,同顶尖小学一样,录取顺位依然是人户一致优先,不过相比之下,可能对入户年限就没有太高要求,只要人户一致就能对口入学。 这些学校的孩子,更多的还是要靠家长自鸡,也可以试试更好的民办小学,如果未被录取,人户一致的情况下还是有机会对口的。当然,凡事无绝对,这类公办小学会比之前更热门,所以,如果有犹豫的,尽量也别选择报民办了,否认也可能得不偿失。 第三类:拥有二流公办小学学区房 这里面也可以分两类:一类是铁了心靠自己努力(鸡血),一类是靠好学校和自己双方一起努力(鸡血)。 前者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小学阶段多努力,也没想过靠现在对口的学校,公民同招后,势必有一部分家长放弃民办,那何不自己也试试,就算被统筹,结果也能接受。 后者不一样,后者可能是一开始想尝试民办,进了民办,自己会轻松一些,就算进对口,学校也不差,自己也不会太累。可如果现在进不了民办,将被统筹到更差的学校,可能会接受不了,所以也会放弃民办。 对于二流公办小学学区房来说,报名更好一点的民办小学可能会是个机会,特别是已经准备好鸡血的。 第四类:拥有菜小学区房或无房产 那还有什么说的,反正统筹也不会更差了,赶紧准备准备拼民办,现在机会还多了一些。 强调一下,这里说的前三类,自然是人户一致,并且在入户年限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如果在入户年限上本就拼不过的,参考第四类。 公办学校重回主要位置! 从目前的政策来看,多数都是有利公办学校的,包括小学阶段的“公民同招”,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创建、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等,这是大势所趋! 再加上直接影响目前小升初的“新中考政策”,市重点学校招生方式改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统一招生,其中名额分配占比50%—65%,名额分配里大部分又是分配到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什么是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不选择生源初中学校是指,按照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凡采用对口入学、摇号入学、统筹入学,不挑选学生的,均可视为不选择生源的学校。 市教委相关负责人特别提到,“不选择生源的初中学校”并不排除民办。民办初中放弃择生,也可以获得名额分配到校;而公办初中如果违规择生,也可以定性为选择生源的学校,因此失去名额分配。 比如 新纪元双语学校 ,在招生简章里就提到今年小升初不进行面谈,报名人数超过计划数将通过电脑摇号录取: ▲截图来自新纪元双语学校招生简章 那么,新纪元双语学校就属于不选择生源的学校,未来可以获得名额分配到校。接下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民办学校向新纪元学习,为了争取到名额分配到校的名额,将不再进行面谈择优录取,也会尝试采用电脑派位等方式。 目前来说,大部分民办初中,甚至个别强势的公办初中都存在挑选生源的现象,无疑,他们将失去名额分配到校的名额,也就是说,在市重点招生上,这部分学校将不再有优势。 最后再说两句 换句话说,无论是“公民同招”,还是“新中考”政策,都是要告诉各位别再盲目择校,尤其是不要盲目追求民办!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孩子的均衡发展上,培养“软实力”,让孩子成长更健康! 从近两年的数据来看,民办小学、民办初中明显降温,家长们更为理性,而这理性后面,则是趋利避害的心理指引,毕竟报名民办小学的风险更大了,而报名民办初中对将来中考更是不利。 公办学校重回主要位置,公办才是绝大多数学生的去向。那些有特色、实力好的公办学校将更受热捧。同时,利好公办学校政策越来越多,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新优质学校办学等,公办学校会越来越好,并且会越来越均衡。以后的升学季,也会越来越平和! 归根结底,家长对教育的投入与用心,才是影响孩子的关键,特别是新中考和新高考,对人才重新做了定义,对人才的录取也重新制定了规则,均衡才是硬道理。 市教委也强调,将进一步落实各项举措,营造良好的义务教育生态,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每一所家门口的好学校,让青少年就近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当然,也不是不让大家择校,只是希望不再盲目追求所谓的“名校”,为了上这个“名校”,搞的全家人身心疲惫。 择校,是给孩子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从学校特色、学校理念等方面考虑,而不仅仅只是过去的一些升学成绩!

2019年上海幼升小公民同招政策详解

文章TAG:上海市2019年幼升小的招生上海上海市幼升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