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为河南人,我不会说河南话,正常,我们信阳地理位置靠近湖北。在外地和河南老乡在一块,只会说普通话,老乡都不会河南话吗,“面条煮三遍,给肉都不换”,说的就是咱河南这种粉浆面条,过去很多人说河南话太土,那是无知,岂不知,很多土语里包含了古语,是老百姓口传心授下来的古代语言,也叫…雅音。
1、说说夏天你们家乡的捞面条都怎么做的?
以前都是吃,现在出来工作了,一个北方的来到南方,也会想老家的美食。父母不在,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最近研究出来一种做法,超级好吃。1.鸡蛋炒碎,西红柿切丁,炒出浓汁(现在的西红柿比小时候的难吃,可以加点水,白糖。),2.导入鸡蛋,加上酱油,耗油,最重要是这会要加一点青椒丝(青椒什么类型都可),炒出味道,
2、河南的焖面怎么做,面条需要蒸一下吗?
河南的焖面确实是好吃,我也有拍摄教程分享给大家,成品真的是一出锅,都被拍摄的小伙伴抢完了!那我来说一下做法哈:我是这样做的,首先是准备好食材了,具体哪些食材这些都是在网上可以搜的到的,因为我等下还要拍摄各种美食教程,所以就简略说说,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食材准备好后,面条的挑选很重要,我觉得面条应该用湿面条,就是已经成形外面包裹着一些干面的那种,
然后豆角切好,猪肉瘦肥切好。下面就开始炒了,在锅里放油,烧热后放葱末花椒和猪肉翻炒,加入少量盐,将肥肉炒出油后盛出放着,用刚刚炒完猪肉剩下的锅和油炒豆角和豆芽。加入生抽和老抽,炒到半熟,把炒好的猪肉和面条放到菜上,加入切好的番茄和少量水,盖上锅盖焖煮。焖10—15分钟后,面条已经基本焖熟,把锅里的菜和面条搅拌均匀,
3、河南话中有什么有意思的方言吗?为什么说相声的都爱用河南话当梗?
过去很多人说河南话太土,那是无知,岂不知,很多土语里包含了古语,是老百姓口传心授下来的古代语言,也叫…雅音。相声表演需要铺垫,三铺一响是他们都懂的技巧,侯宝林大师先用外地的啰嗦铺垫,后用洛阳话的简约炸响非常符合人们的欣赏思维也符合相声的技巧运用。我近几年在收集洛阳土语,已经发现了流传下来的雅音,河南话不简单,洛阳话很雅致,古代都城,文人墨客聚集之地,来自全国各地的高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文化,不一样的土语,洛阳的包容,融合,留下来了不一样的土语雅音,
不懂才会讥讽嘲笑,研究了才深感奥妙,无知的人才会笑他人,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无人关注深层次的文化。河南的文化,河南的语言绝不是“土”那么简单,最简单的生活用语:夹菜,在洛阳,在河南,在山东就是㧅菜,㧅字不土,反而很雅,来自古语。“地坑院”在洛阳叫“天井窑院”,大家对比一下,那个土,那个雅?天井在南方庭院建筑体现,是不是南方的文化人来洛阳后巧妙的给洛阳地坑院起了…雅号?,
4、河南浆面条里的浆是什么。怎么做出来的,谢谢?
感谢的邀请!河南的浆面条是深受广大食客喜爱的一种主食。在小付的家乡开封,最为出名的是芝麻叶浆面条,浆面条里的浆,其实是豌豆或绿豆泡水后,磨出来的粗浆。滤去豆渣后盛出,放在容器里,放置一两天,等粗浆发酵变酸后。就可以在火上熬浆了,温度控制在80度左右,浆水上会滚出白沫,此时撇去浮沫,搅动浆水,慢慢的浆水会变的光滑细腻。
最好放入盐,香油调味,粉浆就做好了,什么时候想吃浆面条时,把粉浆倒入煮熟的手擀面里,配以芝麻叶,花生碎,黄豆,芝麻等辅食。一碗香浓可口的粉浆芝麻叶面条就做好了,“面条煮三遍,给肉都不换”,说的就是咱河南这种粉浆面条!平常吃惯了大鱼大肉,闲暇之余,吃上一碗传统的芝麻叶浆面条,即换了口味,又增添了对小时候的回忆。
5、河南信阳真的不讲河南话吗?
做为河南人,我不会说河南话,正常,我们信阳地理位置靠近湖北,记得我刚到郑州也不怎么会普通话,到郑州只会罗山话,别人都听不懂。河南话我听的懂,但不会说,现在在郑州我不知道是说普通话,还是家乡话,很尴尬,在外地和河南老乡在一块,只会说普通话,老乡都说,不会河南话吗?我说,我说家乡话你们听不懂,我们信阳这里的方言,河南人根本就听不懂,搞的自己很难受。